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那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展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源于学生的生活。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一课后,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题:我们教学楼的前面有一个圆形场地,如果要铺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第三,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例如,在教学《周长》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一群调皮的小鸡在一面靠墙的草地中觅食,你有什么办法不让它们走散呢?假如给你篱笆,围一个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小鸡活动场地,你能设计几种方案?
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后,还要使学生有问题可质疑。例如,教学《小数初步认识》时,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就同学生一起逐行阅读,并不时提出示范性的问题,学生受到启发,也纷纷提出问题。
主动研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尝试解题。例如:在《合理安排时间》这一教学活动课上,围绕“做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我请学生根据某个早晨的活动安排:听广播、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吃早饭、读英语、洗碗筷和体育锻炼等具体内容,制订一份合理的计划,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猜想。
通过交流猜想,选择更优方案。在学生交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要鼓励学生开展互相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运用不同方法,验证猜想。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让学生说出1/2、2/4、3/6这三个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有的学生说:“用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分别画出1/2、2/4、3/6,比较阴影部分的面积,由此证明1/2=2/4=3/6。”还有的说:“用线段图,证明三个分数相等。”
拓展变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多少种方法计算27 5,没想到讨论后,学生说出了近十种方法,如“从27往后数5,27 5=32。”“把5分成3和2,27 3 2=32。”“把27分成25和2,25 5 2=32。”
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懂得在开放中施以变化,设计多类题型。调节性开放题,如妈妈买了相同价格的糖,付了40元钱,找回4元,你知道妈妈买了几盒糖吗?策略性开放题,如数出题目中□的个数,要求不重复、不遗漏。结论性开放题,如2、4、6、7、10这5个数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说出选择标准。综合性开放题,如四年级学生去春游,请学生按下列素材确定一个最佳的租车方案。(大客车:限坐42人,每辆每天1000元;中巴车:限坐24人,每辆每天600元。成人:27人;学生:203人)
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策略进行适当的评价,如:“我提取的解决问题的信息是关键的吗?是有效的吗?”“我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否是唯一的?还有更好的吗?”“我运用规则解决问题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简捷?”等。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采取相应策略的,所运用的策略受具体情境的制约,只有对它们进行提炼、概括,才能使之产生迁移。因此,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题过程,分析具体策略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应用意识、策略意识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四个意识,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这四个意识,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去积极探索。当问题得到解决后,便可引导学生继续创新,使思维向高层次发展。
编辑 肖佳晓
展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源于学生的生活。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一课后,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题:我们教学楼的前面有一个圆形场地,如果要铺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第三,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例如,在教学《周长》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一群调皮的小鸡在一面靠墙的草地中觅食,你有什么办法不让它们走散呢?假如给你篱笆,围一个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小鸡活动场地,你能设计几种方案?
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后,还要使学生有问题可质疑。例如,教学《小数初步认识》时,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就同学生一起逐行阅读,并不时提出示范性的问题,学生受到启发,也纷纷提出问题。
主动研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尝试解题。例如:在《合理安排时间》这一教学活动课上,围绕“做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我请学生根据某个早晨的活动安排:听广播、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吃早饭、读英语、洗碗筷和体育锻炼等具体内容,制订一份合理的计划,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猜想。
通过交流猜想,选择更优方案。在学生交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要鼓励学生开展互相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运用不同方法,验证猜想。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让学生说出1/2、2/4、3/6这三个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有的学生说:“用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分别画出1/2、2/4、3/6,比较阴影部分的面积,由此证明1/2=2/4=3/6。”还有的说:“用线段图,证明三个分数相等。”
拓展变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多少种方法计算27 5,没想到讨论后,学生说出了近十种方法,如“从27往后数5,27 5=32。”“把5分成3和2,27 3 2=32。”“把27分成25和2,25 5 2=32。”
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懂得在开放中施以变化,设计多类题型。调节性开放题,如妈妈买了相同价格的糖,付了40元钱,找回4元,你知道妈妈买了几盒糖吗?策略性开放题,如数出题目中□的个数,要求不重复、不遗漏。结论性开放题,如2、4、6、7、10这5个数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说出选择标准。综合性开放题,如四年级学生去春游,请学生按下列素材确定一个最佳的租车方案。(大客车:限坐42人,每辆每天1000元;中巴车:限坐24人,每辆每天600元。成人:27人;学生:203人)
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策略进行适当的评价,如:“我提取的解决问题的信息是关键的吗?是有效的吗?”“我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否是唯一的?还有更好的吗?”“我运用规则解决问题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简捷?”等。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采取相应策略的,所运用的策略受具体情境的制约,只有对它们进行提炼、概括,才能使之产生迁移。因此,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题过程,分析具体策略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应用意识、策略意识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四个意识,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这四个意识,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去积极探索。当问题得到解决后,便可引导学生继续创新,使思维向高层次发展。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