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物理复习课的实效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yy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难上,学生上复习课兴趣不高,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的感叹.教师们为复习课辛勤劳累,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但复习课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或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为主要任务的课型.复习课课堂上所呈现的知识,一般都是讲过的旧知识,它是以学生已有的初步认识为内容,因此,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容易缺乏新鲜感,缺乏兴趣,而且复习课课时容量大,所以教师感觉复习课难上,复习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学生感觉学习负担重,复习课没趣.运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教师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初中物理总复习课教学,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课的效率.
  1 运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2 利用多媒体多种表现形式,有利于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中学物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沟通.但是平时教学则要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微小的单元,采取逐一解决的分段教学.结果造成学生头脑中知识是局部的、分散的、零星的,难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复习时要按中学物理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教材,实现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化.按着知识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脉络,以达到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搞清概念、规律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要复习的基础知识按一定顺序以树状结构、方框图等形式,设置一定的动画效果播放,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把局部的、分散的、零星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形式,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例如力臂的画法学生感觉很难,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制作一个课件,按照找支点、找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的步骤,形象生动地描述作图过程,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加深印象,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3 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优化习题复习课的结构4 巧用多媒体模拟技术,突破试验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实验复习的实效。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不可知“物理”, 有些实验还渗透在其它题型中.所以,物理复习中实验教学的复习十分重要,在实验复习中,要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探究实验的原理及各个物理量的测量原理、步骤、研究方法.在实验复习教学中,虽然学生也重新做了实验,但是由于受到场地、时间、器材、观察角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实验过程、步骤的观察会不准确、不全面,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操作和使用不规范,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解实验的方法及实验的重难点.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又无法逐一地进行个别的辅导,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模拟技术模拟实验重现实验时的动态情景,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易错点重复再现,让全班同学都能够详细、全面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具体操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探究实验原理和物理量测量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对实验步骤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由于物理实验的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本身尺寸较小,可见度不高,利用多媒体模拟技术模拟托盘天平、温度计、电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将其放大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很容易观察其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还可在课堂上多次进行准确的读数训练,从而避免了具体操作逐个辅导的麻烦.电学实验中电路实物图的连接,是电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利用多媒体的Flash技术,将电路实物图的各种连接方法制作动画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再配合学生的实操练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便于学生回忆在新课学习时实验的情景,增强了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实验复习课的实效。
  总之,在物理复习课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系统化、结构化,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可提高物理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正弦式交流電产生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分析,当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时,回路中即形成了正弦式交流电.以下几种方式均可产生正弦式交流电.
期刊
司南版教材在好多学校使用,由于大多数老师都用过多年的人教版教材,对人教版教材的各方面把握的很好,用的也比较习惯了.所以在用鲁科版时总感到有点别扭,不顺畅.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各有各的优缺点.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对教材的编写把握还不够充分,对编写者的意图还没有完全领会造成的.下面我就通过“司南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1节”详细说一下笔者对教材编写的感悟和教学中的认识.  1第一部分“行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在物理教学中,借助图像可以把头脑中出现的物理现象、物理状态以及物理过程中生动、具体的景象形成形象、直观的心理印象;即在作图的过程中将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展现出来,让其身临其境,“触景生情”,逐步了解分析物理过程的方法,“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  作图的过程展示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課之八问
期刊
初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觉得枯燥乏味;也不能太深奥,不切实际地拔高,进行无效教学.  2 系统性原则3 目的性原则  4 特色性原则5 简约性原则理实验课程资源过程中不要进行资源的简单堆砌,要精选精用,力争用最简单的课程资源来揭示尽可能多的复杂而深奥的物理本质,使
1物理教学难点形成原因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物理概念、规律等,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形成所谓的教学难点,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可分为三类:  (1)学生思维中原来固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事实相违背,给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负影响,形成难点.如人提着水桶不动或水平移动却不做功,在这样思维定式就影响学生对功的概念正确理解.  (2)物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接受,形成难点.  (3)学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问题,经历高效课堂改革这几年,笔者不断尝试和改进,总结了一些方法.  1 提问应贴近生活,有趣味性2 提问应有层次性3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化的目标。在核心素养下“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总结提升、反馈检测是衡量先学后教课堂是否高效的标尺,用高效模式、融合教学;用标准完善、发展模式;用模式补充、诠释标准。学生在尝试、发现、合作、展示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先学后教  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作用,实现学生全员
在“浮力”一课的学习中,“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注重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的推导和演算(教学中,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这个规律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教师只要按照教材的安排,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结论),而忽视了对F浮=G排这个规律作进一步的拓展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V排”的涵义一知半解,以至于他们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总感到困惑,学生
由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因此各种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中都有多处引用了相关的物理学史.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什么方式渗透物理学史呢?本文基于在高中物理教学常见的新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复习课教学中渗入物理学史的模式作一些探讨.1在新课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新课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新课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