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的文化自觉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与文化是音乐研究中两个基本而且重要的命题。中国音乐发展的当下景观表现为音乐表现形式多样化和音乐审美观念多元化。中国音乐在大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仍然凸显中国音乐个性,其价值取向体现在“和”为基础,“变”为本质。 中国艺术理论高度重视和谐。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音乐对先进的文化进行不断地适应和调整,由此表现出“变”的特质。在文化自觉的命题中,中国音乐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判断和自我创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音乐也显现出文化多元化的效应。我们认为,中国音乐个性的发展,应该在流动的立体的河流中,走向文化自觉。中国音乐应该秉持自己的文化立场和审美趣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同时,对总体上多元的音乐现象有更趋于理性、包容和建设的态度。
  【关键词】中国音乐;音乐个性;文化自觉
  众所周知 ,在音乐的世界里,既无国度之分,亦无语言、种族、贫富之分。音乐,是最能引起人类心灵无限共鸣的主题,是没有国界的艺术。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总能成为艺术与美学相融合的陶冶精品。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总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彰显文化的意义,由此,研究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就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中国音乐发展的当下景观
  音乐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而存在发展的。从我们祖先的劳动耕作开始,音乐便产生了。从两千多年前的编钟到汉代的鼓吹乐、唐代的丝竹乐以及20世纪以来,在吸收西方音乐元素后形成的种类繁多的音乐形式中,可以看出,我国音乐种类繁多:古典、流行、爵士、摇滚、说唱、乡村音乐、电子音乐等等,其表现和演绎的形式更是缤纷多彩:歌剧、音乐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美声、民族、通俗、舞蹈及各类民族器乐独奏等。中国音乐发展至今,现代音乐人对音乐又有一种全新的诠释和演绎,从而使中国音乐的古典与流行、高雅与通俗、民族与时尚等元素又融汇在一起,表现出了迥于中国传统的音乐景观。
  (一)音乐表现形式多样化
  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其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中国音乐的表现形式自古以来遮蔽在具体情境、情味的表现中,使其展示出另一面的价值,即自娱性和个人性。中国音乐重在自娱自乐,尤其是古代音乐,音乐人乐感来了,即兴可以奏上一曲。用于表现音乐的乐器也特别强调自身音色的独特性和个性。如编钟、编磬、琴、瑟、筝、三弦、琵琶,乃至二胡、板胡等等,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出音千变万化,表现十分灵活,与音乐表现的个性化需要和谐相生。中西方对音乐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但是双方最基本的思想方式都是一种“源于(缘于)人生的原初体验视野的、纯境域构成的思维方式。[1]只是中西方实现的路径不一样。中国重在返回内心体验,这种具体性、体验性与诗意性的追求,使得中国音乐重诗意的宣泄,在音乐中透射出的人格和人的追求精神,营造此岸世界的和谐,因此,音乐表现形式的“以我观物”的特点就折射出情景性、境域性的需求。传神写意,感物抒情就表现出多样化的追求。纵使是现代流行音乐,虽然受到西方音乐的和声、配器及各种乐器的影响,但是仍表现出了厚实的传统音乐的元素,姿态各异的音乐表现形式使得中国音乐韵味无穷。
  (二)音乐审美观念多元化
  论及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人应该不会忘记2001年中国乐坛的一场论战,即“谭卞之争”。著名旅美作曲家谭盾和老资格指挥家卞祖善,因音乐观念问题产生争执,结果导致谭盾当场拂袖而去。谭盾和卞祖善所理解的音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或者说不是在同一的音乐观念上理解音乐的。任何民族的音乐都存在本土与世界的冲突与融合,这已经超越了音乐技法和表现的差异,更深层的是不同观念的碰撞和文化的交锋。在当下的中国,音乐审美日益多元化,高雅与通俗、流行与古典、中国与西方等等元素,能够并行于世。正如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说的:“只要是精美的音乐,无论人们怎样去演奏它,它毕竟还是动听的音乐。”[2]比如中国的民族唱法,就是以中国民歌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的发音及呼吸方式,从而显现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唱法。中国乐器也能与西方乐器完美结合,如由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先生和古筝演奏家袁莎共同演绎的钢琴古筝合奏曲《临安遗恨》。同时,西方的音乐也在吸收中国的音乐元素,典型的代表有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中国的作品《梁祝》等等。这些音乐作品深得大家喜欢,也表现出了音乐审美的多样化。
  二、凸显中国音乐个性的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音乐在发展的历史中,仍然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胆吸收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但仍然恪守着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柔美,宁静和谐,沉淀着“天人合一”和“尚和”的审美观念,总是给人以无限的愉悦、慰藉和鼓舞。营造物我情感互相感发、物态人情交融的音乐审美境界。在凸显音乐个性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和”与“变”的完美结合。
  (一)“和”为基础
  中国艺术理论高度重视和谐。无论是音乐“物感论”的音乐与“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与自然的和谐,都表达了对音乐“和”的需求。在音乐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中,中国音乐主要通过音乐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可见音乐文化并非单纯的作为思想感情的载体,它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生命间的和谐关系准则。所以也才有中国戏曲音乐中的“打、念、做、唱”及速度、节奏、情感、韵律的变化,才有旋律的曲折和抑扬顿挫,才有中国音乐情、景、心、体的和谐存在。纵使是新音乐,也把中国传统的“和”的思想演绎得淋漓尽致。
  中国音乐在吸收世界先进音乐的过程中,在其调式、曲调、节奏、曲式上仍然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以及崇尚中庸的思想影响,呈现出一种“游心于万物之初”的音乐思维品格。中国人的浑圆归一、物我相融、天人相合的人生旨趣在中国音乐的“和”的价值中情须合理,声须有度,欲须有节。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命题,就强烈体现为这种“和”的价值基础,取得意味深长的音乐效果。   (二)“变”为本质
  音乐在本质上是个性的世界。中国音乐有自己非常优秀的个性传统,在受到西方文化入侵后的中国音乐,在本质上已经与古代中国音乐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当然不是一味地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是指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对先进的文化的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而实际上,中国20世纪以来的音乐已经很自然地融进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并且经过不断的磨合,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和谐相生,自然成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音乐传统,成为了中国音乐的基本结构。如《国歌》、刘天华的二胡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等,而我们已经很自然地把这些已经与西方音乐结合的中国音乐视为了中国音乐传统。由此,中国音乐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传统本身是流动着的,流动着的传统才是一种活态的文明,也才能被不同时期的人们所接受所认同。如维也纳音乐会中我国民族音乐乐团的演奏,为什么能受到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欢,也是因为中国的传统音乐吸收了现时代的音乐元素并进行了合理的变化,从而使中国的音乐传统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中国音乐个性发展走向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指向的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自我的正确定位。在文化自觉的命题中,音乐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判断和自我创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显现文化多元化的效应。
  音乐具有多元性以及对多元并存的价值认同。音乐家和听众应该秉持自己的文化立场和审美趣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同时,对总体上多元的音乐现象有更趋于理性、包容和建设的态度。我们认为,中国音乐个性的发展,应该在流动的立体的河流中,走向文化自觉。只有反映一个民族精神本质的音乐文化才是个性的、有内涵的。但是,在全球对话的时代,中国音乐不是孤独的。在音乐领域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他们的视线投到了“世界音乐”这个全球新音乐现象上来。还有些学者提出了“全球性世界音乐美学”,认为它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多类混合”。真正的世界音乐是带着差异的共同生活,音乐存有个体差异性。然而,一味让大家陷入各自的差异中,只能成为一个个孤独的个体,其危害与重一致性是一样的。中国音乐的文化自觉就是承认不同民族间文化的深刻的互联性,关注着世界音乐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着音乐文化的内涵,保持中国音乐的活态发展。
  总而言之,音乐文化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传承。正如《传统是一条河流(音乐论集)》的序言中说到的,华夏民族音乐传统“不择涓涓细流,百川归海那样地容纳吞吐着华夏各民族的汗水、血、泪以至沁人肺腑的湿润气息。她的深邃足以汲取异地远域的清泉而不变水质……”[3]中国音乐文化在保持自身价值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的文化,走向一种文化自觉,从而真正显现出中国音乐自身的创造性与发展性。
  [参 考 文 献]
  [1]张祥龙.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3-14.
  [2] 焦东建、董茉莉译. 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40.
  [3] 黄翔鹏. 传统是一条河流(音乐论集)[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03.
  (责任编辑:牛世生)
其他文献
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市场经济所体现的民主意识也逐渐消解了文化艺术领域的意识形态性,这是形成中国文化艺术界文化思想、艺术风格兼收并蓄多元纷呈格局的社会基础。相对于80年代从封闭走向开放而形成的思想碰撞与激荡,90年代的艺术发展更趋于稳健与沉潜。就画院建设而言,一方面随着各地政府对于文化投入的加大,各地纷纷创建了公立或民营、或公立民营相结合的画院,由此形成了全国性的
期刊
《20世纪北京绘画史》  主编:邵大箴、李松  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  开本:16开本  定价:420.00元    《20世纪北京绘画史》为北京地区当代绘画史专著,属地域性绘画史。由于在20世纪里,北京常常处于时代的漩涡中心,美术活动的全国性与北京地区的地域性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单独梳理出北京绘画史的发展脉络,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本书的编写是由北京画院院长王明
期刊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暨系列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创作、理论与叙事:现代性视域中的美术史”学术研讨会,即围绕文献展和书稿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而展开讨论。会议于12月15日14时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17日中午,议题主要是中国美术史叙事模式和方法论的思考。17日中午之后移到西安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时半天的自由谈,主要讨论“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的成绩与有待完善之处,也涉及了近现代
期刊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是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一名学生时,就拜读了樊祖荫教授许多文章,深受教益。进入21世纪以来,我作为一名高校的音乐教师,特别关注音乐研究的学术动态,相继拜读了很多知名学者的学术论著,其中樊祖荫教授著述的《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系列文卷;还有《广西民间合唱研究(一、二、三)》、《多声部民歌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论马思聪〈中国民歌新唱〉中的和
期刊
认识周凯是在1979年,当时他就读于以陆俨少为导师的浙江美术学院山水画研究生班,对传统绘画潜心钻研的精神以及温文尔雅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0年代初期,我们又在上海邂逅,此后在他的家中陆续看到一些变革传统表现形态的水墨粉彩山水画,并有了更深入的晤谈。1985年他迁居深圳之后,彼此间的联系少了,偶尔在刊物上看见他的重彩画新作,面目大异于前,不禁为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而惊诧。今年三月,周凯汇集
期刊
“都市水墨”这件事,对我来说是艰辛的难事。一是水墨本身表达的局限性,二是传统水墨的固定形态。就从这两点,别说是创新,哪怕有一毫米的突破谈何容易。我时常叹气,深感自己力不从心。  深圳有着很特别的水墨氛围,水墨展览及水墨论坛是常客。观念“眼花缭乱”、技法“人满为患”。这种繁荣带给了我亢奋和冲动,于是开始了水墨观念与水墨技术双项探索与实验。  水墨作为绘画的母语有着无限的审美境界,技法也早已登峰造极。
期刊
曹清早年擅画密林,层层叠叠,不厌其“繁”。一幅《秋日吟唱》竟能持续画上九年工夫。即使近年创作的《瓶子系列》,虽以造型简略的瓶子为一统画面的图式,却仍以不厌其“繁”的复合图像与符号充斥瓶中世界。今日画坛浮躁风气日炽,曹清独与时风相左,沉潜于蜗居中精心营造心中一方圣土,这已属于独标异格。  然而殊不知,曹清真正令人钦慕的本领是让功夫变得举重若轻,笔愈繁而意愈清、境愈奇,情愈净、趣愈浓,于无声处涌动着沁
期刊
这是一种有教养的艺术,一种亟待我们的艺术史认真对待的艺术。这种艺术需要我们运用古老的中国文人绘画和现代西方的抽象绘画的理论来加以诠释。  毫无疑问,文人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一千多年来,它的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的形式也没有出现过革命性的变化,它只是在一种渐渐的演进中展现着文人对于趣味的完善和追求,而这种趣味又与整个文人的生活和学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与社会大众保持着一定距离。显然,文人艺术
期刊
着一袭羽衣,携一缕清风,她似从远古而来,轻步款款,衣袂带风,笑靥盈盈。  掬一阙宋词,拈一首唐诗,她在千年情丝中流转把酒问天,只邀明月;  磨一纸砚香,临一轩秋色,她在翰墨氤氲中静思,观黄昏暮落,赏晓风残月;  拨一竿碧色,踏一叶兰舟,银铃笑,欲满棹,彼岸花红疏影俏,荷气满塘香未消;  焚一炉相思,暖三尺深寒,飞雪簌簌,寒梅映雪。一片晶莹剔透中,那个痴心古曲的女子,低吟浅唱,声声慢,几回环。  雁
期刊
【摘 要】古代黎族乐舞的形成和发展,源于自身古老历史文化的独特创造,得益于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多年来却不被世人所熟知。从舞蹈、民歌、乐器等方面论述中国古代黎族乐舞的重要性。从而激起我们更好多视角的传承音乐文化,使其得到更深远的保护和发展,显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黎族乐舞;保护;传承  偶然一次去观看民族原生态艺术晚会,晚会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原生态的歌舞作品。当主持人报幕说:“下面请欣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