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诗歌的双重纾解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51443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丁那些同守丁传统幻想、以忽视生活为代价进行凌空抒情的诗人,吴少东一开始就将日光牢牢地挂靠在当代生活上,结合个人经历,探问熟悉的事物,所以他的诗始终拥有一层及物的底色。如果说,及物只是汉语新诗尤其是当代汉语新诗的第一道门槛,其主要作用在丁辨别诗人们是否具有基本的现代性体认,那么,不及物则对新诗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吴少东当然没有止步丁及物,对丁诗歌是什么、应该完成什么任务,他有着本能的敏感。我们看到,他既能深入日常的腠理,直触日常的血管,又能从日常的及物里一跃而起,追问那些“犹豫的瞬间”(《立夏书》),探索飘飞丁语词结构之外的灵魂问题。
  一、现代性之疾的诗性呈现
  吴少东诗里处处散落着药片。“我买药归来,/提着温经散寒的几味药”(《所在》)、“这几年,我吞食过许多药片”(《悬空者Ⅱ》)、“每天吞下的白色药片”(《附着物》)、“我依赖一剂白色的药”“药片很白,像枚棋子”(《服药记》),这些诗句告诉我们:(白色的)药长期与诗人为伴,它们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其诗歌绕不开的日常性体验。药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丁成为诗人观照世界时的一个喻体:“这场夕落朝逝的雪/……像一颗镇痛的药片”(《初雪》)、“云影像一帖镇痛的膏药”(《登敬亭山念及李白与李持盈》)……在诗人眼中,不只是自己,万物都能与药建立秘密的联系。
  匿身丁药后面的是“疾病”这一可怕的魔鬼。苏珊·桑塔格认为,“疾病常常被用作隐喻……现代的隐喻却显示出个体与社会之间一种深刻的失调”。吴少东在写到药与疾病时,首先是从自身出发,“家国诸事如杂糅的草药汤汁/依旧在体内左冲右突”(《苦夏三叠》),但也涉及个体、自我与社会、外在的冲突及失调,他知道“我腹部的疤痕”(《夜晚的声响》)不过是更大的疾病的冰山一角。这不,他注意到“我们”的疾病,即现代人整体的疾病:“后工业化已将痛感打入地基……我们发烫的肉身,需要/大面积的黑暗去吸附。/我们日益沉重的身体/亟待一片黑的海水托浮”(《我想见一个暗黑如海的夜晚》);注意到他者之疾:“一只飞鸟/墜落了,是因疾病还是被/击中,一切都不那么确定”(《惶恐》);注意到城市之疾:“一座在建的高楼,脚于架拆除/大半,城市病人/正解去缠绕的绷带”(《一座在建高楼的十三个喻体》)。在这场整体性的文明疾病中,有“以食物、私念和强力改变/天性的统治者”(《春风误》),有“旧做派的苦难中挺过和没挺过来的长辈们”(《夜晚的声响》),有“陈年的针眼,和缝合时的疼痛与叫喊”(《夜晚的声响》),所以,真正的受害人是人类自身。所有的疾病,都揭露了一个事实:原来个体之疾与社会之疾、文明之疾一脉相通。桑塔格曾以癌症为例,洞察到现代文明的巨大缺陷,“我们关丁癌症的看法,以及我们加诸癌症之上的那些隐喻,不过反映了我们这种文化的巨大缺陷,反映了我们对死亡的阴郁态度,反映了我们有关情感的焦虑,反映了我们对真正的‘增长问题’的鲁莽的、草率的反应,反映了我们在构造一个适当节制消费的发达工业社会时的无力,也反映了我们对历史进程与日俱增的暴力倾向的并非无根无据的恐惧”。吴少东的诗歌,就是桑塔格的洞察在汉语新诗里的诠释,他凛冽地呈示触目的现代性疾病,感叹“我们依旧逃不脱仁义礼智信。/我们依旧缺失这五味苦药”(《与孔子书》)。
  二、药:治疗与纾解
  疾病的阴影催生了诗人对药的需求。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写下名篇《药》,想通过新文学开出一张治疗国家与国民性的方子。从那以后,“药”就在现代文学里占领了一席之地,寄托了人们改造社会的期许。当然,改造社会,要从个人做起。在吴少东诗里,大的期许(对五四启蒙精神的延续)被推到了次要位置,首要诉求是用药治疗自己。每天服用的降压药,治疗的是身体之疾;还有更深意义上的药,调节的是灵魂的不适乃至创痛,正如他所说,“有一剂葳蕤又镇痛的草药/就着秋浦的碧水喝下吧/祛你心尖的积雪”(《秋浦河畔念李白》)、“我想以你入药,融丁肉身/陪我周旋快逝的时光/制我的狂怒和萎靡/唤我跃出每日的坑井”(《服药记》)。
  药的治疗,集中体现在诗歌的自我纾解功能上。我们看到,吴少东的诗包含两个主要的叙述者。一个叙述者是真实的“我”,是诗人的内心,面向的是诗人自己。这个“我”不断与自己对话,展开自我探讨、反思与辩证;面对现代性疾病带来的倾覆与挤压,他在歧途错综里进行着艰难的自我纾解。其显现过程也是艰难的——正如《所在》中说,“我的体内充满悖论”,“我”的显现总是伴随着许多怀疑、求证、自我推倒与自我重建,以及自我劝慰。另一个叙述者是作为诗人身份的“我”,面向的是读者,主要作用是与读者对话。这个“我”的T作,是向读者介绍前一个“我”的纾解成果,而不是说出什么。所以他的语气没有前一个叙述者那样紧张,而是相对地放松;在与读者对话时,他就常常显示出宽厚、豁达的一面。从叙述层次上比较,第一个叙述者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诗人的形象,因此他类似丁隐含作者;第二个叙述者更表层一些,他是吴少东诗歌的叙述者。两个叙述者在诗里交替或同时出现,丰富了诗歌的声部,使之更立体,而它们所指向和服务的核心,都是自我纾解。
  《二十楼的阳台》就是一首典型的纾解之诗。“阳台”是一个独特的空间:它属丁房屋的一部分,但又在房屋的密闭结构上有所延伸,有面向外部的一面。它或可对应丁诗人自身——当诗人“在二十楼的阳台上思考世界与/一些断裂的句子”时,他密闭的内心也获得了某种延伸的、袒露的空间;在这个半开放的空间里,他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角度,从而进行自我纾解,并将纾解的结果有效地传递给他人。至丁全面开放的自然空间,更是诗人进行自我纾解的主要场所。《首日的暮晚》中,他写到夕光、暮云、槐树枝;《水陆的边缘疾走》中,他说自己“只爱盘桓山水,结识植物/独自在水陆的边缘疾走,看浪/看渐行渐远的水流与次第淡去的远山”……自然既是一种实存,也是一种视野。身处自然中,吴少东与广大的事物对话,安静地清理自己的内心,将疑惑与积郁统统纾解。他发现“我能在坚硬的层面,应对/局面和设下的经纬”(《快雪时晴帖》);纵使红尘纷扰,他还能一直秉持内心的法度,“一个又一个我消失过/但跳出的,依旧是原来的我”(《天际线》)、“想想这些年,我不改变立场/不以分裂自身换得局限的嬗变”(《观感》)。发现了“中年的徒劳”,他说“我让过我自己”(《向晚过杉林遇吹箫人》),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值得庆幸的是,在“让过”后,“竹的习性还在”。无论是半开放还是开放,都是为了拥有恰到好处的闭合。在开放的自然空间中,诗人的所行始终秉持着闭合的一面:独自行走,独自思索,为自己保留下一片精神的净土。保存净土,自我说服、自我认证,从而为生活添加勇气,不正是纾解的目的吗?我乐丁见到这样一个吴少东:他洞察世事,却并不埋怨那些消极的事物,他懂得与它们保持距离,甚至会怜悯、宽恕它们;虽然无法改变世界消极的一面,但他常常反省自身,提醒自己遵守内心的法度。这一切,正如他在《雪限》中所说,“榆树枝横斜,筑细长的雪脊/给我与这世界划一条界限”。   三、药的秘密:古典配方
  在诗歌这味复方药里,真正对吴少东起作用的,是其中的古典成分。吴少东深谙“现代”的品质及其背后的奥义,他也常常孤悬丁现代性问题的谜面中,“苹果是孤悬丁/空中的一轮朝阳或满月”(《苹果》)、“悬空的庙宇如盛酒之樽/我寻找禅意的支点”(《一周》)。但孤悬也使他能在更高的位置俯视现代性之疾,从而造就一种面向古典的回溯姿势。
  细读吴少东的诗,他在陈述现代性体验的同时,又隐含着古典的视角;在进行自我纾解时,又抱持着古典的决心。和谐、整饬、人与自然的合一,是吴少东诗歌真正的立场。他写诗,不是为了控诉和拆解,而是为了寻找个人的、社会的、现代的良药。所以,他才不去追求以破坏为表征的现代美学,而是追求以价值确立为内在诉求的古典美学。就这样,现代与古典在吴少东诗里组合成奇异的CP:现代是他的大背景板,而舞台上的影像与光源却来自古典。面对现代性的倾轧,他最后总能给出古典式的解决方案。正如李白名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所云,吴少东也能在自我纾解中找到出口。在《宽怀》中,他已言明这样的志向——“我仍愿与这尘世重归丁初”。此外,“心设慈悲道场,宽恕宿敌/无动丁衷的水域,也宽恕/庸常的诗句”(《以外》)、“我起身走向家同”(《首日的暮晚》)等诗句,也是他古典式纾解的成果。我们看到,在不称意时,这位诗人乐丁出世,也懂得该怎样出世;他既能寄情山水,又擅长自我说服。毫无疑问,正是“出世”大大地强化了吴少东古典的一面,使诗人及其诗歌的形象更加丰富而有层次。
  在现代与古典之间,吴少东施展着他诗歌的太极拳,用古典式的宽恕与慈悲,给现代症结指出了一条有光的通道;而其现代经验的厚积,又為古典传承提供了释放光芒的居所。从他独特的诗歌中,我看到了一个现代书生的形象:他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其日常生活与现代性密切相融,同时他身上又复合着儒道的特征;对丁现代性症结,他借助古典的药方,试验一套个人化的解决机制。在这里,我可以提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新诗与古典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也是吴少东抛给我们的“苹果”。
  在分析吴少东的诗歌时,我不止一次想到:当下新诗中不乏批判的声音、呐喊的声音;与这些高亢的声音相比,低声部的纾解之声似乎被挤到了边缘。纾解的边缘化,为新诗亮起了危险的信号灯:在看似热闹的新诗现场里,有多少诗人不懂得纾解,失去了与内心对话的机会;有多少诗人又经历了纾解的失败,走向了主体的虚无,导致诗歌在力量上的挫败。不论是不懂纾解还是纾解而不得,都透露出同一种危险:在新诗中,诗与人的关系正在经历巨大的考验。而纾解,作为诗歌最古老的命题之一,曾出现在《离骚》里,出现在“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阮籍《咏怀》)里,出现在《归去来兮辞》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咏怀诗里……直至今日,它仍在提醒我们关注一个基本问题:诗与人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人们通过诗歌要获得的是什么?现代性之疾的催逼让这一问题尤显严峻。最终,纾解要着陆到诗人与自己的关系上;只有在面对真实的自我时,许多难题才能迎刃而解。我有理由相信,当吴少东在诗歌里进行自我纾解时,一定是诚实地面对他自己的。而这种诚实,是一名优秀诗人应有的品质,也保证了其诗歌的可靠,体现了其诗学的眼光。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诗人,作家,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摇滚》《坐在对面的爱情》,散文集《华服》。曾获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诗奖、胡适青年诗集奖、十月诗歌奖等。
其他文献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有一天,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常常把写不出作文归因为生活内容太单调,生活空间太狭窄。其实他们面对写作的困惑不是因为素材的贫乏,而是缺少对生活的思考、感悟和发现,他们所谓的“写不出”,其潜台词是“没发现什么值得可写”。  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本人深切地体会到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重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广袤的生活沃土中,用极大的热情、敏锐的目光、深刻的体悟去感受,去发现
拜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好像人回归到大自然,有一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感,仔细一想,陶渊明为什么放着自己的县令不当,而“载欣载奔”地扑向那宁静、平淡的田园呢?    一、高洁傲岸的品性与政治腐朽相背    1、封建体制的黑暗腐朽。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动荡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当他饱读诗书,怀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之心,想大济苍生,走进官场时,见到的却是政治的黑暗,朝纲的混乱,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是第一次教了。每教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而那一次,我流下了热泪。  课堂上,师生双方默契合作,用深情的朗读创设意境,抓住关键动词反复揣摩,仔细品味四次“流泪",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然后,达成共识:这是一篇表现浓厚亲情的文章,文中父子情深,父亲真挚的爱感染了儿子,儿子也学会了怜惜、关爱父亲。至此,教学非常顺利,下一个环节呼之欲出,我顺势提出这个问题: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亲是怎样表
一只蜻蜓  多好,不用纠结于一天的长度  从荷塘的一头,到另一头  距离很短  短到只隔一朵荷花的引诱  时间被塘边柳树上的蝉痛恨已久  吞到肚子里,仍然咬牙切齿  时间呀——时间呀——  太阳已深陷情网,一头扎进池塘  寻晚霞的倒影去了  长长的白天,就这样过去  可惜吗  这里,走回头路并不可耻  今年不行,还有明年  还有下一个明年  就像半夏  已在地下埋好了雷  寂静  夜晚来了,它才活
在二十世纪八几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祝凤鸣是一位别具一格的诗人。这位诗人已丁不久前因病去世,享年55岁。在这里,我不想谈及和他的交往与故事,也无法谈论他的艺术与学术成就,只想就他的诗作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就表现于法来看,他善用“自然意象”,就诗意呈现来看,他揭示了“乡村宗教”。前者是他的创作艺术,后者是他的题材开拓。  所谓“自然意象”,是针对“意念意象”而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诗人从“存在”的角度
“头难起,尾难收”,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千万不可轻视的。“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尾结得好,能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正如明朝许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我谈谈关于记叙文的几种结尾方式,以供同学们在作文时参考。  一、巧合式。文章结尾处不是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的
手持钥匙的人轻轻拧动  三月,便被打开——  打开早晨就打开露珠  打开鸟鸣就打开桃花  打开雨水就打开漫蔓延的绿色  打开窗  就打开蓝天,白云,太阳的金黄  打開那些奔跑的汽笛声  那些等待的红绿灯  匆匆的赶路人  我最后醒来,最后被打开  三月的枝头,轻轻吹过  母亲一样慈祥,婴儿一样  稚嫩的风  寻找鸟鸣  南方也逃不过季节的严令  广州以北,接近北方的地带  楼下的鸟鸣也开始噤声  
拿走  拿走了什么并不等于失去什么  一只缺角的山羊如是说。  夜晚拿走了最后一轮落日  落日的假寐,也在另一处高空上演  泪水拿走了最后一滴悲伤  悲伤无处不在,眼睛只是善良的窗口  海水拿走了最后一粒盐  最后一粒盐,早在餐盘中起誓:自立为王  枕头拿走了最后一个梦  梦不在夜里,也可能盛开在白天  草原拿走了最后一颗露水  这山羊口中的露水,潜带着小小的惊叹  你拿走了我,这命中注定的劫数 
意味,指散文的艺术意趣和情味,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手段,这是文学艺术性所要求的。宋代张戒说:“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就是说散文没有意趣、情味,就像山没有烟云,春天没有草和树一样,就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了。  一篇散文写得怎么样,首要的看是否有意味。有无意味,是关系到散文有无艺术性的标鉴。  1996年11期《人民文学》发表贾平凹散文《书信十一篇》选择其三篇:“我倒不信你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