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课程的本质特征以及该专业学生对该课程反馈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结合民航案例推行“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优化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优化方案,提出了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4-0128-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course "signals and systems" to computer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feedback, and then expounds the teaching method optimization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by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with civil aviation cases and by applying the modern teaching means to increase practical links, respectively. A new application-oriented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on the course is put forward.
  Keywords: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mputer specialty; signals and systems; teaching reform
  引言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及系列报告中多次强调,随着工程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我国未来几十年中,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与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新型工业人才建设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在上述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在顺应“新工科”革命性变化的同时,逐步由注重科学研究向注重应用实践转型[1],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当前“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受到了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信号与系统”是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类专业重要的学科专业选修课,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它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等前序课程为基础,同时是后续几门专业课如网络安全、信息隐藏技术等的先修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一个纽带,把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在整个大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信号与系统在时域、频域、复频域上展开,旨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数学意义、物理意义及工程意义,建立信号表达及系统函数的概念,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在许多国外知名高校均已开设,如哈佛、东京大学、斯坦福等[2-5];我国工科院校对本课程也非常重视,不仅出版了大量知名教材,而且很多高校如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还将此课程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6-8]。
  过去几年,中国民航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理论教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经数次调整和优化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学生对课程反馈情况表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在理解上较为抽象,大多数同学把精力放在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运算上,无法体会课程的理论性与工程应用之间的联系,这也导致了“信号与系统”历来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仍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比如部分章节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论结果往往来自于数学运算和推导,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目前的授课内容只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环节,缺乏从实践入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物理意义及工程意义;另外“新工科”背景下授课过程中民航行業的需求和应用的特色还不够突出。因此,如何基于旧版教学大纲,在“新工科”背景下围绕“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建设要求,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并提高教学效果成为课程授课教师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课程现状
  中国民航大学面向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的总学时数为36,全部为理论学时。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及该专业学生对课程反馈的实际情况,课程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授课内容重视理论及运算,缺乏应用思维的培养
  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从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信号开始,利用时域、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和基于拉普拉斯变换的复频域对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数学运算和推导得到理论结果。上述过程导致学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求解各种变换的运算上面,注重理论推导及运算结果的对错,但很难去理会公式中的物理意义及工程意义,面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更不善于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环节,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即便期末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仍然感到本课程抽象不易理解,更不知其在现实中有何用处。究其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是脱节的。目前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只有理论学时而无实验学时,缺乏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尽管课堂中讲授的信号与系统知识在后续专业课中会得到大量的应用,但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与实践性。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开拓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构建没有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引,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工科”里的“新”指的是对传统的、现有的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从而构建“面向当前所需和未来发展”的高等教育[9]。而以往的课程体系构建没有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无法形成以“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体系”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新模式,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优化方案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现状,授课教师有必要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实践,对课程进行深入探究思索,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课程教学的开展,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最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作者从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内容优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教学方法优化:结合民航“信号与系统”案例,推行“问题”教学方法
  提到课程改革,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总结的本课程现状,有必要研究在授课过程中如何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师生互动转变,由单纯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在课程授课过程中结合民航案例,全面推行“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又称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法,最早由美国高校提出并用于医学类课程的教学。至今经过60余年的发展,“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已经拓展到高等数学、管理学、外语、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或课程中,并且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10,11]。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围绕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找文献资料,收集相关信息,然后互相讨论,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12,13]。归纳上述教学过程可以发现,“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以设置问题或提问方式引入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思想与“新工科”背景下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符合“新工科”培养大量新型工业人才建设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的理念[14],有必要在本课程中加以推广。
  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发现,如何恰當地找出教学主题的切入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能否激起学生强烈兴趣、产生学习内动力的关键。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授课教师一改以往把介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放在首位的惯例,而是先通过一个民航案例、工程实际问题或实验演示来引入问题,设置疑点,使同学自主思考寻求答案;学生间展开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实时进行课堂互动以及阶段性测试。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因此可以选取与“信号与系统”相关的民航案例作为切入点,实施“问题”教学法。举例如下:
  1. 讲解信号的分类和典型示例时,以现代民用机场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作为切入点,引出未来机场度无线覆盖的要求;然后再具体到信号的分类和典型示例知识点。
  2. 讲解傅里叶变换概念时,向学生介绍观察停机坪无线频谱实验,就可以使抽象的傅里叶变换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学生易于理解;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提取出不同声音并观察它们的区别,对现实问题展开独立思考。
  实践表明,在教师精心设计与安排下,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从学生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的确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去,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内容改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
  之前中国民航大学面向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的理论学时为36,实践学时为0,总学时数为36。从课时安排上不难看出只有理论讲解,而无实践安排。教学改革证实,恰当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例如前面提到的在讲解傅里叶变换概念时,向学生介绍观察停机坪无线频谱实验,就可以使得数学上的傅里叶变换概念不再抽象,学生易于理解。只有真正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够完成实践内容并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其物理含义,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更加符合国家“新工科”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
  Matlab的应用也是本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的有效手段之一。Matlab是MathWork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高性能数学软件,它可以为用户提供直观简洁的程序开发环境进行工程和科学运算,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Matlab强大的工具箱函数很适合用于“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分析,对信号进行各种计算和变换,包括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等,以及对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分析。将Matlab用于“信号与系统”课程辅助教学可以给授课老师和同学带来极大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15]。
  三、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单纯依赖于一本或几本教材从头讲到尾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方法。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动手水平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等多方面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基于国际竞争新形势、我国战略发展新需求以及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新工科”教育改革新方向的指引,迫使高等学校的任课教师去面对一个新课题:即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使得教学能够同上述要求相适应。将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在信号和系统分析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把握理论问题和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共性,发现和利用个性;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教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更能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信号与系统”课程不及格率由以往的超过15%降低到5%;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课堂师生互动更加活跃,学生对这门课的反应也明显好于以往。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将继续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新工科”教育理念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6.
  [2]Alan V Oppenheim, Alan S Willsky, S Hamid Nawab. 信号与系统(英文版)[M]. 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Won Y Yang, Tae G Chang, Ik H Song,等.信号与系统(MATLAB版)[M].郑宝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Charles L Phillips, John M Parr, Eve A Riskin. 信号、系统和变换[M].4版.陈丛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Erhan Kudeki, David C. Munson JR. 模拟信号和系统(影印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李娜,夏道有.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思考[J].价值工程,2012(12):245-246.
  [7]张顺岚,莫建文,欧阳宁,等.基于问题的数学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137-139.
  [8]陶丹,陈后金,胡键.“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络教学辅导的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4):81-83.
  [9]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發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
  [10]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35(5):55-58.
  [11]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1074.
  [12]杨宇.PBL教学方法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曲率讲解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25(3):122-125.
  [13]姜源涛.CBL联合PBL在骨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3):77-80.
  [14]刘长征,周力波,张仁伟,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5,16(8):29-32.
  [15]龚锦红.Matlab在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5):168-171.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向新工科建设,文章提出了基于信息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即按照信息及相关产业对人才整体需求培养人才,彻底打破传统的以“信息点”需求培养信息人才的学科培养模式,创造一个全新的“新工科”培养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信息全生命周期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对接。  关键词:信息全生命周期;信息点;新工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4-018
期刊
摘 要:当代研究生的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目标决定了研讨式教学非常适合应用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文章以《地方财政体制及运行》课程为例,分析了研讨式教学类型的确定和环节的安排,并指出在组织研讨式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课堂教学;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4-0110-03  Abstract: The chara
期刊
摘 要:在面试和工作过程中,服务型高职院校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与自身不相匹配的言行举止和职场迷茫。如何尽快适应职场、适应社会,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人角色转换,这是一个客观而现实的问题。文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为例对服务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高职;培养;课程设置;职业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学者们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围绕“三全育人”“部门协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教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阐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开展“课程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遵循和逻辑方法。但是这些研究在研究视角上重实施主体,轻实施媒介、在研究层次上重现象层面,轻本质层面、在研究内容上重提出
期刊
摘 要:HACCP原理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点监控体系与纠正措施,将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控制。借鉴SWOT-HACCP原理、利用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对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建立监控与纠错体系,有利于指导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培养质量从源头控制,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HACCP原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
期刊
摘 要: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高校旅游专业发展的必修课程。目前实践教学的发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实践教学存在若有若无的问题。文章根据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培养途径、教学模式、检验标准和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使学
期刊
摘 要:当前,“双万计划”已将突出新工科的示范领跑作用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在各类高校鼓励课程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之际,探索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设为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正是顺应行业当前发展新设的专业课程,涵盖信息、经济、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课程的特点,将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有机结合,制订符合专业现状的教学优化方案。项目型实践教学以学生
期刊
摘 要:UPI测试是我校对新生开展普查的重要测试之一。通过第一次UPI数据,对比以往情况,结合咨询师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需求,为学生在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发展性教育模式。第二次UPI测试则可以检验我校发展性教育模式在学生群体中的教育意义,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UPI;心理健康;心理测试;发展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在“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大学”等国家教育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找到了新的方向——研究型教学模式。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世界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其有助于提高本科生课堂质量、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但从目前我国实践成果来看,有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推进不够深入。大部分高校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而忽略了学科本身对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影响,由此文章从不同学科的视角下探讨
期刊
摘 要:教育部于2016年度新批准设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深圳大学在2017年在全国首次开展了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作为国内第一所开设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如何引领专业本科生对新设专业产生专业认同,形成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次教学实践基于体验式教学理论,结合深圳大学荔园文化,以参加深圳大学第七届建筑文化节为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