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逐渐增加,建筑在地震作用产生结构破坏形式引起广大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关注,这也是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主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进行裂缝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抗震;结构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地震具有随机性、复杂性、藕联性,每次地震所产生的波形各异,因而其对建筑物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破坏程度也千差万别。作为结构工程师来说,必须使这一理念贯穿于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既要严格把握好设计的大原则,又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最终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精品工程。
  1 抗震结构设计的规定
  避免或减轻砌体结构的震害,主要是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提高墙体的抗震受剪承载能力,加强构件的相互连接。在具体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各项规定。
  1.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1.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1.3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1.4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50~100mm: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
  1.5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2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结构单元。
  3 结构体系的选择
  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力;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多道抗震防线是指:一个抗震结构,应由若干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通过构件的连接协同作用,有意识地在结构内部、外部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使结构在先屈服的部分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而使最后的“防线”得以保存,便于结构的修复。
  例如,在有填充墙的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此时填充墙本身应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并均匀、对称地布置在框架结构中。在强烈地震的冲击下,第一道防线遭受破坏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如自振周期等)得以改变,可使第二道防线承受的地展作用得以缓解和受到保护。
  在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中,应用较多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是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在抗震设计中,剪力墙也称为抗震墙)。剪力墙是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
  在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不承受重力荷载的构件,如上述的框架填充墙、轴压比不太大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柱间支撑、竖向支撑等作为第一道防线。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建筑物承受的静力荷载是基本稳定的(如自重、楼面活荷载等),而地震时所受的地震作用大小则与结构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筑物的侧移刚度越大,则自振周期越短,地震作用也越大,要求结构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提高结构的侧移刚度,往往以提高造價和降低结构变形能力为代价,因此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需要在刚度、承载力之间寻求较好的匹配关系。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此时,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地震反应相当,不致造成一个方向过强、一个方向过弱的现象。根据房屋高度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从技术经济指标而言,各种结构体系都有其最佳适用高度。
  4 对结构构件的规定
  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合理选择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体等;预应力混凝土的抗侧力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钢结构构件应合理控制尺寸,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
  结构构件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宜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
  5 建筑抗震结构体系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柱子的距离、内墙的布置、空间活动面积的大小、通道和楼梯的位置、电梯井的布置、房间的数量和布置等,都要在建筑的平面布置图上明确下来。有的建筑平面布置上,经常出现内隔墙不对齐或中断,使刚度发生突变和地震力传递受阻,对抗震也带来不利,客易引起结构的局部破坏。建筑平面布置设计对建筑抗震关系很大,从概念上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建筑平面布置设计上要尽可能做到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协调,避免突变,防止产生扭转效应。在建筑平面布置的总体设计上要尽可能为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合理布置创造条件,使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与建筑结构抗震要求融合成一体,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中的作用。
  5.2 建筑竖向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建筑沿高度(楼层)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设计上。无论是单层或多层,还是高层建筑或超高建筑,这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存在的这个主要问题是,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如底层或下面几层是商场、购物中心,建筑上要求是大柱距、大空间;而上面的楼层则是开间较大的写字楼或布置多样化的公寓楼,低层设柱、墙很少,而上面则是以墙为主,柱很少。有的建筑在布置上还设有面积很大的公用天井大厅,在不同楼层上设有大会议厅、展厅、报告厅等,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建筑物沿高度分布的质量和刚度的严重不均匀、不协调。
  6 结束语
  根据当前的震害经验和理论认识,良好的抗震设计能够帮助国家和人民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灾难。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坚持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在多发的小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应基本处于弹性阶段,不发生破坏;在罕遇的大震作用下,允许结构产生一定程度、乃至严重破坏,但应确保建筑结构物的整体安全,防止倒塌。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对建筑抗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结构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宫方武,玉琢.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 硅谷, 2008,(10) .
  [2] 赵媛.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及减灾措施[J]. 建筑, 2010,(22) .
  [3] 蔡金兰. 浅谈建筑中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J]. 价值工程, 2010,(23) .
  [4] 杨磊. 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J]. 建筑设计管理, 2012,(03) .
  [5] 王丽霖. 我国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初探[J]. 山西建筑, 2011,(03) .
  [6] 熊丹安.建筑抗震设计简明教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环保装饰材料比过去的装饰材料外观更加新颖,成本更加低廉,最重要的是施工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对于消费者来说,采用环保装饰材料会最大限度降低装饰材料对于人身健康的危害,提高居住质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环保材料的使用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举两得的最佳选择。鉴于此,本文对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进行了
期刊
颅内疾患伴发心室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已为众所周知,而颅内出血时的P 波变化,国内尚未见有报道。兹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 Intracranial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ventricular
摘要:对暖通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不断的开拓和应用新能源技术,从而保证建筑的节能效果。文章分析其系统设计方案,探讨其设计方式。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于自身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相关的基础设施都提出了更多的关注与要求,这样一来,就要求当前在暖通空调设计的方面进行更多的分析与探索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逐渐向绿色建筑发展,而在建筑业行业里灌输生态理念,并运用到建筑设计方面,不但提高了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的绿色程度,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生态理念中的城市建筑设计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期刊
【摘要】城市燃气管道与城市的建设、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城市燃气管网设计时要认真总结并运用好学习考察的成果和经验,对城市对燃气的需求进行合理性地预测,实现经济、合理、科学的管网设计,并且提升管网输送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主要气源之一。城市燃气是城市能源供应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 对房屋建筑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型建筑已经日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房屋需求,建筑设计上应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建筑节能作为设计的主导思想,使人和自然更加和谐,为国家实施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节能建筑 设计 要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
期刊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综合体从概念提出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被积极采用的土地开发模式,并持续升温。然而由于城市综合体发展本身涉及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筑发展水平等问题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加上城市建筑综合体缺乏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和系统的城市建筑综合体规划引导,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对于城市建筑综合体的认识还存在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可持续设计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
期刊
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阅读潜能更没有得到好好的挖掘,学生读的方式、内容均单调划一,“量”不足、“质”不优的阅读现状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制约
摘要:作为建筑领域的一种新型理念,生态建筑包涵了生态学与建筑学两方面的内容,将生态环境与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建筑設计中,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注重将建筑设计与环境节能相结合,对于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及使用功能意义深远。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建筑领域的一种新型理念,生态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