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龙=北漂+SOHO+职业漫画人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岁的贝贝龙是当今国内漫画界的小红人,他的作品活跃在时下流行的漫画刊物上。无论是早期的《魔法猪世纪》《青蛙帝国》,还是现在的《莫林的眼镜》《网生代》《朱幸福》等都广受好评。作为职业漫画人,贝贝龙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他用一支笔创造了纯净诙谐的幻想世界,同时刻画着自己的生活。
  
  一条龙的成长方式
  
  “上学的时候才110斤,现在都快140了,天天在电脑前坐着,小肚子也起来了。”贝贝龙的普通话中仍残留着吴侬软语的痕迹。眼前的他头发有点杂乱,一身居家装束,黑色的裤子上沾满猫毛。说话间,宠物猫“泥泥”神态高傲地踱了过来,大多数时候,家里只有他们二位长相厮守。
  “以前觉得‘Babylon’(巴比伦)这个单词挺好玩,就把它作为自己的英文名。大家念着念着就成‘贝贝龙’了,谐音嘛。”贝贝龙这个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贝贝龙从未正儿八经地学过美术,但据说“儿时涂鸦的课本被同学争相传阅”。贝贝龙说自己的童年“比较风光”,成绩不错又是班长,所以在课本上乱画的“恶习”也被老师默许。“那时就临摹洋片和贴画上的人物,西游记、变形金刚之类的。”然而高中就读的学校高手如云,“班上一半同学都能保送到浙大”,贝贝龙一下沦落到了后几名。“那是最迷漫画的一段时间,看《画王》《七龙珠》,对学习不那么上心了。有一次。当地报纸征集某公司的吉祥物设计,我试着画了一幅,没想到入选了,得了几百块钱奖金,特别高兴!老师推荐我上美术培训班,建议往这方面发展,但我对纯美术反而没兴趣,所以一直学理科。”
  1995年,贝贝龙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本以为跟电脑有关,最后才发现是通讯方面的,都是我很头疼的课程。能及格就不错了。大学四年基本上是混日子,没想过以后路怎么走,我属于比较晚熟的那一种。”
  大学毕业后,贝贝龙回到了家乡宁波。“第一份工作是电信网管,管理信息电话,比较枯燥,不到半年就辞了。工作以后才慢慢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内心深处还是有做漫画的愿望。编程不是我的强项,就算我再怎么钻研,顶多是个二三流水平。但如果我转向漫画,可能会有更高的成就。”没多久,他又受聘于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程序化的工作,创意受压制,我不是这块料。”9个月后,贝贝龙还是选择了离开。
  2001年初,北京一家漫画网站向贝贝龙伸出了橄榄枝,他决定远赴北京寻找梦想。“很多漫画人都在北京,首都像个漫画集散地,我找到了回归的感觉。不管怎么说,选择在北京发展是我漫画生涯里的里程碑,走出第一步是最难的。家人很担忧,他们不认为画漫画也是一种职业,毕竟我放弃宁波稳定的工作是一次冒险。”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贝贝龙在某漫画网站工作了仅仅3个月就呆不下去了。“不是太愉快,跟预想的不一样。在公司里完全是自己独立创作,没有氛围,到头来将作品投到杂志,但署的却是公司的名字。”
  当时Flash渐渐火了起来,贝贝龙边学边做,利用业余时间将雪村的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做成了Flash。“没有一点功利心,就是做着玩。将Flash放在‘闪客帝国’网站上后我就辞职离开了北京。”
  接下来的几个月是贝贝龙最灰心的一段日子,在上海、深圳做了短暂的逗留后又回到了家乡。“当时满腔热血地跑到北京,没想到就这样收场,挫折太大了,前途一片渺茫。”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希望恰恰是在失望中绽放的。贝贝龙不知道,Flash《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已经在网上红得一塌糊涂,贝贝龙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没隔多久,他的另一部Flash作品《抓贼》获得了中国首届奔腾4处理器电脑Flash动画大赛“最佳公益广告奖”。主办单位邀请他赴北京领奖,贝贝龙蛰伏了几个月后又一次来到了北京,这一来就再也没离开。
  虽然贝贝龙因Flash而红,但最后还是回归了原创漫画。“对我来说,Flash有点无心插柳。如果继续再做的话,创作上肯定要受限制了。当时好多公司包装闪客,提供工作室、工作设备什么的,别人给你投资,你肯定要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做。Flash商业化的味道很浓,相对来说我是比较抵制商业性的,原创漫画更有益于自己想象和发挥。这是一次选择——做闪客还是漫画,我还是选择做原创漫画。如果选择闪客,现在我可能在一家公司做Flash总监,那就是另外一条路了。”随着知名度的上升,一些杂志开始纷纷约稿,贝贝龙发现加起来的稿费居然跟上班挣工资差不多。“自己的画风慢慢成熟了起来,真是水到渠成的感觉。”2002年初,贝贝龙不再为工作发愁,正式开始了职业漫画人的生涯。
  
  SOHO让人又爱又恨
  
  刚来北京的时候,“租房”是让贝贝龙头疼的一件大事,上地、清河、劲松等地都留下了他学习战斗的身影。2004年9月,贝贝龙看中了通州一套房子,正好将手头的几万块钱付了首付,居无定所的日子就此告终。“买的时候3000多一平米,现在还在按揭。我跟普通白领的生活其实差不多,也面临着很多压力。”
  一进门,最显眼的是桌子上的一长溜漫画书。“其中《机器猫》对我影响很大,我收藏了全套《机器猫》。特别喜欢它的风格,每个故事都构思精巧,充满幻想,而且歌颂真善美。还记得小时候没什么零花钱,我就一直借人家的看,经常赖着不还。借了两三个月,老不提,自以为人家忘了,就把每本书都包上书皮,感觉更像自己的。最惨的一回,我借了好多本,书皮都包好了。隔了好几个月,有一天那同学突然说,《机器猫》看完了吗?把书还我吧。我听了就跟晴天霹雳一般。”
  目前,贝贝龙在《幽默大师》和《漫画Party》上连载着两个长篇,读者以中小学生居多;四格漫画《网生代》反映网民生活,在《电脑报》上刊登。“我主要画搞笑风格的作品,不过搞笑也是有层次的,希望读者在笑过后能有所感悟。”
  “连载压在身上,必须得做,责任感更重了。30岁以前觉得画什么都行,很随意。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将来怎么发展。”为了保持状态,贝贝龙的工作时间也慢慢调整到了朝九晚五。“八九点起床,工作,下午5点左右结束,晚上想想脚本。以前老做夜猫子,现在岁数大了,总是感觉腰酸背疼的,得规律点。”
  大多数人都羡慕SOHO这种工作方式——睡到自然醒,不用挤公交,不担心上班迟到,没有同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必看领导脸色,身心自由自在。可贝贝龙说起SOHO却充满矛盾,“有时候挺羡慕上班族,按时上下班,同事之间有交往,周末相约出去玩。而自己一天到晚面对着电脑,现在住在通 州,出去更少了,挺寂寞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小,大多都是同行,其他人张口就是股票啊,工作啊,真没什么共同语言。我这种状态也挺不正常的,还是应该多与社会接触,太脱离也不好。”
  不仅是难以克服的孤独感,SOHO一族的“心累”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做连载以后,精力都放在上面,有时候出去玩,心里头也老惦记着漫画。这就是SOHO最大的弊端,没有固定上下班概念,界限很模糊。这是最累的地方。”另外,“惰性”也是SOHO人经常遇到的困扰,贝贝龙道,“对我来说,截稿期是克服惰性的良药。”
  除了SOHO一族的苦恼,职业漫画人还有着特殊的尴尬。“在中国,很少有人把画原创漫画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职业漫画人估计不到100人。”贝贝龙有些无奈地说,“感觉我们比较边缘,是个弱势群体。”
  贝贝龙有过一次比较出名的维权经历,到现在网上还能搜到相关信息。“2005年一家杂志约了我的稿,后来杂志倒闭了,一直拖欠稿费。我总是打电话催负责人,后来他就不耐烦了,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留了个心眼,录了音,最后他迫于压力才补上了稿费。钱多钱少是另一码事,关键是对方的态度让人很难接受。所以说我们职业漫画人的权益常常无法保障,这种情况太多了,行业太不规范了。”
  
  “找个美女过颓废生活”
  
  职业漫画家是靠头脑吃饭的,如何才能保证灵感源源不断地光临呢?万一有一天江郎才尽怎么办?“只要生活在继续,灵感就不会枯竭。”贝贝龙自信地说,“有时候对读者提出的一些建议,我也会采纳。创作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又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打开市场,吸引读者。”
  “我担心更多的是整个行业——国内的漫画杂志就那么几本,行业薄弱、不稳定,而且限制比较大,不像国外那么受重视。在日本,漫画的影响力早已跨越文化范畴,融入到日本的各个产业之中了。而中国比较火的朱德庸、几米都是港台的,内地几乎没有特别响亮的名字。”
  在贝贝龙心中,同行猫小乐是一个成功典范——他的系列漫画《阿衰》非常受学生的喜爱,发行量已达到几百万册,猫小乐也跻身为漫画界“先富起来的一批”。贝贝龙感慨道“年龄放在这儿,我也有很现实的一面,说白了就是名和利。希望将来创作一部又叫好又叫座的漫画。到那时就可以随心所欲了,画一些真正自我的东西。”
  贝贝龙说自己的性格是乐观与悲观交织在一起的:乐观起来觉得“自己画得挺好,慢慢来总能成功”;悲观的时候又觉得“一直在变老,都30多了,画了那么多年也还那样,没预想的那么好”。但贝贝龙从来没有后悔过,“最感激的还是朋友和读者的支持,就算以后没有创作出特别畅销的作品也没什么,依旧有成就感,一生就这样度过也挺满足的。”
  贝贝龙的漫画博客叫做“朱幸福同学——阳光照进猪圈”,主人公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朱幸福”。“朱幸福是我的生活涂鸦,从2006年底开始画,到现在有一百多篇了,不赚钱的,主要给自己看。我觉得猪胖乎乎的,挺可爱,毕竟自己也胖了嘛。另外‘朱幸福’与‘祝幸福’同音,意思是‘祝你幸福’。它知足常乐,总能在平淡生活中寻找到幸福。朱幸福80%就是我自己。”
  博客上有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找个美女过颓废生活。贝贝龙说这就是他的理想。至于什么是美女,什么是颓废生活,“这是个秘密”。
  
  编辑 麻 雯
其他文献
太阳少有露脸,金秋有了萎靡的迹象,变奏仿佛对应着这一年的不平静。没有狂欢的音乐青年苦等一年,都指望着音乐节上几天的恣意放肆。各地各国的青年打扮土气或时髦,聚集在9月30日的海淀公园东门,排出了一条令人惊愕的长龙。  苦大仇深的迷笛头顶飘扬的大红旗已经艰难地走过了好多年时光,愤怒随风慢慢消散,我们迎来的是一个消费与享乐的时代。可巧,今年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连消费与享乐都受到了严厉的限制,迷笛音乐节
期刊
我喜欢带香味儿的文字    是那首叫《日子》的歌,让我认识了小柯。  枯黄的树叶飞着,寂寞的人儿看着,满街的歌谣唱着,随便地听听算了,何必苦苦等待呢——对于小柯,与其说是等待,还不如说是坚持。  12岁的小柯,左手是还未消退的童年记忆,右手却已在人生画布上规划自己的人生和音乐。  小柯说,我12岁的时候就成功了,就在我用钢琴弹出第一首曲子的时候。小柯特意向我提起了他的钢琴老师,谈到老师,小柯的目光
期刊
三下泰国,情动花觚    现在收藏界有个毛病,就是不论什么东西,总喜欢说故事。但凡有点心得的藏家,对这些故事都一听了之,是真是假还得打个问号。但没入门的人就专爱听故事,那也是一乐儿。  2007年春天,罗先生从朋友那儿听说,泰国的一位老华侨藏有一件乾隆时期的粉彩花觚,其中的故事那叫一个百转回肠。一开始,罗先生还真没太信,忙了些日子以后,又听另一位朋友说起这位老华侨和他的粉彩花觚。正好赶上个去泰国的
期刊
神探眼神不清亮    倪殿国的名字,20年前就曾经在北京市公安局内传扬。他与战友曾经生擒管子帮,勇斗千里迢迢从川入京的割包窃贼,更有欲擒故纵、抓得老贼服服服帖帖的得意之举。当然,也有擒贼中的打斗,一头撞在墙上,磕起鸡蛋大的包,被贼耍的尴尬。  倪殿国,1979年从警,1980年开始职业打扒,与战友一起累计擒贼6000余人,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崇文公安分局崇文门
期刊
北京前门外的施家胡同里有座“袖珍小学”——施家胡同小学。在那小小的两进四合院里,满装着我们的童年梦想,它就像一条漂洋过海的小船,曾经载着我们走过很远。  施家小学到底有多小?炎炎夏日,用两根粗铅丝,穿上四块苇帘子,就能遮盖整个小院。小则小矣,却不乏儿时的欢乐。苇帘遮盖下的小院就是我们欢乐的“大操场”。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王起林只用几个沙包和铁环就能让孩子们玩得意兴阑珊。他用石灰粉在地上画几个白圈,
期刊
灾难的来临如此突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前一秒,我们还沉浸在太平盛世的喜悦中,为奥运圣火的到来欢呼雀跃;下一秒,地动山摇的瞬间,已是生死别离两重天,汶川,这片曾不为世人熟知的土地,殷红的鲜血正在这破碎的躯体肆意流淌。  据国务应急办提供的数字,截至19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245108人受伤。  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痛彻心腑,泪眼婆娑地为灾区祈祷:愿逝者安息,愿生者
期刊
乡土中国烟海苍茫的物质文化历史中,历经千载遗存下来的建筑,大致有宫殿、陵墓、民居、塔刹、桥梁、戏台,宗祠等。除了这些建筑有较多遗存,孑留下的零星建筑还有宦衙、监狱、驿站,南朝八万四千寺,多少楼台在世世代代苍苍烟雨之中寂灭了,在这些先入的遗物中,有些戏台,经历了古今兴衰、痴男怨女、义夫节妇、忠孝节义的戏出儿之后,沉寂下来。  我们顺着这形态各异的戏台画首望去,中国有明确戏剧样式呈现在戏台上。大约要从
期刊
北京京剧院名家荟萃、异彩缤纷,凝聚了很多京剧大家前辈的心血。1951年成立的北京市艺培戏校,便为京剧舞台培养了很多中坚力量,如老生李崇善、丑角黄德华,均出自艺培戏校。后来成立的北京京剧团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前身也是人才济济,如著名司鼓金惠武。从他们的人生中可管窥中国京剧发展历程,亦可见北京京剧院的一路走来。    天通苑的某栋公寓,面朝麦田,每天早上,李崇善都面向这片开阔的麦田练声。  年逾七旬的李崇
期刊
“炮灰”是战争中对牺牲的一些士兵的一种恶毒的说法。实际上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经济,也往往需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以保全或实现更大的利益。面对价格畸高的房价,不管是炒作还是自住,买入商品房的人其实就是做了经济炮灰。  中国的房地产是一种掠夺经济。地方官员的任期一届五年,而决定他们能否升迁的主要指标就是当地的GDP。发展高科技,建立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企业的知名品牌,短期内对GDP并没明显好处,反而是
期刊
约定的咖啡厅,春妮一路小跑而至,一袭黑衣遮不住她灿烂爽朗的笑,却比电视上更显消瘦。春妮笑言,很多观众都觉得她至少有1.7米多。“这是电视画面的欺骗性”。透露个小秘密;虽然在各频道的女主持人中,春妮不算特别耀眼的大眼美女,但现实中。春妮的眼睛非常大且有神,面对面跟她聊天,常常恍惚地陷入她幽深的眼眸中……    “SK状元榜”    频繁出现在各大晚会、大型比赛现场,获得过主持界诸多奖项,主持的栏目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