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鉴赏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ijiaz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它感人的艺术境界,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对生活的联想,陶治读者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改革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诗歌仍有其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新教材中诗歌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也给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诗歌教学的目的“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具体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这与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诗歌教学。
  
  一、继承传统,高度重视朗读、背诵
  
  诗歌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语言运用上,要求特别严格,甚至每个字都有极强的表现力,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诗歌往往有着鲜明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富有音乐美,所以朗读背诵是诗歌教学的前提,是欣赏诗歌的基本条件,正如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集体朗读、个人读等都能使学生受到诗歌的熏陶。朗读关是诗歌欣赏的第一关,在熟读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求背诵,在背诵名家名篇中,能潜移默化,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凡是教材中的名诗名篇都应要求学生背诵,并通过抽背、默写、考试检测等方法,促使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应考能力。
  
  二、诗歌鉴赏教学要善于抓突破点,抓重点
  
  不能每首诗的教学都从内容到形式面面俱到,如果每首诗歌教学都面面俱到,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对诗歌鉴赏无从下手。诗歌鉴赏内容多、涉及面广,如何选好教学的突破点呢?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教学大纲,要全面理解诗歌、分析诗歌,在结合高考考纲,选出最有价值,学生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的重点、关键点作为教学的突破点,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最佳效果。
  例如:教授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这一单元,突破点可确定为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教学突破点就可确定为意象分析,使学生通过意象分析来掌握诗歌深意和作者情感的方法。意象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能动的反映的产物,是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有机结合,鉴赏诗歌,首先就应该理解诗歌的意象,进而把握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舒婷这首诗就是以一系列新颖独创的意象,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表现对祖国的深沉的感情,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群,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意象,学会这种从意象分析诗歌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便可举一反三欣赏其它篇目,再通过单元课文的其它篇目学习巩固所学的诗歌意象的知识,为学习诗歌打下良好基础。
  再如:教授古典诗歌单元。它与现当代诗歌鉴赏有所不同,首先要过字词关,只有尽可能理解了原诗,才谈得上鉴赏,因此,古典诗歌鉴赏的方法应是首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即:弄清词语的含义,理清句子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个突破点,在教学《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刘兰芝与焦仲卿相亲相爱,为什么焦母要逼迫他们分开呢?焦仲卿与刘兰芝为什么不到外面租房子住,离开焦母呢?有的同学甚至提出刘兰芝与焦仲卿应私奔,俩人跑得远远的,焦母找不到他们。对于俩人的双双殉情,有的同学也不理解,提出了何必要死的问题,同学们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由于他们用现代观点看古人,没有把感情投入到作品中,没有从诗歌叙述的事件中把握其深层含义,所以提出了那些肤浅,甚至是可笑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把握好作品的深层意义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把握好作品的深层含义必须注意语境、意境,通过语言这个表现形式去深味作者要表达的真情实意。诗歌的语境意义一般从两方面去把握:对上下文中有关语言要联系起来理解;联系作者或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如学习《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时,学生懂得了古诗鉴赏的这种方法,联系所叙事件的历史背景,即刘兰芝与焦仲卿生活的时代和他们的处境就能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了。诗句的意境的理解就是要在脑海中浮现出作品中所叙之事,所描绘景物的画面,能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作者所写之景的感情基调,或明快高昂,或阴暗低沉,才能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
  
  三、精心设计诗歌鉴赏的练习题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训练,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鉴赏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才能让知识过手。写鉴赏短文、写诗评、写小诗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让学生写分析湘江秋景图意境的鉴赏短文;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要求学生选一个点,一个方面写一篇诗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体会程度,可以看出学生是否较深刻地体会了诗中的爱国情绪。学习《再别康桥》,可要求学生选择一组意象写一首小诗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另外按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选择好强化训练题,提高应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饱含情感,语言精练,富于音樂美的文学形式,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充分利用我国古典诗歌这块声清、意新、伸俊、气逸的世界文学瑰宝,培养出有较高文学素养,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新时代学生。
  (作者单位:613100四川省井研县井研中学)
其他文献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重任。  一个素质优良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以自身的素质深深吸引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敬重、钦佩、喜爱和信赖。当他像一块磁铁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凝聚力的时候,他就能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了。  社会心理学的吸引效应,研究了人际交往中怎样吸引别人的种种因
期刊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些教师不知道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仍然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师生读几遍课文,弄清生字、新词后,就着重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而这些知识,也大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不作声地记录的“一言堂”中获得的,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回顾自己多年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难以用较好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的人说,作文教学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事倍功半的事。我以为作文是一项工程,既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既要有大志,更要有实力。作文决不是单纯的方法问题,不是人们平常说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用词的问题,而是一个真正的“创新”、“立异”的过程。作文是一项开启灵感的创新工程。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多写多练,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在现代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文阅读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仅仅依靠课本的阅读和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对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初步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九年
期刊
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养育了健全的民族品格。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重要渠道的文学,在任何一个关键时刻,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重塑着民族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的血脉长存不衰。可以说,没有文学,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继承,一个没有或忽略了文学的民族只能是无根的。正是因为文化语文学的存在,才使人们的精神、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以健康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一方面,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而兴趣的倾向性联系着情感,所以,激发学习兴趣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习兴趣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能弥补某些学生智力发展的不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针对学
期刊
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电脑,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采的演示效果,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热情。  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究科
期刊
现代社会,物质生产高速发展,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甚至是扭曲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一个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这个问题太大。但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宣扬什么,却必须明确,在这个问题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教十年,我时常在思考这个本质性的问题,现将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浅谈如下:    一、关于语文本义的思考    《现代汉语词典》将语文定义为“语言
期刊
近日,要求学生作文。课堂内,多数学生愁眉不展,下笔无言,为完成任务,像挤牙膏似的行文。收上作文一览,大跌眼镜,滥用词语的,辞不达意的,口水话连篇的,多不胜数。  学生的语言积累,亟待加强。新课标也要求初中生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那么,怎样才能丰富中学生的语言积累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熟读语文课本,活用教材    语文教材选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符合思想感情政治教育的典范文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别是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千万不能忽视的。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本人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采用艺术的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准确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