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中学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在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有集合思想、化归思想、极限思想和对应思想等。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对于中学物理问题,如能恰当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解题效果。下面探讨在中学物理问题解决中比较重要的几种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方法
  数形结合法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在物理问题中,也可以借助解析几何中数与形的来展示物理学中的物理量、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例1.假设步枪发射子弹时,子弹在枪筒里前进时子弹受到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为F=f-kt,且子弹运动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若子弹质量为m,试确定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解:子弹在枪筒中运动时所受合力为变力,无法直接求变力冲量。依题意可用图1所示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合力冲量大小。
  
  由动量定理,
  得 •f• =mv-0
  因此v=
  例2.用铁锤将木桩打入泥土中,如果泥土对桩的阻力与桩进入泥中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打击第一次时,木桩进入的深度为10厘米,若铁锤仍以第一次相同的速度打击木桩,问能把桩再打进多深?
  
  解:桩所受的摩擦力f与进入泥土深度x成正比,则f=kx,可得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桩进入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依题意:两次打桩后,桩进入泥土过程中初、末速度相同,由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在两段过程中所做的功相等。
  
  可得Vx=4.1cm即为桩第二次打入的深度。
  2.函数法
  函数法是指用函数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变量间的关系,揭示规律,建立函数关系,从而运用函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3.如图3所示,n摩尔的某种理想气体沿直线AB由A态变化到B态,P 、V 、P 、V 为已知,试问在直线上哪一点温度最高?等于多少?
  
  解:由解析几何知:
   = ,
  可得PV= •V- •V 。
  因为PV=nRT,
  所以T=- V + V。
  令a= ,
  b= ,
  显然a>0,
  则得函数T=-aV +bV(V <V<V ),
  由一元二次的知识得T = 。
  3.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指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是将要解决的问题A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问题B,而问题B是相对较易解决或已有固定解决程式的问题,通过对问题B的解决可得原问题A的解答。化归的基本功能是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化归的实质就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问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变换、转化,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4.在空间某点以同样的速率V在铅直平面内沿各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抛出几个物体。证明这些物体在同一时刻总是散落在同一圆周上。
  证明: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在竖直平面内,建立水平,竖直方向的直角坐标系,对于某任意方向的抛射角有:
  x=V cosθ•t(1)
  y=V sinθ•t- gt (2)
   消去参数θ得:
  x +(y+ gt ) =(V t)
  因此,各物体正处在以(0, gt )为圆心,半径为V t的圆上。
  4.极限思想
  极限思想是用联系变动的观点,把所考察的对象看作是某对象在无限变化过程中变化结果的思想,它出发于对过程无限变化的考察,而这种过程总是与过程的某一特定的、有限的、暂时的结果有关。它不仅包括极限过程,而且完成了极限过程。
  例5.铁夯从高处落下时将一钢桩砸入地中,设地对钢桩的阻力与桩进入地深度成正比,而夯每一次将桩打入地的深度远小于夯落下的高度,若夯第一次将桩打入地中10cm,以后连打8次,桩在后8次打击下进入地多少厘米?
  分析:题设中阻力是变化的。功是力在空间中的积累,若变力与位移的关系函数为F=F(S),则变力做功可采用极限求和的方法求得(如图4)。
  
  用任意组分点将区间[a,b]分成n个△S的小区间,其中S 小区间(i=1,2……n)内力可以看作是恒力F(S ),在这一小区间内所做的功dW=F(S )△S 即为图中斜线部分面积,整个过程中变力所做的总功近似为W≈ F(S )VS ,其中准确值为W=F(S )VS ,
  即W的数值为F(S)曲线与X轴所围的面积,因此上题可做下解(如图5)。
  
  设A 和A 分别为铁夯第一次和后八次砸钢桩所做的功,A 为△OB C 的面积,A 为梯形B C C B 的面积。则
  A = f X = (KX )X = KX
  K=tan∠B OC
  A = (f +f )X
  = X
  = K(2X +X )X
  根据题意,铁夯每次对钢桩做功相同,由A =8A 。
   K(2X +X +(X ) )=8× K(X ) ,
  所以X =20cm。
  即:后8次打击,钢桩进入地20cm。
  从上可以看出,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方法,这不仅有利于物理教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任志东.函数思想与中考解题.数学讲坛,2007,(z3).
  [2]许青林.中学数学化归思想及其应用.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3]白淑珍.对极限思想的辩证理解.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02).
  [4]毕保洪,贺家兰.中学教与学,2007,(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新媒体发展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一定的变化,对高中英语课来说也带来一定的变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网络资源与高中英语课的结合,让高中英语课实现了有效拓展,提升了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奠定良好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方式过于死板,阻碍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优化自身的
在小学语文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对口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能够运用相关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运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后做习题,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小学生都不能够感兴趣,慢慢的就会降低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促进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这一直是所有政治教师所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对来说,初一、初二思想政治课以法律、道德和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理论性较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给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难度。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我常常以学生的表演为切入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模拟案例中的角色,发挥学生模仿和表演的
摘要: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对于历史课堂的教学,学生个人素质的拓展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就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程 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课程评价相比,新的课程评价更加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但是很多地方对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有的地方实施的评价也只是对原有的评价的一个改头换面,并没有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思维,而“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质疑能力 培养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所谓主体质疑能力,就是让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通
用300mg/LPP_(333)和30mg/LS-3307喷雾处理一叶一心期的水稻幼苗。三叶一心期取第二叶分别置于干旱及低温条件下,于胁迫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测定叶片的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及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P_(333)和S-2307均能明显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应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兴趣 教学 培养    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科学文明的原动力,大凡一个人只要有所成就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因此,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没有涟漪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产生吸引力。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兴趣是前进的风帆。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为培养符合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实施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历史科教学而言,关键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史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