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其智力的发展及社会性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身所具有的强烈未知欲望,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在这几方面做了几点尝试。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刚刚脱离家长的保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肯定、接纳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幼儿,建立亲切和谐的师幼关系,这种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是幼儿最喜欢的,最容易接受的,也能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让幼儿置身在这种语言交往环境中,较好地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老师就急切地就打断孩子等等,在这样的“打断”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挫折,就不想再表达了。没有了表达愿望就没有交流行为的产生,也就谈不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孩子暂时说得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幼儿会在交往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无论孩子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
  我们幼教工作者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教师在这个环境中,更重要的身份是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允许孩子在语言交往中尝试错误,给予及时鼓励、帮助。要让幼儿大胆探索如何使用语言,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物化环境和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教师也是孩子们的朋友,在与孩子们的交流沟通中,既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抹缤纷的色彩。在这充满爱的语言世界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幸福。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练说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
  例如“打电话”活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电话”按钮一按,就“丁零零”响,幼儿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他们忙着接电话,听电话,连平时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也随口道出,平时话少的孩子听到有人让他接电话,情绪相当激动。从他们的表演中,我看到的是一双双专注投入的眼睛,听到的是优美动听,各种不同的交往语言,感受到一种天真无邪的童趣,自己也仿佛在那情景里。他们不仅说得非常好,而且说得十分流畅,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语言流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礼貌用语,口语能力得到发展,良好的品德也得到了培养。
  幼儿需要不断地锻炼和鼓励,才能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开展多样的游戏,如角色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游戏等,让幼儿有机会说。又如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击鼓唱歌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开展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各种生活经验并提供其多种多样的运用和学习语言的机会,使孩子们从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得语言经验,得到更有效的语言发展。
  三、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的是具有礼貌的语言。从小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使幼儿获益终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幼儿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能用礼貌用语,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学会说“请”“谢谢”等。尊敬长辈、成人,如:见到年老的叫“爷爷”“奶奶”,见到年轻的叫“叔叔”“阿姨”等等;分别时应说“再见”。让幼儿知道在别人谈话时,不应打断、插嘴;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离开,不嫌烦。讲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当然也可运用一些其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幼儿的礼貌用语。当幼儿学会了礼貌用语,也要鼓励引导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慢慢地,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总之,我们在发展幼儿语言过程中要把握每个幼儿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听、多说、多看、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地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也将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无锡市侨谊苗苗园
其他文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如果这一时期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个性,那么将会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自主活动恰恰又是幼儿个性面貌自然而真实流露的时候,如果在这时候能够留心观察其行为表现、善于分析其个性特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幼儿的个性会更全面和谐的发展。点心活动是每天都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如何最优化点心环节的管理与组
期刊
幼儿绘画的过程是用心灵重新建构世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的过程。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许多幼儿经常重复画以前画过的或熟悉的东西,如女孩子反复画花草树木,男孩子反复画枪炮军舰等。究其原因,我认为与孩子不能细致观察和体验周围事物与现象有关。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常常把握不住事物的全貌和本质特征,也不知道如何表现,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不是教幼儿绘画技巧,而是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拥有一颗善于
期刊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分层教学的模式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
期刊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将有五本必修课本和四个系列的选修书(分文理),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中的所有高中三年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多同学刚刚进入高中之后会很不适应。不少刚升入高中的同学,由于初三升学考试压力的解除,到了高中觉得一切新鲜。由于不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盲目性很大。心想着三年时间长得很,不妨先放松一下。那知道光阴似箭
期刊
随着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为了更好发挥美术育人的功能,提高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率,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开始重视资源的开发,尤其重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何为“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材料)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包括民间民俗资源,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采用电化教学,其手段的运用从投影仪、电视录像发展到目前较先进的媒体教学课件的现代电教手段,发展之快令人可喜。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形象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怎么样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正确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成了我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小学阶
期刊
【摘要】“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构成了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五驾马车,这五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这一战略布局立足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战略指导。  【关键词】五位一体;科学;协调;辩证统一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为
期刊
一、前言  脑部严重受创后儿童的适应性行为明显低于同龄人,这在社会互动,自我帮助,运动发展以及情感发育等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是,脑部严重受创后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体验着同样的情绪和社会问题。  二、治疗对象  一名11岁男孩,个头在同龄人中算高大的,看上去有些邋遢,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拍拍,裤子滑下来露出半个屁股也不知道拉上去。  家庭状况: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带他,平时由阿姨带着,请了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教学,精讲导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心教学设计的课堂也会变得活力四射。  一、教学设计应体现四“优化”  1、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设计必须紧扣目
期刊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断地探索并企图理解周围的事物。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逐渐建立分化的和理解的认知结构。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教师传递给儿童,而是出字儿童本身,这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到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而后在教师的指导,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