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星海精神,深耕文艺出版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是2015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部纪实性人物传记,一经推出广获赞赏,于2018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代表。该书以细腻的手法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从贫苦艰难到艺术大成,再到担负人间正义的一生,充分彰显了冼星海的个人魅力与价值。文章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至诚”三个部分对该书所阐释的人民音乐家的工匠、豁达、爱国精神予以总结,以期为当代文艺工作者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提供积极启示。
  【关 键 词】《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冼星海;中国精神
  【作者单位】张宏宇,沈阳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8.030
  《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是花城出版社2015年出版发行的一部纪实性人物传记。该作品再现真实情境,讲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从贫苦子弟到音乐大师,再到无产阶级人民音乐家的一生。该书的精髓在于将不同时期、不同中国精神引领下的冼星海刻画得入木三分,较其他同类作品而言多了份温润与真挚。
  作为一部纪实性人物传记,《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该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学界和读者市场的高度关注,于2018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代表[1]。该书奔放而深情,深邃而浓重,大气而委婉,叙述了冼星海不同音乐历程下的经历,给读者传递其所秉持的中国精神,令读者深刻感受人民音乐家的文化风骨。正如当代学者徐肖楠所言:“什么是人民音乐家?就如冼星海这般,将音乐精神、生命精神、民族精神熔铸一体,从执着艺术创作到抒发人间正义,将中国精神融入作品、融入血脉,才算是人民的音乐家!”[2]文章以《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为研究对象,分析以冼星海为代表的老一辈人民音乐家的中国精神,以期为当代艺术工作者提供启发,促进我国社会先进文艺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大音希声——热忱艺术的工匠精神
  这里所说的大音希声并非沉默无言、无声之音,而是指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和谐共生。通读《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我们会发现,冼星海一生坚持朴实奋进、大音希声的艺术创作观,无论在贫苦境地或造诣巅峰,都对艺术创作保持着拳拳热忱之心,以高度敬业的工匠精神贯穿其艺术生涯。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党的十九大号召社会积极传承与创造工匠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已然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的出版意义在于向广大读者传递了冼星海大音希声的工匠精神,号召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向老一辈学习,传承匠心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敬业奉献,精益求精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3]。在《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中,作者刘迪生叙述了冼星海的敬业、奉献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如在描述冼星海艺术创作时,多次提到其主张孔子“执事敬”“修己以敬”等观点,并以细腻的文字记录了冼星海废寝忘食的创作过程,表达了对冼星海工匠精神的崇高敬意。该书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冼星海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及工作方法,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也表现在其作品中。敬业奉献和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造就了冼星海大音希声的艺术创作观,其作品以平凡朴实动人心魄,使人为之赞叹。《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中所传达的艺术创作观正是当代社会工作者须时刻牢记并积极实践的,以这种理念引领当代从业者敬畏并热爱自己的事业,保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这不仅是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前提,还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
  2.执着坚韧,勇于创新
  古人云:“艺痴者技必良”,正如《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中刻画的冼星海创作音乐时的状态,“一坐常常就是一天”,内心笃定、专注于细节是克服一切困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冼星海的艺术创作精神最直接的表现是他的热忱与坚韧,因作曲废寝忘食,只为达到理想的境地,这种理想主义的人生信条为冼星海登上艺术创作巅峰起到了关键作用。该书大量情境和细节的描写都以冼星海执着坚韧的个性品质为出发点,使读者产生极大的触动。然而,工匠精神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4]。在《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中,还讲述了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中的创新表现,他的大量作品都融入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且对听众的心理有娴熟的把握。冼星海认为,“大众化的音乐必须为大众接受和把握,不仅要简单,还要懂得大众心理”,正因如此,他的音乐作品亲民,体现了他在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方面的独具匠心。刘迪生刻画的冼星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发明家”,其作品无论在情感表达还是内涵塑造层面,都有着强烈的心理引导作用,對当代读者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二、大象无形——乐于包容的豁达精神
  大象无形强调谦容百态,以豁达的人生精神处事和处世,不卑不亢,平和温润。结合《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来看,冼星海谦和淡泊的豁达心态始终如一。书中处处洋溢着冼星海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刘迪生根据冼星海所处的社会背景揭示了冼星海的理想主义情怀,及对其人生观的理解与认知,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温润的谦谦君子形象,对当代读者和艺术工作者的个人修养起到了极大的启示作用。冼星海包容、豁达的中国精神不仅是一种情怀展现,更是一种喻示:我们不仅要时刻秉承老一辈人民艺术家的工匠精神,更要以他们豁达的人生观为参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1.艺术创作的豁达精神
  从《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冼星海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均有涉猎,由此形成了以民族音乐表达为核心的多元化艺术创作形式。如《夜半歌声》《黄河大合唱》等经典音乐作品,既运用了西方技法,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戏剧元素,将作品打造出独特、别致的中国风格。刘迪生表示,冼星海的创作技巧尤为注重中外技法和素材的结合,交融性的艺术创作理念使其作品既有恢宏磅礴的气势,又蕴含着委婉悠远的意境,这种多元化的艺术创作观念源自于冼星海豁达的艺术精神。
  作为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的成功在于客观地再现了冼星海的艺术创作经历和人生阅历,刘迪生将这部作品比作冼星海人生精神与艺术精神的“交融体”。书中对冼星海人生价值观念的深度叙述阐释了其作为人民音乐家在工作、生活中的作风,这种叙述将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冼星海精神和中国精神相缔联,展现了其大象无形的价值闪光点。
  2.为人处事的豁达心态
  《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不仅描述了冼星海理想主义下豁达的艺术精神,还逐层递进地呈现了冼星海为人处事的豁达心态。在这部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冼星海的艺术造诣,还能体悟到其人文情怀。这其中有艺术家的才气,也有为人处事的谦和正直。就具体内容来看,该书以诗性化的艺术处理将冼星海的优秀品质用小故事予以串联:田野采风中的冼星海不畏艰难,亲力亲为地记录民族音乐元素;专心艺术、废寝忘食只为创作出优质音乐……一幕幕情境的再现让冼星海在书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丰满鲜明,为读者深入了解冼星海的才情提供了渠道。“大河之魂”凸显的是冼星海为人处事豁达的价值观,“他和他的非常岁月”展现的是他崇高的人生信仰:先做人,再作艺,终成家。
  三、大爱至诚——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
  大爱至诚即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热爱国家、关心社会。如果说热忱于艺术创作的工匠精神和豁达的人生观是冼星海成为音乐家的原因,那么献身革命的爱国精神则是冼星海实现从音乐家转变为人民音乐家的关键所在。人民音乐家为人民,在《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中,刘迪生以大量的篇幅将冼星海投身革命的英勇事迹及相关的作品创作予以颂扬,展现了一代人民艺术家真挚、热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的出版既表达了作者对老一辈人民艺术家的崇高敬意,也表达了作者希望给读者传递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人民艺术家的中国精神,使读者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鼓舞广大读者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而奋斗。
  1.弘扬民族精神主旋律
  中国学者宋含宇认为,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始终蕴含着民族主旋律特征,他是民族化音乐道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风格形成的关键人物[5]。从《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如《二月里来》《生产大合唱》等,还是冼星海在不同时期撰写的论文著作,如《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都体现了冼星海将民族音乐传承视为己任,不遗余力地推廣和传播民族音乐的责任与担当。抗战时期,冼星海创作了大量激昂奋进、痛斥入侵者的音乐作品,表达了不畏艰难、坚持与敌人做斗争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血与肉的交织中形成了以音乐抗敌、以音乐鼓舞人民群众的表现形式。弘扬民族主旋律的基本是传承与发扬民族精神,作为一名艺术家,冼星海将音乐作品做为武器,表达了其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对敌寇的愤慨、对民族危难的痛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的样貌。《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中的冼星海已经逐渐脱离了艺术家的身份标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建构于读者心中。《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的出版不仅讲述了一代人民音乐家的辉煌人生,更象征着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2.为人民群众发声呐喊
  冼星海一生致力于为人民发声,以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为指引,切实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艺术创作,因此,其作品不仅深入人心还成了时代印记。以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为例,刘迪生认为,该作品之所以历经数年而不衰,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冼星海的创作始终以国家命运为基础,将民族情感、人民呼声融为一体,因此,“他的作品,有民族灵魂、人民情感、国家希望”。在动荡的时代,冼星海直面鲜血和苦难,从人民群众的疾苦中表达复杂情感,其作品无论是叙事、抒情抑或讴歌,都是人民群众真实的心理映射,广受人民群众喜爱。《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凝聚了冼星海厚重而坚实的中国精神的力量,它与民族、国家、社会紧密相连,作者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了冼星海的精神世界,突出了他作为人民音乐家的精神特质。该书强调冼星海中国精神与中国命运的关系,通过历史转折点阐释了艺术与国家、民族、社会、人民之间的逻辑关系。
  《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一书真实再现了冼星海朴实而璀璨的一生,其核心主题在于阐释冼星海如何从朦胧人生到艺术大师再到人民音乐家的过程。该书将冼星海的峥嵘岁月及其作品融于一体,于如歌岁月中展现了冼星海的工匠精神和爱国精神,其所阐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当代读者和文艺工作者大有裨益。《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的出版致力于传承中国精神,让读者在触动中领悟真谛,在新时期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刘迪生.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5.
  [2]徐肖楠.冼星海:从艺术情怀到人间正道[N].文艺报,2015-08-14.
  [3]赵波,武瑾雯.榜样教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60-63.
  [4]孙小恒,吴永恒.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正名、反思与重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3):37-42.
  [5]弘扬星海精神共筑中国之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J].中国音乐学,2015(4):4.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传播方式的改变,使“沉默螺旋”理论发生颠覆并不再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反沉默螺旋”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沉默螺旋”理论演变的前提下,概括“反沉默螺旋”现象的具体表现,探究其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正确运用“反沉默螺旋”来引导网络舆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反沉默螺旋;沉默螺旋;网络舆论引导  【作者单位】陈丽芳,华北科技学院新闻系;郭
期刊
【摘 要】我国出版业正处于转型期,拥有大量的政策红利,基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数字出版和智慧教育都在高速发展。虽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和数字出版的重大影响,但我国出版上市公司的业绩整体上依然保持平稳增长。各出版上市公司在优化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融合创新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离成为知识服务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 键 词】出版;融合发展;上市公司;知识服务商  【作者单位】郭全中,中共中央
期刊
【摘 要】 新阅读时代和全媒体环境下,海量宣传推广信息高度介入人们的生活,畅销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再只局限于图书内容和装帧品质,独到持续的宣传推广活动受到出版社的高度关注。文章以广西教育出版社的畅销书《新语文读本》为例,引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宣传推广活动延长畅销书生命周期,提升读者体验,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从“畅销书”到“常销书”的完美蜕变。  【关 键 词】宣传推广;畅销书;生命周
期刊
【摘要】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面仍存在自身技术局限性、跨平台登记导致版权认证相互割裂、区块链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有待确认等问题。在推进以图片版权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版权盈利模式转型的语境下,区块链技术应用需要从加强应用研发,重视同行业之间的协作,加快出台更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推动盈利模式多元化等向度,确保实现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盈利中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数字版权;区块链技术;图片版权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数字新媒体给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浪潮下,融合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各传统出版社纷纷加强融合出版业务的布局与实践,意图通过转型实现创新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作为我国华南地区出版事业的领航者和孵化器,在加快出版融合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 键 词】新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杨如倩,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少儿出版的原创能力也日益增强,完成了由“中国加工”向“中国制造”的转变升级,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此同时,我国少儿出版社的版权输出也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少儿出版社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将图书产品或文化产品向国际市场输出,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国少儿出版的风采,成为少儿出版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 键 词】少儿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访谈、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等工作分析法,获得来自4大类媒体机构下8个编辑部门的46名被试对10项典型英汉-汉英新闻编译任务的评价数据,通过分析各项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度等指标,确立了对新闻编译学员和新闻编译从业者重要的新闻编译任务。研究结果可以作为面向职场的新闻编译行为测试研发的依据。  【关 键 词】新闻编译任务;工作分析;新闻编译行为测试  【作者单位】郑美玲,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高校也开始积极建设新媒体,推动了校园建设的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就率先建立了“沈农思政”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的运营理念,积极融入师生生活,引导正确舆论,引发师生情感共鸣,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全面创新。  【关 键 词】高校;新媒体;“沈农思政”;微信平台  【作者单位】隋小昭,大连海事大学;薛忠义,大连
期刊
【摘 要】 文创产品作为现代自然博物馆的重要科学文化展示,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卷入同质化漩涡,陷入思维的窄巷。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跨界协同、科技引擎推动多元感官互动体验等深耕实践,打造全方位移动媒体传播矩阵,将科学文化知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在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中建构了独特的话语体系。  【关 键 词】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融媒体  【作者单位】李浥尘,内蒙古师范
期刊
【摘 要】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评估研究,既涉及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也涉及文学作品的传播,还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接受,把作者、出版者、读者三个层面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将读者纳入文学批评,这是此前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框架没有涉足过的,也是传播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优势。文章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媒体报道、读者接受三个层面,探讨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评估体系建设。  【关 键 词】中国文学;世界影响评估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