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zard of Oz in a Flipped Classroom学生站在正中央,追寻《绿野仙踪》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rus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介绍
  《书虫》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引进的英语原著阅读学习材料。《绿野仙踪》为《书虫》(1级下)的第7本故事。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为多萝茜的小女孩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和十分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追寻家、智慧、善心和勇气,不畏艰难,互相帮助,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各自的心愿。
  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一年级A1班共31人,是初一(1)班和(4)班A层的学生。自从2016年3月以来,学生以“文学圈”的形式开展了6本《书虫》(1级下)的文学作品阅读与讨论活动。每两周一本,每两周一节讨论课,老师主持讨论。多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故事性兴趣较浓厚,而在分析作品主题方面则刚刚起步,可能会遇到困难。
  当学生完成本课时的学习后,将能够通过阅读、小组分享、课堂讨论和反思等方式从作家与写作背景、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多个文学要素理解作品;
  能够进行比较阅读(Comparative or Syntopical Reading),即读一本书时,同时还能把其他类似的书拿进来比较、延伸出自己独特的观点。(Mortimer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二、理论依据
  丹尼尔斯(Harvey Daniels)认为“文学圈”是:“由一小群选择读同一本书的学生组成的深度阅读研讨团体,讨论过程是由学生对书本的反应和观感来主导,你可以听到书本中的事件和人物性格以及作者技巧或与故事有关的个人经验的讨论。文学圈提供学生专注阅读的方法,包括批判性思考和对书本内容的讨论。合作是此步骤的核心,當小组成员一起建构书中的意涵,学生对内容增加了更深度的了解。此外,文学圈经由架构式的讨论和延伸书写以及精致的响应能引导学生对于书中内容有更深层的了解。”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任务:
  1.完成小说的阅读和书后的练习。
  2.观看电影《绿野仙踪》,写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3.按文学圈角色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参见附录)
  第一课时课堂任务:
  1.通过测试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2.组内分享:各角色负责向文学圈组内汇报,加深每个同学在不同文学要素方面的理解。
  3.文学圈同角色讨论:同角色学生一起分享,学生完善自己的文学圈笔记,加深对某一文学要素的理解。
  第二课时(本课时):
  1.导入:播放《绿野仙踪》电影中的音乐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意境。
  2.短剧表演。
  3.文学圈各角色汇报,聚焦作品主题。
  4.对比多萝茜回家的历程与《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加深对the Value of the Journey的感悟。
  5.结合自身经历,进一步体会“家”、“童年”和“友谊”。
  四、教学反思
  本次阅读讨论课同时应用了“文学圈”阅读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与讨论中,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面对经典文学作品,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发达的互联网进行充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站在舞台正中央,努力追寻文学的踪迹。学生或是“表演者”,或是“调查者”,又或是“评论者”,亦或是“分析员”同时也是“老师”。学生热烈地讨论,勇敢地表达个性,自然地发表独到的见解,进行内心思想的碰撞。
  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水平较高的学生容易获得更好的舞台,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能无法积极参与、难以完全融入整个课堂。其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也使得课堂讨论很难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
  综上,“文学圈”的阅读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扬长避短,长其善而救其失,努力让学生更主动地自我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批判的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在今年三月的一次数学课堂上,我打算采取“质疑,解疑”的模式展开这节数学练习课。主要是因为班里有六、七个小男孩特别聪明,喜欢接下茬,也有将近10名同学升入五年级后明显感觉到学着吃力。我想知道他们的困惑到底在哪?也想让那些聪明的小伙子在讲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锻炼他们完整的表达能力。以下是这节课的两道习题和一道思考题。  下面是学生的困惑:  11题:一个面的面积能立起来吗?  12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备课环节的内涵笔者很欣赏这样的一句话“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高考地理考试内容以能力考查为主体,能力考查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读图、析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叙述表达能力等,这就更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在高三教学中,仅以一轮专题《区域工业协调发展》为例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杠杆平衡时F1、L1、F2、L2 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分层递进的猜想及实验探究过程,逐渐获得物理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已有所了解,对杠杆的平衡有初步认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科学探究要素,但实验探究能力
期刊
一、明确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理解与表达、语用与语感、情感与文化三个纬度。  第一个维度,理解与表达是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表现出对语音、词汇、语法等陈述性知识,以及话题、功能等程序性知识的灵活有机整合。  第二个纬度,语用与语感是学生通过学习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形成对语言既定形式和用法习惯的敏感性。  第三个纬度,文化与情感是学生在积累学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生物学理论的形成和许多生物现象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也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要想提高学生在高考实验中实验题的得分,我们老师和学校必须重视实验,认真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实验课不但要求得出实验结论,而且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能够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学会运用实验原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设计一些新的实验。  历年来,光合作用一节是
期刊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第一课时,是高中解析几何内容的开始。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坐标法(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及其几何性质(如直线位置关系、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等)的基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直角坐标平面内几何要素代数化的过程,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本课有着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初级中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作能力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在閱读课上主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很多时候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流于形式。而写作方面,相当
期刊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体现了祖先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及感悟,充满了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奠基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灵魂”,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几类不同的思考,主要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
期刊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爱”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老师,应该把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时刻用爱感化学生,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浇灌出“桃李滿天下”。  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必须始终秉承爱生如子的理念,从心灵深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真正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亲情”,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健康成长、成才、成
期刊
马尔康市幅员面积6633平方公里,辖3镇11乡,总人口56021人。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近年来。马尔康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力度, 投入比例不断提高。  通过加快新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師们的学历达标率和学科配套水平等措施,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改变教师量少质弱的现状。目前,马尔康市寄宿制学校16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