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攻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也是衡量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途径展开研究,提出几点共性的解决办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教育理念
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现代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离不开高等学校积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1]。 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执行,而是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且实质性的改革创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介绍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创业是创新的再现和延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双创”教育重在解决高校“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无论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角度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角度出发,建立高等学校创 新创业教育体系都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 支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未能深入人才质量观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仍存在贯彻不彻底、不深入的问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依然主要是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系统性、完整性层面的改革[2],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的新的人才质量观和教学质量观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构建、完善。
(二)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是新兴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管理者和高校一线工作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高校管理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作为高校管理者,如何做好创新创业的顶层设计,如何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处于探寻摸索阶段,所以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健全,它们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3]。课程资源建设 缺乏同类学科前沿、企业基础、就业企业指导等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系统的专业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群。整体来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和双创课程体系的立体化构建不够完善和成熟[3]。如何将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体系纳入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如何开展平台建设,以利于创新创业的更远发展
如何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创建相关文化平台、课程平台、创业实践与孵化平台。这是创新创业一线教师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如何与校园外的企业牵线搭桥,如何将校外的企业引入学校,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带来借鉴作用。
(五)教学模式如何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知识的需求。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育管理者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室现场教学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一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何种方式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教师“双创”教育水平和能力不足
由于现有教师均是脱胎于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创”教育水平。如何引进企业技术专家、知名企业家、校内教师共同组建创业导师库,如何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时指导。
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直接途径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当前,高校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特点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4],尤其在创新创业类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着力较少,学生获益不多。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和水平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离不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同样, 组织实施的效果也跟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当前,创业实践经历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欠缺依然是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最大短板[5],由此也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收效不突出的问题。另外,在选聘教师、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人士以及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有经验的政府专业人士在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多。
3.创新创业资源环节薄弱。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面的资源相对薄弱。如何加强学校内部资源的统筹应用,如何调配教学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势资源,如何加大各个院校间的师资力量的交流应用,作为规划者的当地政府部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如何调配各方面资源?
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如何改变固有的教学管理体制。针对将创新创业这种教育体系纳入传统高等教育的情况,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如何转变?由于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大大多于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如何与传统教学达到学分互认?是否可以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模式以应对这种实践环节多的情况?如何鼓励更多地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体系?怎么评估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效果的好坏?如何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三、结束语
新时代新背景下,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指导思想和方向[5]。这就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创建符合各高等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充分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明确“双创”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6],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 大力提升学校在区域产业人才培养中的实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评价与约束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孟现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7);114-117.
[3]郑丹.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初探[J].亚太教育,2016(23);60.
[4]刘博,袁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4);169- 170.
[5]张然,黄友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01);168-169.
[6]陈耀,傅方正.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22(01);29-32.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教育理念
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现代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离不开高等学校积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1]。 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执行,而是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且实质性的改革创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介绍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创业是创新的再现和延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双创”教育重在解决高校“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无论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角度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角度出发,建立高等学校创 新创业教育体系都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 支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未能深入人才质量观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仍存在贯彻不彻底、不深入的问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依然主要是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系统性、完整性层面的改革[2],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的新的人才质量观和教学质量观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构建、完善。
(二)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是新兴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管理者和高校一线工作者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高校管理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作为高校管理者,如何做好创新创业的顶层设计,如何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处于探寻摸索阶段,所以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健全,它们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3]。课程资源建设 缺乏同类学科前沿、企业基础、就业企业指导等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系统的专业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群。整体来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和双创课程体系的立体化构建不够完善和成熟[3]。如何将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体系纳入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如何开展平台建设,以利于创新创业的更远发展
如何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创建相关文化平台、课程平台、创业实践与孵化平台。这是创新创业一线教师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如何与校园外的企业牵线搭桥,如何将校外的企业引入学校,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带来借鉴作用。
(五)教学模式如何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知识的需求。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育管理者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室现场教学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一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何种方式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教师“双创”教育水平和能力不足
由于现有教师均是脱胎于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创”教育水平。如何引进企业技术专家、知名企业家、校内教师共同组建创业导师库,如何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时指导。
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直接途径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当前,高校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特点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4],尤其在创新创业类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着力较少,学生获益不多。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和水平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离不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同样, 组织实施的效果也跟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当前,创业实践经历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欠缺依然是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最大短板[5],由此也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收效不突出的问题。另外,在选聘教师、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人士以及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有经验的政府专业人士在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多。
3.创新创业资源环节薄弱。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面的资源相对薄弱。如何加强学校内部资源的统筹应用,如何调配教学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势资源,如何加大各个院校间的师资力量的交流应用,作为规划者的当地政府部门,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如何调配各方面资源?
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如何改变固有的教学管理体制。针对将创新创业这种教育体系纳入传统高等教育的情况,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如何转变?由于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大大多于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如何与传统教学达到学分互认?是否可以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模式以应对这种实践环节多的情况?如何鼓励更多地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体系?怎么评估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效果的好坏?如何考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三、结束语
新时代新背景下,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指导思想和方向[5]。这就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创建符合各高等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充分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明确“双创”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6],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 大力提升学校在区域产业人才培养中的实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评价与约束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孟现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7);114-117.
[3]郑丹.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初探[J].亚太教育,2016(23);60.
[4]刘博,袁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4);169- 170.
[5]张然,黄友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01);168-169.
[6]陈耀,傅方正.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22(01);29-32.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