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骨内脂肪瘤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经皮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确诊的骨内脂肪瘤患者,研究其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胫骨5例,跟骨10例,腓骨6例,股骨5例,髂骨4例,桡骨6例,髋臼3例,肱骨1例。均为单囊型骨内脂肪瘤;X线平片显示,所有病例均可见边界清楚或模糊的不规则低密度阴影,其内出现条块状及斑片状钙化样低密度阴影,伴硬化边缘;CT提示多种形状的脂肪密度区,CT值范围为-38HU~-130HU,并伴有连续或间断的边缘硬化;MRI提示40例患者均存在脂肪成分,其中21例显示为信号强弱不等的部分,12例可见囊性组织部分。结论:X线、CT检查对骨内脂肪瘤的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变部位的钙化、边缘硬化、骨膨胀及边界清晰度具有诊断意义。MRI对病变部位的脂肪成分具有提示作用,可辨别组织内脂肪坏死、囊性病变、炎性反应、病变部位大小等。X线、CT和MRI能反映骨内脂肪瘤的不同影像学特点。
【关键词】骨内脂肪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CT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76―02
骨内脂肪瘤(IOL)是临床较少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多发人群为成年人,通常表现为脂肪成分渐进性的坏死退变。明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是保证IOL预后效果良好的关键。临床通常以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进行确诊。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确诊为IO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探讨诊断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整理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以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为证实依据的40例IO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0~64岁,平均年龄(36.9±5.8)。其中2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不适,10例因外伤就诊而发现,其他体检时意外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压痛。
1.2检查方法
1.2.1X线检查以常规DR机型进行平片扫描,拍摄患者患侧骨的正侧部位。分析病变部位、分型、病变部位的钙化和边缘硬化等。
1.2.2CT检查CT扫描仪选用东芝Aquilion 16 层螺旋CT扫描仪,其层厚和层距分别为3、4或6mm,观察窗位、窗宽分别为骨窗、软组织窗以及脂肪窗。分析病变部位、分型、病变部位的钙化和边缘硬化等。根据结果分析病灶变化、脂肪的CT值等,鉴别诊断。
1.2.3MRI影像检查运用T型超导MRI检查仪,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作为对比剂,其药物浓度为0.5mol/L,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速度3ml/s,药物注射20分钟后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矢状面、轴面和冠状面3个平面。
1.3评定结果
根据X线、CT和MRI的显示结果,结合骨内脂肪瘤的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分析IOL患者的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
2结果
2.1X线平片表现
X线平片显示病灶部位为边界不规则的、形状不一的透亮区,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2例病灶部位可见条状或斑块的结节状钙化密度阴影;9例可见程度不同的边缘硬化。病灶边界清晰或模糊,部分病灶出现膨胀,膨胀程度不一,不存在明显的软组织病变和骨膜增生。
2.2CT表现
CT结果显示骨体内存在面积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骨质低密度区。所有病例均可见脂肪组织的低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范围为-38HU~-130HU。病灶的大小不一,最大为1.4×4.8cm,最小病灶径为0.8cm,病灶大者硬化边缘不完整且厚度不一,病灶小者可见硬化边缘较完整。其中见条状或斑块钙化密度影15例,骨嵴20例,边缘硬化且清晰8例。无膨胀性改变为12例;跟骨病灶呈轻度膨胀为5例;其余无膨胀性改变。所有病例无骨膜反应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2.3MRI表现
40例病灶均显示脂肪组织成分。囊性部分为11例。所有患者均能检测到强度不等的信号部分。结合CT、X线平片结果,对钙化部位、骨嵴成分以及边缘硬化进行分析。其中见病灶钙化为21例,硬化边缘清晰见12例,双重硬化边缘见6例。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清晰提示骨膨胀改变、病灶部位及病灶边缘的病变形态。
3讨论
骨内脂肪瘤(IOL)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其发病源于髓内脂肪组织成分,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无典型临床表现等特点,IOL的发病率较低,在原发性肿瘤中占0.5%以下[1]。表现为单囊型和多囊型,大多数为单囊型。目前针对IOL,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一般选择保守治疗或影像学随诊观察,必要情况下采取手术治疗[2]。IOL预后尚可,通常术后极少复发[3]。针对其选用的检查方法主要为影像学检查,通常为X线、CT和MRI检查。
IOL的X线平片特点为不规则或规则形的低密度透亮区,通常可见病灶钙化。典型的X线变现在股骨及跟骨病变患者,当病灶内存在钙化低密度阴影,可确诊为IOL。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12例病灶部位可见条状或斑块的结节状钙化密度阴影,9例可见程度不同的边缘硬化。但X线平片无法准确分辨组织密度,而CT检查通过测定病灶内脂肪组织成分的CT值,可针对IOL进行定性诊断。CT扫描能清楚显示病灶脂肪密度以及病灶钙化成分,但应与骨髓炎、内生性软骨瘤等疾病相互鉴别,CT对IOL患者具有反映病灶大小、边缘硬化、边界清晰度等的作用,但其弊端在于对脂肪坏死退化导致的成分变化无法正确反映。MRI可当做是骨内脂肪瘤的补充性检查方法。MRI能准确分辨组织密度,能明显表现病灶内的囊性样改变和钙化成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可见11例囊性部分,所有患者均能检测到强度不等的信号部分。
X线、CT和MRI检查对IOL患者均具有明显的诊断和鉴别意义,X线能清晰分辨病灶部位和形态,CT检查可清晰提示病灶钙化、边缘硬化及边界清晰度,MRI可显示病灶脂肪成分密度,可见脂肪坏死退化、囊性改变等。三者结合将能够明显提高IOL的鉴别和诊断的准确度。
[1]谈瑞生,黄文杰,许宜选,等.骨内脂肪瘤的X线及CT表现(附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94-596.
[2]郭文伟,朱琳,马洪宇,等.骨内脂肪瘤的X线、CT特征与病理分析[J].临床探讨,2012,50(22):157-158.
[3]刘晓丹,蒋光瑜,黄力,等.股骨脂肪瘤术后复发合并韧带样纤维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403-1404.
【关键词】骨内脂肪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CT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76―02
骨内脂肪瘤(IOL)是临床较少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多发人群为成年人,通常表现为脂肪成分渐进性的坏死退变。明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是保证IOL预后效果良好的关键。临床通常以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进行确诊。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确诊为IO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探讨诊断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整理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以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为证实依据的40例IO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0~64岁,平均年龄(36.9±5.8)。其中2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不适,10例因外伤就诊而发现,其他体检时意外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压痛。
1.2检查方法
1.2.1X线检查以常规DR机型进行平片扫描,拍摄患者患侧骨的正侧部位。分析病变部位、分型、病变部位的钙化和边缘硬化等。
1.2.2CT检查CT扫描仪选用东芝Aquilion 16 层螺旋CT扫描仪,其层厚和层距分别为3、4或6mm,观察窗位、窗宽分别为骨窗、软组织窗以及脂肪窗。分析病变部位、分型、病变部位的钙化和边缘硬化等。根据结果分析病灶变化、脂肪的CT值等,鉴别诊断。
1.2.3MRI影像检查运用T型超导MRI检查仪,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作为对比剂,其药物浓度为0.5mol/L,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速度3ml/s,药物注射20分钟后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矢状面、轴面和冠状面3个平面。
1.3评定结果
根据X线、CT和MRI的显示结果,结合骨内脂肪瘤的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分析IOL患者的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
2结果
2.1X线平片表现
X线平片显示病灶部位为边界不规则的、形状不一的透亮区,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2例病灶部位可见条状或斑块的结节状钙化密度阴影;9例可见程度不同的边缘硬化。病灶边界清晰或模糊,部分病灶出现膨胀,膨胀程度不一,不存在明显的软组织病变和骨膜增生。
2.2CT表现
CT结果显示骨体内存在面积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骨质低密度区。所有病例均可见脂肪组织的低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范围为-38HU~-130HU。病灶的大小不一,最大为1.4×4.8cm,最小病灶径为0.8cm,病灶大者硬化边缘不完整且厚度不一,病灶小者可见硬化边缘较完整。其中见条状或斑块钙化密度影15例,骨嵴20例,边缘硬化且清晰8例。无膨胀性改变为12例;跟骨病灶呈轻度膨胀为5例;其余无膨胀性改变。所有病例无骨膜反应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2.3MRI表现
40例病灶均显示脂肪组织成分。囊性部分为11例。所有患者均能检测到强度不等的信号部分。结合CT、X线平片结果,对钙化部位、骨嵴成分以及边缘硬化进行分析。其中见病灶钙化为21例,硬化边缘清晰见12例,双重硬化边缘见6例。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清晰提示骨膨胀改变、病灶部位及病灶边缘的病变形态。
3讨论
骨内脂肪瘤(IOL)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其发病源于髓内脂肪组织成分,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无典型临床表现等特点,IOL的发病率较低,在原发性肿瘤中占0.5%以下[1]。表现为单囊型和多囊型,大多数为单囊型。目前针对IOL,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一般选择保守治疗或影像学随诊观察,必要情况下采取手术治疗[2]。IOL预后尚可,通常术后极少复发[3]。针对其选用的检查方法主要为影像学检查,通常为X线、CT和MRI检查。
IOL的X线平片特点为不规则或规则形的低密度透亮区,通常可见病灶钙化。典型的X线变现在股骨及跟骨病变患者,当病灶内存在钙化低密度阴影,可确诊为IOL。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12例病灶部位可见条状或斑块的结节状钙化密度阴影,9例可见程度不同的边缘硬化。但X线平片无法准确分辨组织密度,而CT检查通过测定病灶内脂肪组织成分的CT值,可针对IOL进行定性诊断。CT扫描能清楚显示病灶脂肪密度以及病灶钙化成分,但应与骨髓炎、内生性软骨瘤等疾病相互鉴别,CT对IOL患者具有反映病灶大小、边缘硬化、边界清晰度等的作用,但其弊端在于对脂肪坏死退化导致的成分变化无法正确反映。MRI可当做是骨内脂肪瘤的补充性检查方法。MRI能准确分辨组织密度,能明显表现病灶内的囊性样改变和钙化成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可见11例囊性部分,所有患者均能检测到强度不等的信号部分。
X线、CT和MRI检查对IOL患者均具有明显的诊断和鉴别意义,X线能清晰分辨病灶部位和形态,CT检查可清晰提示病灶钙化、边缘硬化及边界清晰度,MRI可显示病灶脂肪成分密度,可见脂肪坏死退化、囊性改变等。三者结合将能够明显提高IOL的鉴别和诊断的准确度。
[1]谈瑞生,黄文杰,许宜选,等.骨内脂肪瘤的X线及CT表现(附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94-596.
[2]郭文伟,朱琳,马洪宇,等.骨内脂肪瘤的X线、CT特征与病理分析[J].临床探讨,2012,50(22):157-158.
[3]刘晓丹,蒋光瑜,黄力,等.股骨脂肪瘤术后复发合并韧带样纤维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403-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