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历史新课程教育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初中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趋势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感态度培养 价值观形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47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所受到的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是初中教师进一步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历史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增强教师课堂语言的感染性
  初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基础的有关古今中外的历史常识,其内容对丰富学生历史常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基础性的特点也就导致内容的相对枯燥性。此外,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学科,并且,我国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在时间上跨度大,其内容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因此,无法有效勾起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的乐趣,为此,教师在对历史事件描述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增强自身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师慷慨激昂的描述中既初步了解历史的真相,又能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述中使自己的感情能够得到升华和净化,从而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不是简单的词语可以描述的,历史是充满画面感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认识到历史知识的现代性和丰富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因此更加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善于利用学科优势进行教学。在历史学科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来弥补知识的古老特点,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远古的生活,感受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初中生的思维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更多的搜集,对网上资源中纪录片、历史剧或是其他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将其整理出来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图片和视频中、在具体形象的感知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说,关于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教师既可以引领学生在平时的观看电视的过程中加以注意,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讲解。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录片或是影片都非常多,教师可以列举视频中人物的话语或是进行人物形象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对人物形象的评价里自动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内在的情感,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进学生对历史进行研究的乐趣,对学生历史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事件的评定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采取讨论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论是一种有效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的教学形式。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修正自己不正确的看法,而教师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握学生基本的评定标准,对学生的世界观和认识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为教师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从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和修正。比如,秦始皇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教授完秦史之后就可以针对上面的论题开展讨论。对于秦始皇的评定学生会自动分成两组,一组认为其是暴君,而另外一组认为他是千古一帝。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其实,中学生的阅历和知识面导致其无法说出比较新颖的观点,只能通过教材和老师上课所传授的知识进行观点的辩论,因此,通过讨论,学生能在辩论的过程中复习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并且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并从中培养起历史的是非观。此外,通过辩论和讨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来分析人物和事件,从而使学生培养起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理科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文科则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教师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比如说,历史课本中对我国四大发明只是简述其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其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的,而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模式无法让其从中解读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因此,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性质,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的同时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古代我国四大发明与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的对比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和意识,从而有效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爱国意识。在历史教材中不乏英雄和伟人的事例,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向人文教育方面深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在增强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树立正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历史观以及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增强课堂语言的感染性、创设教学情境、完善课堂组织形式和发挥学科优势等内容不断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到了高中,由于知识点的增多,灵活性的加大,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讲以及巩固强化。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教师应在新生入学时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特点,为搞好衔接打基础;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小组交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的习惯,使他们掌握思维方法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职院校管理学生思路的必然趋势,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打开了个新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分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提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塑造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现代企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班组建设愈来愈凸现出他的重要
期刊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当然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哲学由此而逐渐失去对社会现实影响的问题.哲学工作者不仅承担着学术责任,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班级是学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体,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公共管理学的三个理论,以目标导向与过程管理的有效结合从
校园的安保问题,是关乎教学环境与师生安全性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校方的高度重视.在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下,无论是从高校发展还是安保机制上,采用社会化方法进行安保管理都存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