台秤示值误差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台秤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应用广泛的计量器具。本文以TGT-100台秤为研究对象,依据JJG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其示值误差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可供计量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台秤;示值误差;不确定;评定
  引言
  台秤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的贸易结算和企业生产控制中。其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贸易结算的公平性和企业生产质量的过程控制。对台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可降低示值误差给测量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对于台秤的测量和准确度确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台秤示值误差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测量依据
  JJG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
  温度:常温;相对湿度:常湿
  1.3测量标准
  M1等级砝码
  1.4被测对象
  以TGT-100台秤为例,最大秤量Max=100kg,最小秤量Min=1kg,檢定分度值e=50g,准确度等级为级。如表1所示
  表1 TGT-100 台秤最大允许误差单位:g
  1.5测量过程
  用砝码直接测量秤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秤实际值之差,即为秤的示值误差。
  1.6评定结果的使用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关的参数,一切的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本不确定度在台秤的500e和2000e二个称量点进行。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其他称量点的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可参照本评定方法。
  2.数学模式
  E=I-m(1)
  式中:E———示值误差;
  I———示值;
  m———试验载荷值。
  3.不确定度传播率
  由式(1)得方差传播公式:
  (2)
  式中:
  u(E)———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u(I)———由台秤示值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
  u(m)———由标准砝码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
  所以式(2)简化为
  u2(E)=u2(m)+u2(I)(3)
  4.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由标准砝码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u(m)
  选用100kgM1等级砝码,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可以查出,100kg砝码的最大允许误差MPE=5g,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 。因此,标准砝码不确定度分量为:
  (1)25kg(500e)时:
  (b)100kg(2000e)时:
  4.2由被检台秤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u(I)
  4.2.1由人员的读数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1(I)
  通常非自行指示秤的标尺刻线的间距应不小于2mm,以保证间距尺寸公差不使称量结果产生超过0.2e的误差,因此,其分辨力0.2e(若采用规程7.4.4.6施加附加砝码的方法,分辨力可达到0.1e,这里仍采用0.2e)。与单次读数有关的不确定度估计均匀分布(k= )。因此,由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1)25kg(500e)时:
  (2)100kg(2000e)时:
  4.2.2由测量重复性引起不确定度分量u2(I)
  (1)对秤的25kg称量点进行10次测量,得到下列数据,如表2所示。
  表2计量单位:g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
  因此人员的读数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与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取较大者,因此,u(I25)=u1(I25)=2.89g
  (2)对秤的100kg称量点进行10次测量,得到下列数据,如表3所示。
  表3计量单位:g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
  因此人员的读数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与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取较大者,因此,u(I100)=u2(I100)=5.68g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1)25kg时:
  (2)100kg时:
  6.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1)台秤在25kg称量点,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U(25)=6.0g(k=2)
  (2)台秤在100kg称量点,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U(100)=12.8g(k=2)
  7.结语
  总而言之,对台秤示值误差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是尤为重要的,而科学合理的评定由示值误差给测量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对台秤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TGT-100台秤示值误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可为从事电子台秤的计量检验人员对电子台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分析,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树宝. 电子平台秤的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轻工科技, 2012(8):102-1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各种现代化建筑的进程也被提上了日程。机械设备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机械设备也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基础设施,一个实用性强、紧跟时代的机械设备能够加快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脚步。因此,对于机械设备,我们应当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机械设计制造、创新改革机械设备制造工艺,促进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在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环节在
期刊
摘 要:柴达木盆地西北区中深层混积岩储层主要由(泥质)泥晶灰岩、钙质含量较高的砂岩和粉砂岩及其混积岩组成,其矿物成分包括石英、长石等陆源碎屑,也有较多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且粒度偏细;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是该储集层中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以溶蚀改造的裂缝和粒间溶蚀孔隙为特征,物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超低渗-非渗透;受压实作用和胶结充填作用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剩余原生粒间孔隙不甚发育,而次
期刊
摘 要:因为石油管道长期理藏于地下,受到土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发生管道腐蚀的问题,对石油企业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石油管道的腐蚀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全面加强对于石油管道防腐蚀技术的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管道的使用寿命,这样就可以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这对于全面降低运输的成本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尽最大限度最好石油管道的防腐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石油管道的防腐现状及对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很多复合材料得到重视和应用,弥补了天然材料性能上的不足,其中涤纶短纤维原丝在轻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其质量也引起了普遍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实验方式进行涤纶短纤维原丝质量判别,并选取纤度、强度、拉伸比等参数结果进行分析,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进行原丝质量判别的意义,以期通过研究明晰理论方法,为后续涤纶短纤维原丝质量判别提供参考。  关键词:涤纶短纤维;原丝质量;纤度;拉伸比  前
期刊
摘 要:随着国际竞争和政治环境的复杂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挑战;随着广电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广电设备的更新迭代,安全播出面临着更高的技术维护和保障措施考验。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本文分析了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安全播出现状和形势,着重介绍安全播出的技术保障措施。  关键词:安全播出;技术维护; 保障措施  1安全播出的定义与要求  要想做好安全播出保障工作,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安全播出的定
期刊
摘 要:在"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的思潮下,现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大了体育馆建设规模,而在体育馆后期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是一大难点,很多大型体育馆常因机电设备管理不当,对运行效益造成影响,并引发闭馆停业的困难局面,为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对解决大型体育场馆机电设备管理困难做出以下思考。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馆;机电设备;管理思考  前言:  在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期刊
摘 要:作为城市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具备的基石。它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品质。在21世纪的社会现状下,我国中的许多城市都遭受着环境的破坏,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环保节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归纳当今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保节能理念,并总结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体现环
期刊
摘 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便进入电气化时代,电能的传输主要通过金属导线的点对点直接接触进行传输。这种"有线"的传输方式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由于存在摩擦、老化等影响,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火花,进而影响到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用电安全。另外,传输的有线电力传输方式不能满足一些应用场合的需要,如矿井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太多的电线和插座给人们生活带来了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的优化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如何适应节奏越来越快的商业物流,需要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进行研究,供应链系统下的茶企物流管理也是如此。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系统下的茶企物流管理现状,又从提高销售物流管理意识、建立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和构建茶企物流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供应链系统下的茶企物流管理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茶企物流管理;茶企物流现状  前言: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机器人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建设经验、进一步规划进行分析和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器人技术,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  (一)时代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到现在,短短50 多年,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相关配套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系统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生产制造领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