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以德治校的几个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634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以德治校、以德育人重要性的认识,阐述以德治校背景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须着力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4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重要思想对以德治校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以德治校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道德建设,是学校进一步发展、保持稳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首先,以德治校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潮流。在这样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人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问题更突出、更尖锐、更紧迫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国家、民族、社会负责,更应对整个世界人类的未来负责。
  其次,以德治校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以德治校,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校,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将不断向学校提出新的道德问题,学校德育这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帮助学生探讨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问题,并不断开辟新的道德途径,使学校以德育人更能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再次,以德治校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德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来进一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学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的重任,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化、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等渠道,充分借助道德的力量去培育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他们所认可、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二、以德治校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一个大环境,营造一个大氛围。
  把学校德育工作置于以德治校背景下的不同视角加以科学的审视和正确定位,是我们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确立及模式构建、内容更新、方法改进、机制运作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一,学校德育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国际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中开辟学校德育新视野
  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超越国界和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所展现的全方位的彼此沟通和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无疑对学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校既要立足于适应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着眼于适应国际化大生产大合作的时代要求,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道德观,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社会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学校德育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着力构建学校德育目标模式和运作机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学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学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第三,学校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国与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竞争。从这一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必然是21世纪现代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目标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把德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是时代发展、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学生各种素质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学校教育就要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产品。对此,学校德育要注重与各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教育学生学会以正确做人为立足点,把“会做人”与“善做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学校德育要着眼于实效和创新,保持学校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学校德育客观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德育低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脱节,历史、传统与现实教育不相协调,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正气不足的问题等等。针对存在问题,学校德育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道德建设。其二,大力倡导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确立新时期的理想人格或道德典范。其三,把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起来。其四,道德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达到理想性与现实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其五,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开发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途径,改变教学模式,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德育新载体,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新的德育体系和德育运行机制,通过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五,要着眼于社会大环境的现实影响,把大环境各种有利因素注入德育工作,促其与社会“正位对接”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教师,是要在每一节课中都得到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教师不仅是付出,更是生命价值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和延伸。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反思研究者
摘要: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背景下采用体验式教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寻求可操作的、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2012LSZ06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赵某是一位票证收藏兼经营者,2016年9月到长沙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全国粮布票收藏交流会”期间,经人介绍特到湖南省收藏协会鉴定中心找我咨询两张民国十八年的“江省广信公司
笔者在2016年《集邮博览》第6期上介绍了加拿大的邮资已付标志,那些都是普通的邮资已付标志(图1),下面再将话题拓展开来,介绍一下加拿大两种多款新意十足、个性鲜明的邮资已
南方协作区的试验是《全国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一个组成部份,属中小粒组。本试验历经4年(即四造春植),1978年为预备试验,1979、1980、1981年为正式试验。试验目的是为了把
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设有“数据采集和处理”[注]一个条目,恰好同本刊的刊名一致。为了增进对本刊业务范围的了解,特将该条目的释文择要摘录于后,以供参考。该条
摘要:我们对爱的教育高度重视,已经将爱的教育运用到了学校的教育中。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语文教师应当承担重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爱来教育,逐步培养孩子们有爱的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育;爱的教育;爱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爱的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
本文介绍一种常见的多工位位置控制,并讨论用微型机进行这类控制的工程实现方法。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ommon multi-station position control, and discusses the u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势在必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与要求是回归生活,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脱离生活实际、空洞说教课本知识等问题。因此新课改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改革形势下,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采用活动教学进行了一番探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心理品质有较强的可塑性。中职政治课,作为一门触及人的心灵和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利。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培养;健康心理;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