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迫切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感恩教育”,实现感恩教育的关键是“以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活动载体去实现感恩教育,这样才能学生喜闻乐见、深入人心,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与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分析了产生此想想的原因,提出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教师示范、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化的目的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项目《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项目编号:zyqn201109
  关键词: 活动 感恩 教育
  中图分类号:D422.62
  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基本元素。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恩”解释为“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感谢”,其中“感”是对别人的帮助怀有谢意,“恩”有“恩惠、情谊和施恩”等涵义。感恩教育就是教人学会感谢别人的付出,并自觉去回报别人,进而回报社会。大学时期是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强化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只有让学生学会了感恩,他们才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会对他人多一份宽容,使社会生活多一份和谐,才能对他人的辛苦付出有所体味,有所回报。感恩是做人的起点,是尊重的基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就像拥有了一个和平的种子。
  一、感恩教育缺失与感恩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校园中存在着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类似这方面的报道在网上随处可见。2013年11月,据吉林日报报道,记者就感恩话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以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展开。问卷的题目主要有:
  “你在家里干过家务活吗?”“你还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你给父母打电话一般聊什么样的话题?”
  “你经常想着如何回报父母吗?” ……
  下发的200多份问卷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热议,面对一道道别开生面的“考题”,有些同学满面愧色,有些则陷入沉思。经统计,有12%的大学生表示在家里从不做家务,20%的大学生完全记不清父母的生日,70%的大学生坦言给父母打电话主要是缺生活费了,但有近60%的大学生经常想着毕业后如何回报父母。问卷的结尾还附有一个开放式提问:“请你写下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有31%的大学生选择了无言以对,留下一片空白。细覽问卷可以察觉,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爱是周全细致的,而很多大学生在回馈这份爱时,却显得苍白无力,感恩父母,他们做得并不好。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列举很多,但是通过上面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当今高校校园中感恩教育的缺失。现在的大学生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自我出发,缺少集体主义的协作观念,缺少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他们视父母为奴仆,视老师和他人的帮助为理所应当。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由于“以试选优”考试制度的实施,人们过分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对教育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就业率,忘却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忽视了感恩教育。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等原因,我国高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各高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与培养上,过于注重教育的实用性,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家庭过分溺爱子女和急于望子成龙的教育方式弱化了感恩教育,我国从上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大多为独生子女,被长辈们视为“掌上明珠”。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生命的延伸,只要儿女今后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只求奉献,根本不求回报,孩子们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顺境中长大,没有体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机会,自幼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在他们心中,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向行动,无形之中忽视和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干扰了感恩教育由于当前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导致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恩、不感恩,他们不懂得为何要具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去感激他人,感激社会。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衡,疏忽了感恩品质的培育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在过去那种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砺,感知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他们认为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提供的一切都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应当的,而且还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满腹牢骚,抱怨父母和社会为他们做的不够。
  三、感恩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途径,向大学生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大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大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二)感恩教育的特征
  1.有坚定的原则。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对自己健康发展有益的帮助;另一种是对自己健康发展有害的帮助,如为大学生谋取不正当利益、危害社会提供帮助等。对前一种帮助我们要感恩,对后一种帮助我们要坚决拒绝。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坚持原则,使大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帮助才应该感恩,这是感恩教育的前提条件。   2.有丰富的情感。感恩主要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体验。感恩教育通过丰富感人的情境活动、感人的故事等激发大学生的
  共鸣,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思想境界。感恩教育最容易拨动大学生敏感的心灵,触动其内心深处的灵魂,激发其对他人的爱心。
  3.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作为一种以情感为特征的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应渗透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使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灵。
  四、以活动为载体的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而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舟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合力,是以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可见,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活动为载体的感恩教育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论指引,同时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现实化、体验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五、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一) 将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的动力,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效果。要将感恩教育引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报栏等宣传阵地,把感恩故事、感恩格言等宣传展示出来。此外,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等学生日常生活交往载体,并以此为阵地对学生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了解感恩、自觉感恩。
  (二)將感恩教育与教师示范活动紧密结合。
  在活动中教师带头,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高校教师的亲身示范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与此同时,应将感恩教育纳入辅导员的教育内容。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工作的第一线工作者,应将感恩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三)将感恩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事情。加强感恩教育应强调实践,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贴近生活,遵循教育规律,从基础做起,从细节入手,融入到每一项学生活动中。做到尊重父母、老师,从平凡中让学生感受教育。北京邮电大学将本科生毕业当年的六月定为感恩教育月,大力开展“十个一”感恩教育活动:学校赠送每名毕业生一件纪念坛服;每个学院组织唱响一首毕业离歌;每个毕业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个毕业班感谢一名授课恩师;每个毕业班进行一次风采展示;每名毕业生撰写一篇毕业总结;每名毕业生邮寄一封真情家书;每名毕业生留下一句母校寄语;每名毕业生确立一个十年预期;每名毕业生奉献一份真挚爱心。挖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育毕业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大学毕业,衡量学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他们是否修满学分,通过了论文答辩,拿到了毕业证,还要看他们是否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十个一”感恩教育活动成为北邮学子的最后一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多方称赞。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自2009年起每年开展一次“感动校园、感恩人生”主题系列活动,每年将感恩主题融入征文、摄影、绘画、演讲、话剧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中,加深同学们对于“感恩”的认知与感悟,最终以“主题晚会”的形式将前一段系列活动成功展示出来。父母之恩,师长之情,同学之爱……身边如此多的人、事值得去感动,需要去感恩。每年通过该活动,各班积极参与其中,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各班同学的参与度,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以活动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学生时代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校通过各类活动成功地强化感恩教育,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建设丰富的德行文化,并渗透到学生各方面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只有让学生学会感恩亲人,尊重别人,懂得劳动的艰辛,理解付出的意义,养成自觉回报他人和回报社会的良好习惯,才能给他们的精神世界涂上亮丽的底色,为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学生如果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就会感激生命,懂得珍惜;感恩挫折,学会坚强;感恩他人,学会关心;从而实现树德立人、报效国家的目的。
  摘要:
  [1] 李东武.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感恩教育[J].丝绸之路,2010
  [2] 肖慧. 基于活动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创新工作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
  [3] 谢琴. 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 教育探索,2012
  [4] 张海杰. 加强感恩教育 培育感恩之心 [J]. 学园,2013
  [5] 王桂宏.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J]. 现代教育科学,2010
  [6] 彭艳.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健康人格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业积极响应开展绿色旅游经济,这既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集约经营与因地制宜管理,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中,绿色已成主题,形成了绿色餐饮、绿色交通、绿色产品及绿色景区的一条龙式发展。在经济学的指导下它们均向着更远之路前进。  【关键词】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自然景
期刊
摘要:根据有关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量也已达到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研发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位,相比这些来说,我国的创新综合指数在世界排名第28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够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在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期刊
【摘要】: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推动力,也成为衡量一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虽然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结构不合理、重数量轻质量、增值创汇能力低、竞争力较弱、尖端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欠缺等问题。本文从第三产业现状出发,探讨了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国
期刊
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按照事物内在发展规律所形成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近些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生产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立法,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和加大监管力度,实行绿色GDP的考核制度,构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X321 
期刊
【摘要】在企业核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大型石化企业职工具有的素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型石化企业职工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本文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根据新时代对大型石化企业职工工作的新的要求,探讨当前企业核心竞争下大型石化企业职工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旨在对大型石化企业职工工作人员有所裨益,对我国的大型石化企业事业发展有所帮助。  【
期刊
【摘要】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职业素养的最主要场所,可是对于高职文科类专业而言,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着手,提出了如何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思考  中图分类号:C40  1引言  2006年11月,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
期刊
摘要;投资方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即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发包及施工阶段,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项目的造价限额以内,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投资方 工程造价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L372+.3  1.投资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投资估算漏项多,准确性差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通常由建设投资单位提出投资估算,内容相当简单,往往造成漏项。在可行性研
期刊
内容提要: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各项事的立足点。我们党经过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总结,将“群众路线”在新形势、新时期下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字:新时期 群众路线 思考  【分类号】:D252  群众路线是党的灵魂。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对党和
期刊
【摘要】城市建设中,铁路地下管线的保护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如何合理化构建铁路,完善其地下管线的结构角度入手,对保护其有线通信设施的防护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城市建设;铁路;地下管线;防护  【分类号】:U239.5;U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管,其种类众多,有水管,下水管,煤气总管,油管,各类通信,信号,电力电缆等,这些管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城市建设铁路对地下管线的
期刊
摘 要: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林业;文明建设  【分类号】:F326.2  1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1.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