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时代新品:原来是把电视机掰开卖
2015年10月12日,小米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预告称:“次世代新品即将到来”。而在10月19日的发布会上,这款产品揭开面纱—小米电视3。最终,小米电视3如约抢到了当日头条。然而此次大家所讨论最多的并非它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屏幕参数,而是全新的设计。
小米电视3采用了机屏分离的设计,电视的显示屏和主机分开,各种接口、芯片和扬声器,均位于电视主机上,也就是说电视主机其实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小米盒子。雷军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为了保证小米电视的性能能够同步于时代。
对于一台电视机来说,其最主要的成本是在屏幕。电视机的生命周期大概会是10年,然而摩尔定律告诉我们,当价钱不变时,每18~24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就会提升一倍。将生命周期超过十年的屏幕和生命周期仅有一两年的电视主机进行分离,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电视机性能升级的门槛,小米认为这是次世代的。
有意思的是,在几天后召开的酷开电视机新品发布会上,酷开方面也表示,其新品支持主机盒模块化定制升级。“可升级电视”似乎有一种成为行业新潮流的潜力。
小米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
机屏分离,听起来是个很高大上的概念,但事实上小米并非是在机屏分离这个方向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率先推出“可升级电视”的,应该当属海尔。早在2014年1月9日,海尔便推出了一款名为海尔模卡的智能电视机。和曾经的小霸王类似,海尔设计了一个类似于PCMCIA的接口,可以让用户插入不同的硬件卡,从而使电视具有更丰富的影音、游戏以及教育功能。不久后,三星也推出过类似的可升级电视产品。不过,无论是海尔还是三星,其可升级电视机都并没有在江湖上掀起太大波澜。
相对于传统电视厂商通过插卡的方式扩展电视机功能而言,小米的方案要更加激进—电视屏幕彻底沦为一个显示器。而小米电视的机屏分离方案之所以受到市场的热议,一方面与小米自身的体量和互联网品牌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时机有很大关系。
在小米和乐视等厂商的不断教育之下,如今国内市场对智能电视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升级换代速度的不断提升,智能电视产品性能不足的问题也充分暴露,很多用户都感同身受。小米此举,的确是切中了用户的痛点所在。
而传统电视机厂商所的“升级”概念没成为潮流,除了时机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问题还是来自于内部。“采用分体方式,导致用户换机速度减缓,对整个行业是毁灭性的,所以传统电视厂商在这方面有基本默契。整机BOM上,分体式设计成本更高,所以传统厂商都是在高端产品线上尝试,目前也只有三星和海尔两家有推出。”知名分析师潘九堂转述的一位传统电视厂商人士的话,正是这个内部原因的最佳解释。
不卖电视卖内容
从技术上讲,将机屏分离并不是什么难题,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商业模式上。对于绝大多数传统电视厂商而言,其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通过供应链、物流渠道的整合,并利用品牌口碑从电视机硬件本身来赚取利润。对于他们而言,电视机本就是长生命周期的产品,而通过更换主机来“续命”,无异于自废武功。毕竟,屏幕仍然是电视机硬件中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次小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推机屏分离,其实也是跟其商业模式有关。尽管有曝料称,小米电视主机的成本约为500~600元人民币,其999元人民币的售价仍有可观利润,但实际上小米已将盈利重心放在了内容上。
小米为了机屏分离,已经筹划了两年时间。这两年,小米一直通过小米盒子进行试水。与此同时,大量和内容相关的工作也正在展开。期间小米因内容库的问题多次和乐视进行口水战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还历历在目。
一年前,新浪网主编陈彤加盟小米,负责 MIUI生态中的内容建设。小米方面为他准备了10亿美元的“见面礼”,而陈彤也立下“军令状”—最多半年的时间,让小米的内容产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小米电视实现了中超赛事直播,芒果TV和荔枝TV的内容先后接入MIUI TV版。小米电视上接入播控平台的正版视频内容总量达到18 051部,小米已与国内前12大视频网站中的10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今年6月中旬召开的小米“海纳百川”发布会上,雷军将智能电视的含义拆解为“电视 智能 内容”。回过头再来看小米电视3此次的机屏分离,我们便可以发现,小米电视卖的不是屏幕,也不只是小米盒子,而是一个内容入口。遗憾的是,对于传统电视厂商来说,目前还没有全面回击的实力。
2015年10月12日,小米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预告称:“次世代新品即将到来”。而在10月19日的发布会上,这款产品揭开面纱—小米电视3。最终,小米电视3如约抢到了当日头条。然而此次大家所讨论最多的并非它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屏幕参数,而是全新的设计。
小米电视3采用了机屏分离的设计,电视的显示屏和主机分开,各种接口、芯片和扬声器,均位于电视主机上,也就是说电视主机其实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小米盒子。雷军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为了保证小米电视的性能能够同步于时代。
对于一台电视机来说,其最主要的成本是在屏幕。电视机的生命周期大概会是10年,然而摩尔定律告诉我们,当价钱不变时,每18~24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就会提升一倍。将生命周期超过十年的屏幕和生命周期仅有一两年的电视主机进行分离,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电视机性能升级的门槛,小米认为这是次世代的。
有意思的是,在几天后召开的酷开电视机新品发布会上,酷开方面也表示,其新品支持主机盒模块化定制升级。“可升级电视”似乎有一种成为行业新潮流的潜力。
小米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
机屏分离,听起来是个很高大上的概念,但事实上小米并非是在机屏分离这个方向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率先推出“可升级电视”的,应该当属海尔。早在2014年1月9日,海尔便推出了一款名为海尔模卡的智能电视机。和曾经的小霸王类似,海尔设计了一个类似于PCMCIA的接口,可以让用户插入不同的硬件卡,从而使电视具有更丰富的影音、游戏以及教育功能。不久后,三星也推出过类似的可升级电视产品。不过,无论是海尔还是三星,其可升级电视机都并没有在江湖上掀起太大波澜。
相对于传统电视厂商通过插卡的方式扩展电视机功能而言,小米的方案要更加激进—电视屏幕彻底沦为一个显示器。而小米电视的机屏分离方案之所以受到市场的热议,一方面与小米自身的体量和互联网品牌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时机有很大关系。
在小米和乐视等厂商的不断教育之下,如今国内市场对智能电视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升级换代速度的不断提升,智能电视产品性能不足的问题也充分暴露,很多用户都感同身受。小米此举,的确是切中了用户的痛点所在。
而传统电视机厂商所的“升级”概念没成为潮流,除了时机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问题还是来自于内部。“采用分体方式,导致用户换机速度减缓,对整个行业是毁灭性的,所以传统电视厂商在这方面有基本默契。整机BOM上,分体式设计成本更高,所以传统厂商都是在高端产品线上尝试,目前也只有三星和海尔两家有推出。”知名分析师潘九堂转述的一位传统电视厂商人士的话,正是这个内部原因的最佳解释。
不卖电视卖内容
从技术上讲,将机屏分离并不是什么难题,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商业模式上。对于绝大多数传统电视厂商而言,其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通过供应链、物流渠道的整合,并利用品牌口碑从电视机硬件本身来赚取利润。对于他们而言,电视机本就是长生命周期的产品,而通过更换主机来“续命”,无异于自废武功。毕竟,屏幕仍然是电视机硬件中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次小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推机屏分离,其实也是跟其商业模式有关。尽管有曝料称,小米电视主机的成本约为500~600元人民币,其999元人民币的售价仍有可观利润,但实际上小米已将盈利重心放在了内容上。
小米为了机屏分离,已经筹划了两年时间。这两年,小米一直通过小米盒子进行试水。与此同时,大量和内容相关的工作也正在展开。期间小米因内容库的问题多次和乐视进行口水战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还历历在目。
一年前,新浪网主编陈彤加盟小米,负责 MIUI生态中的内容建设。小米方面为他准备了10亿美元的“见面礼”,而陈彤也立下“军令状”—最多半年的时间,让小米的内容产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小米电视实现了中超赛事直播,芒果TV和荔枝TV的内容先后接入MIUI TV版。小米电视上接入播控平台的正版视频内容总量达到18 051部,小米已与国内前12大视频网站中的10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今年6月中旬召开的小米“海纳百川”发布会上,雷军将智能电视的含义拆解为“电视 智能 内容”。回过头再来看小米电视3此次的机屏分离,我们便可以发现,小米电视卖的不是屏幕,也不只是小米盒子,而是一个内容入口。遗憾的是,对于传统电视厂商来说,目前还没有全面回击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