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要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是:课内分层实施,提高课堂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差异发展;设置弹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关键词】分层 差异 弹性 层次性 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有序的推进,新课程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广大教师经过新课程的知识培训,虽然基本解决了关于新课程认识层面的问题,但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还需要真正解决实践层面问题。多数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时候仍然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新课程怎么教”是大家最迫切的需求。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能以培养数学家、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既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又要注意到学生发展的差异面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弹性”,以满足不同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差异教学或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其基本含义是指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互相适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在各类学生身上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本文就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积累,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内分层施教,提高课堂效益
  
  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师接到新班主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向前任教师了解,向家长了解,座谈,对学生面试,笔试以及查阅档案等方法对全班学生调查摸底,掌握全班学生智能差别以及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社会影响等,根据这些,建立学生档案,把学生分组,使授课——辅导——评价一条线,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这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问题背景下(包括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或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课堂情境的创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一些层次性,开发性,“举手不及,跃而可获”的问题串,对基础不好的学困生和一部分中间生最好是设计一些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闻的,可想的,有趣的,已有的素材,如通过“温度计”来“认识数轴”。另外,情境的素材一定要体现在各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才能让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人人有疑,人人都能带着问题走进知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实现分层施教的目标。
  2、导入新课,阐明目标
  它是指学好本节课就能将上面提出的问题顺利解决,使每个学生明确目标,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当然,目标的展现既要考虑一致性,又要突出层次性,做到保“底”而不封“顶”,确实保证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教学中的统一标准,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以保证学生打好坚实的素质基础。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做到“划一”与“层次”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要着眼于全体,进行分层设计目标,使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通过知识的达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3、引起注意,落实“双基”
  教师要用精炼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手段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集中落实在教材的重点上,教师对于尖子生和中上等生,要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新知,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困生和中下等生要帮助他们解决旧知识为新知识的搭桥问题。当然,在教材重点的落实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出配置性习题,进行检测性练习,从而查缺补漏,掌握新知。
  4、适度提高,开发潜能
  对尖子生要及时提出适度的高层次的要求,有时,甚至要随时调整课堂预案,以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时,可以适度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设计一点练习让他们探索,而学困生则是教师此时的重点关注对象,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疑难要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补救。至于中间生要求他们自我选择,或者靠拢尖子生解决练习,或者自我复习巩固。
  5、动手动脑,分层练习
  在尖子生,中间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学生进行分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组间巡视,指导学困生掌握基本知识,启发中间生独立完成练习,点拨尖子生进一步发挥创造潜能,数学教材一般都配有练习,习题A组,习题B组,教师可以在课后对学困生、中等生、尖子生的练习作依次对应布置,也可以鼓励各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至少做一组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又一次获得自主的空间。
  6、交流反馈,及时小结
  教师通过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开展讨论,相互帮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又能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小结时,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对学生采取鼓励性评价或个别学生进行矫正性查缺补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必须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回受,以保证实现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差异发展
  
  1、引导超尖自学,培养尖子生
  “尖子生”是班级的希望,教师不应该什么都包办,要给予他们较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适时个别点拨。可以提高帮助他们成立学生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竞赛,发挥他们的潜能优势,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迅速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他们的评价可以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2、指导相互交流,重视中间生
  培养“尖子生”,转化学困生,这样一来,中间生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大群体。对他们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当小组无法解决时,教师要做适度的提示,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于中等生,可以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要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
  3、帮助掌握基础,转化学困生
  对学困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提倡“三超”。即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识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这类学生普遍自卑感强烈,经常表扬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设置弹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1、自选式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出示三种类型的题目,便于尖子生思维训练的综合题,便于中间生思维训练的基础题,便于学困生基础知识巩固的训练题。这些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鼓励学生勇挑难题,尊重学生的选择,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2、互命题作业
  教师可以指定课代表或学习小组长,以组为单位,互相命题作业,同时评比各组的作业形式,内容以及作业题目的质和量。
  3、自命题作业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教师只提出要求,然后利用自习课互说互评各自的课外作业形式,内容。
  通过调查,三种作业形式中喜欢自选式作业的占65%,喜欢互命式的占17%,喜欢自命式的占18%,结果表明,自选式作业可以满足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各自都能尝到成功时的幸福感,同时,会产生挑战更难一点习题的念头,知难而进,这样,一个个疑问被学生自己解决了,正起了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的传道效果。互命式作业和自命式作业主要针对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当小老师的滋味和轻松学习的乐趣。
  总而言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不能为培养少数精英而教,也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数学教学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出自周小山、严先元编著的《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P235。
  [2] 出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第四期P39。
  (作者单位:677500云南省耿马县勐永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物质生产高速发展,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甚至是扭曲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一个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这个问题太大。但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宣扬什么,却必须明确,在这个问题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教十年,我时常在思考这个本质性的问题,现将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浅谈如下:    一、关于语文本义的思考    《现代汉语词典》将语文定义为“语言
期刊
近日,要求学生作文。课堂内,多数学生愁眉不展,下笔无言,为完成任务,像挤牙膏似的行文。收上作文一览,大跌眼镜,滥用词语的,辞不达意的,口水话连篇的,多不胜数。  学生的语言积累,亟待加强。新课标也要求初中生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那么,怎样才能丰富中学生的语言积累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熟读语文课本,活用教材    语文教材选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符合思想感情政治教育的典范文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别是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千万不能忽视的。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本人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采用艺术的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准确地
期刊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它感人的艺术境界,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对生活的联想,陶治读者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改革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诗歌仍有其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新教材中诗歌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也给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
期刊
语文课充满活力才有无穷魅力。眼下,有不少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课上得毫无生气,像一潭死水,让学生讨厌。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探究语文课的魅力问题。我认为,教师只有把语文课上得富有活力,充满魅力,才能创造一种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以情激情    教书是一门特殊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是独立个体,生活中他们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作文应该是他们表达和倾诉的需要,是释放内心情感,与外界进行沟通的精神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怎样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达真实自我的需要,让学生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们肤浅的看法
期刊
有人在《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斯言信焉!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便有
期刊
笔者從多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教得得心应手,让学生学得愉快活泼、兴趣盎然、思维积极,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就必须坚持做到五个改变和做好五个引导。    一、改变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为引导学生细读教材内容入手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每堂新课都是由教师用自己闭门设计好的导语导入新课,然后按自己谋划的线路牵着学生的鼻子完成教学任务。运用
期刊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其中,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外,还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得法而事半功倍,不得法则劳而无功。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总结出“倾听、谈话、迂回、宽容”八个字,现谈一谈认识。    一、倾听    教育者虚心、认真听取教育对象的倾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
期刊
初一学生,在小學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上有些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知识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