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低刚性不均匀体情况下的走滑断裂

来源 :世界地震译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含有椭圆包体的介质中,利用由3型裂纹组成的二维模型分析了不均匀介质中的走滑断裂,以便评估局部或层状不均匀体对断裂发展的影响。表征和控制不均匀介质中断层的主要特征是有效剪切应力的空间变化,有效剪切应力变化范围可解释同一地区的地震事件的各种不同应力降值。在含有低刚性不均匀体的介质中的应力场最明显特征是在不均匀体内有效剪切应力大幅度减小。这个结果可以用来解释沉积层中动态扩展的破裂受到抑制作用。同时它也是余滑和蠕变表现的板块运动的主要原因,该板块沿着位于低刚性介质的垂直走滑断层地壳孕震层运动。
其他文献
1.引言Yamazaki(1977)总结了日本、苏联、中国和日本对地震引起地电流和地壳电导率的变化,Varotsos 和 Alexopoulos(1984)也报道了在希腊的此项工作。对这种与地震有关的电现象的物理机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Brace 和 Orange(1968)观测了湿的岩样在压缩实验中的电导率变化。他们观
期刊
第四讲成核、标度性和平均场在所有的经典成核解中,通常都是假定成核微滴的亥姆霍兹自由能 F 在临界半径 r。处具有一个不稳定的极大值。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对此做进一步的说明。对热力学系统中的经典成核过程,我们可以气体中的液滴为例。对三维空间中尺度为 r 的液滴,自由能 F(?)为
期刊
辐射脉冲约1s或更短持续时间的震源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假定为实际地壳结构的双力偶震源,短周期P波地震图最突出的震相应当是P,pP和sP波。已注意到显示P波与地面反射的某些地震图,并可以充分模拟。然而,由浅地震观测到的这种地震图数目很小。通常,观测到的地震图要么很简单,即它们显示出突出的初至,而很少有其他信息,要么地震图很复杂,即显示振幅大于或等于初至振幅的30s以上的震相。简单或复杂地震图上缺乏清晰
期刊
本文研究了1984年至1986年3年期间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记录的长周期数据,以讨论作为远震S前驱波的上地幔过渡带产生的S—P和P—S转换波的存在,这类转换波已在大量单台站记录上得到证实,许多记录的简单叠加加强了转换相位的出现,并证明不同板块区域之间过渡带性质没有重要的横向变化。400km间断面的S—P和P—S转换波在70°至85°之间距离上得到很好的观测,而670km间断面的转换波在87
期刊
本文提出了在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P—SV波传播模拟的一种新的有限差分公式。该方法中,波动方程分离成两组方程,其中一组是关于位移场的,另一组是关于位场的。这两组方程仅包含一阶空间导数。利用位函数,P—SV波场可以分离P和S波位场,这为以不同方法模拟P和S波传播提供了机会。通过假定常密度和剪切模量,P渡和S波位均可用标量波动方程形式表示。因此能够对标量波使用Lindman“自由空间”边界条件(Lind
期刊
把所谓的“数值”和“解析”法综合在一起的混合法,是计算局部非均匀区域合成地震图的一种成功的工具。数值法和解析法分别应用于介质中有效使用的那一部分。本文讨论了应用于非均匀区域邻域的有限差分算法和应用于非均匀区之外的PSV波动方程的频率—波数滤波法的联合问题。该方法可以替代格林函数作为波场延拓方法(Berg,1984)。本文所述混合法中,可考虑吸收,对于不同的一、二阶间断模型试算,与反射率法比较表明,
期刊
我们用Comninou和Dundurs(1975)的弹性半空间中角位错的解作叠加,推导出均匀滑动三角形单元所产生的位移和应力场的代数形式。用三角形单元的组合模拟几何形状复杂的均匀滑动,比广泛用于模拟滑动区的矩形单元更为灵活。作为示例,我们用三角形单元来测定给定应力降引起的延展表面上滑动的分布。因为单元内的滑动是均匀的,并不在滑动边缘渐变为零。因此,包括滑动区边缘在内区域的应变能量和滑动区的平均应力
期刊
本文提出一种能快速计算均匀冲积谷地中SⅡ波传播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先把谷地分成简单单元的集合,求出每个单元的标量格林函数。合并这组单元以分析整个谷地的情况。能精确计算刚性基底的公式扩展到了考虑可变形边界和任意入射角的情况。对于三角形谷地,此种既用解析解又用数值解的方法成功地通过了检验,表明该方法能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
期刊
为了测定台阵下面岩石层不均匀性的程度和尺度以及局部散射源的位置,对NORESS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用相对尾波强度包络、频率-波数谱和质点运动方法分析了数据。尾波强度包络未清楚地显示出ka趋势,但在初动之后15s左右未含有较高能量水平和高能波包的0.5Hz带通数据却表明ka趋势。频率一波数分析表明大多数远震尾波是垂直传播的。以15s左右为中心的时间窗,含有低视速度向东北方向传播的地
期刊
两个地震台阵记录的Degelen和Shagan河(东哈萨克)地下核爆炸产生的远震数据的分析表明,低频振幅比P/P尾波随爆炸源深度而明显变化。这组数据包括NORSAR和EKA台阵分别记录的22次Degelen爆炸数据(包括8个已公布爆炸点深度的数据)和40次Shagan河爆炸数据。根据这些台阵数据用最小二乘反演,分离震源项和接收项,推导的结果不受记录场地效应的影响。也比较了不同深度的相邻爆炸点的P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