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双重影响探析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期间,将传统文化与之进行融合,不仅会产生积极影响,甚至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在儿童阶段就要着重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为了能够提升该项创新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在全面掌握传统文化双重影响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应用和吸收传统文化,从而为后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双重影响
  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至关重要,具体表现在开发和提升人的感性素质、培养创造力、自主表现力等多个方面,从而促进儿童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现代化社会下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工作期间,深受文化環境的影响。通过对文化环境这一要素进行分类分析,能够发现主要包括理性形式中的观念形态文化、非理性形式中的习俗文化,其中习俗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和创新工作的影响程度会更深一些。传统文化这项影响因素不能忽视,本文就是针对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的双重影响进行分析,在保证该项教育工作紧跟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教育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的积极影响
  优秀积极的传统文化,对于发展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帮助。例如对于文化非常繁荣的古希腊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而言,都是文化观念积极向上的重要时期,并且也是人的创造力蓬勃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时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在细致分析之后,将具体的表现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传统家庭文化的积极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家庭实际上就是不能进行选择、无法回避的重要场所。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时,传统家庭文化在开展儿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角度出发可以将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进而就要将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这也就意味着父母的个性和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较大影响[1]。一是以活动为载体,父母为儿童树立观察、模仿等多个方面的学习榜样 ;二是充分应用语言和身体的惩罚;三是父母对儿童直接性地指导;四是通过规则来表明期望;五是充分应用认知变化这一策略;六是构建正确的物质环境。
  总之,家庭对儿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期间,父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儿童而言都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主要就是因为在家庭文化中,蕴藏着一定的家庭文化传统。比方说家庭文化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甚至也能开发儿童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挖掘儿童成才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儿童在生活中所感受的美就是音乐旋律,家长引导儿童对音乐进行赞叹、欣赏、创造,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就是谭全培、谭富英、谭元涛,就是“父传子、子传孙”。
  (二)传统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
  儿童在进入到学龄期之后,在学校中接触的艺术教育和家庭集体中的培养有所不同。在校园中主要就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并且学校的学术氛围、培养目标、管理机制等,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甚至也会提升创新能力[2]。在此期间,一旦学校只将书本中的知识作为艺术教育目标,存在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都会阻碍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高效开展。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对艺术课程进行设置期间,将美术、音乐、舞蹈等作为最为主要艺术课程,并且也要真正做到推陈出新,进而全面提升儿童整体艺术素质。
  以杭州市大关小学为例进行细致分析,主要就是利用校园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高效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九个百”艺术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艺术特长,参加其中的百人朗读、百人书法、百人舞蹈等多个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在校园内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能使学校转变为“艺术的摇篮”,在为国家培养大量优秀艺术人才的同时,拓宽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路径。
  (三)传统社区文化的积极影响
  “终身教育”理念,要求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工作期间,不断融入新内容,社会整体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儿童教育工作而言,其不只是家长和学校的事情,更是社区乃至全社会的事情。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历史继承性,对于不同的社区而言,具有不同的文化,进而在对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创新期间,就会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环境[3]。从儿童出生到各个成长阶段,都会受到社区文化的熏陶,进而就能够奠定艺术创新基础。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消极影响
  消极的文化观念会严重阻碍人的创造力发展。比方说在封建社会环境下,主要就是以农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同样具体的消极影响也展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物质文化的消极影响
  我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观念,还是在教育方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就会发现主要就是因为在经济形态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李大钊曾经就在《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年思想变动原因》中,指出了“中国学术思想与那静沉沉的农村生活相照应”,而相反的则是“西洋文化是建立在工商经济上的结构,比较活跃”[4]。不仅如此,瞿秋白曾也在《赤都心史》中指出了“东方与西方,现时两种代表着过去的时代,并且也有危害的病状”。这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中国文化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创新教育工作期间,仍然在使用此种类型的传统物质文化,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不仅会压抑儿童的艺术创新精神,也会削弱儿童创新意识,这是现阶段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消极因素。
  (二)传统制度文化的消极影响
  如果从封建政治制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教育目的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在封建宗法制度的作用下,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期间,反映的则是“师严道尊”“事师如事父”等。实际上在“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学生家长和儿童自身都会将读书、做官等作为一种出路,此种目的观将不利于儿童进行艺术创新;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下,则是深受读书至上观念的影响,形成一种“重知识、轻能力、轻应用”的现象[5]。如果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期间,长时间在此种状况下,不仅会剥夺儿童自由创造的权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严重阻碍儿童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传统精神文化的消极影响
  参照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对人的精神解释进行分析,会将其概括为知识、智慧、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在多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精神文化中具体包含的各类观念,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高效开展的内容[6]。因此,受到传统精神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在知识观念上存在重视学术、轻视艺术的问题;在智慧观上存在重视抽象思维、轻视形象思维的现象;在情感观上则是存在重视集体规范、轻视个体表现。通过对知识学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而言,实际上都具有不同的用处。在实际落实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期间,最为基础的一项条件,就是要将艺术知识作为基础依据,防止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内容之后,形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儿童艺术教育工作源于形象思维,即便集体规范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长此以往极易使儿童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通过对当今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教育创新非常重要。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将其与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结合,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因此,就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传统文化,在逐步深入落实创新工作的同时,有效挖掘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影响,从而为高效开展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工作提供保障。对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则是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创新,从而在后续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佳璐.皮影戏在儿童戏剧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戏剧,2020(05):38-40.
  [2]黄帅.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70-171.
  [3]李诗晗.设计思维介入下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4]李文文.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旅游,2019(12):288-289.
  [5]高义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育成效应用[J].中华辞赋,2019(09):222.
  [6]劉季渝.创新教育背景下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 创客教育是一种基于创造的学习。小学美术创客课作为创客教育理念实施的载体,它不是单一的美术课程,而是融合了多样的创客新型技术以及多种学科知识进行艺术创造的课程。美术创客课程强调创客运动所倡导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强调学生“创客素养”的提升,提倡学生在创客环境中解决美术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动手活动,并创造出可见的作品成果。因此,美术创客课的评价应该根植于学生整个美术创客活动的过程,应该充分利
摘 要: 威尔第歌剧《埃尔纳尼》创作于19世纪40年代,根据雨果同名小说为脚本,以歌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本文以歌剧第二幕中国王唐·卡洛的咏叹调《等着瞧吧,大胆老头》为研究对象,力求尽可能全面、准确、细致地对该唱段的人物塑造和舞台表现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和自身演唱实践,试图解决演唱过程中出现五八度大跳,高音延长音困难,人物形象的准确塑造表演等问题。  关 键 词: 威尔第;《等
摘 要: 现代舞重点强调对于僵化动作程式束缚的解脱,希望用同自然运动法则相统一的舞蹈动作,对个体真实情感进行抒发。在现代舞表演中,呼吸因其属于自然运动中的一部分,很显然有与之相联系的充分可能性,同时也可以让现代舞艺术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现基于这一认知,从现代舞和呼吸的概念出发,对呼吸主要形式,在控制与展现舞蹈魅力方面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说明舞蹈训练前期、中期、后期的呼吸指导与运用要点。  关
摘 要: 崇礼重仪是中国从古至今文脉中优秀的表征之一,在上下五千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历程中,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被逐渐放大,成为国人内在精神理念的重要组成基因。即使在如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传统礼仪文化依然发挥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文章在阐释传统礼仪文化当代精神价值的基础上,剖析影视表演教学对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尊礼敬史的原则提出修正性的建议,以期在将影视
摘 要: 作为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极具传奇色彩。溥仪的一生关系着诸多国宝的命运,许多至今仍流亡海外的国宝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溥仪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国宝的处置方法是不同的。本文将就溥仪人生的各个阶段对国宝的不同处置展开详细探讨。  关 键 词: 溥仪;国宝  一、逊清时期的溥仪对国宝的处置  众所周知,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皇室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了《清室
期刊
职教高考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了一个从普通高考制度母体中逐渐分离的发展过程。当前,构建职教高考制度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包括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需要、高职人才选拔的客观诉求以及高职考试招生的长期实践。基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作为类型教育地位的确立,职教高考在职能上应定位于满足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需求;在性质上应定位于国家选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教育考试制度。职教高考制度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尊重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组织规律,又要
我国职业教育正进入提质培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已水到渠成。需要着力破解职教高考的多类型生源质量差异显著、考试科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匹配度不高以及多样化考试招生方式产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建议实行职教高考统一考试制度、合理设置职教高考科目、试行专业大类“一档多投”录取模式,建立符合类型教育定位、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教高考制度。
最近,有些学校升格改校名,要在“大学”或者“技术大学”前加上“职业”二字,变成职业大学或职业技术大学,导致舆情有点紧张,有些人不愿意大学校名里面出现“职业”二字。还有人跟我吐槽说,相关部门为什么非要在升格学校的校名里面加上“职业”二字,感到不理解(背后的真实想法不得而知)。仔细想想,这种情况非今独有,其实一直存在,尤其是把“职业”二字前置在学校或者教育上面,比如职业高中、职业教育,都不太受待见,理由自是充分的。难道“职业”二字就这么可怕,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深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职业教育政策主张经历了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的历程,体现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持久性”、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时代性”、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实施策略的“精准性”等逻辑特征,职业教育实践在“求生存”“为生活”“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十四五”时期,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要坚定执行党的职业教育政策主张,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所有社会公民均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摘 要: 为了适应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各种需求,高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进行版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学生在版画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方式和培养策略展开分析讨论。  关 键 词: 版画教学;培养创新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