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小初(或初高)衔接的发展研究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和验收学生的微观素养,检验学生是否达成微观核心素养。鉴别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微粒观,帮助没有微粒观的同学建立微粒观,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微观探析的能力,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微粒观解决宏观问题。学习微粒观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学习宏观服务。掌握本节课的微观核心素养,能为高中继续深入学习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关键词:微观素养;微粒观;微观探析;衔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是建立在分子、原子等微观层面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那么这些核心素养对九年级开设的化学课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观结构分析认识物质宏观的变化,最终达到能用微观知识来解决宏观问题的目的。这就难免会应用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物质构成的奥秘”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涉及“微观探析”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微粒观的基本素养,建立初步的微粒观,结构决定性质的应用。“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一起构成了学习化学学科的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在五个核心素养中其起到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本节是复习课,其目的是对“微观探析”核心素养进行验收,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微观探析核心素养。鉴别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微粒观,同时帮助没有微粒观的同学建立微粒观,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微观探析”的能力,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微粒观解决宏观问题,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微观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学习宏观服务。将本节课所涉及的“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掌握后,会对初高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衔接作用和给未来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也是围绕本节复习课进行的,将本节复习课的教学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前、课上和课后。
  1.课前
  在课前,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做很多的工作。如可以布置学生画出本章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自己梳理原子、离子、分子和元素的相关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可以自主建立初步的微粒观,教师也能初步验收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微观素养,对于没有达成基本微观素养的同学,教师可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指导。本阶段的目的是初步验收学生的微观素养。
  2.课上
  在本节复习课中,学生是本节课的主体。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学生说微观的三种粒子
  教师通过“微观粒子构成了大千世界,哪一种粒子最先被揭开神秘面纱,哪些科学家做了什么贡献?”发问引入本节复习课。让学生沿着化学发展史一起研究微观粒子和元素,
  在情感的角度先与学生达到共鸣,使学生懂得学习化学史的意义。课上请自愿发言的同学来展示他们所理解的微粒观。
  从复习原子入手,让学生汇报原子的概念、特征、表示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感受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够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通过课上汇报,鉴定学生是否达成了微观核心素养。如果没有达成,应该让其他同学继续补充,教师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总结,这是复习课应用到的过程与方法。
  汇报过程中,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分析、评价、再引发,以确保學生能正确地认识微观粒子,建立初步的微粒观,并能应用“结构决定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节复习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按照相似的方式依次复习离子和分子。
  本阶段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微粒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离子反应内容,是对初中离子相关知识的深入研究,使学生深刻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2)学生说微观和宏观的桥梁——元素
  教师通过“为什么要学习元素?”发问引入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元素”。元素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点评学生汇报学习元素的意义,使学生能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进行辨析,能对化学式和化合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观”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价值观,目的是让学生能探析微粒观,深度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并对本节课难点的学习和掌握进行验收。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从元素化合价升降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是将初中学习的化合价知识进行升华和应用,引发学生对电子转移的思考。而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根据初中化学中简单介绍的元素周期表进行深入学习,将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作为重点内容。将元素性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内容结合起来,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3)设置课堂检验
  课上实行小组学习制,每个小组有四名同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设置课堂抢答环节。抢答的规则是分组抢答,先设置各组组员间的抢答题,组长作裁判。再设置组长间的抢答题,全班同学和教师一起作裁判。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分层检验同学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同时能够提升尖子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微粒观,能否用微粒观解决问题。教师再做最后的总结。
  本阶段的学习目的是在课堂上再次验收学生微观素养的达成情况。
  3.课后
  课后教师继续关注学生今后的学习,此时的教师充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规划师。通过这节复习课,引入元素为化学学科提供了官方语言,为研究微观物质提供了方便。元素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这个“桥梁”搭建扎实了,才能帮助我们研究大千世界,同时也为学习高中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但是对于初中老师和学生,如果提前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素养,对未来的高中学习会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
  相信在微观素养掌握之后,再学习高中化学相关内容后,又会对微观核心素养有着飞跃性的提升。纵观整个化学学科,化学学科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这个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逐步渗透和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尝试和创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师也应当遨游在学科素养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前进,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秀阁,蔡明建.“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认知诊断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3).
  [2]丁河玉.“离子反应”教学中怎么落实化学核心素养[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课题是在新时代视野下,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减负增效”的“微控”课堂。本课题研究目标是创设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应对特殊时期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特别是“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  关键词:历史素养;教学;“微控”课堂  一、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为契机,随着学科素养理念的深入推进,立足于“减负增效”的原
期刊
摘 要:在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提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中课程体系,这种体系既要遵循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规律,夯实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高中生听、说、读、看、写的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课堂中,让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并内化于心,去指导学生的行为和发展。  关键词:引导;可行性;渗透作用  在多数人的认识中,学校教育对帮助学生养
期刊
摘要:本文以阜阳市和谐路小学创客校本课程开发为例,从创客教育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探究创客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过程。具体分析创客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基础及可行性等,最终构建符合地方特色和学情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运行体系,形成完整的创客校本课程。  关键词: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创新;实践  一、什么是创客教育  对教育界的学者而言,创客教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时至今日,什么是创客教育依然没有明确
期刊
一、“整本书阅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以来,其重点强调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受到了全国语文教师的关注,在必修课程的8个学分当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占了1个学分,要求在必修阶段的18个课时中“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而且它还贯穿于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其他学习任务群,“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
期刊
摘 要:教育现代性的实现与增长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教育现代性的教育框架由教育的人道性、理性化、民主性、民族性、多样性、法治性、专业性、自主性、生产性、国际性所构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素养。依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我们设计了基于教育现代性育人主题活动框架,通过实施,学生的理解传承、沟通、合作、审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阅卷反思,进一步分析“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抓住柳的形态,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又渗透古代文化常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典型意象的含义及在不同诗歌中表现的情感,并鼓励其自主创作诗歌来加深对柳这一意象的理解。  关键词:柳;形态;情感;赏析;创作    一、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柳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为李贺的《野歌》:“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期刊
摘 要:高三英语一轮词汇复习耗时长、任务重、遗忘快、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已开展的“主题语境下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以笔者自己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为例,积极探索高三一轮词汇复习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关键词:词汇复习;主题语境;同伴互助;有效性与应用性;实例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词汇知识的要求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
期刊
由于数学课的开放性很强,我们的学生又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在备课中的一些预设,并非会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去完成。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充满了太多的挑战。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捕捉到课堂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合理的,有效的利用,让课堂中的意外变成教学中的精彩。  八年级数学12.2.1作轴对称图形的最后一个内容是“探究”问题,我在课堂上经历了一系
期刊
摘 要:本文将提出文本解读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分析并指出当下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文本解读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思考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和策略,提出培养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方法,从而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阅读与鉴赏,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学;解读策略  引言  文本解读是指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阐释的过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文本解读不仅是教师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实际生活与操作情境、故事与史实情境、悬念或矛盾情境、游戏或竞赛情境、类比或猜想情境、音像动态情境等,形式多种多样。创设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