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胃汤治疗慢性胃炎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n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舒胃汤 慢性胃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76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性改变,为常见的胃部疾病。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在“胃痛”、“痞满”等范畴。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慢性胃炎迄今尚无特效疗法,市场上许多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西药物,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疗效不如人意。笔者自1998~2004年自拟舒胃汤治疗慢性胃炎8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慢性胃炎患者160例,男105例,女55例,年龄26~84岁,平均45岁,病程2~30年,全部为门诊病例。诊断标准:病程迁延、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中上腹嘈杂、饱胀、胃脘部隐痛,严重者可有呕血和(或)黑便,吞咽食物时有烧灼、不适感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确诊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采用舒胃汤,基本方为:太子参30g,云苓12g,淮山12g,石斛12g,小环钗9g,麦芽30g,甘草5g,丹参12g,鳖甲30g(先煎)。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脾胃气虚较甚者适当加黄芪、白术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添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气郁结者添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如果疼痛明显者加木香、元胡、佛手等;嗳气频作者则添加代赭石、旋覆花等;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等。每天3次,连服1个月。②对照组:对照组:奥美拉唑、维酶素、普鲁苯锌、吗丁啉、果胶铋、胃膜素、阿莫西林、氟哌酸、甲硝唑、雷尼替丁等药,根据病情选择3~4种服用,按传统疗法治疗,疗程1个月,1个月后复诊或电话随访。
  疗效判定标准:①缓解:治疗1个月,无不适病症,随访半年未复发;②有效:治疗1个月,服药期间症状明显缓解,停药后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内偶有发作但程度较服药前明显减轻。③无效:服药期间、停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 果
  
  治疗组:缓解5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缓解16例、有效24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
  50%。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二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果显示:食胃宁合剂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起效迅速、缓解疼痛快、对胃无刺激、无口干等不良反应的优点。
  
  讨 论
  
  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烦劳紧张,思虑过度,暗耗阳气,损伤阴液而引起;亦可因长期饮食失节,缺少调养,致使后天损伤而发病;还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失调所致。从中医辨证角度,个人认为本病是本虚夹标实的病。其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发病的前提和本质。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如脾气亏虚,血失鼓动,血滞成瘀阻络,此为一;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骤,此为二;瘀阻湿郁,加之阴液亏损,则易引起虚火妄动;此为三。脾阳亏虚,故见身倦乏力,脘腹胀闷,纳呆,体重下降,面色淡白,舌胖淡嫩,齿印,脉虚弱;胃阴亏损,则见胃部隐痛,甚则烧灼痛,舌嫩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血瘀阻络,则胃脘疼痛明显,上腹及背部夹脊压痛明显,舌暗、唇暗、舌边见瘀点、瘀斑;痰湿凝聚,则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甚至呕吐;阴虚内热则见低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烧灼感,大便干燥等。方用太子参、云苓、淮山、麦芽、甘草以培补脾胃健运其气;用石斛、小环钗、淮山药急救已伤之胃阴,用丹参鳖甲益阴活络,通脉祛瘀兼清虚热。本证以亏虚为本,瘀热为标。故遣方用药以培中气,救阴津为主,祛瘀热为辅,方与证合,故能建功。
  本病乃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日久穷必及肾。应于适当之时选加调养肺、肝、肾之品。同时,注意消除可能致病的因素,如戒除烟酒,治疗口腔、咽喉部慢性病灶,忌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避免过劳及精神紧张。注意饮食,戒刺激性、过热、过冷及粗糙食物,以软食为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其他文献
奥扎格雷钠为高效、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
Novartis公司已获得其部分性5-HT4激动剂Zelnorm(tegaserod maleate,替加色罗)(Ⅰ)附加适应症的美国许可证,用于治疗65岁以下男子或妇女的慢性特发性便秘。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8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2例,对照组用拉米夫定及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45例AE患者,随机分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抗NMDA,抗N)、抗电压-门控钾通道(抗VGKC,抗V)脑炎组、边缘叶组
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n病(CD)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包括肠道黏膜的原发损害及炎性反应扩大两个阶段。肠道菌群失调,触发IBD发病IB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目的:观察并比较气管切开病人应用两种拔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在堵管试验结果为阳性后,4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更管组(c组)和立即拔管组(Ⅰ组),每组20例。C组病人更换较细金属气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