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学习中错解的剖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解,通过调查、交谈、跟踪等方式,了解并剖析其中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思维能力,对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帮助,使得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 错解 剖析 错题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具体课堂实施中如何实现呢?在如今农村生源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小班化教学如何更好地实施呢?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如何尽可能在课堂学习中都得到相应的收获呢?
  我们知道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性,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因材施教。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真实的作业最能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而透过作业的错解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学生对新知理解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些学生不能彻底改正、往往一错再错,并非是他们故意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有些学生因有较好的数学直觉思维而容易学好数学,有些学生虽然很努力,却始终在思维的理解上存在许多“不通”而学不好数学,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如何给予帮助,才能对数学学习不再迷惑退却呢?我认为很有必要弄清楚他们数学学习中错解的产生过程,也就是错解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
  首先,应该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知识疑惑的地方,即产生错解的原因。如单项式的识别,学生对于式子“■”与“■”是否属于单项式的识别会产生疑惑。对于式子“■”,有些学生会认为是“x÷2”而判断该式子不是单项式。根据教材所给出的概念: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有位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就问:该式子中存在的是除法运算,怎么可以理解为单项式呢?当然,我们现在的教材中很多只是根据不完全归纳法下的定义,大多是描述性定义,但如果理解不透彻,往往也影响问题解决,且积重难返。这需要让学生探究产生错解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当老师解释“■”可以理解为“■”与x的乘积后,学生对于“■”不是单项式存在困惑,而这又涉及“整式”的概念问题。
  再如,去括号法则的应用,有些学生一直学不好,我很纳闷。后来了解到学生对于法则中的概念“括号前面”几个字产生了误解,错理解为( )里的第一项所带的正负号为括号前面所带的正负号。虽然在课堂教学中,用彩色粉笔标出括号前面所带的正负号,以示醒目,但是学生的课堂练习中还是犯了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得不把这个法则读为“括号( )左耳朵的左边所带的正负号”,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更透彻。
  其次,把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供学生探究。利用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错解创造探究空间,提高探究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把“错误”看做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以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才能使学习中的错误变成可利用的探究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因式分解有好几种方法,现在的教材主要侧重掌握提公因式和公式法分解因式。但是学习了各种解法后,学生面对一道综合题却不知选择哪种方法进行解答,在作业的解答中,甚至出现了结果并非是整式乘积的形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解抄写在黑板上,作为资料供学生进行探讨,思考因式分解的思维过程中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怎样巧妙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解答?经过引导分析几种不同解法的适用条件并进行概括归纳,如“平方差”公式法只适用于两项的多项式等。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首要关键是观察,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一般是先看有没有公因式可提,而后再观察项数。两项的话考虑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三项的话是否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或十字交叉相乘;四项的多项式(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可以考虑分组,有两种情况:①分为两项两项各自结合提公因式后,再次提公因式(多项式形式);②分为三项和一项,其中三项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再次用“平方差”分解因式。另外,也要注意其他细节,如整体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即多项式也可作为公因式,还有是否分解彻底等。当然,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有些题目是小型综合题,要先用整式的乘法运算化简,再分解因式。
  学生产生这些错解的原因有可能是以下几种:
  ①基础知识不扎实;
  ②学习习惯不好;
  ③数学学习方法不当;
  ④数学思维存在障碍。
  针对以上几种情形,应采取以下相应的有效措施。
  首先,注重基础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知识点讲清楚,如果能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即注重行为结构形成指导。还要加强认知结构形成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   再次,加强学法指导。在数学学法指导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和理解,还是巩固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都要从知识间的联系出发。②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基础。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符合思想等。③注重数学方法的明晰教学。数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桥梁。常见的方法有:化归法、构造法、参数法、变换法、换元法、配方法、 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在教学中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重视思维的差异性等。在诱导学生暴露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用错题集本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学习工具,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不同,因此个人的错题集本更能体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也能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
  学生数学作业的错解产生过程的原因了解得越多,对于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就越有利,反之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将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当然,需要做好记录并积累,在日后的教学中将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要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出学生困难的焦点,努力从学生发生错误的角度解读学生,了解学生错误背后的学习障碍和蕴含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错误资源,教师要有机智地进行判断、筛选、提炼,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多向互动,并在互动中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课后,为了充分发挥“错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时对学生理解新知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反馈矫正的对策进行搜集、整理、记录。为了巩固理解新知识,可以将搜集的典型错例作为课前准备题或成为新课的引入,这样为学生更好理解新知识做好铺垫。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错误转化为促进学习、促进探究的课程资源。这也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怕犯错、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挑战权威,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探究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彭光焰.听得懂课而不会做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克服对策[J].中学数学教与学(上),2008,11:31-33.
  [3]刘海蓉.数学解题中错解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的时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其年龄、心理等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语文能力小学教育阶段是学习者各种习惯尤其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习得和学生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最活跃、最主动、最富有生命力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在学生语言枯燥、短缺,生活经验单一,致使语文作文教学难上加难,那么如何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呢?这是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一、引导学生做好摘抄笔记,激发其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时最怕的环节就是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必需的,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做,主动做了就会成为练习作文的有心人,则作文练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几种应用在初中作文评讲中的方法的讲评方式的说明,探讨了初中作文评讲方式的改进在初中作文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满足“鼓励参与、尊重个性发展和培养自觉能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作文 评讲 改变引言  作文讲评作为作文教学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能及时检验教学成果,还能从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起到激励学生、开阔眼界和巩固写作信心的作用,其重要性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如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正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广度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范畴已成为摆在普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以读为根本、与兴趣相结合、精读泛读合理搭配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旨在从
摘 要: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达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对新知接受也停在一知半解之中,达不到“解惑”的真正目的,造成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作受到各种束缚,习作处于千篇一律的状态,陷入僵硬的写作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我们提倡的个性化习作正是按照《语文课
新课标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查,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图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沟通了函数、方程、不等式及算法等内容,在分析解题思路、探求解题方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对函数零点的学习.以下有几种巧解的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类型一:巧解“一化二”  2.通过图像描绘题意  3.依图得条件——将形转化成数  当01时(如图2),因为函数y=a■(a>1)的图像过点(0,1),而直线y=x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蕴含着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对它的灵活运用,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三角函数又是高中阶段重点知识,它具有公式多、思想丰富、变化灵活、渗透性强等特点.灵活地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往往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优化解题过程,降低解题难度,加快解题速度.在教学中应加以归纳与训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通过实例介绍解
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师生互动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策。“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情境创设能激活或唤醒学习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它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挖掘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求,创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