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的思考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养老”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融合,既是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前瞻性战略选择。倡导“文化养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弘扬传统养老文化,培育新型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规范;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在“文化养老”建设中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提质增效,给老年人以“精神赡养”;老年人要打破旧观念束缚,通过“自强、自助”实现社会价值,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养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融合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要求我们全面理解老年人的多元需求,深入研究如何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不仅要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更要引导老年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使老年人作为主体进入文化养老的体系当中。同时要提高社会对文化养老的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文化养老”氛围,将“文化养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老年文化提供有效载体,建设老年人的文化家园和精神故乡,打造中国特色养老的载体。
  一、“文化养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增速加快。满足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福祉,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文化养老”作为社会提供资源的养老方式,是以传统道德培育为目的,注重人文关怀,给老年人以精神慰藉。“文化养老”在应对社会老龄化过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养老”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关怀的方式
  “文化养老”是指满足了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后,公共文化部门、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利用资源给老人“精神赡养”。鉴于我国家庭小型化已成主流,城乡的中老年夫妇空巢化增多,同时,传统文化中“孝”的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令人担忧,导致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自杀率特别是农村老人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养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他们在获得保障性供养前提下,对精神需求尤为突出。因此,“文化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走向大国、强国的过程中,“文化养老”将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之一。要以文化建设引领老龄事业发展,从文化层面塑造理想的老龄社会,要深刻结合老龄社会实际,大力发展老龄文化,创新老龄文化,践行“文化养老”,为中国特色老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二)“文化养老”让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实现价值
  政府要发挥好“文化养老”的主导作用,为老年人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外部条件,让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可敬的社会形象,乐观地对待晚年生活。老年人也要与社会保持应有的互动,在参与中获得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人仍处于成长和发展期,他们不希望变老,还希望成长。他们凭借积累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依然是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老年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更有奉献自身价值的心愿。他们的潜能被激发和凝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文化养老”让老年人在人文关怀中永葆青春
  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重视基本保障同样重要。老年人满足基本保障后,更注重精神追求。他们会根据爱好、兴趣选择人生新定位,他们的选择更需要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实现远离孤独、心理平衡、延年益寿。
  文艺活动是老年人获得“精神赡养”的极好方式,投资成本低,社会效益显著,符合中国国情。老年人在参加文化(艺术)馆站、图书馆、老年大学和社区举办的声乐、舞蹈、器乐、书画、读书、太极和健康讲座等文体活动中滋润心灵、化解焦虑。老年人一旦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理念,就等于为人生和社会注入了抗衰老剂。
  二、“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的趋势
  目前,我国围绕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 “两个体系”建设,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承载文化养老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人民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舞臺,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一)建设“两个体系”为“文化养老”提供保障
  “两个体系建设”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特别是保障农民工、老年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文化权益的基础。我国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通过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软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效能得以彰显。
  (二)文化养老与“两个体系”并轨发展形成合力
  我国养老服务中的经济供养、卫生保健已形成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文化养老”方面,全国的省、市、县(区)各类老年大学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社区活跃着众多的老年社团、协会。文化养老粗具规模。
  作为“两个体系建设”实施者、引领者的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多年来根据阵地、人才和资源优势承担起“文化养老”的社会职责,经过历史积累,在策划、创编和举办各类文化宣传、培训辅导、文艺演出、非遗传承、交流讲座和推动全民阅读等方面经验丰富。两者存在互补性,实现并轨将汇聚更大潜能。
  (三)“文化养老”融合“两个体系建设”是必然趋势
  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在开展培训和展演方面经验丰富,而老年大学在教学方面资源富集,两者的服务都延伸至社区实现交会。如果将两者比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整合,对于实现文化惠民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从而破解我国公共文化资源人均占有率较低及基层中老年文化活动缺少组织、更缺场地与设施的难题。   全国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围绕主旋律、传统与地域文化,探索、创新中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渠道取得成效。长春市在创建“示范区”过程中与市老龄委、老年大学、敬老院、社区和老年社团开展了“市民艺术节”“关东年”“国学大讲堂”等品牌系列活动,中老年人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核心价值观、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品位。
  三、“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的策略
  文化养老要弘扬以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培育新型的养老道德规范。政府要发挥文化养老主导作用,整合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中老年人提供“自我服务、自我表现、自我教育”的平台。
  (一)培育以孝为核心的新型道德风尚
  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经典,凝聚着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信仰。“孝养”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实际上孝文化的本质是责任和爱心。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孝养”传统仍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利器。
  我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传统,既是人人所遵循的外在行为规范,也是内化于心的报恩情怀。其实“孝养”目的是实现“父慈子孝”代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所以,当代人养老思维要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尊重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老年人也要自尊、自强,体恤后辈人的诉求。
  (二)構建“文化养老”要有顶层设计
  我国养老体系尚未形成健全的顶层设计。目前,养老事业涉及民政、卫生、文化教育、劳动人事、妇联、工会、企业和民间机构诸多方面,亟须建立社会协调机制,统筹管理形成合力。在我国保障性养老已形成覆盖城乡的体系格局,而“文化养老”则是我国养老体系的短板,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文化养老”体系的建立,一是政府要建立文化养老协调机制,凝聚共识、整合资源;二是社会养老方面的文化(艺术)馆、图书馆、老年大学要发挥引领作用,探索文化养老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形成社会参与机制,激发活力;四是作为养老主体老年人要树立“互助互爱”“人人共享”理念。
  (三)树立“老有所为、自助自强”新思维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提出“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和尊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历来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曹操晚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催人奋发;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晚年把“忍受”当“享受”,她在《一百岁感言》中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正如西谚所说:自助者天助。老年人要摒弃被动、消极的养老观念,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积极应对新的定位和社会角色转换,用积累的人生智慧增强自信、展示才艺、陶冶情操、美化身心,促进自我发展。
  (四)凝聚爱心共筑“文化养老”
  “两馆”、老年大学、社区要在“文化养老”体系建设中发挥阵地、人才、资源优势,在建立老年人信息资源平台、组织心理疏导、身心保健、书香阅读、非遗传承、书画辅导和举办文艺展演诸方面打通社会需求渠道,早日建成老年人“精神赡养”机制。
  帮助老年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文化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勇于担当,要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出发,通过创新载体让老年人在“精神赡养”中体验关爱、慰藉和尊严;在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提升幸福指数。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攸关我国“文化养老”体系的构建,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重要一环的“文化养老”,其发展远景广阔。“文化养老”对于重塑新型社会养老道德规范,培育老少共融、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意义深远。
  (作者简介:李欲伟,女,本科,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肖英奎)
其他文献
摘要: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得到读者的充分信任,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必须进行现代化管理改革,注重细节服务、线上服务、人文关怀,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地服务读者,保证馆内的正常秩序,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 现代化管理 人文关怀 服务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作为文化建设重点领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得到了广
摘要:本文旨在将中国朗诵的起源、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一个梳理,进而阐述其历史渊源、继承、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解读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从时间的维度上,本文溯源上古到当代的全历史时期;在联系上,确立朗诵与文学、诗歌等的密切共生关系;在发展变化上,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变化,力争更全面、立体地解读我国朗诵的发展变化。本文体例采用历史断代的方法,分析每个历史阶段的朗诵特点、渊源、风格变化和例证,使整个论述更
摘要:话剧的剧本创作以台词为基础工作,台词贯穿于话剧创作的始末,因此,对于话剧来说台词至关重要。演员在话剧演出中主要依赖台词进行表演,剧中的台词对整个剧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指引剧情向前发展和引导、刺激观众观感的作用,最终因台词在剧中的发展,将剧情和观众情感体验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语言是人类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与情感交流工具,戏剧语言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构成戏剧艺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话剧台词更是语言
摘要:如今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带给世界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网络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阅读理念、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式等也在悄悄变化。作为公共图书馆,满足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积极创新优化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时代 公共图书馆 少儿阅读 推广工作  公共图书馆
摘要:传统的话剧表演艺术是对人们生活的复刻,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中本身就充满着艺术气息。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而话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语言、舞蹈、音乐、动作等艺术体现,通过话剧表演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情感。情感表达是话剧表演艺术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更是及时传递情感的主要途径,也是考验话剧演员的基本功底,能够使演员在表演中呈现出最佳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增加
儿童时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群体的阅读推广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的重点和难点任务.本文从创设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阅读方法、扩大推广队伍等方面,并以宁化县图书馆为例,论述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智能影响下的交往与学习等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交往最能体现大数据智能化服务的效能,就艺术高校图书馆而言,是一个最能体现供给需求的平台。智慧服务的效能与手段是体现该平台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建立良好的服务模式是现阶段急需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处于智慧服务时代的读者,其资源、文献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都随之发生了改变。作为艺术高校中以知识传播为服务核心的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广场舞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备受广大群众欢迎,广场舞的参与群体总量也在逐渐增加.本文将深入分析某一区域内广场舞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广场舞适民性发展的具体策略,旨在不断推动广场舞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调,以由“此地影”演化而来的民间小戏(当地俗称“唱玩意儿”)为基础形态,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形成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广泛文化基础、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在辽、金时期称黄龙府,故称黄龙戏。  关键词:黄龙戏 农安 特色  黄龙戏是具有民族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校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得以进一步拓宽。如何使高校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并且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获取,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重点研究的现实课题。针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学生访问率相对较低的问题,需要从高校图书馆的便捷性以及活动性、社交性、舒适性四大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访问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