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观当前成人钢琴教育,很多学生急功近利学习钢琴一段时间就半途而废了,而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学钢琴太难、太枯燥、坐不住、太消耗时间等等。其实笔者认为练琴并非时间越长越好,弹好钢琴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本文将从自身练琴的经历与目前的钢琴教育现状为基础,总结出了一种学习方式,取名为剔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即指剖析作品,由简直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一步一个脚印清醒的弹好钢琴。
【关键词】:剔骨;弹钢琴
一:“剔骨”前培养学者的成就感是基础
钢琴这个乐器总是能给人以高雅之感。会弹钢琴的人好似都闪耀着一种莫名的气质。于是很多成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学习钢琴。有的学者目的性很强,只想学习一两首曲子,可以在朋友聚会等公众场合,卖弄一下音乐才华。而有的人想通过学习钢琴来提升自我修养。也有一部分人想要弥补童年时的音乐梦等等。但笔者认为但凡来学习者必是喜爱音乐之人。
但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者,学着学着就放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一首完整的曲子都不会,而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工作太忙没时间练琴”“家里没人看管小孩,没时间练琴”“没有艺术细胞”“自己太笨,没有天赋”“弹钢琴太难啦”等等诸如此类。
对于这些难题、瓶颈期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成人钢琴学员。我学琴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六年左右,我从拜耳、哈农、钢琴基础教程一选弹到第四本;再到车尔尼599、849、299、弹到740就放弃练琴啦。这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的,同时没有一套完整可行、有效的方法,耐不住寂寞的我中断了钢琴的学习。这学期我再一次开始重拾起我心心念念的钢琴,从前的经验和现在的思辨,突然让我顿悟了。对于成人这个特殊的学琴集体,应该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其学习,我总结了一套学习方式名叫剔骨式。
首先是选择练琴的曲目。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的艺术。且大多数的学员都是零基础的,识五线谱的能力弱。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耳闻能详且旋律性很强的作品。这种教学提高了学员视唱练耳和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为培养其成就感打下了基础。
二:“剔骨”即是看懂乐谱
(一)“剔骨”的第一把宝剑——基础乐理知识
理论是实际动手操作的前提,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是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而识五线谱是练钢琴的开端。包括识得乐谱中的谱号、拍号、调号、音符的时值及在钢琴的位置、演奏记号、音乐术语,才能完整的完成一首作品。正如“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基础理论的学习非难事,熟能生巧。
善学之人善思善总结。初学阶段我们常见的谱号一般有高音、中音、低音谱号。常见的拍号有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在24个大小调里常见的调号有C大调、D大调、降E大调、E大调、F大调、降G大调、G大调、降A大调、A大调、B大调以及关系小调。常见节奏型两个十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小切分、大切分、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等。常见音乐术语有表情术语如Afektvoll柔情的、Allamarcia进行曲风格、Grazioso优美的、Mesto悲哀地等等;力度术语如pp很弱、p弱、mp中弱、f强、ff很强、sf突强、dim渐弱、cresc.渐强;速度术语lento约=52慢板、Andante约=66行板、Presto约=184急板、rit渐慢、atempo回原速;奏法术语如legato连奏、stace.断奏,跳音、gliss刮奏;踏板术语如ped踏板、senzaped不用踏板、u.c.左踏板;其他术语如tr.颤音、tremolo震音、
D.C.从头反复、solo独奏、cadenza华彩等。
因为成人的阅历知识较丰富,思辨、理解能力强。学习基础乐理知识是很容易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巧用方法,灵活变通,理论联系实践教学。课后再辅助练习基础乐理试题以达到信手拈来。
(二)“剔骨”的第二宝剑——曲式分析、和声学、背景分析
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弹《彩云追月》,我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弹完整首曲子,当我煞費苦心的练出几小节、几个乐句后非常开心,就不停的练这几个小节,于是这部分就越来越熟练。但我试着往后面弹时,觉得总是练不好,再看看后面的谱密密麻麻的。于是“困难癌”发作了,又开始练前面已熟练的,自我陶醉。就这样这个曲子就停滞不前了。由于我的逃避,困难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导致我没有完成这个曲子,也放弃了弹琴。
由于内心对钢琴的不舍,近日我又重新开始审视它,于是我再一次面对作品《彩云追月》,用学过的曲式分析剖析作品。瞬间我感觉插在整个作品中的“骨头”被我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一下豁然开朗。
那么要怎么剔呢?首先练引子的8小节,练好琶音和颤音,以及左右手的连奏。且一定要解决作品中自己弹不好的小节,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自我陶醉的那几个小节里止步不前。而作品是一首单三部曲式,A部分是整首曲子的第一次主题,而A1部分是A部分的再现,即是第二次主题的出现,它比A部分的和声织体加厚、采用八度的形式出现,给人气势磅礴之势。熟练后我可以唱弹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我用对比来练习,而A+A1就解决了20小节。B部分是A部分的展开呈示段。共17个小节,旋律多采用了模进和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对比变化发展。整个作品的骨架就清晰的展露出来,“剔骨”后,我就开始有计划的练琴。很快我就初步流畅的完成了整个作品。
而极致“剔骨”则是对作品的背景认识,查找相关作品的文字以及音视频的资料,了解作品的背景,升华对作品的认识。于是我再根据对作品的背景了解,处理作品的演奏情绪。作品的完整性、感染力被呈现了出来。如行云流水、高潮迭起、清脆悦耳,其间夹着一股浓浓的民族味浸绕其中、楚楚动人。
(三)“剔骨”的第三把宝剑——合理分配练琴时间
分析出乐谱的结构后,应该有计划的安排练琴。例如:单三部曲式,可以首先练主题部分,再练再现部分。这样可以加强对主题的深刻记忆。然后再练展开段,这样可以与主题段对比练习。以便于找到规律节省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探索与练琴的兴趣。时间的利用是作品完成的关键,我们不能练好一段以后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练琴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左右手配不齐,或不连贯、错音的现象。而我们必须克服这一个个小困难,得从精练、慢练到原速连贯练习,熟练后再加速练习,最后背谱练习。
在完成一个新作品的后,千万不要“猴子掰玉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方式,该有“温故而知新”、“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的学习习惯。每次练琴合理分配时间,巩固已完成的作品,制定计划把新作品分部分按时按质的完成以至熟练。
四,总结
成人不受管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如果是老师枯燥乏味的“喂养”式学习,而非主动性的学习,则在学习之路上定不会长久。“剔骨”的学习方式使头脑清醒的弹钢琴,必定是学者自主获取。它提高了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兴趣也日渐增强。且弹奏的技术技巧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变得娴熟。
“剔骨”的学习方式即是掌握、利用好三把宝剑。由简直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循序渐进的提高基础乐理知识、分析作品能力、视谱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清醒的弹好钢琴。赶走畏难情绪,为学琴树立了自信心,明白每个作品怎么练。
作者简介:罗欣,女,汉,籍贯四川省巴中市,在读研究生,就读学校:大理大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剔骨;弹钢琴
一:“剔骨”前培养学者的成就感是基础
钢琴这个乐器总是能给人以高雅之感。会弹钢琴的人好似都闪耀着一种莫名的气质。于是很多成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学习钢琴。有的学者目的性很强,只想学习一两首曲子,可以在朋友聚会等公众场合,卖弄一下音乐才华。而有的人想通过学习钢琴来提升自我修养。也有一部分人想要弥补童年时的音乐梦等等。但笔者认为但凡来学习者必是喜爱音乐之人。
但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者,学着学着就放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一首完整的曲子都不会,而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工作太忙没时间练琴”“家里没人看管小孩,没时间练琴”“没有艺术细胞”“自己太笨,没有天赋”“弹钢琴太难啦”等等诸如此类。
对于这些难题、瓶颈期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成人钢琴学员。我学琴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六年左右,我从拜耳、哈农、钢琴基础教程一选弹到第四本;再到车尔尼599、849、299、弹到740就放弃练琴啦。这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的,同时没有一套完整可行、有效的方法,耐不住寂寞的我中断了钢琴的学习。这学期我再一次开始重拾起我心心念念的钢琴,从前的经验和现在的思辨,突然让我顿悟了。对于成人这个特殊的学琴集体,应该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其学习,我总结了一套学习方式名叫剔骨式。
首先是选择练琴的曲目。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的艺术。且大多数的学员都是零基础的,识五线谱的能力弱。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耳闻能详且旋律性很强的作品。这种教学提高了学员视唱练耳和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为培养其成就感打下了基础。
二:“剔骨”即是看懂乐谱
(一)“剔骨”的第一把宝剑——基础乐理知识
理论是实际动手操作的前提,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是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而识五线谱是练钢琴的开端。包括识得乐谱中的谱号、拍号、调号、音符的时值及在钢琴的位置、演奏记号、音乐术语,才能完整的完成一首作品。正如“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基础理论的学习非难事,熟能生巧。
善学之人善思善总结。初学阶段我们常见的谱号一般有高音、中音、低音谱号。常见的拍号有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在24个大小调里常见的调号有C大调、D大调、降E大调、E大调、F大调、降G大调、G大调、降A大调、A大调、B大调以及关系小调。常见节奏型两个十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小切分、大切分、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等。常见音乐术语有表情术语如Afektvoll柔情的、Allamarcia进行曲风格、Grazioso优美的、Mesto悲哀地等等;力度术语如pp很弱、p弱、mp中弱、f强、ff很强、sf突强、dim渐弱、cresc.渐强;速度术语lento约=52慢板、Andante约=66行板、Presto约=184急板、rit渐慢、atempo回原速;奏法术语如legato连奏、stace.断奏,跳音、gliss刮奏;踏板术语如ped踏板、senzaped不用踏板、u.c.左踏板;其他术语如tr.颤音、tremolo震音、
D.C.从头反复、solo独奏、cadenza华彩等。
因为成人的阅历知识较丰富,思辨、理解能力强。学习基础乐理知识是很容易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巧用方法,灵活变通,理论联系实践教学。课后再辅助练习基础乐理试题以达到信手拈来。
(二)“剔骨”的第二宝剑——曲式分析、和声学、背景分析
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弹《彩云追月》,我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弹完整首曲子,当我煞費苦心的练出几小节、几个乐句后非常开心,就不停的练这几个小节,于是这部分就越来越熟练。但我试着往后面弹时,觉得总是练不好,再看看后面的谱密密麻麻的。于是“困难癌”发作了,又开始练前面已熟练的,自我陶醉。就这样这个曲子就停滞不前了。由于我的逃避,困难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导致我没有完成这个曲子,也放弃了弹琴。
由于内心对钢琴的不舍,近日我又重新开始审视它,于是我再一次面对作品《彩云追月》,用学过的曲式分析剖析作品。瞬间我感觉插在整个作品中的“骨头”被我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一下豁然开朗。
那么要怎么剔呢?首先练引子的8小节,练好琶音和颤音,以及左右手的连奏。且一定要解决作品中自己弹不好的小节,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自我陶醉的那几个小节里止步不前。而作品是一首单三部曲式,A部分是整首曲子的第一次主题,而A1部分是A部分的再现,即是第二次主题的出现,它比A部分的和声织体加厚、采用八度的形式出现,给人气势磅礴之势。熟练后我可以唱弹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我用对比来练习,而A+A1就解决了20小节。B部分是A部分的展开呈示段。共17个小节,旋律多采用了模进和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对比变化发展。整个作品的骨架就清晰的展露出来,“剔骨”后,我就开始有计划的练琴。很快我就初步流畅的完成了整个作品。
而极致“剔骨”则是对作品的背景认识,查找相关作品的文字以及音视频的资料,了解作品的背景,升华对作品的认识。于是我再根据对作品的背景了解,处理作品的演奏情绪。作品的完整性、感染力被呈现了出来。如行云流水、高潮迭起、清脆悦耳,其间夹着一股浓浓的民族味浸绕其中、楚楚动人。
(三)“剔骨”的第三把宝剑——合理分配练琴时间
分析出乐谱的结构后,应该有计划的安排练琴。例如:单三部曲式,可以首先练主题部分,再练再现部分。这样可以加强对主题的深刻记忆。然后再练展开段,这样可以与主题段对比练习。以便于找到规律节省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探索与练琴的兴趣。时间的利用是作品完成的关键,我们不能练好一段以后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练琴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左右手配不齐,或不连贯、错音的现象。而我们必须克服这一个个小困难,得从精练、慢练到原速连贯练习,熟练后再加速练习,最后背谱练习。
在完成一个新作品的后,千万不要“猴子掰玉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方式,该有“温故而知新”、“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的学习习惯。每次练琴合理分配时间,巩固已完成的作品,制定计划把新作品分部分按时按质的完成以至熟练。
四,总结
成人不受管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如果是老师枯燥乏味的“喂养”式学习,而非主动性的学习,则在学习之路上定不会长久。“剔骨”的学习方式使头脑清醒的弹钢琴,必定是学者自主获取。它提高了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兴趣也日渐增强。且弹奏的技术技巧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变得娴熟。
“剔骨”的学习方式即是掌握、利用好三把宝剑。由简直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循序渐进的提高基础乐理知识、分析作品能力、视谱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清醒的弹好钢琴。赶走畏难情绪,为学琴树立了自信心,明白每个作品怎么练。
作者简介:罗欣,女,汉,籍贯四川省巴中市,在读研究生,就读学校:大理大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