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水利之兴:民国陕西泾惠渠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研究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泾惠渠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陕西乃至全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泾惠渠建成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灌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均有显著进步.与严重旱灾时期的破败景象相比,泾惠渠建成后整个灌区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近代农田水利事业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代表,也成为民国时期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有利条件下发展进步的例证.
其他文献
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本德自20世纪末就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国族国家”的边界来考察美国历史.他强烈地意识到,“美国历史如果不结合进全球语境中就无法得到充分理解”,因为“
期刊
传统仪式在现代地方政治中的再现,离不开地方社会的推动和权力机构的合作.而地方政府参与其中的程度,则可彰显出地方自主性的大小.1934年湖南大旱,在长沙四乡农民的呼吁与湖南省区救济院的组织下,"地方神明"陶真人和李真人进入长沙城祈雨.湖南省政府在舆论的批评声中和中央政府的禁令下,通过一系列祈雨合法性的建构,毅然选择了支持祈雨.湖南省政府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地方社会形成了密切的合作机制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有关.地方社会力量的强大是1934年长沙祈雨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左传》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以往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训诂字词、作注作笺、阐发经义、考证史事、解读思想文化等方面,多囿于传统《左传》学的研究方式.王和先生转换思路,其新著《左传探源》对《左传》的史料来源详加考证.《左传》文本来源不一:包括史官的私人笔记、战国流行的传闻传说、后代经师的增益,等等.《左传探源》从整体上对《左传》的全部文字来源作通盘考察,这在《左传》学研究上是首次,也是将中国古典文献与外国史学理论接轨的一次成功尝试,对厘清史实,把握《左传》原貌,认识古书的生成演变过程及左氏在叙事中的思想倾向等
“imagination(想象)”一词系源于拉丁语“imāginātiōnem”,最初有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构想、摹仿、再现和描绘之意。在汉语中,“想象”一词为动宾结构。《说文·心部》:“想,冀思也。”《说文·象部》:“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季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由此,汉语的“想象”也有依据客观事物在头脑中进行构想之意。
斯图亚特王朝晚期,英国出版审查制度出现重大转变,虽然政府监管存在,但开始呈现逐步放松的趋势.1695年《出版审查法》废止,并非出于言论自由的考虑,而是因为旧的审查制度已经不合时宜.1695—1712年政府出版审查法空位,为新闻报刊勃兴提供了机遇.1712年政府出台《印花税法》,标志着政府新闻审查制度由政治压制转向经济调控.斯图亚特王朝晚期出版审查制度的变革,为18世纪后期英国新闻自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空间.
中东部落社会史书写发轫于19世纪中后期,以法国学者对北非马格里地区的部落社会开展民族志研究为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学者的部落社会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后来的英国、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学者.后者在吸收法国学者部落研究"人类社会学"范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诸多阐释部落社会的书写范式.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中东部落社会研究经历了从欧洲学派到美国学派再到西方和本土学者共存的发展过程.部落社会史书写是殖民主义、非殖民化和民族主义等国际社会思潮演进的结果.
期刊
中国古代教育问题,是个很复杂的历史现象.传统的古代教育研究,一般关注的是学校教育(官学、私学)、社会教化和家庭教育.但在具体的秦汉史研究中,笔者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开展的社会教育.以往人们都将其归之为社会教化,而当人们把它当作教化去看待的时候,事实上是掩盖了这种社会教育的国家属性,并模糊了教化的本质.本文以"国家教育"的概念将之从以往的教化研究中独立出来,并以两汉时期为例,对其概念内涵以及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期刊
二战后,有色人种移民的进入不仅加剧了英国的移民流向变化,而且对英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英国学界,战后英国有色人种问题研究逐渐成为英国移民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为种族关系理论的构建、移民与种族政治问题、移民与种族关系政策以及移民融合问题等,研究成果丰硕.该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从零散到系统、从单一到多元、从宏观到微观、从浅层到深层等,与现实社会政治联系密切是其显著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记忆"成为历史书写中新的关键词,但围绕它的研究并未形成一套融贯的体系,而是表现出在内涵与研究方法上的含混.由于历史语境和社会思潮的变迁,历史-记忆关系长久地处于变动之中.集体记忆理论作为主要动力之一,推动并型塑当前的记忆研究.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所提出的集体记忆理论将记忆社会化,并与历史书写形成对立,它构成了当前理解记忆的新基础.皮埃尔·诺拉在法国民族认同遭遇危机的背景下,以集体记忆为基础,尝试重新建构历史-记忆的一致性.在《记忆之场》实践中,集体记忆成了考察意识结构变迁的新范
2020年10月16—18日,《史学月刊》编辑部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思想文化与时代变革"为主题,联合主办"第四届新史学青年论坛".此次论坛得到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论文350余篇,因会议规模有限,最终遴选58篇论文的作者参会.与会作者分布于国内(含港澳台)2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议题涉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现综述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