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资本狂卷犀角器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竹堂”是当今闻名遐迩的私人珍藏之一,其上乘的犀角藏品融会了收减家霍满棠先生三十余年心血。2010年香港佳士得再接再厉推出了“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Ⅱ)”专拍,30件拍品总成交额2.37亿港币。
  5月31日,来自各地的收藏家和古玩商将香港会展中心拍卖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伦敦著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和经纪人埃斯肯纳茨(Eskenazi)、理查德·利特尔顿(Richard Littleton)、苏寓比朱汤生、盛希阁林华田、云海阁张宗宪、富得余济森、永宝斋刘慧芳、明成馆黄少棠、乾坤堂万健、望星楼张显星、寒台王定乾等知名行家均到场。内地占玩商也纷纷现身拍场:如鲁飞飞、苏平、孙慧光、藤文浩、钱伟鹏、朱炎凯、梁晓新、严建武、郭中华、王东等人。
  该公司非常重视此场拍卖,美洲区副主席及亚洲区名誉主席杜超惠(Theow H.Tow)、国际运营主管安迪·福斯特(Andrew Foster)、亚洲区总裁高逸龙(Francois Curiel)、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宋天娜(AthenaZonars)均到现场。
  10:30分,拍卖准时开始,拍卖师休(Hugh)主持拍卖。第1件拍品1801号明末/清初犀角桃形小杯,8万港币起拍,场内买家纷纷举牌,经过一番竞价,被委托席上的8003号电话买家以60万港币标得,加佣金为74万港币,开局完美。1802号明末/清初犀角雕瓜瓞绵绵小杯,原为美国收藏家赛克勒之旧藏,1994年12月1日在赛克勒专拍中拍出,后由刘木兰女士收藏。此器传承清晰,造型‘占朴,线条流畅,吸引了来自各地藏家的激烈竞投。估价25万至30万港币,委托席上的8016号电话买家以122万港币标得。接连两个电话买家抢标成功,场内买家有些躁动。
  拍前,大部分行家认为:纽约佳士得2010年3月25日举行的普孟斐(Robert H.Blumenfield)文房清玩珍藏专场犀角器的行情,与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I)的成交价格相比,已经翻了一番。今年这场前两件犀角小杯,大约以低预估价三至四倍的价钱可以买到。出乎多数人预料的是,神秘电话买家将价格拉升到了一个行家和藏家均觉得不可思议的价位上,现场卖家不由得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理价位。
  接下来几件犀角杯较为常见。40万港币起拍的犀角杯,现场香港买家直接跳叫到100万港币,瞬间就被电话标加价的声音湮灭。笔者身边的一位藏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当个行家可真不容易啊!有眼光不如有钱,直接买材料就行了,还不用掌眼!
  1808号清康熙犀角雕松岩烟溪杯,近流处崖壁上刻“盛辅功”篆书款,另一面刻“文枢藏”楷书款,刻有两款,实为难得的佳器。同类器1999年佳士得出版的Jan Chapman著《中国犀角雕刻艺术》一书中有收录。100万港币起拍,场内买家纷纷举牌,价格瞬间飙升N500万港币落槌,由委托席上的8016号电话买家标得,加上佣金达626万港币。接着,委托席上的这位买家再下两城,分别以698万港币和818万港币拍得清康熙/雍正犀角雕芙蓉秋虫杯和清康熙犀角雕张骞乘槎杯。此件清康熙犀角雕张骞乘槎杯,与2006年纽约苏富比破纪录的那只相比,尺寸小13.5厘米。
  拍卖接近半程,所有拍品均花落来自上海的电话竞投,牌号集中在8003、8011、8016三张牌子上,拍卖现场感受到一股来自内地资本的强劲购买压力,直到1815号明末/清初犀角雕百子图杯局面才稍有改变。此杯高17.8厘米,口沿内雕十六童子,杯外壁雕六十四个童子于山间嬉戏,器底刻“商铭”篆书款。此杯320万港币起拍,多路买家竞标,价格迅速突破1000万港币,超过1200万港币后,由电话买家和现场持3028号牌的买家展开拉锯战,最终现场买家以2200万港币战胜电话隐身买家,加上佣金合计2530万港币,场内观众情不自禁的鼓掌加油喝彩。
  谁也想不到,纪录仅保留了几分钟。专拍图录封面1817号清康熙犀角雕“穆王八骏图”杯,外壁通体雕溪水淙淙,枫叶处处;八匹骏马神采骏逸,姿态各异;外壁空白处题“穆王八骏图”,钤“含卿”款。此杯色如蒸栗,器形硕大,雄浑朴拙,估250万N300万港币。说时迟,那时快,价格从200万港币迅速突破1000万港币,拍卖官的报价像连珠炮一样,一来二去,又突破了2000万港币,全场观众跟随者拍卖官所指的方向张望,当价格达到2300万港币时,8003号电话买家胜出,加佣金合计2642万港币成交。
  接下来,几件拍品也均被电话委托标到,现场买家基本上成了这场演出的配角和看客。
  真正引发这次拍卖高潮的是1822号清康熙犀角莱菔尊,这是难得一见的典藏级重器。高15.3厘米,重201克。用一株巨大的印度犀角雕琢而成,器型来源于康熙豇豆红莱菔尊,应为康熙皇帝御用的盛水器。据说古代最名贵的京墨含有犀角的成份,书写后散发芳香,更有防虫的功用。用犀角器盛水,亦有同样的效果。此尊1940年美国收藏家Kenneth Mroczenski购自日本山中商会,后由美国收藏家Gary Mack收藏。此器材质珍罕,又属皇室文房佳品,且传承有序,身价可想而知。180万港币起拍,参与者众多,一度拍卖师报价的速度甚至赶不上买家举牌的速度,6018号、8003号、629号互不相让,价格迅速蹿至2500万港币时,委托席跳加500万港币报出3000万港币,企图一举定江山,引来全场一片惊呼。持629号牌子的北京古董经纪人并未被强大的对手吓到,面对疯狂加价,沉着应战,3100万……双方咬紧牙关,应战到底。虽然场内都是一些沙场老将,也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当拍卖师报出3500万港币的价格时,电话中的神秘客人选择了止步,终由坚持到底的629号买家赢得胜利。现场响起一片掌声,加佣金后以3986万港币创下中国犀角器拍卖最新世界纪录。此尊的成交,也反映了北京、上海两地藏家不同的品味。
  清康熙犀角雕连科及第水注,宽14.3厘米,重242克。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亚洲其他地区的买家竞投激烈,8016号电话买家以1130万港币竞得。2008年“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I)”也曾上拍一件类似的作品,编号1716的明末犀角镂雕一把莲水注,宽17.5厘米,重274.5克,林华田以816.75万港币标得。
  并列第一高价的还有1824号明末犀角雕兰亭序杯,宽16.6厘米,重703克。此杯色呈金蜜色,由一株巨型的印度犀角雕琢而成。器形硕大,画面中人物精细,面目表情清晰生动,底刻“吴珩”篆书方款,为犀角雕刻精品。此杯1999年3月22日于纽约苏富比拍卖,编号430号。这次以180万港币起拍,多位现场和电话买家前仆后继,将价钱一波一波向上推至3500万港币,8016号电话买家竞得。2008“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I)”曾上拍一件明末犀角镂雕兰亭序大杯,编号1709,456.75万港币成交。两年时间,同类题材的犀角杯涨了近8倍。随后,8016号电话买家胃口大开,余下6件全被其收入囊中。其中,清18世纪犀角雕岁寒三友圆盖盒以602万港币成交,为本场拍卖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拍后,北京一名行家风趣地说:“这场拍卖是资本对行家的孽杀。”可以说,本场约90%的拍品被电话藏家标得,两岸三地的行家则一无所获。有趣的是,松竹堂首场的主力买家林华田和以埃斯肯纳茨(Eskenazi)为首的欧美买家则在旁冷眼观望。
其他文献
2004年“非典”后的那轮“井喷”行情,与2009年秋拍至今年春拍的“亿元时代”,应该都是资本追逐形成的疯狂行为,是资本将中国书画市场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操纵着资本投机书画的人,对中国绘画的根本要素“笔墨”,以及笔墨所构成的图式意境,是不太懂的。所以,目前在资本追逐下的书画艺术品,资本操纵者们更多注重的是作品出身,也就是“血统”。比如《石渠宝笈》著录,历代大名家收藏、鉴定等,而
期刊
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以父祖的“十三付遗甲”起兵,开始了建州女真的征伐与统一大业,拉开了清王朝的序幕。我们所谈的清代内府刻书也从这个时期开始。  努尔哈赤时期,“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爵通之。”(《满洲实录》卷三)随着建州女真的不断拓展,使用蒙古文已经严重阻碍了新政权的发展。明万历二十七年(L599),清太祖努尔哈赤“命巴克什(baksi,意即儒者、学者,或谓汉语“
期刊
今年的艺术品市场,古朴典雅的琴无疑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5月13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为一张古琴举办了演奏会,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王风为听众弹奏了《流水》等著名曲目,犹如天籁的琴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这张琴是我国古琴大师管平湖珍藏的晋太康二年款“猿啸青萝”琴。两天后,估价650万至850万元的“猿啸青萝”以1904万元成交。  三周后,北京国际饭店的同一大厅里又响起了悠扬的琴声。北京匡时拍卖公
期刊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近百万件文物中,犀角器所占的数量约莫万分之一,然而即此百余件制作,置之于全世界犀角工艺品的收藏中,也是相当可观的·宗。究其因,实在是因为犀角器存世太过稀少。即使合并两岸故宫的清代宫廷旧藏犀雕,似也未足百五之数。霍满棠先生曾就存世犀角雕作品作过大致的统计,认为数量不足4000件,大部分在世界各地知名的博物馆内和著名的收藏家手中。据目前所披露的资料来看,爱尔兰切斯特·比棣图书馆以总计2
期刊
有着六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髹漆工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工艺不断革新,技术日益精进,创造出丰富且独特的漆器文化,是中国人智慧与才艺的结晶。明永宣时期的官造漆器,则是这历史长河中的奇葩。  代元而起的明朝,经过初期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文化均有很大发展,手工业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明代宫廷为了满足自身的多种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在御用监下设立了多个作坊为其服务,这其中就有
期刊
1998年12月,一套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散佚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的巨著《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八开八卷,收录图片二千多张,配有序言、论文、说明等80多万字。2006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将代表中国文化的500余种计1000多本书籍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耶鲁太学,《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也在其中。  这套巨著耗资数百万元,作为国家95重点图书工程予以出版。它的问世,对中国美术史的基础研
期刊
看文物艺术品展销会,仿佛刘姥姥逛大观园,开眼,乐!  现在看展销会不单是为展品的琳琅满目欣喜,而是被这些文物艺术品的庞杂灌到眼里盛不下担忧,一如饿汉看到一桌子佳肴美味,东瞅西瞅哪个也顾不上了的劲头儿。不过,天可怜见的,当年贾府老太太带着姥姥在园子里四处逛,碰到好看的让姥姥看会儿,遇到好吃的让姥姥尝口儿,能带的也让姥姥带点儿,不光是板儿跟着享口福、大开眼界,家乡的乡亲也能跟着沾点儿光呢!即便是姥姥一
期刊
艺术家之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境界的包容性,在国画创作的广义上已达完美的“无对之境”,即一种永恒境界。由心仪到深入直至完成这一境界,对每一个游于艺者皆为终生之事,古人之所以具备不可超越性,并非今人退步,而是它的完美如天地自然般出现并永存,这也是从古至今常与变的自持状态。  “抱常而守一”是本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理念,是无可改变的一种永恒真理。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言道即天道,道于天地同在,
期刊
9月初,北京的暑气还未散尽,随着故宫午门展厅内部装修工作的开始,20lO年故宫“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进入了具体制作的倒计时阶段。“目前处在灯光、空调安装调试阶段,几天后将进行文物的市陈工作”,筹展组总负责人、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吕成龙说,“午门展厅是故宫最现代化的恒温恒湿的展厅,这是午门重新整修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展览”。  定于9月26日开幕的“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是故宫博物院有史以
期刊
朱元璋的农民武装推翻了蒙古贵族政权,建立了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朗太祖初定天下,必然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礼仪制度,依据《周礼》大力恢复汉族礼仪用玉传统。洪武元年,太祖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拟祀典,并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庙仪以进。祭祀凡玉三等:祀上帝,用苍壁,皇地祗,用黄琮;大社、太稷,用两圭有邸;朝日、夕月,用圭璧五寸。  皇帝宝玺及谥册皆用玉制。《明史·舆服志》载,明初宝玺有十七:如“皇帝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