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语文素养又怎能提高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一、精心设计开场白,创设最佳学习氛围
  “开场白”即引言或导语。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教师每次走进课堂的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特别是语文课,学生自认为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每当上课之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精神定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有经验的教师是从不忽视开场白的,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在上《春》这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
  
  师: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杜甫有一首《绝句》,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齐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又提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呢?
  (学生又齐背:“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与即将学的《春》的风格相吻合的。接着于老师又因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春》写的山水、草、树、花、鸟等景物的姿态、色彩,你们注意没有?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这段开场白师生一起活动,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很善于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人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进入课堂以前,精心设计一下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开场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巧妙选择切入口,出奇制胜
  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巧妙选择切人口,力争出奇制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好之”与“乐之”中求知。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方法。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采取了突出重点、大胆从高潮部分切入的方法。根据课文特点,我把此课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最精彩的一段对照起来学。同是梁山好汉,同是惩恶除凶,为什么在写法上却大不一样呢?一个是只三拳便使被打者先后“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彩帛铺”“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一个是先“喝”后“搠”,然后再“提”“丢”“扯”。
  为了弄清林冲杀死仇敌时为什么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就需要了解林冲的身份、经历、思想性格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这些在课文前半部分作了交代。至此,不需要教师作过多的提示,学生自会以极大的兴趣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再说诗词,其特点是语言凝练,内容含蓄,不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和写作背景,不太容易完全理解其内容。一般的教法是先解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我有时就不按这样的“老套路”,而是直接从诗词本身切入。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了解字面上“写了什么”,进而探究“为什么写”。此时介绍作者和背景,“为什么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诗词内在的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举例都是文学作品,应用文是否也可以巧妙地选择角度切入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敢于冲破思维定势,以有利于突出重点且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根据课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巧妙选择、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最好的教学突破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大胆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唱主角
  大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些呆板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哪里还有学习兴趣呢?
  而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不断地添置,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已随处可见,许多的学校还建立了多功能教室。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来运用,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教学。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个别教师思想还不够完全解放,老担心课文中的知识不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不用笔在纸上反复练习,知识就不能巩固。
  近几年听了一些公开课,深受启发,觉得上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五单元综合性学习《莲的文化知识》,一位教师敢于突破传统形式,大胆根据此文制作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片。她先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剪辑成电视片,配上解说词,生动形象,学生兴趣浓厚。同是这个综合性活动,另一位教师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以莲的生长属性、与莲相关的故事、关于莲的诗歌等内容展开竞赛,学生兴趣盎然。
  同一内容,不同的上课形式,但却获得了相同的效果。学生不是在教师按部就班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准备的过程,掌握了相关内容,了解了与之相关的许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课,学生还能打瞌睡吗?
  当然,还有很多创新的教学形式值得借鉴。例如,有的教师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改编、排练、演出后再讨论评析,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作为指导全程跟踪。有的教师则通过改变学生“排排坐”的形式,与学生“平起平坐”地进行讨论,这样也为学生留出了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走出来发言、表演。
  音乐是学生所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是语文课又是美学欣赏课,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能没有兴趣吗?当然,诗歌、散文采取配乐欣赏的形式,不是简单地找一段音乐边放边朗读,或者直接播放事先配乐的朗读带,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意境和所表达感情的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来配,看谁的配乐与诗文的内容、意境、感情、主旨最吻合。
  把课文设计成考卷上阅读材料的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练习中有字词句的理解,也有篇章结构、主旨的把握,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教师只在学生答案不正确时,启发解题思路。通过训练,学生不仅了解了答案是什么,更知道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方法也就不难找到了。
  总之,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退居“第二线”让学生唱主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反,学生还会学得更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响水中学)
  
  (责任编辑:王亦妮)
其他文献
作为企业家王石对美国的社会治理观察得入木三分:为什么美国不像中国一样玩速度?因为美国曾经为过快的增长付出过代价。他认为,美国是善于经营治理的国家,表现在合理地运用人才,把
经典诗文是酒,历久弥香。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童年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古人就有“童子以记诵为能”的说法。因此,紧紧抓住学
尽管课改在不断的推进,可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教师对教材的开发还是不够,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
一、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解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
若夫,伟哉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洲四海播真理,举国上下同敬仰。传道授业,旷世壮举。培养人才兴国运,国家繁荣举世羡。两袖拂清风,讲台三尺情。粉笔默无声,黑板留美文。殚精竭虑白头空,教书育人百年功。生跋涉,书山弥高勤奋起,千钧汗水助登攀;师蹉跎,智慧雨滴从天落,浩然正气谱新章。  庠序之巅,沿途多艰。三十几载奉献忙,孰能与之比攀;学子成绩几何,仰望空中飞雁;科学人文相联,做人聪明高尚;牢记新型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比其他职业有更多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这就是师德。很难想象一个品质低劣、行为不端、毫无师德的教师怎样去言传身教。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说人生有境界的话,我想师德亦有境界。我认为师德境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脚踏实地,甘于淡泊;乐于奉献,发自内心的爱与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无论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国内外汉语教学的开展,目前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供需失衡、教育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本文谨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逐步展开。新课程将原来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其中理科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加强了实验教学,增加了很多实验内容,如随堂实验、探究实验等,体现了理科教学以实验为本的思想。新课程的这些变化给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因此,了解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对
语文本身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生成。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打造魅力四射的语文课堂。  一、在“对话”中生成新的思想和语言  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人格平等、心心相通的时候,平等对话的语文教学才能生成。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小朋友
2009年3月29日,由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香河一中举行。此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更好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伟大号召。  由此,香河一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大胆创新,把“明德立身”生态德育理念作为一中的新校训;把“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质立校”作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