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张淼 贺艳萍 姜有荣
数学:张书磊
英语:徐鸿呜 卢建立 理综:朱孟亮 傅明峰 吴俊红 颜英波
高考试卷的分值如何分布,你研究过吗?
高考试题中最易丢分的类型,你知道吗?
高考阅卷老师心中的那一杆秤,你能猜度吗?
每年高考后,总有大量同学捶胸顿足:我怎么会在那道题上丢了分?为什么我发挥失常?其实,一切偶然都是必然。如果对自己的弱点、复习的盲点和高考的重难点掌握得还不够,又或是不能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自己,那你就会丢分,就会失常。
现在,就让《高考金刊》带你们走近阅卷老师,去探求评分标准,了解分值布局,去认识那些不应该失分却又偏偏最容易失分的题目吧!
2015高考语文失分诊断
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的考查板块按照考试的编排基本上分为社科文(9分)、文言文阅读(19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作文(60分)。在试卷中,作文和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是最高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看。文学类文本阅读,抓住重点张淼 贺艳萍
全国新课标卷和其他大部分省市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考生选取其中一篇进行解答;少数省市只有一篇阅读,而这一篇通常考查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所以,我们着重分析诊断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得失。
探究分值,明辨考查方向
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基本方向是:
1.分析综合能力:(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能力:(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能力:(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的试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考试大纲》考查的方向。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文章为《吉渡头》,赋分25分。第一题是一道选择题。第2题:“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同学们的鉴赏评价能力,需要同学们通过对渡夫的动作、语言等行为的分析,了解渡夫的性格进而欣赏他的形象。第3题:“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分析综合能力,需要同学们结合全文分析的写作角度、写作形式等方面去答题。第4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一题考查的是同学们的探究能力,需要同学们结合全文去理解文章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解读答题。
在多年的高三教学及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失分较多的是在探究能力的考查上面。以2014年全国大纲卷为例,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作家叶延滨的散文《听雨》,赋分22分。广西考生得分情况:14题得分1.89(满分4分),15题(1)小题得分1.42(满分2分),(2)小题得分1.76(满分2分),16题得分2.45(满分6分),17题得分4.75(满分8分),合计12.27分。
因循实例,解读评分细则
例 (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7题。
听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细雨,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赶,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著,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删改)
14.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参考答案】(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16.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做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17.“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卉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失分诊断,审视备考不足
高考评卷时,我们发现了不少同学在备考时忽视的问题:
1.审题训练不到位。
例如14题,答题要求“理解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的作用”;题干关键词是“理解”“开头一段”“雨是古典的”;答题区间在“开头一段”;题目暗示的是考查“开头一段”在文章结构上与表现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上的作用,各赋2分。如果审清题目,答题就不会有疏漏。
2.“知识与技能”的复习不到位。
例如第15题第(1)句“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很多同学知道是修辞句,采用的是比喻手法,但答题的时候忽视了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伴奏”是指乐师为歌者演唱伴奏,雨声甘心伴随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忽视关键词“好”字的含意,它能引发感想,寄寓情思心怀,流露出入们对雨声的喜爱之情。
又如第16题“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做了标示”,考查分析表达技巧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同学们只知道括号所起的标注、补充说明的作用,而忽略了“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实际上是考查补叙内容与主体叙述的事情、情感、哲理上的关联作用,其次才是耍分析段落末尾使用括号所起的标注、补充说明的作用。我们的考生抓次丢主,舍本逐末,忽视了括号内容对主体内容的补叙作用。
3.文脉梳理不清楚,认识不到位,对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不准确。
现代文阅读关键在梳理文脉,把握文章思路和文章主旨。在解答第17题的第一问“‘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时,如果同学们平时在梳理文章思路上训练有素,就会发现文章是以时间、雨声或听雨的感受作为线索,就会写出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听雨感受,听雨的情怀。在答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所用的句式即可。
在第二问“‘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同学们能够把抓住议论句或者是抒情句,握文章主题,就会发现文章卒章显志,在最后一段表明作者的感悟:“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然而,部分同学找到了,只是照抄原文,并没有联系全文,真正地理解“时间的脚步声”是指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各人的雨声”是指所抒发的每个人的心声情怀,故答案意思表达含糊不清。
提分策略,完胜高考阅读
要想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得到高分,最基本的就是要读懂文章,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你答题才有方向。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最基本的2个考点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就是文章的艺术手法。深层次地去思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章使用艺术手法是作者更好地传情达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文章。也就是说艺术手法服务文章的内容,掌握了文章内容在答题的时候就有方向了。
1.如何看懂一篇文章。
2014年湖南卷第17题“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北京卷第19题“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了解的‘废墟”’。这些题考的都是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看懂文章的第一步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读文本的“钥匙”,题目或多或少都会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如2014年天津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标题是“枣香醉人”。从“枣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内容肯定与枣子有关,“醉人”这个褒义词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带着这些信息去阅读文章,我们很容易了解到作者想通过家乡枣子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2014年北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章是“废墟之美”,分析题目我们能看出作者对“废墟”的存在是欣赏赞美的,文章就是在介绍“废墟”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带着这样的认知去阅读文章,就会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通读全文之后要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因为关键句大多能直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关键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中的抒情、议论句,或者是在文中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如2014年天津卷的《枣香醉人》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这一句就直接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就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文章的艺术手法
文章艺术手法换句话说就是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一篇文章,为了能更好地表情达意,需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2014年重庆卷第15题“文中第2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么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15题第(1)句“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这些题都是在考查同学们对表达技巧掌握的情况。
要答好这类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的手法,如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其中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虚窦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人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铺陈描写、动静相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卉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修辞手法有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
在把握了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之后,有些同学的答卷分数还是不高。同样的答题内容,为什么有的同学分高有些同学的分低呢?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答题技巧的问题了。
高考试卷是给谁看的?答案只有一个:阅卷老师。怎么才能让阅卷老师给自己高分呢?卷面工整、字迹清晰是必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答案要“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在高考评卷中,拟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分规则时都是遵循“以生为本,踩点为主,辅以踩意”的原则,也就是“按点给分”。在高考阅卷中,拟定每个阅卷老师每天阅卷都有规定完成的任务,只要答题要点突出,让老师省时省力地一眼看出得分点,分数自然就会往上走。如果答题内容繁杂,把得分点隐藏在长长的字句当中,让老师帮你归纳概括你句子的含义才能明白你在说什么,就会让人觉得你没看懂文章,分数自然不会很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答题的时候要点突出呢?
首先要读懂题目,注意细节。同学们如果在审题上,不能明要求,抓关键,挖暗示,定区间,不清楚“考点”“题点”“能力点”,就不能明确命题者的意图,答案就会发生偏差。
其次要规范答案。答案内容尽量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要学会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许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都不会选取或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语句,都是用自己的语气答题,但是很多同学陈述的答案往往不如原文精炼准确,不能让老师抓住关键的得分点。
最后,答题时要学会分点答题,把要点分条解答,显得层次鲜明,方便阅卷老师采分。
作文增分,有招可循
姜有荣
在高考中,作文是分值最高、权重最大的一道题,可谓举足轻重,万众瞩目。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亮剑作文,决胜高考,下面笔者就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类常见文体推介几条增分策略。
一、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立意要有一点深度
高考记叙文佳作恰似一枚橄榄,它在立意上的最大特质是“有嚼头”——越细细咀嚼,越百味俱生。为此,广大考生在记叙文立意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只有融得愈深,人得愈透,方能愈入味,愈耐嚼。
那么,“深度”从何而来呢?从思索而来。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其路径有二:一是自己的思索——直接经验。王蒙在《青春万岁·序诗》中说:“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高中生可以也应该在人生的种种历练后进行深思,只有经过一次次深思之后积淀起来的生活方为人生的阅历,否则只能称之为经历。如果阅历不深,何来立意之深?二是他人的思索——间接经验。它既包括身边同学的思索,也包括名家大师的思索;前者给人以滋补,后者给人以启迪。那么,怎样才能将他人的思索吸纳进自己的作文呢?得靠自己的阅历之胃。自己的阅历愈深,愈能消化、吸收他人的思索;而吸收他人的思索愈多,自己的胃功能则愈强。
叙事要有一份匠心
一篇800多字的记叙文不是一部电影,更不是一部连续剧,充其量是一出小品。为此,在叙事时必须匠心独运,精心设计,使之尺水兴澜,步步惊心。那么,“匠心”如何来“独运”呢?一个基本原则是“速效”——迅速释放出动情点,抓住阅卷者的眼球,揪住阅卷者的心。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佳作,如下四法备受高考学子青睐:
1.横向剪辑法。跳出刻板而平淡的日常生活,从流泪过的感人瞬间、经受过的人生历练、深味过的生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式“镜头”,加以横向的剪辑,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化平淡为神奇。
2.纵向连缀法。跳出“流水账”的窠臼,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典型事件“珍珠”,逐层拓展开文章丰厚的内涵,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3.设计悬念法。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在记叙文中设计悬念,可使阅卷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构思效果。 4.情节突变法。在叙事的过程中,跳出“起因——经过——结果”的常规模式,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入意料的突变式情节,使文章腾挪跌宕、一波三折,激发起阅卷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描写要有一个细节
高三学生整天生活于“三点一线”之中,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要想“有点不同”都难,更不要说“时有惊奇”了。他们的生活素材库中更多的是“青菜”“萝卜”,因而在作文中熬出的也是一锅锅寡汤薄水的“青菜萝卜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大路菜”也喝出“味儿”来呢?最奏效的办法是在这“大路菜”中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它虽然剂量很小——只需一小汤匙,但是作用巨大——顿使满锅生鲜。
细节的捕捉要靠一双“慧眼”,运用则须靠一颗“慧心”。如果将细节用好用足,用得恰到好处,则可以起到如下三个作用:
1.塑造形象。《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光凭一副嶙峋的“骨架”是忽悠不住唐僧的,要魅惑住唐僧还需附着上丰满的“血肉”。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物的“骨架”是用情节来搭建的,而“血肉”则是要用细节来生成的。
2.推动情节。在侦探片中,案件的突破口往往是刑侦人员在案发现场搜寻到的蛛丝马迹。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看法等,因而也影响着情节发展的方向、速度、节奏。
3.深化主旨。记叙文主旨的深化以“无痕”为上,以“生硬”为下,而最妙化无痕的一招莫过于细节描写了。因为它“观”之,不显山,不露水;而“思”之,却又蕴含万千不尽之意。这一招是写作中的“太极”,在深化主旨上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二、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议(剖析)带叙(论据)论证观点。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论点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基础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望亦可及的。那么,怎么来想呢?可以运用如下四种思维模式: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为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向深处想,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2.换角度想,提出新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角度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
3.切开来想,分清析透。许多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如果让它就那么缠成一团,就很难看清道明。为此,必须将它切割、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这样,方能将之分清析透。
4.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
论据要有一截新鲜的甘蔗
广大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拾人牙慧,众生撞车,哪怕是再精彩的例子,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让阅卷者来电的“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我们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论证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考生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跨向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之步骤,也没有“析”透事功之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在论证中应该借鉴一下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走两步”,通过“走两步”将说理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凸显高中生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那么,怎样才能从“一步”中生成出“两步”呢?操作路径有三: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我们只有探明事物呈现性状的原因,才能探寻出事物发展的真正机理。
2.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我们只有既“高瞻”,又“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3.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走两步”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两步”走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让人心悦诚服。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愿广大考生把上述增分策略修炼成过硬本领,在这条决定人生未来发展走向的路上舞出自己的精彩!
数学:张书磊
英语:徐鸿呜 卢建立 理综:朱孟亮 傅明峰 吴俊红 颜英波
高考试卷的分值如何分布,你研究过吗?
高考试题中最易丢分的类型,你知道吗?
高考阅卷老师心中的那一杆秤,你能猜度吗?
每年高考后,总有大量同学捶胸顿足:我怎么会在那道题上丢了分?为什么我发挥失常?其实,一切偶然都是必然。如果对自己的弱点、复习的盲点和高考的重难点掌握得还不够,又或是不能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自己,那你就会丢分,就会失常。
现在,就让《高考金刊》带你们走近阅卷老师,去探求评分标准,了解分值布局,去认识那些不应该失分却又偏偏最容易失分的题目吧!
2015高考语文失分诊断
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的考查板块按照考试的编排基本上分为社科文(9分)、文言文阅读(19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作文(60分)。在试卷中,作文和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是最高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看。文学类文本阅读,抓住重点张淼 贺艳萍
全国新课标卷和其他大部分省市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考生选取其中一篇进行解答;少数省市只有一篇阅读,而这一篇通常考查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所以,我们着重分析诊断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得失。
探究分值,明辨考查方向
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基本方向是:
1.分析综合能力:(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能力:(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能力:(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的试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考试大纲》考查的方向。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文章为《吉渡头》,赋分25分。第一题是一道选择题。第2题:“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同学们的鉴赏评价能力,需要同学们通过对渡夫的动作、语言等行为的分析,了解渡夫的性格进而欣赏他的形象。第3题:“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分析综合能力,需要同学们结合全文分析的写作角度、写作形式等方面去答题。第4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一题考查的是同学们的探究能力,需要同学们结合全文去理解文章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解读答题。
在多年的高三教学及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失分较多的是在探究能力的考查上面。以2014年全国大纲卷为例,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作家叶延滨的散文《听雨》,赋分22分。广西考生得分情况:14题得分1.89(满分4分),15题(1)小题得分1.42(满分2分),(2)小题得分1.76(满分2分),16题得分2.45(满分6分),17题得分4.75(满分8分),合计12.27分。
因循实例,解读评分细则
例 (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7题。
听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细雨,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赶,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著,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删改)
14.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参考答案】(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16.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做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17.“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卉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失分诊断,审视备考不足
高考评卷时,我们发现了不少同学在备考时忽视的问题:
1.审题训练不到位。
例如14题,答题要求“理解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的作用”;题干关键词是“理解”“开头一段”“雨是古典的”;答题区间在“开头一段”;题目暗示的是考查“开头一段”在文章结构上与表现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上的作用,各赋2分。如果审清题目,答题就不会有疏漏。
2.“知识与技能”的复习不到位。
例如第15题第(1)句“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很多同学知道是修辞句,采用的是比喻手法,但答题的时候忽视了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伴奏”是指乐师为歌者演唱伴奏,雨声甘心伴随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忽视关键词“好”字的含意,它能引发感想,寄寓情思心怀,流露出入们对雨声的喜爱之情。
又如第16题“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做了标示”,考查分析表达技巧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同学们只知道括号所起的标注、补充说明的作用,而忽略了“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实际上是考查补叙内容与主体叙述的事情、情感、哲理上的关联作用,其次才是耍分析段落末尾使用括号所起的标注、补充说明的作用。我们的考生抓次丢主,舍本逐末,忽视了括号内容对主体内容的补叙作用。
3.文脉梳理不清楚,认识不到位,对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不准确。
现代文阅读关键在梳理文脉,把握文章思路和文章主旨。在解答第17题的第一问“‘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时,如果同学们平时在梳理文章思路上训练有素,就会发现文章是以时间、雨声或听雨的感受作为线索,就会写出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听雨感受,听雨的情怀。在答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所用的句式即可。
在第二问“‘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同学们能够把抓住议论句或者是抒情句,握文章主题,就会发现文章卒章显志,在最后一段表明作者的感悟:“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然而,部分同学找到了,只是照抄原文,并没有联系全文,真正地理解“时间的脚步声”是指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各人的雨声”是指所抒发的每个人的心声情怀,故答案意思表达含糊不清。
提分策略,完胜高考阅读
要想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得到高分,最基本的就是要读懂文章,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你答题才有方向。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最基本的2个考点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就是文章的艺术手法。深层次地去思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章使用艺术手法是作者更好地传情达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文章。也就是说艺术手法服务文章的内容,掌握了文章内容在答题的时候就有方向了。
1.如何看懂一篇文章。
2014年湖南卷第17题“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北京卷第19题“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了解的‘废墟”’。这些题考的都是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看懂文章的第一步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读文本的“钥匙”,题目或多或少都会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如2014年天津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标题是“枣香醉人”。从“枣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内容肯定与枣子有关,“醉人”这个褒义词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带着这些信息去阅读文章,我们很容易了解到作者想通过家乡枣子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2014年北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章是“废墟之美”,分析题目我们能看出作者对“废墟”的存在是欣赏赞美的,文章就是在介绍“废墟”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带着这样的认知去阅读文章,就会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通读全文之后要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因为关键句大多能直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关键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中的抒情、议论句,或者是在文中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如2014年天津卷的《枣香醉人》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这一句就直接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就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文章的艺术手法
文章艺术手法换句话说就是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一篇文章,为了能更好地表情达意,需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2014年重庆卷第15题“文中第2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么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15题第(1)句“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这些题都是在考查同学们对表达技巧掌握的情况。
要答好这类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的手法,如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其中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虚窦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人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铺陈描写、动静相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卉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修辞手法有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
在把握了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之后,有些同学的答卷分数还是不高。同样的答题内容,为什么有的同学分高有些同学的分低呢?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答题技巧的问题了。
高考试卷是给谁看的?答案只有一个:阅卷老师。怎么才能让阅卷老师给自己高分呢?卷面工整、字迹清晰是必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答案要“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在高考评卷中,拟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分规则时都是遵循“以生为本,踩点为主,辅以踩意”的原则,也就是“按点给分”。在高考阅卷中,拟定每个阅卷老师每天阅卷都有规定完成的任务,只要答题要点突出,让老师省时省力地一眼看出得分点,分数自然就会往上走。如果答题内容繁杂,把得分点隐藏在长长的字句当中,让老师帮你归纳概括你句子的含义才能明白你在说什么,就会让人觉得你没看懂文章,分数自然不会很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答题的时候要点突出呢?
首先要读懂题目,注意细节。同学们如果在审题上,不能明要求,抓关键,挖暗示,定区间,不清楚“考点”“题点”“能力点”,就不能明确命题者的意图,答案就会发生偏差。
其次要规范答案。答案内容尽量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要学会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许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都不会选取或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语句,都是用自己的语气答题,但是很多同学陈述的答案往往不如原文精炼准确,不能让老师抓住关键的得分点。
最后,答题时要学会分点答题,把要点分条解答,显得层次鲜明,方便阅卷老师采分。
作文增分,有招可循
姜有荣
在高考中,作文是分值最高、权重最大的一道题,可谓举足轻重,万众瞩目。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亮剑作文,决胜高考,下面笔者就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类常见文体推介几条增分策略。
一、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立意要有一点深度
高考记叙文佳作恰似一枚橄榄,它在立意上的最大特质是“有嚼头”——越细细咀嚼,越百味俱生。为此,广大考生在记叙文立意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只有融得愈深,人得愈透,方能愈入味,愈耐嚼。
那么,“深度”从何而来呢?从思索而来。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其路径有二:一是自己的思索——直接经验。王蒙在《青春万岁·序诗》中说:“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高中生可以也应该在人生的种种历练后进行深思,只有经过一次次深思之后积淀起来的生活方为人生的阅历,否则只能称之为经历。如果阅历不深,何来立意之深?二是他人的思索——间接经验。它既包括身边同学的思索,也包括名家大师的思索;前者给人以滋补,后者给人以启迪。那么,怎样才能将他人的思索吸纳进自己的作文呢?得靠自己的阅历之胃。自己的阅历愈深,愈能消化、吸收他人的思索;而吸收他人的思索愈多,自己的胃功能则愈强。
叙事要有一份匠心
一篇800多字的记叙文不是一部电影,更不是一部连续剧,充其量是一出小品。为此,在叙事时必须匠心独运,精心设计,使之尺水兴澜,步步惊心。那么,“匠心”如何来“独运”呢?一个基本原则是“速效”——迅速释放出动情点,抓住阅卷者的眼球,揪住阅卷者的心。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佳作,如下四法备受高考学子青睐:
1.横向剪辑法。跳出刻板而平淡的日常生活,从流泪过的感人瞬间、经受过的人生历练、深味过的生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式“镜头”,加以横向的剪辑,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化平淡为神奇。
2.纵向连缀法。跳出“流水账”的窠臼,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典型事件“珍珠”,逐层拓展开文章丰厚的内涵,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3.设计悬念法。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在记叙文中设计悬念,可使阅卷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构思效果。 4.情节突变法。在叙事的过程中,跳出“起因——经过——结果”的常规模式,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入意料的突变式情节,使文章腾挪跌宕、一波三折,激发起阅卷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描写要有一个细节
高三学生整天生活于“三点一线”之中,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要想“有点不同”都难,更不要说“时有惊奇”了。他们的生活素材库中更多的是“青菜”“萝卜”,因而在作文中熬出的也是一锅锅寡汤薄水的“青菜萝卜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大路菜”也喝出“味儿”来呢?最奏效的办法是在这“大路菜”中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它虽然剂量很小——只需一小汤匙,但是作用巨大——顿使满锅生鲜。
细节的捕捉要靠一双“慧眼”,运用则须靠一颗“慧心”。如果将细节用好用足,用得恰到好处,则可以起到如下三个作用:
1.塑造形象。《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光凭一副嶙峋的“骨架”是忽悠不住唐僧的,要魅惑住唐僧还需附着上丰满的“血肉”。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物的“骨架”是用情节来搭建的,而“血肉”则是要用细节来生成的。
2.推动情节。在侦探片中,案件的突破口往往是刑侦人员在案发现场搜寻到的蛛丝马迹。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看法等,因而也影响着情节发展的方向、速度、节奏。
3.深化主旨。记叙文主旨的深化以“无痕”为上,以“生硬”为下,而最妙化无痕的一招莫过于细节描写了。因为它“观”之,不显山,不露水;而“思”之,却又蕴含万千不尽之意。这一招是写作中的“太极”,在深化主旨上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二、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议(剖析)带叙(论据)论证观点。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论点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基础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望亦可及的。那么,怎么来想呢?可以运用如下四种思维模式: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为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向深处想,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2.换角度想,提出新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角度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
3.切开来想,分清析透。许多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如果让它就那么缠成一团,就很难看清道明。为此,必须将它切割、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这样,方能将之分清析透。
4.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
论据要有一截新鲜的甘蔗
广大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拾人牙慧,众生撞车,哪怕是再精彩的例子,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让阅卷者来电的“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我们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论证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考生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跨向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之步骤,也没有“析”透事功之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在论证中应该借鉴一下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走两步”,通过“走两步”将说理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凸显高中生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那么,怎样才能从“一步”中生成出“两步”呢?操作路径有三: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我们只有探明事物呈现性状的原因,才能探寻出事物发展的真正机理。
2.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我们只有既“高瞻”,又“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3.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走两步”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两步”走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让人心悦诚服。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愿广大考生把上述增分策略修炼成过硬本领,在这条决定人生未来发展走向的路上舞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