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在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讨论其改进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患者630例,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15例)和对照组(3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而观察组则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加强管理。比较两组皮下瘀血、溶血、采血量不准确、穿刺针头脱出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的方法,有助于减少真空负压采血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效果满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采血方式。
  【关键词】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原因分析;改进方法
  3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05-02
  真空静脉采血是采血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其安全方便逐渐被广泛应用。但因护理原因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计量不准等问题逐渐增多。不但影响医学检验结果,而且危害患者健康。因此,分析探讨采血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意义重大。现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患者630例,探讨护理问题原因,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患者630例,其中男347例,女283例,患者年龄16岁至82岁不等,平均年龄40.7岁。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15例)和对照组(315例)。两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肘正中静脉真空负压采血。采血前禁食水,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及所做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等到回血后,才能将采血针尾的端插入到真空胶管塞内。均匀摇动抗凝管,可避免溶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如,可以应用PDCA循环理论,来加强和改进护理管理。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下瘀血、溶血、血液流出不畅、采血量不准确、穿刺针头脱出、抗凝血液凝固、医源性污染等。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皮下瘀血患者发生皮下淤血主要与血管因素、护士按压不当、患者采血部位活动过早引起。临床观察表明,肥胖者的浅静脉不易暴露,易造成穿刺深浅失当,导致血管损伤,血液流入皮下。针对该原因,应做好采血前的方法指导,正确掌握按压采血部位和按压时间(3-5min)、禁止揉搓、嘱患者适宜时间再活动等等。有的护士按压不当,血管进针处未能充分按压,按压时间短、力量不适宜导致患者皮下瘀血。仔细嘱患者正确压迫,力度适中,中途不松手等等。采血10min内尽量不要活动,若伸肘,可不弯曲静脉,不移位穿刺点。
  3.2溶血真空负压过大、负压管摇晃过于剧烈均可导致溶血的发生。采血时,插入后针头时,可采取斜插的方式,能有效减少血液与试管壁的接触。轻微、缓慢的摇晃血液。
  3.3血液流出不畅若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或者真空负压度不够可导致血液流出不暢。护士应及时调整针头的角度和位置,或稍退出针头,避免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真空负压不够时,可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与采血量相等的空气,形成负压。
  3.4采血量不准确组织采血护士认真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耐心;制定严格的采血规范并执行;为避免视觉误差,采血试管必须直立放置。采血过少影响检查结果,采血过多,会造成血液的浪费和患者心理压力。
  总而言之,临床上可通过以上措施,减少真空负压采血并发性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姜臻,苏朝艳,刘丽琴,等.临床应用真空负压管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088-1089.
  [2]韩军,张竹丹.临床应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7):565-566.
  [3]苏宝香.静脉抽血后减少皮下淤血的方法与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133):9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l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手术的80例神经外科手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实验组患者有38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烧伤后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序号的单双码,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34例。一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2%(32/34)远远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P<0.05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90例确诊早期宫内妊娠,自愿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進行药物流产,加强用药后的观察并做好护理,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健康教育。结果90例早孕患者完全流产84例占93.3%,6例不全流产占6.7%,予以清宫。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一种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量少、安全高效的方法。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早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普外科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普外科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2h、36h、72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結论针对性的护理
期刊
【摘要】心理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十分重视对行为科学的研究,作为护士应该较好的认识护士行为,如语言、微笑的价值,仪表与审美,态度与气质,慎独等,并探索护士行为在临床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微笑;仪表与态度;慎独  39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8-01  护士的行为是护士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护士行为要具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才能自觉地承担对病人和社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方法选自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预后、有无并发症、有无护理合并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无中风等不良结局,发生2例并发症;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如今罹患呼吸内科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住院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中,内科护理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但是同时在护理中也存在很多风险因素,需要护理人员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掌握相应的对策和规避风险的方法。本文将介绍呼吸内科护理中都会出现哪些風险以及原因,同时提供回避这些护理中风险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389文章
期刊
【摘要】综合大众健康时间和护理实践,就诞生了社区护理,通过整体途径和健康教育整体途径,维护和促进大众健康,对社区中的人群、家庭、个人实行健康管理就是社区护理的宗旨。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护理的计划、协调和实施具有非常意义。基于多年工作经验及体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护理工作的特点与任务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社区;护理工作;任务;特点  3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9月收治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40例,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P)结合抗过敏药物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有害分子指标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铬(Cr)的变化。结果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