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即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能化建筑是建筑市场上的技术亮点,也是重要卖点。建筑业从未经历过现在这样的重大冲击,可以预见智能建筑将成为建筑革命的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并进而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乃至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智能化 人性化 舒适 信息服务 安全 服务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400-02
  1.智能化建筑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科学证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从传统的遮风避雨场所,到追求舒适健康的住宅,再到体现人性化,并具有节能环保功效的绿色建筑,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展示着其科学性、智能性和专业性,不断地服务人类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发挥其前所未有的作用。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对建筑提出新的要求,永不停息地变革建筑的技术,使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为人类的各种应用需求提供更专业的环境,这就是智能化建筑。按照GB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定义:“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化建筑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建筑物已经不再是那种冰冷的混凝土结构,而是可以与之沟通的朋友,能够按照需求提供人类需要的生存空间和信息环境。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2.智能化建筑现状
  21世纪以来,智能化建筑得到很快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行业。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到广大建设单位、行业从业人员,均认为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
  和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化楼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特性: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性;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一般节能达15~20%);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一方面系统能正常运行,发挥其作用可降低机电系统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从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需求;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楼宇智能化能够提供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舒适性
  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区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为此,空调、照明、噪音、绿化、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或最佳状态。
  高效性
  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耗、费用,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
  除了集中管理,易于维护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适应性
  对办公组织机构、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以及设备更新的适应性强,当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和更新时,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
  安全性
  除了要保证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考虑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网中发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
  选用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运行良好,易于维护,当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复。
  智能化建筑现有实例示意如下:
  3.智能化建筑展望
  智能化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
  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高科技技术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体现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引导建筑行业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逐步实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智能建筑规范工作的加强,智能建筑的建设已逐步趋于理性化,实用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型建筑在一、二线城市里鳞次栉比。然而,这些矗立在“水泥森林”中的大型建筑,往往都是高耗能建筑。现在我国95%的既有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这些建筑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方式已經不适合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恰逢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事业,节能市场的大门逐渐开启。实现建筑节能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在大楼建设过程中采用环保型、节能型的建筑材料;在大楼运行过程中,对空调、照明、电梯等能耗大、能源消耗不易察觉的机电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方式,通过系统优化,提高能耗利用率。建筑智能化即是针对第二种途径,在建筑设备运行过程中,对空调、照明、电梯等能耗大、能源消耗不易察觉的机电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方式,通过系统优化,提高能耗利用率等方式,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为节能减排和低能高效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信息接受及反应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各种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手段,以及装备性能良好的通信设备。发展迅速、内涵容量大,且各种高新技术和设备将不断引入建筑智能化系统,例如多媒体电脑、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等。   2).有易于改变的空间和功能,灵活性大,适应变化能力强,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智能化建筑环境具有适应变化的高度灵活性,传统的建筑是根据事先给定的功能要求,完成其建筑与结构设计。譬如办公楼的小开间,不允许改成大堂,智能化建筑要求其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除支持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的实现外,必须是开放式、大跨度框架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譬如房间设计为活动开间(隔断),活动楼板,大开间可分成有不同工位的小隔间,每个工位楼板由小块楼板拼装而成,这样建筑开间和隔墙布置就可随需要而灵活变化。其次,智能化建筑管线设计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可以适应租户更换、使用方式变更,设备位置和性能变动的各种情况。譬如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室内分布着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就可快速改变插座功能,如变程控电话为计算机通信接口等。
  3).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现在,不少普通的建筑内的中央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要求,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在国外,把引起居住者头痛、精神萎靡不振,甚至频繁生病的大楼称之为“患有楼宇综合病”(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大厦。而智能化建筑首先确保安全和健康。其防火与保安系统等均已智能化,如对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非法入侵等可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措施及制止灾害蔓延。智能化建筑其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并能自动消毒,使之成为“安全健康大厦”。智能化建筑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声及味道,使人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生活的品质。
  4).能源利用率高,能运行在最经济、可靠的状态,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但提高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例如,空调系统采用了焓值控制,最优启停控制、设定值自动控制与多种节能优化控制措施,使大厦能耗大幅度下降,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5).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相互配合而产生许多新功能,包括:
  (1)建筑物管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的配合,从而可使用户利用身边的电话机作为终端控制温度和湿度给定值的变更;温度和湿度值测试值的确认;能源使用量和设备运行状态的通知;在异常时的用户报警通知;空调、照明投入和切断等。
  (2)建筑物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配合,从而使接在办公自动化的区域网路上的个人电脑、工作站获得建筑物管理信息。使会议室的预约管理系统与空调运行结合起来实现联动。还可使建筑物管理系统收集到的能源与办公自动化的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
  (3)远程通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配合,从而使信息上孤立的建筑物,成为广域网的一个接点。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和充实的,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的技术进步,推动着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技术实现和工程实施方面的飞速发展。
  智能化建筑下一步的发展将是“灵境”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灵境”是钱学森教授对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高度概括。通过“灵境”技术,我们不但可以“进入”计算机所产生的虚拟世界,而且可以通过視觉、听觉、触觉获得空间感,与“灵境”世界沟通,甚至不必到现场办公而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筑必将近一步发展,未来建筑必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便捷、舒适、高效。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模式,使用户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做天下事的愿望。
  4.参考文献
  [1]《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手册》,吴斌,主编.2014年1月第1版.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手册》,董春利,主编.2012年10月第1版.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阿尔金造山带都有大量稀有(稀土)金属矿床分布,构成我国西部3条重要的稀有稀土矿床成矿带,并显示出矿化类型的多样性、成因机制的复杂性和成矿时代的规律性。  [关键词]阿尔金;茫崖-丁字口;稀土;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P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08-01  茫崖-丁字口区中部,元素的组合特征受地质背景、构造环境、成矿规律的影响与该区域特征一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化工、地铁、高层和地下建筑以及各种运输工具日益增多,诸如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火灾、洪灾、旱灾、房屋倒塌、飞机失事、船舶沉没等灾害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危害性和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给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何做好抢险救援中的应急保障工作也成
期刊
[摘 要]乞讨现象是一个历史性、普遍性的社会现象1,而残疾乞讨者更是因其身体或智力上的残缺而成为社会最底层的弱者。该文通过对烟台市芝罘区乞讨人员以及烟台市救助站进行调查,剖析了残疾乞讨者的生存状态与救助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要消除偏见、多方帮助,完善社保、加强救助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乞讨;社会保障;救助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岸上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测绘资料整理、成果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2011年黄河三门峡库区1:1000地形图测绘原理和流程,该方法简便易行,测绘成果可靠,工作效率较高,并可供其他水库、河道地形图测绘参考利用。  [关键词]加密断面法 1:1000 地形图  中图分类号:TG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11-01  1 概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280-01  有所思才得以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中华民族的百年渴望。然而,实现这个“中国梦”首当其冲的应为国家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无序增长,则势必吞噬消耗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梦
期刊
[摘 要]以牛粪和稻草为堆肥原料,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结果表明:接种菌组进入高温阶段的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天,维持高温的时间比对照组增加5天。堆肥的含水率和C/N均呈下降的趋势,接种菌组的下降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至堆肥结束,对照组和接种菌组含水率分别降至37.8%和35.1%, C/N分别为18.6和16.6。pH值变化都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接种菌组pH最大值8.68是在堆肥第9d,而对照组达到
期刊
[摘 要]搞好设备的润滑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机器产品质量。本文阐述了由润滑引起的问题和润滑的意义以及围绕设备润滑进行的工作和润滑剂的选则原则,对充分发挥机器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备;润滑;润滑剂;油雾润滑;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22-01  引言  机
期刊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23-01  如今,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重金属废水大量排放,重金属的污染日益严重,且重金属在自然条件下难于降解为无害物,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何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重金属废水主要含有铬、镍、铜、锌、汞、锰、镉、钒及锡等有毒重金属离子,而且它的来源很广,如矿山
期刊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30-01  首先地震发源于汉字,听写汉字的活动,今天中国人、特别是关于地震系列科学专业学者,都不能写出震字含义。震:为地球空间分别在大气层、电离层、等离子体层,凭空产生的裂爆自然现象。地震:震现象发出的能量,部分被地球吸引力,吸引到地面上,与地球能量作功,产生地震波。震现象是暗现象,震能量是暗能量,那么宇宙空间科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接入技术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接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19-01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是在充分利用计算机宽带网的设施基础上,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并通过某种互联网协议向家庭电视用户提供交互式数字多媒体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