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世界也需要不公平

来源 :文化月刊·动漫游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有人说玩网游的好处是在游戏的世界人人平等,你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最后不管是装备还是人物属性大家都是一样的,运营商也固执的认为,吸取了前人成功的经验,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在看来这种想法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弊端。我们常常讲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竞争的话大家都会散漫起来,在游戏中如果最后人人都一样的话,游戏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魅力。这样一来,公平是做到了,但这样的公平,就一定好么?
  
  拿《魔兽世界》来讲,两个同种族战士一起玩,本身他们出生之后的数值是固定的,每升一级就会增加一级的属性点。最后到了80级,一身的顶级装备拿着最好的武器,插一样的宝石和附魔,这两个战士站在一起,可能除了摘下头盔后头发的颜色和脸上的特征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之后可能他们会再去练其他的号,到80级周而复始,时间长了他们会发现,不管怎么样练来练去身边还总是有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兄弟姐妹”,我们说过《魔兽世界》的成功是不能去模仿的,也没有必要去模仿,目前的国产厂商也更多的一门子扎进这种死循环中挣扎不出来,有的厂商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地增加等级上限,100级、200级、300级,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最后总要满级的,最后还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何不从别的方位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RPG游戏发展的初期TRPG便是采用了这类方式,首先玩家自己选择一个职业,根据职业的特点和范围的限定分配了初始的属性,通过组队进行地城的探险获取属性各异的装备和技能的点数,人物的属性点数,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学习某一种技能,和提升特定的属性,当文字MUD游戏出现后,这些数值类的游戏变成了数据演算但是其根本没有变化,玩家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对某个职业的理解,放弃一些无用的属性而刻意培养自认为有用的属性和技能,更好的在团队和战斗中发挥自己的职业特点,这样的方式更能让玩家体会到RPG的乐趣,更多的体会扮演角色的快感。
  随着网络和电脑的普及,参与到游戏中的玩家素质各有高低,对游戏的系统和内容理解的多少也有分化,厂商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产品面对所有有消费能力的玩家,不管是18岁还是80岁,这本身是营销的正确思路,然而太过于追求用户群体和其能接受的适应性,导致了目前游戏的一种“全自动化”。全自动化游戏的产生确实大大的扩展了游戏适应性,让那些不太会计算属性和职业的玩家更快的融入游戏当中,同时也会让那些真正喜爱并且钻研游戏的玩家感到乏味,同等级的玩家把装备扒掉之后,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特色可言,于是玩家群体时不时的会去报怨游戏垃圾了,玩来玩去没有新意了,没有极品好游戏等等。
  
  目前游戏的发展可谓是到了瓶颈的时刻,并非所有厂商都看不清楚,而是没有一个人肯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竟研发一款游戏所耗费的财力和人力是非常庞大的,时间上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游戏的发展和定位是在研发初期就被设定好的 ,目前国内的游戏更多走的是跟风路线,今天看到了一个产品的成功,效仿者立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好像游戏中的人物,同样的等级脱了装备之后剩下的都是一样的,更有甚者,看到同类产品过于繁多,索性把所有游戏的东西都揉和在一起,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认清,即便是融合了再多产品的系统,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一款游戏是否有可玩性是决定产品寿命的关键。
  当然,是否要去修改游戏的设定和内容还要看修改后的产品是否可以盈利,通常研发团队所创造的产品是这个团队心目中理想的东西,是否适应玩家需要,是否适应当今市场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目前我国的网游消费已经完全从时长收费转为道具收费,也就是免费游戏,所谓免费游戏是说在时间上没有限定,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游戏内商城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坦白的讲免费游戏的盈利远远大于时常收费,这点是有目共睹的。可单单只是靠装备的精炼和华丽的时装是很难一直抓住玩家的注意力,由于属性的设定让玩家很难往个性化去发展,从而也少了很多的赢利点。 目前游戏中的个性化设置其实也不少,人物的脸型、眉毛、眼睛、嘴唇、脸上的特征、身高、发色和体型都是可以选择的,然而这些表面的东西带来的只是一阵子的新鲜,真正的RPG游戏不像休闲类游戏比如《劲舞团》和《泡泡堂》,那类游戏外表很绚烂就足够了,RPG游戏真正需要有益于他人的是人物的属性,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PK,如果属性都相同的人在PK的话,那就没有什么操作技术可言,全凭借着运气和网络环境来定夺了。全部推翻现有的研发路线是非常冒险的行为,于是可以尝试的修改一部分看一下效果,不用别人说大家也可以看出现今市场的饱和程度已经容不得再有来分食的食客,稍微修改一下设定哪怕是把曾经看似简陋的设定套用在新的技术至上试一试,给玩家的自由度越大,我们从中盈利的空间也就越大。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制作游戏的视野上能够再宽阔一些,给玩家的自由度再大一点的话,也同时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赢利点,并且延长了游戏本身的寿命,游戏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正是因为它的天马行空,尽可能的不要给这份虚拟添加太多的限制,把眼界放开便会发现不一样的天空。每个玩家都是不同的,每个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也是不同的,每个玩家的游戏经历也将会是不同的。“为每位玩家自己打造的不同的游戏体验”将是未来网络游戏最吸引人的亮点。
  
其他文献
西班牙不仅是足球大国还是一个艺术大国,而巴赛罗纳更是西班牙现代艺术的王冠,享誉世界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达利,米罗都在这一富于传奇的城市生活工作过。他们为这个城市留下了引以为荣的漫画,插画和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西班牙的动漫艺术的成长有着丰沃的土壤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西班牙的动漫艺术仍在成长。每年西班牙在首都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地都举办四至五个动漫节,其中,在雷特市
期刊
一、行业搜索指数走势  2010年全年,大型网游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月度搜索指数在8月份最高达到5.5亿次,虽然到第4季度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月均4亿次以上。    二、市场结构特征  电影《阿凡达》的上映,以及国内3D电影的不断涌现,使得3D概念更加深入人心。而3D画质的网游产品的关注度也始终保持持续增长,占到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到第4季度3D网游产品的关注度保持在54%以上。  由于行业内主要厂
期刊
“十一五”期间,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画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五年。在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原创动画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动画播映体系逐步完善,一些卡通形象品牌、动画作品品牌、导演品牌和企业品牌正在形成。但是从总体看,我国动画产业依然还处在幼稚产业的阶段,即良性循环的动画产业链仍然没有构建完成,企业盈利能力仍然不强,仍需依靠较强的政府扶持政策才能维系发展。  本文希望对“十一五”
期刊
其实,我们人人都保有着一份未泯的童心,只是需要充足的趣味点来触发罢了,就好像我们成年了也一样保有着对甜甜的糖果的喜爱之情一样,只是需要那么一个把包装精美滋味香甜的糖果源源不断地摆放在我们眼前的人而已。游戏开发者就是这个送糖果的人。    对于游戏行业相关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开发商、运营商、渠道商,还是玩家们,如果你到今天为止还不知道《愤怒的小鸟》是什么,那你就真的太out了。iPhone平台、iPa
期刊
谈到新中国的美术电影事业,就不能不提到钱家骏。这位现年有着九十五岁高龄的动漫艺术大师,一生默默耕耘 淡泊名利,他不但拍摄了数量可观的频频在国际上获奖的美术电影,还为新中国的美术片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专业动漫人材。在动漫教育方面,他率先开创了我国体系完整的动画艺术教育,还在探索中结合自身拍摄美术电影的经验,撰写了具有开创性指导意义的动画教材,成为几代动画人的必修书目。如果悉数我国上世纪功成名就的动
期刊
众所周知,国产动画片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片至今已经影响了几代人,在艺术领域的非凡成就不可限量;但肉再好吃,吃多了也会腻,现如今,一提起怀旧动画片,大多数人不外乎总拿这些说事儿,而出版物也是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诸如电影版、电视版、周年纪念版等等,重复现象严重,电视回顾类的节目也皆是如此,似乎除了孙悟空、黑猫警长、葫芦娃外就再无其他了,实在是显得诚意不足
期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参加了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白蛇传》的制作。紧接着,这个年轻人与手塚治虫相遇,亲眼见证了《铁臂阿童木》的诞生。经历长达10年的放浪旅程后,震撼世界的名作《银河铁道之夜》在他手中破茧而出,他的名字也从此被留在了日本动画的史册之中。  这个人,就是杉井仪三郎。从当初的年方弱冠到如今的年过古稀,他已经和动画打了半个世纪的交道。面对“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记者的采访,
期刊
2010年动画电影搜索指数    “虎虎生威”和“长江七号”引领搜索高潮  随着近年来电影市场的规模化、市场化,人们也不只满足于国内外大片带来的视听享受,那些曾经在电视荧屏上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动画片也逐渐被搬上了大屏幕。好莱坞、迪士尼都不断推出动画电影,甚至加入3D制作,给观众带来了不少震撼,国产动画片也不甘示弱,开始陆续制作、推出本土化的、更为国内观众所欢迎的动画电影。  春节、暑假两个档期历来
期刊
什么是新闻漫画?  新闻漫画,也称为政治漫画(西方常见翻译为editorial cartoon),是指运用比喻、夸张的漫画语言来评论时事,宣扬作者的政治观点。内容通常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抨击政治对立方的观点与政策。  西方是新闻漫画的发源地,在历经了数个世纪的演变后,其表现手法日趋成熟,画法精湛,幽默诙谐,喻意深刻,成为西方读者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几乎每份欧美报纸中都会找到新闻漫画的身影。欧
期刊
裴南,1980年生人,祖籍辽宁,现居于北京,国内出色的编曲作曲人、音乐制作人,  长期致力于主流歌曲制作。2001年赴韩国进行专业编曲培训,  原韩国艺能之星、SK控股娱乐编曲人,与崔俊永等人多次合作。  现为北京彼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音乐制作人。  出于对动漫游戏音效制作的好奇,我采访了裴南。他很健谈,爽朗的性格让人毫无陌生感。  相信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你也会感受到他的亲和力,以及他对音乐的那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