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园里的浅吟低唱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在语文教学园里不断尝试,收获了诸多体会。
  一、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着教材优势,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小说《变色龙》,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孙权劝学》时,指导学生改编课文成课本剧,由学生当导演,学生自己筛选演员角色,然后编排,最后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兴味盎然;将文言文《小石潭记》改成导游词,在学生中挑选导游小姐和导游先生;教授诗歌《望天门山》《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时,学生根据课文绘图,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谱曲,将语文教学与美术、音乐相融合;学习《天上的街市》《乡愁》《黄河颂》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对于《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对待客人是否有礼展开辩论……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对教材的再学习,再创造,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演的能力,可达到“一石多鸟”的功效。
  二、丰富语文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发展”,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开放,教师可利用各项活动,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从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结合教学进度及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校内文化资源,开设书法课、诗文朗诵、诗词鉴赏会、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课、赛诗会、故事会、演讲会、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办手抄报、作文竞赛、竞职演说,办板报,写标牌、布告栏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
  三、利用校外资源,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发现,留心搜集,就能挖掘,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乳交融,难分难解。”因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开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锻炼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例如结合本地实际开发语文学习资源:青林寺村是全国唯一的谜语村,让学生调查访问,了解青林寺谜语的特点,弄清谜语语言的魅力及思想内涵;充当小记者,走乡串户,搜集高坝洲镇内的地名及古树传奇,编写民间故事。春节期间,荟萃各种春联,运用所学知识拟写春联、寿联。利用双休日,了解民风民俗,以“传统习俗”为话题进行作文训练。关心家人的生活经历及情感变化,开展“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增加学生生活体验,开掘学生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学生方能厚积而薄发,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宜都市高坝洲中学。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学生的心灵火花,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彰显人文情怀的花园。  一、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师生心灵阳光灿烂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利基础之上,那是很不稳固的,而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这种影响力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语文教育是最具人格特征的教育,语文教师用自己最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感染、陶冶着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
年年教《雷雨》,年年有感叹。“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这句一针见血的歌词简直可以涵盖古今中外所有对于爱情话题的感叹。《雷雨》当然也不例外。一个多情而残忍的周朴园,一个坚强而又恋旧的鲁侍萍,这二人注定了《雷雨》必然是一出好戏。初读《雷雨》,我曾经怀疑: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周朴园与这样的鲁侍萍吗?他们的恩恩怨怨叫人还敢相信爱情么?三遍《雷雨》读下来,我改变了看法。我觉得自己读懂了《雷雨》,读透了《雷雨》
她怎么会答应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呢?  读完《套中人》之后,你肯定会替华连卡发出这样的感叹或者提出如此的疑问。  就是啊,华连卡怎么会看上别里科夫的?  华连卡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她“个子高挑,身材匀称,黑黑的眉毛,红红的脸蛋”,在作者看来,这个乌克兰女孩简直像“果冻”一样招人喜欢。性格开朗的她整天“不停地哼着乌克兰的抒情歌曲,高声大笑,动不动就发出一连串响亮的笑声:哈,哈,哈”,华连卡的初次亮相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与历史学家心中所关注的,去发现这些事实所包含的那种模式(和旨趣)不同,小说家可以根据他心中想要表现的人的行动和价值方式,去选择或者创造出一些事实来。情节包含着某些自然阶段——开始,中间和结尾阶段。中间阶段叫做开展,结尾阶段就是矛盾产生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得法,文言文的教学也不是难不可攀,学生也不必害怕,文言文教学是“想说爱你也容易”。  一、激发兴趣,克服畏难心理  1.援引具体事例,认识文言文精巧  在说明“生命在于拼搏时”,爱因斯坦用了差不多100个字才说清楚,而孔子只用了四个字“生无所息”,简明扼要,切中精义。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连全部《论语》都那么简短,却包含了中国人政治
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故事背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志向高远又心高气傲的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了三年教员被迫回到农村但却又一心向往城市,在偶然的一次机遇后离开黄土地,开始个人在城市生活中奋斗的历程最终又回归到土地上来,以及在高加林的人生中面对爱情的选择而导致的爱情悲剧的故事,引发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思考。  小说于1982年在《收获》杂志第3期上发表后,很快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
《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的内容,此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所作,作者虽然移居台湾,但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家乡的新年、喝春酒、吃会酒,作者以“春酒”为主线,回忆了自己童年在故乡的种种美好经历。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怀旧”不仅仅是怀念旧人、旧事、旧景,更是怀念故乡,以此
课本剧的展演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不断地被运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剧排演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本剧排演具体过程分四阶段进行。  一、指导学生筛选剧本并进行角色分工  第一阶段,教师的指导重心放在学生对剧本的筛选上,自行分组,准备剧本。  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剧本的质量,尤其是改编的剧本,是否符合原著;二是演员自身的条件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也应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我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应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现状怎样?将会发展成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