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雪中伊人,贵世独立
那年8月末,我执意不让爸妈送我,第一次独自一个人离家远行,去书写我青春的最后几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虽有冰城之称,但夏天依旧炎热,太阳很毒,我的行李箱中带的衣服都很厚,只有几件T恤短裤。下了公交车,鹅黄色砖石筑成的校门上写着“哈尔滨学院”5个大字,附近有许多购物区和娱乐广场,地段很繁华,还有“黑龙江大学”等其他几所院校。
初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音乐喷泉和1号教学楼,还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校训:崇德励志,博学笃行。
到了公寓楼后,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学校可太小了。”确实,“哈学院”占地面积不大,但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区分为三个:主校区、艺术校区、经济管理校区。经济管理校区与主校区相邻,艺术校区在主校区对面,一共有12所教学楼、7所公寓楼、4所食堂,三个校区分别设有独立的体育场。
学校虽小,但历史悠久,据说在民国时期,这里是一所“间谍学校”,专门培养国家机密型人才。如今的“哈学院”也有前身,是由三所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现在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校内的建筑物都很老旧,年代感很强,斑驳的墙角与合抱粗的老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每年的三四月份,校园里都弥漫着芳香,这沁人心脾的气味正是来自丁香花,它们有着碧绿光亮的小叶子,以及白色或紫色的花瓣。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不仅幽香,而且能净化空气,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
艺术校区旁,是隶属于学校的“欧亚之窗”公园,里面风景秀丽,面积广阔,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经常来这里跑步、锻炼体能。公园内还有许多学生们自己设计的雕像,形态各异,虽然水平比不过雕刻大家,但却特别有校园气息。
每年的冬天,操场都会被浇成冰场,学生们在上面溜冰、打冰球、堆雪人,还有独特的冰上运动会以及雪雕比赛。南方来的孩子一定要记得提前准备羽绒服和羊毛衣裤,它们价格便宜,而且还耐穿抗寒,帽子、围巾、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
银装素裹的校园很美,夏日清凉的林荫道则成了树挂的天堂,一望无际的雪树银花,仿佛是一位轻灵秀丽的仙女,时不时地撒下几片洁白无瑕的冰花。
人:每次相遇,皆是美好
都说大学最锻炼人,是跟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确实,进了“哈学院”,迎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但它不是常规的军训,其中穿插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与比赛,在疲累之余让人得到最大的放松。
比如军训的“踩纸片”大赛,先分为几队,每一队脚下都放着一张很大的纸,所有人都要单脚站在上面,纸片每一轮都会进行对折。慢慢地,有些队伍被淘汰,到了最后,有些体型瘦弱的男孩甚至会趴在身体强壮的男孩背上,只为了能“省下”一只脚。比如军训的“军训播音”比赛,每个学院会在军训生中挑出嗓音好听、有播音天赋的学生进行短暂的练习,而后在军训结束的那天进行广播比赛,我便是其中一员,并在比赛中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好朋友。
开学过后,就是“科技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中,会进行“汉字听写大赛”“导游风采大赛”“主持人大赛”“单词记忆大赛”“地理知识竞答”等20余项比赛,因为种类齐全,概括面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比赛过程中,可以结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另外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社团等着你参加,比如“轮滑社”“读书社”“青蔥剧社”“长跑社”“Cosplay社”等。
说了好玩的,“哈学院”里好吃的也不少。先说食堂,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食堂的玉米馅馄饨和牛肉焖面,二食堂的麻辣烫和米线,三食堂的炒年糕,四食堂的特色秘制炒饭……再说学校后面的那条小吃街,可以用“一应俱全”来形容,小街很长,前靠学校,后倚居民楼,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那里面的黄焖鸡米饭、干锅牛蛙、烧烤、包饭、麻辣小龙虾……现在想起来还是令人无比怀念。
最后,学校旁边的三个大型娱乐广场也不得不提,那就是万达广场、凯德广场和西城红场。里面的消费不算高,看电影、吃东西都是首选,但买衣服的话就有些贵了,对于经济还未独立的学生党来说实在有些奢侈,不过学校旁边还有三个服装购物广场和两个地下购物商场可以解决买衣服的问题。这些地方距离学校都不远,服装购物广场走路去也就5分钟的路程,娱乐广场也只需要坐两站的公交。
情: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四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从开学时的年少轻狂,迈向了成熟稳健,褪去了青涩,准备正式走向社会。曾经认识的许多人,现在也许不再联系,但他们一直都在我的心里。从前做过的好多事,如今或许不会再做,但那些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拍摄毕业照时,我几乎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前后拍了100多张照片,恨不得将学校的每一处都记录下来,因为,这次离开以后,也许我此生都很难再有机会回到这个承载了我四年记忆与宝贵青春的地方。
记得刚来学校时,我还抱怨着它又小又破,但离别时,却又充满了不舍。曾经在心底不止一次对这所学校表示不满,可临离别时,回想起当年第一次踏入这个校门的自己,在心中对比后,我的不满与抱怨顿时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感谢。
“哈学院”帮助我成长,教会我知识,让我有了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而且在这里,我遇见了许多值得相伴一生的好友,也碰到了启迪我的恩师。我将所有的毕业照片都珍藏在一个相册中妥善保存,因为它是我青春的写照,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那年8月末,我执意不让爸妈送我,第一次独自一个人离家远行,去书写我青春的最后几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虽有冰城之称,但夏天依旧炎热,太阳很毒,我的行李箱中带的衣服都很厚,只有几件T恤短裤。下了公交车,鹅黄色砖石筑成的校门上写着“哈尔滨学院”5个大字,附近有许多购物区和娱乐广场,地段很繁华,还有“黑龙江大学”等其他几所院校。
初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音乐喷泉和1号教学楼,还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校训:崇德励志,博学笃行。
到了公寓楼后,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学校可太小了。”确实,“哈学院”占地面积不大,但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区分为三个:主校区、艺术校区、经济管理校区。经济管理校区与主校区相邻,艺术校区在主校区对面,一共有12所教学楼、7所公寓楼、4所食堂,三个校区分别设有独立的体育场。
学校虽小,但历史悠久,据说在民国时期,这里是一所“间谍学校”,专门培养国家机密型人才。如今的“哈学院”也有前身,是由三所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现在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校内的建筑物都很老旧,年代感很强,斑驳的墙角与合抱粗的老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每年的三四月份,校园里都弥漫着芳香,这沁人心脾的气味正是来自丁香花,它们有着碧绿光亮的小叶子,以及白色或紫色的花瓣。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不仅幽香,而且能净化空气,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
艺术校区旁,是隶属于学校的“欧亚之窗”公园,里面风景秀丽,面积广阔,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经常来这里跑步、锻炼体能。公园内还有许多学生们自己设计的雕像,形态各异,虽然水平比不过雕刻大家,但却特别有校园气息。
每年的冬天,操场都会被浇成冰场,学生们在上面溜冰、打冰球、堆雪人,还有独特的冰上运动会以及雪雕比赛。南方来的孩子一定要记得提前准备羽绒服和羊毛衣裤,它们价格便宜,而且还耐穿抗寒,帽子、围巾、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
银装素裹的校园很美,夏日清凉的林荫道则成了树挂的天堂,一望无际的雪树银花,仿佛是一位轻灵秀丽的仙女,时不时地撒下几片洁白无瑕的冰花。
人:每次相遇,皆是美好
都说大学最锻炼人,是跟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确实,进了“哈学院”,迎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但它不是常规的军训,其中穿插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与比赛,在疲累之余让人得到最大的放松。
比如军训的“踩纸片”大赛,先分为几队,每一队脚下都放着一张很大的纸,所有人都要单脚站在上面,纸片每一轮都会进行对折。慢慢地,有些队伍被淘汰,到了最后,有些体型瘦弱的男孩甚至会趴在身体强壮的男孩背上,只为了能“省下”一只脚。比如军训的“军训播音”比赛,每个学院会在军训生中挑出嗓音好听、有播音天赋的学生进行短暂的练习,而后在军训结束的那天进行广播比赛,我便是其中一员,并在比赛中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好朋友。
开学过后,就是“科技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中,会进行“汉字听写大赛”“导游风采大赛”“主持人大赛”“单词记忆大赛”“地理知识竞答”等20余项比赛,因为种类齐全,概括面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比赛过程中,可以结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另外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社团等着你参加,比如“轮滑社”“读书社”“青蔥剧社”“长跑社”“Cosplay社”等。
说了好玩的,“哈学院”里好吃的也不少。先说食堂,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食堂的玉米馅馄饨和牛肉焖面,二食堂的麻辣烫和米线,三食堂的炒年糕,四食堂的特色秘制炒饭……再说学校后面的那条小吃街,可以用“一应俱全”来形容,小街很长,前靠学校,后倚居民楼,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那里面的黄焖鸡米饭、干锅牛蛙、烧烤、包饭、麻辣小龙虾……现在想起来还是令人无比怀念。
最后,学校旁边的三个大型娱乐广场也不得不提,那就是万达广场、凯德广场和西城红场。里面的消费不算高,看电影、吃东西都是首选,但买衣服的话就有些贵了,对于经济还未独立的学生党来说实在有些奢侈,不过学校旁边还有三个服装购物广场和两个地下购物商场可以解决买衣服的问题。这些地方距离学校都不远,服装购物广场走路去也就5分钟的路程,娱乐广场也只需要坐两站的公交。
情: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四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从开学时的年少轻狂,迈向了成熟稳健,褪去了青涩,准备正式走向社会。曾经认识的许多人,现在也许不再联系,但他们一直都在我的心里。从前做过的好多事,如今或许不会再做,但那些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拍摄毕业照时,我几乎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前后拍了100多张照片,恨不得将学校的每一处都记录下来,因为,这次离开以后,也许我此生都很难再有机会回到这个承载了我四年记忆与宝贵青春的地方。
记得刚来学校时,我还抱怨着它又小又破,但离别时,却又充满了不舍。曾经在心底不止一次对这所学校表示不满,可临离别时,回想起当年第一次踏入这个校门的自己,在心中对比后,我的不满与抱怨顿时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感谢。
“哈学院”帮助我成长,教会我知识,让我有了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而且在这里,我遇见了许多值得相伴一生的好友,也碰到了启迪我的恩师。我将所有的毕业照片都珍藏在一个相册中妥善保存,因为它是我青春的写照,独一无二,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