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分层——协作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中学教育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目的虽然在语言描述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在社会中可以自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多样的劳动者,这样就要求现代教育向个性化教育方向发展。从受教育者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是富有个性的,要真正使教育实现“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就应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及其意义,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实施个性化教学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采用“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教学理论上说,“分层——协作”教学模式的教育观点打破了过去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观,主张人才结构的多层次、多样化,使受教育者都能“各得其所”、各有发展。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做到因材施教。按照传统的“齐步走”方法,将会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现象。针对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掌握快的班级进行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课本,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宽其知识面;对掌握慢的班级主要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比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个人发展目标、个人研究目标,并将该目标分解为分层次、分阶段、可实现的具体化目标,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具体化、个性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要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可将授课班按学生水平分为高低A、B两组。对A组(大多数的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基本的要求;对B组(程度高的少数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Windows窗口操作时,A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技能(基本的鼠标操作);对B组学生要求在熟练地掌握了鼠标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学会键盘快捷键的窗口操作方式。只有从两种水平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新的发展区。
我们要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总的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项学生的作业,作为学生自我学习并完成的任务。如讲计算机硬件时,可拆开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并让其动手拆装计算机,把原先认为拆装计算机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现实。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训练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合作”与“协作”的教学方式,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A、B组)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地“显化”学生的个性亮点,注重学生情感发展,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目前,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的科目主要是信息技术课程。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类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得好并富有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对画图的形象性思维活动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设置、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偏爱;还有些学生受以往学习环境的限制,对计算机可能还知之甚少。所以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规格的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教学效果,也违背了教学规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些矛盾。计算机网络教室提供了一种网络学习环境,即通过学生机的浏览器访问教师服务器的教学资源。这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指导、监视、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其主导作用也能充分施展。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以研究学习为主体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课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如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写“纳米技术”和“机器人”等论文,学生能主动上网获取资料,进行节选和编排,最后以展板形式展出,还可以请专家作报告。在这一“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与网络、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网络相互之间的协作构成了一个个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使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得到不同的、有特点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使之逐步完善,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使这一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最终成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立新 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中国遠程教育》。
2.任剑峰 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中国电化教育》。
3.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分层——协作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中学教育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目的虽然在语言描述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在社会中可以自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多样的劳动者,这样就要求现代教育向个性化教育方向发展。从受教育者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是富有个性的,要真正使教育实现“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就应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及其意义,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实施个性化教学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采用“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教学理论上说,“分层——协作”教学模式的教育观点打破了过去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观,主张人才结构的多层次、多样化,使受教育者都能“各得其所”、各有发展。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做到因材施教。按照传统的“齐步走”方法,将会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现象。针对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掌握快的班级进行知识的扩充,不局限于课本,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宽其知识面;对掌握慢的班级主要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比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个人发展目标、个人研究目标,并将该目标分解为分层次、分阶段、可实现的具体化目标,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具体化、个性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要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可将授课班按学生水平分为高低A、B两组。对A组(大多数的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基本的要求;对B组(程度高的少数学生)的教学任务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Windows窗口操作时,A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技能(基本的鼠标操作);对B组学生要求在熟练地掌握了鼠标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学会键盘快捷键的窗口操作方式。只有从两种水平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新的发展区。
我们要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总的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项学生的作业,作为学生自我学习并完成的任务。如讲计算机硬件时,可拆开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并让其动手拆装计算机,把原先认为拆装计算机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现实。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训练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合作”与“协作”的教学方式,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A、B组)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地“显化”学生的个性亮点,注重学生情感发展,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目前,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的科目主要是信息技术课程。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类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得好并富有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对画图的形象性思维活动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设置、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偏爱;还有些学生受以往学习环境的限制,对计算机可能还知之甚少。所以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规格的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教学效果,也违背了教学规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些矛盾。计算机网络教室提供了一种网络学习环境,即通过学生机的浏览器访问教师服务器的教学资源。这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指导、监视、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其主导作用也能充分施展。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以研究学习为主体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课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如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写“纳米技术”和“机器人”等论文,学生能主动上网获取资料,进行节选和编排,最后以展板形式展出,还可以请专家作报告。在这一“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与网络、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网络相互之间的协作构成了一个个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使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得到不同的、有特点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使之逐步完善,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使这一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最终成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立新 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中国遠程教育》。
2.任剑峰 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中国电化教育》。
3.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