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下的纪念馆馆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文化治理思想为导向审视纪念馆馆文化传播的本质:以文化为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将传播视作一种交互性、建构性的社会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发纪念馆馆文化传播功能、媒介途径、新领域等以纪念馆馆文化塑造文化共同体、打造文化交互平台、激发社会组织及个体传播文化的自觉性与能动性,进而增强纪念馆馆文化传播感染力与影响力。基于文化治理视域探究纪念馆馆文化传播路径。
  关键词:文化治理;纪念馆;馆文化;传播
  文化治理以现代治理理念为核心,注重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的自觉性及社会关系与秩序的维护。在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不再是文化空间及社会属性的保存地点,而是公众平等享有文化环境及文化公共服务、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因此,纪念馆的文化定位、馆文化传播渠道与方式等都发生了全方位的调整,不仅需要治理与营造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交互与建构环境,还需要通过契合时代、符合公众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传播方式激发公众文化自觉性,使其成为纪念馆馆文化传播的主体,进而使纪念馆馆文化传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重塑纪念馆文化定位
  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不仅仅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及重大事件的纪念地,而是公众汲取事件精神、接受思想熏陶与心灵启迪、交互并建构文化的广袤空间。为此,应重塑纪念馆文化定位,将纪念馆由永久性文化机构、宣传教育场所转变为容纳多元文化、凝聚文化力量的共同体[1]。一方面延伸纪念馆馆文化的传播范围,使公众在馆内与馆外均可受到伟人思想、事件精神的感召,借助线下与线上活动的融合开展使深处纪念馆文化辐射范围内的公众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浸润,以此增强纪念馆作为文化交互与建构场所在社会治理中的效果;另一方面,将纪念馆文化传播视作人们学习、思想交流的渠道及载体,消除文化传播中的“消费色彩”,纪念馆不再是文化的管制者,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中介者,以馆内资源的共建共享带给公众精神层面的享受与体验。
  二、构建网格化治理组织
  相对于文化管制来说,文化治理思想倡导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协同行动。在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馆文化传播不再是紀念馆或文化管理相关部门的“专权”,而是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平等享有的文化权。因此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都将成为纪念馆馆文化的创建者、传播者、交流者。基于此,应成立网格化治理组织有效合作、互动治理以解决纪念馆这一“文化共同体”所面临的发展与传播问题。如企业与纪念馆互动合作推进文化的交流与广泛传播,借助纪念馆文化传播的基本功能促进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协同发展;再如赋予公众纪念馆文化的阐释与建构权,使其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纪念馆馆文化传播中,即使在公众离开纪念馆后,其文化因素及底蕴对公众的影响依然不会消散,而是内化为人们内心的民族情愫、坚毅精神,外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以此发挥纪念馆馆文化在维系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治理作用。
  三、实现文化传播分众化
  纪念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载体,也为人们纪念、祭奠伟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依托,具有极强的历史记忆价值、文化价值。文化治理视域下,纪念馆不再是文化的传递主体、单纯的历史记忆空间,而是对外开放、实施宣传教育、促进文化交互的重要场所,为此,应根据公众在精神、文化上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分众化文化传播策略[2]。其一要在纪念馆现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增添时代性、生活性元素,既需要体现人物思想与事件精神,又需要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提供指导,使其在与纪念馆馆文化交互中明确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其二要以创新为驱动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陈列空间,如针对学生群体凸出人物生平事迹的陈列,使其以“看故事”的形式获得精神的感召。
  四、激发个体文化自觉性
  文化治理中,个体是最根本、最广泛的治理力量。在多元文化冲击、快餐式文化层出不穷的环境下,不良思潮、负面及非理性信息大肆传播,对个体治理成效、个体文化自觉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使纪念馆馆文化共同体更为稳定,需激发个体文化自觉性。其一,纪念馆与学校、图书馆、基层文化馆等合作,使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时刻以道德为准绳约束自身行为;其二,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纪念馆馆文化传播覆盖面,加强对纪念馆功能、活动、陈列项目等的宣传与介绍,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为契机开展网络祭奠、纪念活动,使人们的情感有依托、精神有寄托,以活动架起人们追思对国家及民族有贡献人物、追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桥梁,进而使人们时刻获得知识文化与精神慰藉,以此增强人们对纪念馆馆文化的认同感,在文化熏陶下进行自我规训、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结束语
  文化治理理念为纪念馆馆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视域、新空间与新思路。纪念馆需秉承文化交互与建构的思想与社会组织、企业、个体构建网格化治理组织,铸牢文化共同体,并通过分众化文化传播、激发个体文化自觉性切实提升纪念馆馆文化传播影响力与感染力,以此发挥纪念馆馆文化在维系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唤醒公众文化及行为自觉性上的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昊.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的新传播途径探索——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J].传媒论坛,2021,4(08):129-130+133.
  [2]曹瑞颖,邱玥,方江菲.新媒体环境下西安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1(03):70-72.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纪念馆 050400
其他文献
摘要:此次研究将针对烟草种植展开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且会结合实际种植状况对相关问题作出整体性的分析与论述。希望能给广大烟草种植户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与方法。本文将结合以下三点内容对其作出全面性的分析。首先是烟草种植的生态环境选择;其次是对烟草种植的质量把控方法;最后是对烟草种植的病害防治方法研究。  关键词:烟草种植;问题探究;策略分析  我国是烟草种植大国,基于我国人口对于烟草的需求,以及世界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格局变化,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区聚集,农村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如何让农村初中学校的发展空间不再被挤压?学校的管理规范和人文提升成为提升学校自身魅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要让我们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有信心。  关键词:农村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发展;人文提升;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加大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但有些企业和单位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认识不足,拖欠社会保险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拖欠额度也越来越大,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大量的逃费行为,不仅加剧了基金收入低于基金的给付需求,而且使得养老保险承担着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制度也面临着种种困难,本文分析企业逃缴社保费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险;企业逃费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数字化管理库的建立、智能化监控实施监测等园林植物景观来说,带来了管理方式和设计方式的积极影响。此外,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当今高校园林课程中的使用和推广,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和具体的把握园林植物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将高校园林的课程与实践相互结合,充分的分析信息化技术手段背景下园林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探索信息化教
期刊
摘要: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学风情况是根基本源,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情况的调研,基于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对策,构建“大学风”建设理念,提升学风建设的针对性。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业规划;学习目标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引导学生专心向学,刻苦钻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为更全面、多维度地了解学风状况,为学风建设工
期刊
1. 氨氮治理技术  作为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典型指标,氨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处置一直非常重视,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成熟的治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化学氧化法等。根据其实现原理的不同,这些技术可以归结为富集分离法、氧化法以及生物法。  1.1氨氮富集分离  (1)离子交换与吸附  离子交换和吸附经常一起讨论,因为两者去除氨氮的原理类似。离子
期刊
摘要:纪念馆承载着我国发展历史与文化自信,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是国家与民族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我国纪念馆历史悠久,基本建设相对完整,可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教育发展需求,但为保障纪念馆文化进一步发展,还应不断探索传播纪念馆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纪念馆;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近年来人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学习文化的新媒介,人们在参观纪念馆中感受到历史文化价值与内涵,深入了解中华民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在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对此提出了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建议: 政府完善创业政策,社会提供创新环境;高校优化创业氛围;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影响因素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政府保障不够完善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深圳的城中村,是大多数来深者栖息的第一站,是深圳梦工厂里的乌托邦,在这里谱写着无数个深飘故事,承载着十五万人的白天与黑夜。位于深圳南山的白石洲片区就是这样的存在。再这里居住着一万多人。2019年白石洲开始旧改,如何把即将消逝的村落文化和深漂的奋斗精神保留下来,成为服务在社区的社工深入思考的问题。社区的社工发现在这里生活两三年以上的居民对村落有浓厚的感情。  那能否让社区居民去探索挖
期刊
摘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利用优质石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使高水平石化类高职院校的名师、精品课程、优秀教材通过网络在石化系统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构建石化职工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公共平台已经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本文从培训平台的建设、培训资源建设已经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信息化;培训平台;开发应用  一、社会服务培训平台的建设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