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证据 重实际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55年我分配到中国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至“文革”开始,李元庆一直是我们研究所的党员所长,还是我从事民族乐器改良工作的领导。工作中,他对我既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无论是在平时生活中,或者学术研究里,他总一再教导我为人做事要有根有据,注重实际。有两段往事,使我一生难以忘怀。
  1956年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队西藏工作组,向中国音乐研究所要一名民族音乐学学者,赴西藏考察音乐文化。李元庆率先报名,行前检查身体,大夫说他血压过高,不宜前往。接着,另一位中层领导前去医院,体检的结果却是心脏有病,不能到高原地区工作。于是,所里让我前去检查,结果是:“此人适于在西藏高原工作。”
  24岁的我赴西藏采录、考察传统音乐,得到了全所同志的关心和支持。行前,我国刚从日本进口三台半导体录音机,经过李元庆等领导的大力争取,有两台分配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另一台便让我带着到西藏采录传统音乐专用。我到西藏后,每天要从住地赶到艺人居住处去采风,李元庆和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杨光等同志体谅到我在高原地区的艰辛,特意批准给我买辆自行车,供我在西藏使用。
  这次我在西藏工作了八个多月,研究所领导对我关怀备至,我也十分尽心尽力。回京后,除了整理、编写《西藏古典歌舞——囊玛》、《西藏民间歌舞——堆谐》两部专著外,我还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亮宝会上的乐器》,内容是说每年藏历2月30日的亮宝会上,大昭寺大仓库里的珍贵乐器都会到拉萨城里游行亮宝,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便是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乐队的乐器。
  元庆同志看了该文后,很快就从我这里要走了该文所述的乐器图片。不久,又很严肃地找我去谈了一次。他问:“你说文成公主入藏时曾带了个乐队,亮宝会里的部分乐器就是这个乐队中的乐器,这话有什么根据?”我说:“这件事,在拉萨有不下十位藏族同胞给我讲过。假如他们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什么权威性的话,我还亲自到大昭寺的大仓库里观赏过这些乐器,陪同我观赏并给我讲解的,便是噶厦(即西藏地方政府)管理这个仓库的官员,他也这么讲。难道还不可信吗?”他很严肃地对我说:“从照片来看,这些乐器并不像在唐代从长安带到西藏的乐器。你对每件乐器仔细看过吗?”我说:“没有。”他又问:“藏文古籍中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吗?”我答:“我没查过。”他又问:“汉文古籍中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吗?”我答:“我也没查过。”他叹了口气,转而和颜悦色地向我说道:“学术问题,一定要严肃认真,经得起推敲,要有实证,不能被采访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后来,我用了不少时间,下了一番苦功夫查证史料,确实没有查到记载文成公主带过乐队或乐器入藏的藏文史籍,汉文史籍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只有《新唐书》卷216上《吐番列传》中载有:金城公主入藏时,曾带有龟兹乐随从。此后,我在田野考察中遇到各种似是而非的问题,不管被采访者说得多么肯定,我都总会遵循元庆同志的教导,重找证据。
  还有一件事也使我难以忘怀。新中国建立后,元庆同志便是我国民族乐器改良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策划者。一开始,这一工作就是他一个人,无人协助,工作难以展开。后来,王湘同志从德国学习音响学留学归来,调到中国音乐研究所,从事乐器改良工作,可以助他一臂之力。逐渐,我国的民族乐器改良工作受到亚非拉国家的重视,他们有的还派专人来北京,观赏我国民族乐器改良的成就,学习经验。形势的发展,还需要扩大从事乐器改良工作人员的队伍,元庆同志首先便想到我。于是,我在中国音乐研究所也兼做民族乐器改良工作。
  我们三人在乐改工作中配合得十分融洽:元庆同志组织策划,根据实际,提出措施,指出努力方向;王湘了解全国乐改情况,对典型的改良乐器进行仪器科学测试,组织人员突破重点;我听从他们二位调遣,积极投入具体工作,及时将全国民族乐器改良工作的成就,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
  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在全国音协的组织、领导下,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民族乐器改良工作座谈会。中国音乐研究所还把被公认为优秀的改良民族乐器集中在一起,设立展览厅。正当我们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有一天,元庆同志把王湘和我找到一起,他说:“我们在这里组织全国的民族乐器改良工作,说得有声有色,但是,乐改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却不知道。”他希望我们三人也来改良一件乐器。王湘和我都同意。改什么乐器呢?大家商量搞一件改良加键笙。
  这在乐器厂师傅手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三人做这件改良加键笙却十分费劲,就拿作笙簧舌来说吧,宽一点不行,窄一点也不行,厚一点不行,薄一点也不行。我们用了足足一个半月的时间,费了做三个笙的材料,才作好一个笙,但吹奏起来,声音并不响亮,处处都漏气,音高还不准。此后,我们在民族乐器改良工作中,对工人师傅、乐器改良设计人的劳动更加尊重了,对乐改工作中的问题更易了解了。虽然改良这件加键笙失败了,但我们对民族乐器制作、改良的实践和理念经却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认知。
  通过这次改良加键笙,我在民族地区的音乐学考察、研究工作中,也开始注意学一点当地流行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以加深我的亲身体验和认识。
  毛继增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责任编辑荣英涛)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中叶至今,欧美诸国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国际手风琴比赛以推动这一艺术形式的交流和发展,它们中较著名的有德国的克林根塔尔、意大利的卡斯特费达多、西班牙的阿拉萨特和俄罗斯莫斯科等地的国际手风琴比赛。在国内,近年来所办比赛水平较高的当属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  由天津音乐学院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于2008年10月2日至10月5日举行,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来自俄罗斯、德国、西班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于2009年4月26日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是:建国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具体论域是:1.新中国音乐评论基础理论研究;2.新中国音乐评论历史研究;3.新中国音乐评论群体研究;4.新中国音乐评论家研究;5.新中国音乐评论热点问题研究等
面对21世纪国内外音乐教育迅猛发展的态势,调整高师本科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未来的新型音乐教师,仅仅了解和掌握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音乐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应该在此基础上,拓展学术视野,增厚文化底蕴,掌握现当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才能适应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们的音乐教师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
引言  《阿塞调》(为二胡与钢琴而作)是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宋名筑先生的新作。作品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以新颖和极具表现力的写作手法,用音乐勾勒出彝族地区的风土人情,给听众带来了传统作品的全新感受。作品荣获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穴载《音乐创作》2008年第1期?雪,并在2007年“蓝色链接”中美作曲家作品音乐会、2007年“云水之间”中新(西兰)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上演,获得一致赞赏。
伴随着教师课程意识的增强,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贸然生长,但也带来了很多困扰:课程多了,学生负担也重了;师生都在追求兴趣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教育内容的重复或缺漏……此时,学校引领教师对学校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进行再思考,并结合育人目标建构相应的课程体系,于是也就有了“素养领航课程”。  ◆搭建新框架  育人目标不是由领导说了算,应该引导全体教师共同提炼和确认。我们提倡教师阅读《大数据时代》《
回顾那些站在历史关头奏响黄钟大吕、领唱时代大风的大师们,因他们将毕生精力与时代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或终将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历史。吴灵芬教授对中国合唱事业所做的贡献足以跻身其中。就如同把周广仁先生称为中国的“钢琴妈妈”一样,把吴灵芬教授称为中国的“合唱妈妈”,名至实归。她是当今中国合唱艺术事业的领军人物,她亲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培养合唱指挥为主旨的指挥系,通过自身的渊博学识和大师风范阐释治学之理
前些天,一电视娱乐节目采访某流行歌手记者问:“您能说出‘五岳’吗?”歌手淡淡地反问记者:“请问是越南那个‘越’吗?”说完眨着睫毛膏武装起来的眼睛,表情无辜记者一时语塞,电视前的观众也一时傻眼早就听闻过一些我们流行歌手们灿烂光环外的“轶事”,却没想一道小学的地理常识题难住了明星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实在觉得诧异我们的流行演唱者们怎么了?  当然,有人要说,这样的歌手并非科班出身,靠着好相貌好身材和“很
“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当男高音。我将努力把这辈子没学好的认真学好,更好地为老百姓歌唱!”这是在2006年岁末,笔者第一次去寓所拜访84岁高龄的楼乾贵时,先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多么朴素的话语!它既饱含着楼老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也流露出歌唱家对痛失个人舞台黄金时段的无尽惋惜,更体现出老一辈歌唱家对声乐艺术的不懈追求。  “少年教堂耶稣吟,青年学医兼美声,人到中年走专业,歌剧院里咏余生。”这
环境音乐,简单地说,是不以鉴赏性为主要目的,注重与人类视觉环境相融合,并能愉悦人类心情的音乐。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寻求美化环境的艺术手段,环境音乐自然成为人们广泛需求的一种功能性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环境音乐通过音乐的录制和播放媒介割裂了音乐]唱(奏)与欣赏直接对话的传统模式,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音乐。   现代环境音乐尽管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但对于现
深秋之际,大雪之中,当淡薄清澈的金色晚霞降临北京城之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响起了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美激越、高亢婉转的歌吹之声。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的优秀师生代表与“上音”交响乐团一起。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作为2009年“春华秋实”系列活动之首场演出——“大音之韵”大型歌剧·交响音乐会。  2009年10月31日早上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使整个北京银装素裹、熠熠生辉。下午,飘扬的雪花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