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共抗疫情。如何在重要关口不缺席记录,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挥真实的万钧之力?近一个月来,无数纪录片人纷纷扛起镜头在生命线上逆行,用急促又坚定的步伐、温暖又有力的作品回应着“做新时代记录者”的呼唤。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以真实为核心的纪录片如何参与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社会进程中?从传统电视到网络,各大平台积极推出多部纪录片,聚焦主体多元、创作视角丰富、表达方式创新,成为抗疫前线那些平凡英雄们最生动的写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紧急制作的融媒体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为观众呈现了危难时刻每一个普通人的相互守望。第四集讲述了万家团圆的除夕,一群人民子弟兵接到任务紧急前往武汉市汉口医院为民服务的故事;优酷推出的人物类系列微纪录片《中国面孔》则将镜头聚焦在一个个更为具體的普通人身上,致敬危急时刻的平凡英雄,例如95后男护士瞒着家人前往一线救援,并在防护服上手写了“精忠报国”。央视网、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和看看新闻网联合出品的《人生第一次·我们这样过年》,从“第一次”的视角记录下人们面对未知时的果敢与坚决。无论是第一次为了工作剪去长发,还是第一次在建设工地吃年夜饭,或是第一次无偿捐出十万斤蔬菜。在几乎被隔离的中心疫区,这些纪录片中既有深入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和军人等,也有在后方默默支持的口罩工人、患者家属和普通市民等,每一份坚持与温暖都折射出非常时期下中国人的团结与勇敢。
除了武汉,更多创作者也从身边开始记录,北京卫视纪实栏目《生命缘》推出的特别报道《守护北京的家》也讲述了寒冬腊月里三个基层社区书记与居民团结抗疫的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安静,也是一种守护》记录下前线之外的普通街道,以及口罩闯入大众生活后的每一个角落,让无声胜有声。这些纪录片多从个体的视角观照时代,故事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在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艺术精度的交织下,它们正在呈现疫情防控时期一个真实、客观和立体的中国。
为历史存档,为个体留名,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从医护人员到建设者、志愿者,再到每一个为抗击疫情而奋斗过的普通人,他们都因为这些影像而成为历史中一个个鲜活而又生动的刻度,被口罩挡住的“中国面孔”也逐渐变得清晰。与此同时,从普通人的视角望过去,我们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去了解这个庞大而真实的中国。
纪录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人如何能够成为新时代的记录者?这个春节,当大多数人都响应号召蹲守在家时,和许多医生、军人、建设者一样,纪录片人也深入疫区,用镜头记人、记事、记时代,风雨兼程。
不缺席,是作为一个记录者最大的责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多个团队分别从上海援鄂医疗队培训出征全过程,消防队员在特殊时期守护城市安全,以及各大交通枢纽、街道社区、医院急诊科的一线防疫人员等角度进行了多视点的深入拍摄。纪录片导演范士广说:“武汉是前线,纪录片人也要守住自己的前线。”
与此同时,从去年腊月二十九开始,北京广播电视台《生命缘》团队先后进驻到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地进行蹲点拍摄,摄像们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次数,在工作中不喝水、不进食、不入厕,长时间、高强度,他们的手和脸也和众多医护人员一样变得干裂发红;山东广播电视台也派出融媒体记者跟随山东首批医疗救援队驰援湖北,把整支队伍深入疫区的过程拍摄成多条纪实短视频,还专门开辟“战疫一线Vlog”专栏,《战“疫”前剪掉心爱长发 山东援鄂医疗队员笑着哽咽:有点想哭》《山东高密小伙儿连续十几小时自驾送到湖北一批口罩》等在网上引发广泛共鸣。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些纪录片人与疾病擦肩而过,也把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并通过真实细节的精准讲述,构成一幅幅打动人心的社会画卷。
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真实”为核心的影像文本,在书写历史、记录当下甚至展望未来上有种独特的力量。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它如何快速参与其中,并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梳理出最客观真实的重点,在无数的大众面孔中聚焦到最真实有力的灵魂,在危险的一线区域贴近到最生动鲜活的故事?
一方面,专业纪录片从业者和普通群众进行了联动创作。面对疫情反应时间紧张、隔离区难以拍摄等问题,如何更深入地纪录抗疫故事则需要更多想象力。此次涌现出很多全民参与创作的融媒体纪录片,有些是一线医生、司机等拿出身边设备进行素材拍摄,专业人员进行艺术再创作,如《我的战“疫”日记》《中国面孔》等;有些是日常较为有影响力的视频博主直接进行创作并在相应网络视听平台进行播放,比如武汉本地的视频博主“蜘蛛猴面包”从1月23日起每天用Vlog的形式记录这座城市的生活日常,取名《武汉日记2020》,这个系列视频每日更新,每集播放超千万,正如他自己所说,“全世界都在关注武汉这座城市的命运,令我作为一名记录者更有责任与动力去做这件事,我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看到真相,消除恐慌”。多元的模式不仅让声音更为丰富,也进一步焕发了纪录片生产的活力。
另一方面,时空的距离催生出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新技术、新视角被应用到纪录片创作中,比如《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的第三集《“云监工”下诞生的武汉医院》则紧跟热点,以云摄像头为主人公自述了武汉市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仿真声音来自AI机器人。与此同时,一些主流媒体如人民网发起的“人民战‘疫’短视频征集”活动、四川广电网络和封面新闻发起的“家庭战‘疫’短视频大赛”等进一步吸纳民间智慧,让以往的纪录片观看者也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近年来,品质的整体提升和语态的日渐活泼助推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此次的集体创作更像是一种对时代关切的回馈,有更多人愿意拍、也有更多人愿意看,这将是纪录片的理想模样。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积极参与社会记录,不仅有深度记录的长纪录片,还有互动性强、反应迅速的融媒体短纪录片。这样丰富多样的创作格局,让纪录片不仅有了历史档案国家相册的意义,还能在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期为大家带来更多信心。
(摘自2月19日《光明日报》。作者为纪录片导演、影评人)
普通人的视角关注危机之下的温暖与感动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以真实为核心的纪录片如何参与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社会进程中?从传统电视到网络,各大平台积极推出多部纪录片,聚焦主体多元、创作视角丰富、表达方式创新,成为抗疫前线那些平凡英雄们最生动的写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紧急制作的融媒体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为观众呈现了危难时刻每一个普通人的相互守望。第四集讲述了万家团圆的除夕,一群人民子弟兵接到任务紧急前往武汉市汉口医院为民服务的故事;优酷推出的人物类系列微纪录片《中国面孔》则将镜头聚焦在一个个更为具體的普通人身上,致敬危急时刻的平凡英雄,例如95后男护士瞒着家人前往一线救援,并在防护服上手写了“精忠报国”。央视网、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和看看新闻网联合出品的《人生第一次·我们这样过年》,从“第一次”的视角记录下人们面对未知时的果敢与坚决。无论是第一次为了工作剪去长发,还是第一次在建设工地吃年夜饭,或是第一次无偿捐出十万斤蔬菜。在几乎被隔离的中心疫区,这些纪录片中既有深入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和军人等,也有在后方默默支持的口罩工人、患者家属和普通市民等,每一份坚持与温暖都折射出非常时期下中国人的团结与勇敢。
除了武汉,更多创作者也从身边开始记录,北京卫视纪实栏目《生命缘》推出的特别报道《守护北京的家》也讲述了寒冬腊月里三个基层社区书记与居民团结抗疫的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安静,也是一种守护》记录下前线之外的普通街道,以及口罩闯入大众生活后的每一个角落,让无声胜有声。这些纪录片多从个体的视角观照时代,故事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在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艺术精度的交织下,它们正在呈现疫情防控时期一个真实、客观和立体的中国。
为历史存档,为个体留名,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从医护人员到建设者、志愿者,再到每一个为抗击疫情而奋斗过的普通人,他们都因为这些影像而成为历史中一个个鲜活而又生动的刻度,被口罩挡住的“中国面孔”也逐渐变得清晰。与此同时,从普通人的视角望过去,我们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去了解这个庞大而真实的中国。
纪录片人“逆行”彰显镜头里的担当
纪录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人如何能够成为新时代的记录者?这个春节,当大多数人都响应号召蹲守在家时,和许多医生、军人、建设者一样,纪录片人也深入疫区,用镜头记人、记事、记时代,风雨兼程。
不缺席,是作为一个记录者最大的责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多个团队分别从上海援鄂医疗队培训出征全过程,消防队员在特殊时期守护城市安全,以及各大交通枢纽、街道社区、医院急诊科的一线防疫人员等角度进行了多视点的深入拍摄。纪录片导演范士广说:“武汉是前线,纪录片人也要守住自己的前线。”
与此同时,从去年腊月二十九开始,北京广播电视台《生命缘》团队先后进驻到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地进行蹲点拍摄,摄像们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次数,在工作中不喝水、不进食、不入厕,长时间、高强度,他们的手和脸也和众多医护人员一样变得干裂发红;山东广播电视台也派出融媒体记者跟随山东首批医疗救援队驰援湖北,把整支队伍深入疫区的过程拍摄成多条纪实短视频,还专门开辟“战疫一线Vlog”专栏,《战“疫”前剪掉心爱长发 山东援鄂医疗队员笑着哽咽:有点想哭》《山东高密小伙儿连续十几小时自驾送到湖北一批口罩》等在网上引发广泛共鸣。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些纪录片人与疾病擦肩而过,也把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并通过真实细节的精准讲述,构成一幅幅打动人心的社会画卷。
一线奋战者参与摄制让画面更加真实立体
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真实”为核心的影像文本,在书写历史、记录当下甚至展望未来上有种独特的力量。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它如何快速参与其中,并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梳理出最客观真实的重点,在无数的大众面孔中聚焦到最真实有力的灵魂,在危险的一线区域贴近到最生动鲜活的故事?
一方面,专业纪录片从业者和普通群众进行了联动创作。面对疫情反应时间紧张、隔离区难以拍摄等问题,如何更深入地纪录抗疫故事则需要更多想象力。此次涌现出很多全民参与创作的融媒体纪录片,有些是一线医生、司机等拿出身边设备进行素材拍摄,专业人员进行艺术再创作,如《我的战“疫”日记》《中国面孔》等;有些是日常较为有影响力的视频博主直接进行创作并在相应网络视听平台进行播放,比如武汉本地的视频博主“蜘蛛猴面包”从1月23日起每天用Vlog的形式记录这座城市的生活日常,取名《武汉日记2020》,这个系列视频每日更新,每集播放超千万,正如他自己所说,“全世界都在关注武汉这座城市的命运,令我作为一名记录者更有责任与动力去做这件事,我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看到真相,消除恐慌”。多元的模式不仅让声音更为丰富,也进一步焕发了纪录片生产的活力。
另一方面,时空的距离催生出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新技术、新视角被应用到纪录片创作中,比如《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的第三集《“云监工”下诞生的武汉医院》则紧跟热点,以云摄像头为主人公自述了武汉市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仿真声音来自AI机器人。与此同时,一些主流媒体如人民网发起的“人民战‘疫’短视频征集”活动、四川广电网络和封面新闻发起的“家庭战‘疫’短视频大赛”等进一步吸纳民间智慧,让以往的纪录片观看者也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近年来,品质的整体提升和语态的日渐活泼助推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此次的集体创作更像是一种对时代关切的回馈,有更多人愿意拍、也有更多人愿意看,这将是纪录片的理想模样。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积极参与社会记录,不仅有深度记录的长纪录片,还有互动性强、反应迅速的融媒体短纪录片。这样丰富多样的创作格局,让纪录片不仅有了历史档案国家相册的意义,还能在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期为大家带来更多信心。
(摘自2月19日《光明日报》。作者为纪录片导演、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