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教学家严士健教授曾强调说“数学将成为21世纪每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素养、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必备的重要组成成分。”作為一名数学教师,应树立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观念,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数学,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他们都具备基本的数学素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种持久的内在动力,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学生唯有热爱教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的序幕,不仅能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直接影响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一听说做游戏,学生精神倍增。我问:“想一想你在上幼儿园是的情景,阿姨们给小朋友分饼公平吗?”学生回答:“公平”“现在请你当一会幼儿园的阿姨,为小朋友分饼,愿不愿意?”“愿意!”接着我说:“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饼的个数。把10块饼平均分给五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学生很快伸出二个手指表示。“把5块饼平均分给五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学生不约而同地举起一个手指。“把1块饼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这时一个也没有出示手势,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们为什么不伸手指了呢?”有学生小声说:“我们不会用手势表示了。”老师又问:“为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因为不满一个。”“只有半个了”。……这时老师追问:“你想用新本领来表示这半个饼吗?”学生大声喊:“想”教师很自然的导入新课。一个简单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游戏,使学生产生了迫切去探索的需求。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在分饼的过程中对即将新产生的数产生了兴趣,学习效果肯定会赢。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小学生善动,所以激发兴趣,少不了动手做。而探索新知识更离不开操作。通过操作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可以降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而成功又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又一催化剂,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的重视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探求知识,在操作中现寻找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我教学“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时,先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块?”学生根据例题的意思列出用算式,得出用除法3÷4后,我追问:“3÷4等于多少呢?”我引导他们:“你们可以试着分一分,看到底是多少块?”不一会学生多大找到了结论,并且分的方法有多种学生A说:“我依次把每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3个块1/4块,就是3/4块。”学生B说:“我把其中的两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先分4份,每个小朋友先分得半个,也就是1/2块,再把一个饼分成4 份,每个小朋友又分得1/4块,合起来正好是3/4块。”学生C说:“我把3块饼重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1/4,即3个1/4,拼起来就是3/4块。”同学们发现,无论怎么分,最后结果都是3/4。通过分一分,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荷兰数学家菲耐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数学中学习数学。”学生操作的过程实际就是对知识的在再创造过程就是做数学的过程,他们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了数学知识
三、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课堂,既要让学会成功的喜悦更要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认识的冲突,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致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的专注,从而使学生认识活动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
例如:在教学“分数于整数”这一内容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学生画图列出算式以后,我让学生计算,学生很快求出答案并总结出方法: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我及时肯定了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浓,我又让他们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做练习:(1)5/6÷5,(2)6/7÷3,(3)6/4÷4。第一和第二两题学生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在解答第三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问学生:“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不能用于“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学,生抢着说。这时学生都急于探个究竟,求知欲无比旺盛,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效果当然就更好。
四、巧设练习,激发兴趣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精心的作业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练习中,新知得到巩固,思维得到发展,并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练习设计力求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并力求实效。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做到口头练习与笔头练习相结合、集体练习与独立练习相结合、基本练习与发散练习相结合。学习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看图说出分数
这一题每一个括号均多种答案,这样的发散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也使知识得到了拓展。
总之,一堂好课,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众所周知,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种持久的内在动力,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学生唯有热爱教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的序幕,不仅能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直接影响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一听说做游戏,学生精神倍增。我问:“想一想你在上幼儿园是的情景,阿姨们给小朋友分饼公平吗?”学生回答:“公平”“现在请你当一会幼儿园的阿姨,为小朋友分饼,愿不愿意?”“愿意!”接着我说:“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饼的个数。把10块饼平均分给五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学生很快伸出二个手指表示。“把5块饼平均分给五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学生不约而同地举起一个手指。“把1块饼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这时一个也没有出示手势,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们为什么不伸手指了呢?”有学生小声说:“我们不会用手势表示了。”老师又问:“为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因为不满一个。”“只有半个了”。……这时老师追问:“你想用新本领来表示这半个饼吗?”学生大声喊:“想”教师很自然的导入新课。一个简单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游戏,使学生产生了迫切去探索的需求。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在分饼的过程中对即将新产生的数产生了兴趣,学习效果肯定会赢。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小学生善动,所以激发兴趣,少不了动手做。而探索新知识更离不开操作。通过操作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可以降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而成功又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又一催化剂,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的重视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探求知识,在操作中现寻找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我教学“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时,先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块?”学生根据例题的意思列出用算式,得出用除法3÷4后,我追问:“3÷4等于多少呢?”我引导他们:“你们可以试着分一分,看到底是多少块?”不一会学生多大找到了结论,并且分的方法有多种学生A说:“我依次把每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3个块1/4块,就是3/4块。”学生B说:“我把其中的两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先分4份,每个小朋友先分得半个,也就是1/2块,再把一个饼分成4 份,每个小朋友又分得1/4块,合起来正好是3/4块。”学生C说:“我把3块饼重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1/4,即3个1/4,拼起来就是3/4块。”同学们发现,无论怎么分,最后结果都是3/4。通过分一分,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荷兰数学家菲耐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数学中学习数学。”学生操作的过程实际就是对知识的在再创造过程就是做数学的过程,他们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了数学知识
三、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课堂,既要让学会成功的喜悦更要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认识的冲突,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致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的专注,从而使学生认识活动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
例如:在教学“分数于整数”这一内容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学生画图列出算式以后,我让学生计算,学生很快求出答案并总结出方法: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我及时肯定了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浓,我又让他们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做练习:(1)5/6÷5,(2)6/7÷3,(3)6/4÷4。第一和第二两题学生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在解答第三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问学生:“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不能用于“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学,生抢着说。这时学生都急于探个究竟,求知欲无比旺盛,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效果当然就更好。
四、巧设练习,激发兴趣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精心的作业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练习中,新知得到巩固,思维得到发展,并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练习设计力求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并力求实效。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做到口头练习与笔头练习相结合、集体练习与独立练习相结合、基本练习与发散练习相结合。学习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看图说出分数
这一题每一个括号均多种答案,这样的发散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也使知识得到了拓展。
总之,一堂好课,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