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架幼儿的学习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163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尊重和顺应幼儿的想法,提供与幼儿需求相匹配的支架,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可以用材料性支架明确探究方向,问题性支架拓展探究内容,工具式支架优化探究形式,示范式支架促进自主探究,一点一滴鹰架幼儿的学习。
  【关键词】鹰架;探究;学习
  “鹰架”原来的意思是建筑业使用的“脚手架”,我们这里用来比喻对幼儿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到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就是当幼儿还不熟练时,教师提供较多的支持;当幼儿能力增强时,教师则提供较少的协助。教师相信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尊重、接纳幼儿提出的任何想法、意见或问题,让幼儿自主地学习,使他们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现以中班生活区开展的“小圆子成形记”为例,来谈谈我们运用“鹰架”理論,师幼积极互动共同学习,推动区域活动发展的历程。
  一、启动——材料性支架明确探究方向
  糯米粉好粘啊!
  生活区中,铖铖先把一些糯米粉倒在脸盆中,用手揉了一下,米粉从铖铖的指尖漏了下来,“这个白白的,怎么办?”,点点听见了主动去拿了水杯,对铖铖说:“我给你加水,你来揉。”点点一下子倒了很多水在脸盆里,水和米粉都溅到了桌子上,铖铖揉了几下对点点说:“水太多了,都烂了,你听我的,我叫你倒你再倒。”铖铖把米粉和水搅和了,可米粉还是很烂,铖铖说:“老师,这个米粉太粘了,都在我的手上了。”
  我们班的生活区,投放了糯米粉、不锈钢盆、榨汁机、电饭煲等材料。活动前,老师并没有规定需要哪些材料,要怎么样来揉米粉团,而是让孩子们先自己探索。铖铖的米粉太粘了,显然是水加得太多了。在后来的游戏中由于倒水和加糯米粉时都没有控制好量,所以就出现了不停地加水和加粉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糯米团越揉越大。游戏讲评时和孩子们一起反思在材料提供上存在的问题,经讨论后,决定下次游戏控制米粉的量,以一碗米粉为标准慢慢加水,添加量杯计算所加的水的量,这样就可以知道应该加多少水了。
  分析:“支架教学只可能发生在教师与儿童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首先,教师的鹰架体现在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与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其次,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以一种“后面扶持,前方引导”的搭架方式来支持、扩展幼儿的学习,为幼儿提供材料性支架,借助粘手的糯米粉,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根据游戏推进情况,追随幼儿的兴趣,适时提供量杯等材料,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探究,满足幼儿探究的需求。
  二、调整——问题性支架拓展探究内容
  第一次用量杯
  皛璐负责揉糯米粉,晨菲帮忙往里面加水。晨菲先在量杯里取了50ml的水全部倒进去了,皛璐揉了一下说:“加水。”晨菲又取了50ml的水,往米粉中再了一部分。“你加了几次了?”“两次了。”皛璐:“晨菲再加水。”晨菲把剩下的都加了进去,皛璐就不停地揉粉。最后老师问:“晨菲你加了几次水了。”晨菲说:“我忘记了。是4次还是5次。”
  插花计量
  睿赫和均睿合作揉米粉,睿赫拿着量杯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刻度,“50在这里!”他高兴地开始加水。水到50ml处了,他把量杯里的水放到均睿的米粉里面,并大声地说:“1次!”同时在小桶里插了一朵花。睿赫重复上面的动作往里面加水,又大声地说:“2次!”“3次!”均睿说:“够了,不要水了。”睿赫:“我数一数,有几朵花。1、2、3。”“老师,我们用了3次水。”
  “一碗糯米粉到底放多少水?”让孩子们用计量的方式来确定。在本次活动前,我和孩子商定,每次量杯取水50ml,只要记住加了几次水,就可以知道一共用多少水了。在活动中晨菲的方法很好,但是在最后环节中忘记自己加了多少水,使得第一次量水环节没有成功。后来投入了原来生活区饼干计数的插花片来帮助小朋友记忆加了多少次水。睿赫小朋友在活动中,严格按照步骤来操作,加一次水就插一次花。用花朵帮忙计数,小朋友就能准确地计算出一共用了50 50 50=150ml的水。
  分析:当探究活动总是停留在同一层次水平上,将逐渐不能满足幼儿高一层次的探究需求。此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鹰架策略,包括材料、提问、提示、讨论等,拓展幼儿的思维,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产生高一层次的探究行为。因此,我们固定了糯米粉的量,用量杯慢慢加水并计数的方法,拓展了幼儿的探究视角,深化了他们对糯米粉和水的比例的认知,我们还通过用新的游戏来实验验证,引导幼儿将操作引向深入。
  三、发现——工具式支架优化探究形式
  绿绿的青菜汁
  哲哲和阳阳把竹罐放在桌子上,他们一只手握住竹罐的身体不让它移动,一只手用力地捣着青菜。捣了几下说:“这个青菜已经烂了,有青菜汁。”他们两个拿着捣好青菜的竹罐过去找老师。老师看了看,问:“那你们怎么把青菜汁取出来呢?”阳阳说:“可以用布,先把它们放在布上然后挤出来”。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办法”哲哲说:“可以慢慢倒出来。”他们分别试了这两种方法,可是挤出来的青菜汁只有一点点。
  更好的榨汁工具
  图图在盥洗室和陆皛璐一起冲洗了榨汁机,接着他们开始榨青菜汁。图图负责把青菜放在入口,然后用工具将青菜按下去,陆皛璐负责转动榨汁机的手柄。很快,青菜汁就一点点地流出来了。老师将他们的成果和另一组捣青菜的成果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大家都觉得用榨汁机又快又好。
  老师在哲哲和阳阳两人动手操作完成后,提问“如何取出青菜汁”,让孩子们进行思考。等孩子们回答以后,又在引导幼儿回顾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寻找新的方法,这样既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也开拓了孩子的思路。在发现捣青菜的方法取出来的青菜汁很少以后,引导大家一起想更好的办法,最后决定以后用榨汁机试取青菜汁,操作后发现用榨汁机榨青菜汁真的很快又方便,大家都很喜欢。
  反思: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工具,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是幼儿喜欢摆弄的物品。老师要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开放式的材料与工具,引导孩子自己去验证到底是榨得好还是捣得好,在孩子操作完后再让他们进行讨论,分享经验。这样,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发现了取青菜汁的奥秘。   四、深入——示范式支架促进自主探究
  大大小小的圆子
  妙妙先取了一点米粉团搓出来了一个大小适中的圆子放在面盆上,然后欣悦也开始搓起了圆子,他们抓了一点小粉团,搓成圆放在了面板上排成一排。搓了几个以后,欣悦拿起来看了看说:“好像有点不一样,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老师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欣悦说:“我觉得有点不好,我妈妈做的都是一样大的!”
  小圆子一样大
  这次妙妙拿起了一个粉团,搓成了粗粗的长条状。看到妙妙搓的长条,其他两个人也开始搓了起来,他们搓好后,把长条粉团掐成一段一段,放在了面板上。妙妙和当当看到了,就把面板上一段一段的面团搓成圆子,欣悦接着把盆子里的粉团搓成长条。在这样操作了十分钟后,糯米粉团被孩子们用完了。老师拿起这次搓的圆子问:“用这个方法搓出来的圆子怎么样?”当当说:“我觉得和买的差不多,大小都一样大了。”
  游戲中,在当当搓了一个差不多的圆子以后,他拿起来给妙妙和欣悦看,并且告诉她们要拿多少,这是一种自发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对经验的掌握。可是由于用这样的方法取糯米粉,用量依然是凭孩子们的主观感觉取的,孩子们也不能确定自己每次取的粉团是不是一样大,所以也就造成了圆子的大小是不统一的。第二次游戏中,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充当观察者,指导者。孩子们先把糯米粉搓成长条并分成大小差不多的一截一截的,成功地搓成了大小适当的圆子。
  分析:在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师幼之间,还是幼幼之间都在相互观察,相互发现,相互交流。当孩子们搓小圆子时,同伴适时的示范性支架激发幼儿产生了新的探究兴趣。受到启发的幼儿变换着操作方法,比较小圆子的大小,探索更好的操作方法。幼儿在频频的交流中共享、修正自己的知识经验。
  五、感悟——鹰架幼儿学习的要点
  1.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教师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尊重和顺应幼儿的想法,才可能提供与幼儿需求相匹配的支架,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生活区的游戏从孩子们的生活而来,也回归到生活中去。教师只有细致地观察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改变,才能不断跟随孩子,改变支架的搭建方式,给予孩子适度的挑战,激发他们持续探索的兴趣,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经验为重。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应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动机,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经验积累。活动中孩子们已经有了揉糯米粉的经验,不断探索水和糯米粉的比例问题,在经验的不断累积中知道一碗糯米粉应该往面粉里加150毫升的水,找到了快速揉粉的方法和技巧。
  3.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在对生活区材料的开发和教师指导中,我们肯定了幼儿的自主性地位,他们不仅是材料的操作者,更是材料的开发者、创新者。当教师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在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时,就应该悄然退回到观察者、旁观者的位置,把游戏的掌控权交到孩子手中,这样才能帮助幼儿真正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倡导者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新时期以来,李庾南老师及其团队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创立了这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和六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一样,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2014年,我国首次举行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荣获一等奖。  关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李庾南老师有诸多著述对其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其中比较有代表
【摘要】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大主流思潮,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对积极心理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与大学英语的融合,力求为大学生英语交流水平的提升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英语;发展;优化措施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快乐教学已经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核心
【摘要】在幼儿户外运动中,立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核心经验,在进一步延续幼儿对创意戏剧探究的乐趣中,追随幼儿兴趣,将创意戏剧元素与户外运动有效融合,让幼儿在“戏”说童年中“嬉”乐运动,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其个体健康成长及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运动;创意戏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摘要】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信息收集过程,也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语言文字和背景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丰富的背景知识能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联想并做到迅速理解,图式知识越丰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文章借助有关图式理论的描述性和介入性研究成果,探讨了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阅读教学  “图式”是心理学研究者探究人类认知活动所使用的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人记忆
【摘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引爆点,让学生拥有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注重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本文探究读写结合方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能力;突破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的生活需要,使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个要求有一定难度,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教师播放视频)。  师:这一段精彩的视频介绍了什么?  生1:孙悟空克隆了许多小猴子。  生2:孙悟空靠这些小猴子打败了妖精。  师:孙悟空靠什么战胜妖精?  生1:孙悟空拔毫毛变成好多小猴子帮忙。  师:同学们,孙悟空的这种本领在过去是神话,但在今天它已经成为现实,用现在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克隆。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强
【摘 要】高职及应用本科类课程教学内容更偏向实用化、教学目标更注重高效性。将原来在应用上有相互联系的课程进行统合,可以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也可使学生更系统、更高效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本文主要以《高频电子线路》及《微波技术与天线》为例,对课程的统合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统合教学 通信类专业 优势 策略  一、统合教学的优势  统合教学,就是将两门或以上的、内容间有较为紧密联系的科目整理并打
【摘要】教师要深刻认知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创客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始终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视角,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切实将信息技术发展与个人发展建立起紧密联系。文章基于创客思维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客思维;课堂教学  “互联网 ”的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语言潜能,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文章从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探究导学和课后拓展引导探究三方面入手,结合译林牛津小学英语5AUnit4Hobbies一课,阐述了导学案在提高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导学案;语言能力  新课程改革使英语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导学案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编制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它为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