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帕默爾(1983)说:对意义的变迁作出纯逻辑分类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两种或更多不同过程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语义结果。发现决定意义变迁的动力和条件才是有兴趣的。Lightfoot把人类心里的因素看作是引起语义变化的诱引之一(转自张旺熹2006),下面我们就从认知经济性的角度浅谈系词“是”的来源问题。
【关键词】认知经济性;系词“是”;来源
一.简述系词“是”产生的时代
关于系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历来就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是”作为系词的用法是历来就有还是后起的?如果是后起的,起于哪个朝代?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们在此转载他人文章做个简单的小结。
1937年了一先生发表了《中国文法史中的系词》这篇力作,提出了上古判断句不用系词“是”,“是”作为系词是六朝以后由指示代词演变来的;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辩难的文章,最早的是1957年赵立哲先生的《秦汉间的系词“是”》,相继还有洪诚先生的《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裴学海先生等的《〈古代汉语〉中的语法训诂问题的商榷》、洪心衡先生的《<孟子>里的“是”字研究》、马忠先生的《“是”的用法演变》,其中马忠先生也认为“是”在东汉初年才用做系词。四篇辨难的文章中论证最充分的是洪诚,所以后来了一先生在撰写《汉语史稿》时采纳了他的部分意见,把系词“是”的起源时代前移到西汉末、东汉初。七十年代也出现了八篇类似的文章,唯一值得重视的就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中的几个用例。
这里我们赞同这样的看法:西汉“是”字已经用作系词,甚至不排除战国末期“是”就已萌芽。不过在西汉这种判断句式不占有绝对优势,东汉时期“是”字判断句日益普遍,六朝口语中用系词“是”的新形势取代了不用“是”的旧形式,这就是系词“是”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从认知经济性角度分析“是”
首先看认知经济性在语义上的体现。
系词“是”是由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而来,从认知角度看,当主语太长而结构又复杂时,主语和谓语的界限往往会不十分清楚,于是产生了用一个代词复指主语的必要。但是在西周春秋的金文和该时期的作品如《诗经》中,做宾语都是前置的。
其次看语法语义演变的规律
语法规则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也具有巨大的稳固性。汉语缺少形态变化,词序特别重要,从古至今只有一些小的变化,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做宾语的代词前置,但是自汉魏以后,特别是南北朝以后,代词宾语的位置逐步移到动词后面和占优势的“动--宾”的基本格式取得一致,这是语法发展的类推作用。语法的类推性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性原则。这为代词“是”向系词转变提供了可能。
语言系统内部可以引起词语意义发生变化,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时候,用词总是力求经济、明确、避免可能的混淆。词义也大多是在语义组合中获得自己明确的意义的,组合关系的变化也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三.关于系词“是”的来源
在语义语法演变过程中都力求经济性原则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认知经济性”的角度来说,一个范畴所能储存的信息越多越好,所需的概念越少越好。无疑,“认知经济性”可以使人脑高效率地工作,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语义范畴的模糊性。
句法规则在历时平面上,表达某种意义的结构在一个时期服从象似原则,在另一个时期服从经济原则,也就是说两种原则互相竞争的方式可以随时间而演变。”这样的论述实非偶然,而是认知语言学观念的必然。
句法和词汇的互动关系是语言结构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对句法意义与词汇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把握,是我们认识汉语内部规律的一个重要角度。在这种互动的作用下使“是”在句法结构中出现了表达语义模糊性的局面。一方面代指前面的名词,让人感觉有语义叠加之嫌,另一方面又具有系词“是”表示判断的含义。久而久之,人们自然就保留了“是”作为系词的意义,这里只涉及词汇的语义降级,而不改变语句的表层结构(如语序),整个句子的句法形式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也不会造成语言的额外损失。语言演变所付出的代价越小,也就越符合语言渐变的原则,同样体现了人类认知的经济性。
四.小结
语言是人类社会集团为了进行思维、交际而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每一种语言符号系统都以自己一套相对独立的心里现实性系统为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把更多的研究目光放到句法形式的认知结构上来,那么,我们对于每一个句法结构背后的意义的形成,以及意义的演化过程乃至整个意义系统,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更抽象和更概括的理解(张旺熹2006)。
参考文献:
[1]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
[2]张旺熹.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H].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关键词】认知经济性;系词“是”;来源
一.简述系词“是”产生的时代
关于系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历来就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是”作为系词的用法是历来就有还是后起的?如果是后起的,起于哪个朝代?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们在此转载他人文章做个简单的小结。
1937年了一先生发表了《中国文法史中的系词》这篇力作,提出了上古判断句不用系词“是”,“是”作为系词是六朝以后由指示代词演变来的;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辩难的文章,最早的是1957年赵立哲先生的《秦汉间的系词“是”》,相继还有洪诚先生的《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裴学海先生等的《〈古代汉语〉中的语法训诂问题的商榷》、洪心衡先生的《<孟子>里的“是”字研究》、马忠先生的《“是”的用法演变》,其中马忠先生也认为“是”在东汉初年才用做系词。四篇辨难的文章中论证最充分的是洪诚,所以后来了一先生在撰写《汉语史稿》时采纳了他的部分意见,把系词“是”的起源时代前移到西汉末、东汉初。七十年代也出现了八篇类似的文章,唯一值得重视的就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中的几个用例。
这里我们赞同这样的看法:西汉“是”字已经用作系词,甚至不排除战国末期“是”就已萌芽。不过在西汉这种判断句式不占有绝对优势,东汉时期“是”字判断句日益普遍,六朝口语中用系词“是”的新形势取代了不用“是”的旧形式,这就是系词“是”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从认知经济性角度分析“是”
首先看认知经济性在语义上的体现。
系词“是”是由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而来,从认知角度看,当主语太长而结构又复杂时,主语和谓语的界限往往会不十分清楚,于是产生了用一个代词复指主语的必要。但是在西周春秋的金文和该时期的作品如《诗经》中,做宾语都是前置的。
其次看语法语义演变的规律
语法规则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也具有巨大的稳固性。汉语缺少形态变化,词序特别重要,从古至今只有一些小的变化,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做宾语的代词前置,但是自汉魏以后,特别是南北朝以后,代词宾语的位置逐步移到动词后面和占优势的“动--宾”的基本格式取得一致,这是语法发展的类推作用。语法的类推性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性原则。这为代词“是”向系词转变提供了可能。
语言系统内部可以引起词语意义发生变化,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时候,用词总是力求经济、明确、避免可能的混淆。词义也大多是在语义组合中获得自己明确的意义的,组合关系的变化也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三.关于系词“是”的来源
在语义语法演变过程中都力求经济性原则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认知经济性”的角度来说,一个范畴所能储存的信息越多越好,所需的概念越少越好。无疑,“认知经济性”可以使人脑高效率地工作,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语义范畴的模糊性。
句法规则在历时平面上,表达某种意义的结构在一个时期服从象似原则,在另一个时期服从经济原则,也就是说两种原则互相竞争的方式可以随时间而演变。”这样的论述实非偶然,而是认知语言学观念的必然。
句法和词汇的互动关系是语言结构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对句法意义与词汇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把握,是我们认识汉语内部规律的一个重要角度。在这种互动的作用下使“是”在句法结构中出现了表达语义模糊性的局面。一方面代指前面的名词,让人感觉有语义叠加之嫌,另一方面又具有系词“是”表示判断的含义。久而久之,人们自然就保留了“是”作为系词的意义,这里只涉及词汇的语义降级,而不改变语句的表层结构(如语序),整个句子的句法形式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也不会造成语言的额外损失。语言演变所付出的代价越小,也就越符合语言渐变的原则,同样体现了人类认知的经济性。
四.小结
语言是人类社会集团为了进行思维、交际而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每一种语言符号系统都以自己一套相对独立的心里现实性系统为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把更多的研究目光放到句法形式的认知结构上来,那么,我们对于每一个句法结构背后的意义的形成,以及意义的演化过程乃至整个意义系统,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更抽象和更概括的理解(张旺熹2006)。
参考文献:
[1]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
[2]张旺熹.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H].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