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粗心是学生的通病,从表面上来看,粗心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不然。粗心影响孩子精益求精,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个性特点,导致孩子以后在生活中也马马虎虎,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可以说粗心是其天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本文分析了物理学习中学生粗心的表现和教师应该采取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物理学习 ; 粗心 ;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82-01
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类似的题目:“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许多学生在第一次作答的时候想当然认为是对的。因为生活中“铁”给我们的主观感受就是沉甸甸、硬梆梆的,“棉花”更多的是带给我们轻飘飘、软绵绵的感觉,加上刚学过的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就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判断。殊不知质量和密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质量的大小和密度、体积两个因素有关,题目中并没有告知我们体积关系,也就无法进行判断了。许多学生把此类问题的出错归因为粗心。粗心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很大,必须加以重视。
一、物理学习中粗心的表现
1.审题粗心
漏看或少看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如:把题中本來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看成了选择正确的选项。默认为重力加速度g 为9.8N/kg,忽略了题中已经告知的g 为10N/kg。又比如在电学中,电压表、电流表未注意量程,相似物理量符号混淆。
2.计算粗心
计算粗心是在计算过程中一些基本的计算疏忽,如3×8=28,一个人的身高为170m,1 伏特/2 安培=2 欧姆等。还有的学生科学计数法出错。如:把4×108 写成4×106 等。单位换算出错。如1cm=100m,1000t=105kg 等。
3.格式不规范粗心
比如数据的代入不规范,运算过程中一部分数据带单位,一部分又不带单位;基本的做题规范疏忽。如解题时忘记写“解”,把选项“B”写成“β ”,在选择题中把“A”写成“△”,作图时忘记用铅笔,画光线时忘记标箭头,画重力时忘记标垂直符号,进行受力分析时忘记标出力的表示符号等。
4.思维成果的转换粗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错别字造成的粗心,当在物理概念、物理单位、物理仪器等有关的物理专用名词上出现错别字时,表达的意思就会发生错误或意思无法表达,从而出错而失分。物理学习中,学生中比较常见的错别字有:“竖直向下”写成“坚直向下”,“熔化”写成“溶化”,“天平”写成“平平”等。答案的呈现粗心。如本来要选择“A”,结果写成了“B”;错图漏图答题卡,答案誊写出错;忘记转化单位。
二、物理学习中粗心的成因
对于初中学生粗心的成因很多,学生占了主要原因,但是教师也有一定的原因。譬如说,学生认为自己对某一知识点已经达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而教师认为其未能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很可能会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与讲解,但是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而表现出较低的动机水平甚至感到厌烦,最终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粗心。整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崛起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平均年龄在13-14 岁,这个阶段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意识(self-concept)又称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期,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2.学生的粗心认识可能受到父母的影响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家庭作用极为重要。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偏爱对提高子女的自我意识具有促进作用。中学生经过了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归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中犯的错误倾向于归因为粗心,那么就很可能影响到孩子对错误的态度,孩子经常粗心的程度也就不难理解。
3.学习信念的情境性
对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与认识论假设。如物理学更多地依赖于实验证据,而语言文学则更多地依赖于同行的判断。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与具体所学的学科专业联系紧密。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可能采取不同的认识论观念,即在不同的学科中,学习者表现出不同的学习信念。物理学习中,有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太简单”,这可能是教材编排的原因,比如有的章节:声现象、机械运动、光现象、力和运动,知识联系并不紧密并且难度较低,学生在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物理太简单”的学习信念,导致在物理作业或考试中动机水平较低,在本来能够正确解答的问题中出了差错,从而出现粗心。
三、物理粗心现象的教育策略
针对物理学习中的粗心表征,教师要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策略。
1.从知识类型的学习角度,加强智慧技能的教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容易在智慧技能的学习中犯粗心型错误,如公式混淆、物理量符号混淆等,而此类知识的掌握对解题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线学科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智慧技能的教学。中学生常犯的粗心型错误主要是审题不清以及格式不规范,此类问题是可以通过智慧技能训练进行矫正的,一线学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审题技巧以及格式规范的书写可以有效矫正学生的粗心现象。
2.情感目标的教学中,注意人格的塑造
人格中的神经质对粗心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宜人性对粗心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的不稳定性对粗心现象有影响,中学生正处于“狂风暴雨期”,情绪多变,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或是对情绪化的学生多关注、多投入一些情感,对粗心现象的矫正也有一定的帮助。
3.纠正学生的学科认知偏差,告知学生教学目标
很多学生粗心是因为在内心认为“物理太简单”,可见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物理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经过了系统的物理学课程学习,对学科的认识比较全面、深入。在学生出现诸如“物理太简单”的认识时,及时对他们的认知偏差进行纠正。同时,在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是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清晰、准确地向学生表述教学目标,明确知识掌握的标准,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向教学目标靠拢,为学生检验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提供依据,通过偏差纠正、目标教学来提升学生内心对于物理学科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周晖,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9)
[2]朱超,刍议学生物理练习犯错的原因及对策,教学研究,2014(2)
[3]左元春,浅谈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其对策,中学物理,2010(12)
【关键词】物理学习 ; 粗心 ;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82-01
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类似的题目:“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许多学生在第一次作答的时候想当然认为是对的。因为生活中“铁”给我们的主观感受就是沉甸甸、硬梆梆的,“棉花”更多的是带给我们轻飘飘、软绵绵的感觉,加上刚学过的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就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判断。殊不知质量和密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质量的大小和密度、体积两个因素有关,题目中并没有告知我们体积关系,也就无法进行判断了。许多学生把此类问题的出错归因为粗心。粗心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很大,必须加以重视。
一、物理学习中粗心的表现
1.审题粗心
漏看或少看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如:把题中本來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看成了选择正确的选项。默认为重力加速度g 为9.8N/kg,忽略了题中已经告知的g 为10N/kg。又比如在电学中,电压表、电流表未注意量程,相似物理量符号混淆。
2.计算粗心
计算粗心是在计算过程中一些基本的计算疏忽,如3×8=28,一个人的身高为170m,1 伏特/2 安培=2 欧姆等。还有的学生科学计数法出错。如:把4×108 写成4×106 等。单位换算出错。如1cm=100m,1000t=105kg 等。
3.格式不规范粗心
比如数据的代入不规范,运算过程中一部分数据带单位,一部分又不带单位;基本的做题规范疏忽。如解题时忘记写“解”,把选项“B”写成“β ”,在选择题中把“A”写成“△”,作图时忘记用铅笔,画光线时忘记标箭头,画重力时忘记标垂直符号,进行受力分析时忘记标出力的表示符号等。
4.思维成果的转换粗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错别字造成的粗心,当在物理概念、物理单位、物理仪器等有关的物理专用名词上出现错别字时,表达的意思就会发生错误或意思无法表达,从而出错而失分。物理学习中,学生中比较常见的错别字有:“竖直向下”写成“坚直向下”,“熔化”写成“溶化”,“天平”写成“平平”等。答案的呈现粗心。如本来要选择“A”,结果写成了“B”;错图漏图答题卡,答案誊写出错;忘记转化单位。
二、物理学习中粗心的成因
对于初中学生粗心的成因很多,学生占了主要原因,但是教师也有一定的原因。譬如说,学生认为自己对某一知识点已经达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而教师认为其未能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很可能会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与讲解,但是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而表现出较低的动机水平甚至感到厌烦,最终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粗心。整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崛起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平均年龄在13-14 岁,这个阶段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意识(self-concept)又称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期,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2.学生的粗心认识可能受到父母的影响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家庭作用极为重要。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偏爱对提高子女的自我意识具有促进作用。中学生经过了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归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中犯的错误倾向于归因为粗心,那么就很可能影响到孩子对错误的态度,孩子经常粗心的程度也就不难理解。
3.学习信念的情境性
对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与认识论假设。如物理学更多地依赖于实验证据,而语言文学则更多地依赖于同行的判断。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与具体所学的学科专业联系紧密。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可能采取不同的认识论观念,即在不同的学科中,学习者表现出不同的学习信念。物理学习中,有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太简单”,这可能是教材编排的原因,比如有的章节:声现象、机械运动、光现象、力和运动,知识联系并不紧密并且难度较低,学生在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物理太简单”的学习信念,导致在物理作业或考试中动机水平较低,在本来能够正确解答的问题中出了差错,从而出现粗心。
三、物理粗心现象的教育策略
针对物理学习中的粗心表征,教师要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策略。
1.从知识类型的学习角度,加强智慧技能的教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容易在智慧技能的学习中犯粗心型错误,如公式混淆、物理量符号混淆等,而此类知识的掌握对解题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线学科教师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智慧技能的教学。中学生常犯的粗心型错误主要是审题不清以及格式不规范,此类问题是可以通过智慧技能训练进行矫正的,一线学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审题技巧以及格式规范的书写可以有效矫正学生的粗心现象。
2.情感目标的教学中,注意人格的塑造
人格中的神经质对粗心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宜人性对粗心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的不稳定性对粗心现象有影响,中学生正处于“狂风暴雨期”,情绪多变,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或是对情绪化的学生多关注、多投入一些情感,对粗心现象的矫正也有一定的帮助。
3.纠正学生的学科认知偏差,告知学生教学目标
很多学生粗心是因为在内心认为“物理太简单”,可见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物理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经过了系统的物理学课程学习,对学科的认识比较全面、深入。在学生出现诸如“物理太简单”的认识时,及时对他们的认知偏差进行纠正。同时,在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是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清晰、准确地向学生表述教学目标,明确知识掌握的标准,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向教学目标靠拢,为学生检验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提供依据,通过偏差纠正、目标教学来提升学生内心对于物理学科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周晖,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9)
[2]朱超,刍议学生物理练习犯错的原因及对策,教学研究,2014(2)
[3]左元春,浅谈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其对策,中学物理,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