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永不满足。鲁迅先生亦曾有名言曰: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领域,不满足都是向上的车轮,不满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大海不满足于江河的宽阔,才会万顷碧波;高山不满足于土丘的错落,才会壮丽巍峨。很多年前,当记者问球星贝利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意味深长地回答:下一个。也正因为他对自己永不满足,球艺才不断提高,才塑造出了自己在球迷中的形象。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科,同样有一个永不满足的人,他就是肿瘤科主任兼聚焦超声刀中心主任、外科学博士,赵洪主任医师。
  不满足让他
  ——放弃外科走向肿瘤学科
  赵洪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做了15年的外科医生,但就在他拿到复旦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那一天,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从此不再进外科手术室,不再碰手术刀!
  “做这样艰难的决定是酝酿已久的,而并非一时意气用事,一是因为我在十几年的外科临床工作中发现,肿瘤的手术治疗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譬如它只对早期肿瘤病患者才有较满意的疗效,对中晚期病人却束手无策;二是外科学是一个靠手技发展起来的经验学科,经典的手术难有突破,我们现在的肿瘤外科术式还多半是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形成的。相比较之下,肿瘤的微创技术却由于搭上了工程技术、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快车而发展迅速,于传统手术而言,它还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点。”
  明确了方向之后,赵洪向院领导下了军令状:筹办微创学科,开展肿瘤热疗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做不成也不再回去做外科医生!赵洪形容那次决定是破釜沉舟,因为他说只有断了退路才会一路向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赵洪一直紧贴国内外肿瘤学科的前沿领域开展临床工作。随着微创技术的崛起,不单纯追求“根治”,而以最小的创伤局部控制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延长其生存期,成为赵洪不断努力的方向。他在研究生阶段就参与了我国第一代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设备的临床前期工作,创立肿瘤微创中心后,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华东医院肿瘤科作为单个医疗单位,完成了超过1万例次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恶性肿瘤治疗,并最终将HIFU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定于号称“癌中之王”的中晚期胰腺癌,至今已完成近5000例次的胰腺癌HIFU治疗,已有不少患者存活6年以上。在此领域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不满足让他
  ——以肿瘤病人的最终获益为目标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高科技的诊断设备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大量的早期肿瘤被发现,同时,比以往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社会资源用于肿瘤的治疗。然而,对恶性肿瘤的总体疗效仍不尽人意,究竟结症何在?一部分思想开放、率先抛弃行业偏见的肿瘤专家开始反思传统的肿瘤治疗理念,提出了在肿瘤治疗中应以“整体治疗”取代“单纯的肿瘤治疗”。
  整体抗癌理念认为,宿主(机体)和肿瘤的比势是决定肿瘤病人预后的关键,在肿瘤的局部治疗中,减少创伤,保持机体的抗病能力与清除灭活肿瘤细胞同等重要,尤其在已有播散可能(肿瘤的生物学边界不易确定)的肿瘤病例中。
  赵洪就是肿瘤整体治疗理念的推崇者,他倡导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在局部治疗中强调微创治疗,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中主张各种手段多兵种作战,取长补短,发挥综合优势,而非“单打一”,在治疗理念上主张放弃行业偏见,积极反思,以病人的获益为唯一目的。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像当初不满足于单纯的肿瘤外科治疗一样,赵洪也并不满足于已得心应手的HIFU治疗,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将业务范围扩展至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射频透热治疗,腔内透热介入治疗,碘125密封籽源瘤内植入,射频、激光消融,抑癌基因、溶瘤病毒的局部应用等多项新型的肿瘤靶向治疗,加上已有的肿瘤常规治疗手段和整合治疗平台的建立,华东医院的肿瘤综合治疗已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整体优势。目前,赵洪所主持的华东医院肿瘤科累积完成的HIFU治疗、肿瘤的碘粒子内放射治疗和肿瘤深部热疗的数量均在上海居前列。
  每开展一项新的技术,除了大量的查询文献和实地考察外,赵洪更多的是感受到挑战,是对自己已经熟悉的技术的部分否定和补充。“这个过程有时很痛苦,需要有年轻的心态,就是永不满足的精神”,赵洪时常对自己这样说,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能给病人一个最优化,最有可能获得奇迹的治疗方案。
  看着他取得的成绩,同行们不禁赞叹,别看赵洪上班时间忙忙碌碌,别看他平日里不肆张扬,但在科研教学领域里也收获颇丰。赵洪带领华东医院HIFU中心在刚创立的第6个月就成功申请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靶向治疗》,至今已举办6届,该科也是华东医院第一个招收国外进修医生的科室,近3年获得各类科研基金共480万。
  不满足让他
  ——把工作定义为“带技术的服务”
  赵洪说,“以前我作为外科医师,只关注年轻的、有根治可能的早期肿瘤病人,而现在我的病人多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或老年肿瘤患者,这类人群往往由于病情的复杂和‘无根治可能’而得不到各方面足够的重视。”
  赵洪认为,老年患者和壮年患者,中晚期病人和早期病人因为享有同等的权利,而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在他二十多年的医学生涯中,从未有过一次医患纠纷,因为他非常体贴病人,也能够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肿瘤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赵洪把手机号向所有病人公开,有危重病人时,晚上为了不影响家人,他会把手机调至震动档绑在手臂上,一有急情,立即赶往医院。同时,赵洪特别重视和病人的沟通,“因为他们是有社会属性的人,不只是肿瘤的载体,爱心和同情心是任何一个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在华东医院HIFU中心,病人送的锦旗挂满了整整一面墙,赵洪往往会独自一人面对着它们沉思,“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不止一个感人的故事,也在默默地鞭策着我,病人用生命和信任为我们的成长付了学费,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啊”。
  对青年医生的成长,赵洪也颇有感触。他说考进医学院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且很勤奋,但医学教育中往往记忆的内容多,表现为比较教条,进入临床后,经验的成分多,医学领域等级制度森严,跟在导师后,往往会形成只会查文献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古人云三十而立,在这一领域却四十都难立,希望医学院的学生能破除一些惯性的思维模式,不要迷信教条,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对于立志投身这个领域的年轻人,赵洪希望他们一要珍惜自己18岁时所拥有的理想,不为小利所诱。二要敢于创新,永不满足,这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三要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能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四要准确把握医患关系,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其他文献
1  卡门在十米开外打量着奎帕,当地向导在旁边低声耳语:“瞧,那个老头儿,他叫奎帕,是个印第安巫士,也是个药用植物专家。你要的东西或许从他那儿能够找到。”卡门注视着前方的奎帕,除了相貌着装与旁人有所区别,行为没有任何异样。尤其是在亚利桑那州靠近墨西哥边境的地方,这里的印第安人并不罕见。卡门对美国西南部这一带再熟悉不过,此前他已多次深入,收集印第安人使用草药的资料,作为他人类学研究的田野调查。此时,
2009年5月23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7届执行会议正在选举新一届主席。当主持人宣布,来自中国的贾金生以绝对优势当选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2任主席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与会的华人都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中国代表首次当选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那一年,贾金生46岁。  对贾金生的采访非常困难,因为他的工作太忙了。除了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常委,还兼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名
2013年6月22日,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此次,共评选出百余位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及年度人物特别奖。当荣誉光环笼罩在赵淑权身上时,谁也不曾想,他是其中唯一的一位退休返聘的科学家。  48年前,他刚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带着满腹才华,英姿飒爽,踌躇满志,从此开始了科研事业;48年后,他已退休10余年,但仍然在科研领域苦心钻
摘 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加重,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再度成为学者的讨论热点。然而,笔者认为已有的讨论并未能尊从马尔库塞的原意,缺乏对其中解放属人的自然的认识。本文试图从新感性、审美、消遣冲动三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度解析,以期对还原一个真实的自然革命论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爱欲 新感性 美 消遣冲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强大的技术为中介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马尔库塞的自然
“依靠自主创新,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工艺技术集成实现OLED技术的产业化。”16年前,博士毕业留校工作的邱勇在清华大学启动了OLED项目;16年后,以该项目组为基础成立的维信诺公司,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行业内独树一帜,产业化应用成果喜人。  产业化应用是终极目标  2008年,神七飞天,举世瞩目。在航天员顺利出舱完成太空行走之时,清华大学、维信诺公司OLED项目团队的成员们比国人更多了几分激动和喜
Jeremy Kerr和同事对67种欧洲和北美大黄蜂从1901年至2010年的地理标记,建立了一个观察数据库。他们将近几十年中每个大黄蜂品种向北移动的变化与气候较冷的1901年至1974年时的基线大黄蜂活动做了比较。意外发现,在最近较暖和的几十年内,大黄蜂的活动范围并没有向北转移。它们的活动范围缩小了--它们在北美和欧洲的活动范围都缩小了至多300公里。与此同时,它们的种群从其活动范围的最南端和最
当我们享受互联网时代的种种便捷时,有一群正在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默默奉献的学者,用他们的智慧正开辟着计算机研究的新领域!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凡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沉稳、博学、健谈,有着敏锐的时代触觉,与他谈话,就如同走进一座计算机科技博物馆。在2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李凡长勤思善学,兢兢业业,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现已成为行业内的典范。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给予人类光明和温暖。地球上的一切能源归根到底都来自于太阳,然而人类对传统能源的过度开采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已让地球不堪重负。为了争夺和控制能源资源,各国之间的战争和冲突不断。既然太阳的能量来自于聚变,那么能不能在地球上实现可控的聚变,从而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还世界一份祥和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清华大学工物系教授高喆。  高喆,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考入清华
雄伟的太行山下,是古老而神奇的三晋大地,在这片热土上,既留下了悠久的历史,又谱写着新时代的传奇。有这样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以满腔热情和坚韧执著,向缺水少雨,干旱频发的自然环境发起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记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旱农人”。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6年的一个深夜,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一户人家的灯仍然亮着。灯下,一群科研人员满脸疲惫却又很兴奋地激烈争论着。
摘要:知识源于人类的根本需要,是人类的本质性特征,知识史是人类本质的展现史。人类具有两类主要的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意义、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内核分别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为一体,都是以批判为特征的自由精神的体现。不同知识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特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