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养路工的平凡之路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工作数十载,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大抵是因为对工作葆有着一份独特的热爱。这是我在采访田墘公路站站长郭胜成时,在他身上看到他那一代公路卫士的缩影。
  一身橙色的工作服,亮丽的色彩衬托出他眉目间的纯朴。他一开口便流露出对工作的坚定热爱。从十七岁开始,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寒冬酷暑,郭胜成都坚守在养护第一线。多少个除夕他都守在岗位上,不能回去陪家人过年,同是养路工的父亲总是说:“没关系,你们自己顾好,工作要紧。”父亲的理解和支持是郭胜成这个“路二代”光荣成长的最好保证。父亲是老养护工,在他记忆里,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开车出去养护公路了。从小的他耳濡目染父亲对养护公路事业的热爱,他也义无反顾走上这条路。穿着橙色工作服的他任劳任怨在养护公路的事业上,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奉献自己,温暖别人。
  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郭胜成对工作的热爱。多数养路工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着。然而郭胜成却在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方面动了巧心思。原来传统的路面清扫养护工作劳动量大,速度慢,而且危险系数高。郭胜成为了减轻养路工的负担,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制造出代替人力清扫的机器。爱动脑筋的他工作之余开始钻研。正巧单位有一辆工具车报废,他想这不就可以废物利用,再创新功能吗?于是他撸起袖子开始干。好学的他不仅询问车厂技术员,还上网查资料,并引导全站职工一起参与到创造发明的活动中来。功夫不负苦心人,三个多月的苦心经营,一次又一次的改进,一台LM-20Z型公路清扫机诞生了。当询问他为什么想到要创新,他腼腆地笑笑,黝黑的脸上突然有点羞涩,然后他又正色说:“养路工人非常辛苦。人工清扫路面很慢,特别是大热天在路上劳作,层层的热浪就能让你喘不过气来。如果有一部小机械,一个人两个半小时就能扫完15公里,轻松又有效率,何乐而不为呢?”说着,他脸上又露出笑容,这是创新带来的胜利的笑容,明朗自信。正是因为对事业的热爱,他突破了一个个困难,开动脑筋改进技术,改造了喷水车、小型喷油车、清扫车,减轻了养路工人的负担,提高了劳动效率,還节约了大量劳动成本,节约了养护经费和机械修理费用,他就这样积极行走在公路养护事业的道路上,谱出一曲创新之乐。
  和郭胜成的谈话轻松自如,但是聊起他的工作却真心不容易。一个字:苦。从前条件比较差,工人们都是人工操作,做柏油路面时,遇到夏季,那可真是苦不堪言,环境差、太阳晒。中午吃饭都找不到地方,树荫是不可能有的,有时躲在工具车的阴影下,最幸福的是正好做到天桥下,能够在桥下阴凉一会儿,好好吃一顿饭那可是最好的享受了!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正像一首歌唱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我们的养护工人正是以他们的艰辛付出换来我们的快乐出行。
  说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郭胜成讲起这样一件事:有一回他和同事一起到漳州开发区,那时正在造路,途中,他的压路机坏了,同事说会修理,修理完后,他启动压路机,没想到启动后,车子的声音巨大,并升腾起许多黑烟,浓烟大得他都看不清路面,同事吓得赶紧远离,他也害怕爆炸,非常紧张。那时正是夏天,他身上穿着一件衬衫,他想想,脱下衬衫,把车子的进气滤芯堵住,情况才好起来。他说那一刻真是害怕。
  工作是辛苦的,常常会有很多突发的事件。往年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举办期间,国道324线作为必经路段,其养护、保洁任务再度加重。他们常常要连夜清洗公路的标识、标线、树木等,还要补绿化苗。有一回他和站里的工人补苗补到凌晨四点多,村里狗吠,村民还以为他们是偷摘树苗的。这么辛苦还被误会,可他一点都不在意,他说公路养护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保路畅通。田墘公路站管养的国道324线日常车流量大,养护工作重。2008年至2009年,漳州大搞建设,国道上运载石头的卡车来来往往,路面上掉了很多小石子,影响了交通,影响了路面畅通。为了养好路,郭胜成常常放弃假日,每天早出晚归,实行早检查、早发现、早修整。他还积极与110部门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发现隐患,快速到场、快速解决。在他的带领下,田墘站全体职工团结一致,综合表现出色,被评为省级先进班站、优秀班组、绿化红旗单位等,荣誉不断。
  在郭胜成的记忆里,还有一件事是刻骨铭心的。他提起时还唏嘘不已。
  那是2010年9月,11号台风“凡亚比”在漳州登陆,连续数日狂风暴雨,田墘公路站管养的许多路基受到破坏,部分边坡甚至出现了土体溜方现象。郭胜成带领工人不断地巡视,耐心检查危险地段。在国道324线九龙岭路段,他发现一处上边坡因山体溜方,其中一块大石头已滚落路面,其它数块大石悬空,严重威胁到了行车安全。其中一块石头像孤石一样,看上去随时要发生滑坡,如果引爆怕会加速山体滑坡。情势紧急,郭胜成亲自上山开路、勘察地形,与工程技术人员反复探讨,最终采用牵丝绳,给石头绑上钢丝索,在前一天把路管制好,终于成功把四块巨石安全牵引下来。那场景可真是惊心动魄呀!
  郭胜成不只是会护路,还会开压路机和各种机械车。他说那是借用去做高速路时学的。因为聪明好学,使他在养护公路的事业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在平凡的岗位上写了不平凡的业绩——漳州市级劳模、漳州市优秀党员、福建省“百名优秀养路工”,2012年入选“福建好人榜”,被评为雷锋式交通人。
  当我对他竖起大拇指时,他却摆摆手说:“荣誉是大家的,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他说有一次和一个老工友去管制路面,没想到压路机突然坏掉,油泵不供油。怎么办呢?是那名老工友,让郭胜成继续开车,他用手动供油,硬是坚持了半个小时,当他们终于行驶到可以修理的地方时,老工友的手都起泡了。正是有很多像这位老工友一样的养路工人秉承着公路人铺路石的精神,我们漳州的公路才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从前条件差,路是土路,无绿化,公路站环境差,宿舍两层,都没卫生间,上个厕所要走好远,周围都是荔枝树,蚊子很多。现在好了,路面环境越来越好,交通便利,养护机械比以前先进,公路站居住环境也很好,建起新的楼房,周围还开辟了菜园自给自足。”正说着,郭胜成爱人给我们送来了无公害小西红柿,真是好吃,是他们自己种的。我环视着田墘公路站,干净整洁宽敞。我问郭胜成,现在工作环境好,是不是比较轻松?他说不能放松,我们还要让我们的环境更优美。他调侃地说:“即使没穿制服,有时开车出去附近游玩,在路上看到石头,总会不自觉地就停车,下去搬。看到路好,心情就好。”我们听了,不禁都莞尔一笑,这是所有公路人的心态。
  公路养护事业艰巨又漫长,是什么精神让郭胜成坚持到现在?我看到报道里有几次提到郭胜成为了工作累出病来,还瞒着家人直到处理完手中的活儿才休息,于是我提出了这个问题。郭胜成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是坚持。”是啊,有父亲的引领,有工友的支持,还有妻子在背后默默地付出。为了工作,他放弃了很多,没办法照顾孩子,就请家里老人或亲戚帮忙照顾。他也曾经有过退缩,但对公路养护事业的热爱战胜了畏惧的心理,让他坚持在一线上,带领工人们为公路养护事业努力奋斗,带给人们良好的公路环境。他说:“值得。”是啊,以站为家的养路工人值得我们尊敬。他当田墘公路站站长以来,每有检查,他们都是第一站,无论是迎接省检还是国检,他们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做好每天的养护公路的工作。
  回家的路上,我们行驶在宽敞整洁的国道上,路边绿化养眼,润人心田。司机说现在漳州的公路路况很好,不只是国道。是啊,我们常常在周末带孩子去县城出游,常常是畅通无阻。
  公路人的努力获得了民心,也获得荣誉。在全省路况检测中,漳州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前列,并保持在全省前三,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郭胜成这位养路工的平凡之路让我感动,望着长长的公路,我想“铺路石”精神不正是公路人精神的最好写照吗?
其他文献
那些四通八达的公路,曲中取直,书写着城市的宏大与细节;那些大大小小的公路像毛细血管,滋养着城市生生不息,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所有向往。不管是开车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还是迈着碎步在绿道上“压马路”,你一定遇见过公路养护人身上那一抹亮丽的橙色。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其实,不只在今天,中国自古就有养护道路的优良传统。西周时期就设“司空”,负责按季节整平道路,并规定“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
期刊
[摘要]德吉新村村民是从扎囊、错那两县集中搬迁而来的,此前这些村民生活在偏远的山沟里,耕地面积不足、基本口粮难以解决。政府民主决策,实施了朗赛岭扶贫综合开发建设工程以解决耕地和住房问题,并且,进行了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配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是基础,村民“富得起”才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从2002年开始,农户的生产扶持也纳入了政府的发展计划。自村民搬迁至德吉新村,他们的基本生存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善,
期刊
一条公路,就像是大地上的一根琴弦;条条公路,根根琴弦,在大地上穿梭,伴随来来往往的车流,伴随欢快的汽笛声声,奏响和谐欢快的协奏曲,如同天籁一般,唱着喜悦向着幸福出发。  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穿行在绿水青山之间,公路两旁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吐露出大自然的芬芳;成荫的绿树,迎风招展,仿佛在频频向你招手致意。  在省道318南靖公路(原山梅线)、国道358华安二宜楼公路的行走之中,并不宽阔、弯弯绕绕的
期刊
一直想写一条路,它伴随着我成长,成为我记忆里的一条充满颗粒感的纽带,甚至我把它唤作:这是一条回家的路。每次看到它,脑海里总会出现它的不同身世,以及情感历程。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路上,不是在离家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离家走的是这条路,回家走的也是这条路。  它多次出现在我的诗句里,我曾这样写过:我努力地张开掌纹//寻找那条与生命线叠在一起的这条路//它看起来//多像一把昏黄的蜡烛//散发着命运的
期刊
[摘要]以云南地区的多元和多样性表现为例探讨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策略和历史境遇。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民族国家策略的历史进程,发现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民族国家策略上的差异,以及现代中国“民族”识别的出现,是中国深远的历史情境中的一个必然结果,亦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国家与各民族达成共识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民族”识别;民族国家策略;多民族国家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我从一岁学“走路”,一直到25岁,看到公路上的养路工,才知道路不仅是供人走车行的,而且是需要“养”的。那时,我在一家省属国营汽车运输公司的宣传部门当宣传干事,有一天,我出差到诏安,在路上,看到几个工人用一把长长的竹推子,把路边的“马齿沙”推到路中间,边推边说边笑,我当时坐在一辆货车驾驶室的助手位上,我问司机,他们在做什么?司机说,他们在养路。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的公路是沙土路,路面上铺
期刊
有人把向东渠誉为“南方的红旗渠”,那是因为向东渠的美融入其山其水、其人其事、其历史其精神。它展现的不仅是一道绝妙风景,更是一段在艰苦岁月中,以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创造出人工引水工程的又一奇迹,镌写着当代愚公移山精神。  穿过一片茂密的杂灌刺木,爬上后林山,为的是一览向东渠雄姿,感受这一震撼人们灵魂的向东渠精神。当我站在八尺门古炮城遗址上,放眼望去,巨龙蜿蜒,横跨海峡,吞云吐水,滋养着云东大地。其磅
期刊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个别省区开展族别调查,但民族识别从未列入(全国)民族工作的日程,只是个别省区对个别族体曾开展过族别调查。有关部门之所以开展族别调查,只是辨析族体,确认或恢复族称。这些新确认的民族仅占中国各民族数的1/4、人口的3%(1964年统计数),因而不能认为“56个民族的来历”源于民族识别。以20世纪50年代云南省的族别调查为例,其开展的族别调查是配合民族语文创制而展开。云南民族分布
期刊
和平书院位于邵武市和平镇西北隅,和平古称“禾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和平古镇建置始于唐朝,而和平书院则创办于唐天成元年(926),可以说,古镇与书院几乎是相生相伴,古镇的文脉倚书院的郎朗书声赓续千年,书院的墨香在古镇的幽幽老厝其间萦绕。  和平书院创始人黄峭(871—953),18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负就是“复唐”。当“复唐”无望,但宏愿未泯。于是,弃官
期刊
[摘要]本文引用了丰富的档案和报刊资料,考述了20世纪初英国远征军入侵西藏前后而发生的种种诡秘事件,其中主要涉及两位俄属布里亚特蒙古人,一位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洗礼大师”阿旺·德尔智,另一位是受雇于俄国外交部曾在俄国参谋部中亚探险与情报工作印度小组受过训的泽仁布,他们的神秘使命在于利用其民族和宗教外衣的掩护,达到如何影响达赖喇嘛与英国抗衡目的,从而使俄国能在西藏问题上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影响。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