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头祭水神。
  ——[唐]张 籍《杂曲歌辞·春江曲》
  在中国古代社会,祭祀一直都是邦国中的大事,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敢懈怠的。《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仪》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可见,祭祀源于人们对天地鬼神既敬且畏的心理,在这一心理的驱动下,人们会按照一定的仪式向神鬼致敬、献礼,以求得它们的宽恕和护佑,这便是“祭”。
  且看下图中“祭”字的演变过程:
  观图可知,“祭”乃一个会意字。在甲骨字形中,“祭”的右边是一只手(又),左边是一块肉,中间的小点则表示肉块上粘连的血滴。因此,甲骨文中的“祭”所表示的就是上古先民用鲜肉献祭于祖宗神灵的意思。金文的“祭”省略了表示血滴的小点,却在下方增加了一个代表供桌或祖宗牌位的“示”字,强调了献祭的主体和方式。篆文的“祭”秉承了金文的形体,但其结构更匀称,形体也更为美观。楷书缘此写作“祭”。
  最初的祭祀活动其实很简单,只是在崇拜对象的灵物前放置象征性的食品以示报恩、崇敬而已,旨在希望通过祭祀活动使自己得到神灵的庇佑。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祭祀活动也变得多而复杂。但在先民的心中,祭祀始终是一种神圣而严肃的仪式。
  西汉王充在《论衡·祭意》中说:“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这里面的“报功”指的是天地河岳给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存条件,这与祖先神灵的庇护是分不开的,所以要用“祭”来报答。而“修先”则是指先妣、先考都是自己的亲人,生时有养育之恩,死后也绝不可以背弃,所以要以“祭”的形式让其死后有所享。
其他文献
【技法导入】  镜头剪辑本是电影制作的一种方法,即将影片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将多个镜头组成一个连贯流畅、主题鲜明且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在写作时,也可采用类似手法进行文章构思。即在审题立意以后,根据需要表达的主题,把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多个独立生活片断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种构思技法就叫“镜头剪辑法”。  【技法指津】  选择这种手法进行写作,可使作文的时空跳跃性增大
期刊
它的造访,纯属偶然。儿子吃饭犹如“种饭”,在小院里撒下饭粒一层。我罚他背诵了三遍“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不想,这些珍珠般的饭粒,成了意外的美餐,让这只鸟儿垂涎。  当这只鸟忐忑地站在墙头时,样子有点忸怩,像手持请柬出席晚宴的女宾,有几分矜持,又有几分半推半就。梁实秋先生说:“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信然!它披着细花的头巾,穿着鹅黄的内衣,袭一件翠绿的外套,像刚过门回娘家的新媳妇,又像二人转
期刊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糖,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小时候的梦想特别多,最初的梦想就起源于糖果。那时候我非常喜欢吃糖,希望长大后当个卖糖果的,弄个糖果店,屋子是糖做的,框架是糖做的,牌子也是糖做的,然后里面一直开空调。吃糖果,卖糖果多好啊,不仅能看着别人笑,自己还能吃,不管吃多少。(对“糖”喜爱的文字表达得过于详细,显得啰嗦,若改为“那时候我非常喜欢吃糖,不信,你看看我的虫牙就知道了”一句更能凸显出“
期刊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A-list。Circle(一流的圈子),我的妈妈也不例外。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的圈子一直是她的女儿。但最近,我却觉得妈妈的注意力渐渐从我身上转移出去了……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学会了玩微信,这本来是妈妈的个人爱好,我和爸爸不应干涉。可自从妈妈学会了玩微信后,我们家着实忙乱了一阵子,就连意见很少与我一致的爸爸,都和我站在了反对妈妈玩微信的同一战线上。但我的妈妈却依
期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伪“新民会”企图拉拢李苦禅等社会名流为他们做事,被李苦禅断然拒绝。此后,李苦禅辞去日伪公立学校教职,短期在私立美术学校教中国画,并参与中共领导的地下抗战活动。他将自己的家作为联络点,利用画家的身份作掩护,多次巧妙地将一份份情报传给八路军。  李苦禅的地下行动最终还是引起了日本宪兵特务的怀疑。1939年5月14日,敌人以“勾结八路军”为罪名,将李苦禅与学生魏
期刊
【阅读前言】  虚实结合,就是作者将眼前所见的实实在在的人、事、物、景与通过联想、想象而虚构出来的景象结合在一起,以扩大文章内涵的一种写作手法。一篇文章中,如果运用了虚实结合法,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1.借助旁人的讲述或反应虚写主要描写对象的生活状况或其他特征,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2.在实写中,运用联想、想象的手法,插入与之相似、相反或相关的其他场景,造成虚实相称或虚实对比,以突出描写对象某方面
期刊
岁月的车轮在四季的路上碾过,留下了一条条深深浅浅的痕迹。四季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如痴如醉,我也从中得到了无限的快乐。  当看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我就知道春姑娘来了。我站在公园中享受着“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细腻与温柔,此时,太阳是金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走到小河旁,我轻轻地抚摩着一条条纤细嫩绿的柳枝,别提多开心了。我不禁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随风
期刊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四周都喜气洋洋的一片,甚至连空气中也沾染了几丝喜庆。  腊月二十六,我们几个表兄弟姐妹满心期待地迎来了炸煎堆的日子。等父母买来一大包糯米粉及各种材料时,我们几个就跃跃欲试了。按照奶奶说的方法,我们先拿清水把糯米粉按比例搓成面团,再放进沸水里慢慢煮熟;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粉团捞出来,混入余下的糯米粉和糖,搅拌均匀后再用手捏来捏去。结果,可怜的粉团“壮烈牺牲”在我们手中。看看那滑稽的
期刊
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起了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后慢慢地往洗手间摸索,不经意间瞟了一眼日历,9月10日!今天……今天居然是爸爸的生日!爸爸平日工作忙,从来就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今天,我要给爸爸举办一个最好的生日会!  我忙把日历捧在胸前,偷偷地潜回自己房间,迅速地拉开抽屉,把日历轻轻地放进去。忙完这一切后,我如同卸下了心头的大包袱。就在这时,妈妈突然走了过来,揉了揉眼睛说:“宝贝儿,今天怎么这么
期刊
土灶像个失恋的人,心灰意冷,似乎早被人遗忘,但我心怀敬意,它一直在我的生命世界里,点亮我的青春年少,让我的那份乡情,燃烧得更加炽热。  我生在陕北乡村,在土炕上度过了婴儿期。可以说,最初的温存是土灶给的。那个时候家家都穷,我家也不例外。饥饿这个入侵者,只有食物才能击退。村里的小伙伴可多了,我们爬上土崖畔上的老榆树,一把一把的嫩榆钱竟吃坏了肚子;我们还向邻村“进军”,偷偷窜到王家梁村的大石沟里,将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