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进入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系统性理念,它充分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已最大限度开启学生内在的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的过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主体性、开放性和系统性要求较高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为研究对象,改进并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评估方法等方面,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努力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提倡自主教育、快乐教育,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财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理念狭隘,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明显侧重于会计核算功能,受课时的约束教师一般只能讲授总账、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常规财务模块,而对供应链模块只字不提,严重忽视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现实需求和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在实践环节训练内容单一,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学生只能熟悉财务软件的简单操作并简单处理会计基本业务,遇到復杂些的会计跨年度问题或与销售采购相关的问题就不知所措,这说明学生知识面偏窄,实践技能不高。
2.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侧重于纯理论或软件操作的讲授加演示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参与和主动思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训环节也较为封闭,仍然是单机操作,一个学生从头到尾独自完成应由多个岗位完成的任务,学生根本不能体会会计各个岗位的职能要点和岗位分工的重要性。也造成了学生对财务和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问题缺乏了解。
3.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环境与企业实务环境的差异较大,实践教学环境相对封闭,局限于教材中现成的理论和实训资料,师生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一手资料,无法从社会实践中吸纳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念。不走产学结合道路,不接触企事业单位和软件开发商,无异于闭门造车,所学所教的内容永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
4.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课程统一都是卷面考试,实训课程也是根据完成进度评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评估方法显得陈旧,不能对学生软件操作和电算化财务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能掌握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价,也无法真实反应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会计电算化教学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系统性的几点建议
1.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系统性。首先,设置跨年度账务核算月份。高校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普遍都以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为对象,这就造成学生对跨越会计年度的核算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此应该将核算月份增加到11、12和1月份,使我们的实践更加接近企业的实际。其次,增加供应链的教学内容。当前我们的软件教学主要侧重于总账、固定资产、薪资管理、应收应付等财务链的教学,而忽视了供应链的教学,随着现代企业信息化的加强以及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要求,仅仅掌握财务链的学生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应增加供应链的教学内容,同时重视供应链和财务链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学生能熟悉企业整个供产销的核算过程。最后,增加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我们的会计已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核算型会计,还产生出了财务分析、经营预测、投资决策等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因此,我们在进行电算化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账务处理,还应当适当增加财务管理范畴的高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财务人。
2.教学动态互补,落实学生主体性。教师如果只依据教材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进行师生互动,适当穿插一些现实案例教学, 如在介绍某些模块原理并演示后, 以某公司实施的成功或失败作为案例,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原因和提出纠正措施,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让学生收集案例,对未知领域提出探索思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以任务为导向,分岗位操作,让学生深入企业现实操作环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训后总结经常会出现的错误和造成的后续问题,并叙述是如何解决的。
3.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教学开放性,首先,应打破过去学校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会计电算化实践基地。引进优秀的企业财会人员为学生开展讲座和企业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案例和操作指导;尽可能联系企业实习岗位,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了解企业的实际核算环境和业务流程,从而缩小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其次,为避免老师教授知识与现实工作脱节,应加强会计电算化老师的培训,学校应加强与软件公司的合作,选派有代表性的教师参加软件的各种培训及会议,也可定期选派教师到软件公司进行学习锻炼,实际参与会计电算化项目的实施工作,提高教师的软件实际应用能力及后台管理能力。激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收集仿真教学资料,以便老师更好的服务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4.优化考核方式,提升考评个性化。传统的卷面考试已经不能适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优化考核方式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在线答题评分和成果汇报评价相结合。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和软件供应商的合作,争取能够获得软件公司长期的技术支持并使用其开发的考试平台,让会计电算化课程实现在线答题,电脑评分。或者由学校定制开发专门针对所有实践课程的考试平台,会计电算化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收集和编制实际工作案例资料和具有一定的仿真性、连续性和代表性考题和评分点,充实考试平台资料库。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及时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总会碰到很多错误从而导致后续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反思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总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无疑将大大提升学生对软件和电算化会计工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所以在完成任务后,可以通过个人或小组汇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由教师总评值得借鉴之处和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学生参考。这样评价过程,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静.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中国商界,2010(2).
[2]钟小娜.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3]毕瑞祥.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J].科技信息,2008(18):21.
[4]曾玲芳.新时期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探知[J].当代经济,2008(12):126-127.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理念狭隘,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明显侧重于会计核算功能,受课时的约束教师一般只能讲授总账、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常规财务模块,而对供应链模块只字不提,严重忽视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现实需求和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在实践环节训练内容单一,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学生只能熟悉财务软件的简单操作并简单处理会计基本业务,遇到復杂些的会计跨年度问题或与销售采购相关的问题就不知所措,这说明学生知识面偏窄,实践技能不高。
2.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侧重于纯理论或软件操作的讲授加演示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参与和主动思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训环节也较为封闭,仍然是单机操作,一个学生从头到尾独自完成应由多个岗位完成的任务,学生根本不能体会会计各个岗位的职能要点和岗位分工的重要性。也造成了学生对财务和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问题缺乏了解。
3.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环境与企业实务环境的差异较大,实践教学环境相对封闭,局限于教材中现成的理论和实训资料,师生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一手资料,无法从社会实践中吸纳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念。不走产学结合道路,不接触企事业单位和软件开发商,无异于闭门造车,所学所教的内容永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
4.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课程统一都是卷面考试,实训课程也是根据完成进度评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评估方法显得陈旧,不能对学生软件操作和电算化财务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能掌握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价,也无法真实反应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会计电算化教学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系统性的几点建议
1.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系统性。首先,设置跨年度账务核算月份。高校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普遍都以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为对象,这就造成学生对跨越会计年度的核算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此应该将核算月份增加到11、12和1月份,使我们的实践更加接近企业的实际。其次,增加供应链的教学内容。当前我们的软件教学主要侧重于总账、固定资产、薪资管理、应收应付等财务链的教学,而忽视了供应链的教学,随着现代企业信息化的加强以及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要求,仅仅掌握财务链的学生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应增加供应链的教学内容,同时重视供应链和财务链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学生能熟悉企业整个供产销的核算过程。最后,增加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我们的会计已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核算型会计,还产生出了财务分析、经营预测、投资决策等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因此,我们在进行电算化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账务处理,还应当适当增加财务管理范畴的高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财务人。
2.教学动态互补,落实学生主体性。教师如果只依据教材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进行师生互动,适当穿插一些现实案例教学, 如在介绍某些模块原理并演示后, 以某公司实施的成功或失败作为案例,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原因和提出纠正措施,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让学生收集案例,对未知领域提出探索思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以任务为导向,分岗位操作,让学生深入企业现实操作环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训后总结经常会出现的错误和造成的后续问题,并叙述是如何解决的。
3.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教学开放性,首先,应打破过去学校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会计电算化实践基地。引进优秀的企业财会人员为学生开展讲座和企业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案例和操作指导;尽可能联系企业实习岗位,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了解企业的实际核算环境和业务流程,从而缩小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其次,为避免老师教授知识与现实工作脱节,应加强会计电算化老师的培训,学校应加强与软件公司的合作,选派有代表性的教师参加软件的各种培训及会议,也可定期选派教师到软件公司进行学习锻炼,实际参与会计电算化项目的实施工作,提高教师的软件实际应用能力及后台管理能力。激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收集仿真教学资料,以便老师更好的服务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4.优化考核方式,提升考评个性化。传统的卷面考试已经不能适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优化考核方式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在线答题评分和成果汇报评价相结合。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和软件供应商的合作,争取能够获得软件公司长期的技术支持并使用其开发的考试平台,让会计电算化课程实现在线答题,电脑评分。或者由学校定制开发专门针对所有实践课程的考试平台,会计电算化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收集和编制实际工作案例资料和具有一定的仿真性、连续性和代表性考题和评分点,充实考试平台资料库。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及时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总会碰到很多错误从而导致后续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反思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总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无疑将大大提升学生对软件和电算化会计工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所以在完成任务后,可以通过个人或小组汇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由教师总评值得借鉴之处和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学生参考。这样评价过程,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静.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中国商界,2010(2).
[2]钟小娜.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3]毕瑞祥.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J].科技信息,2008(18):21.
[4]曾玲芳.新时期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探知[J].当代经济,2008(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