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新课标又强调学校、社区、社会等多方面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等。由此,各类校本课程纷纷登上了教学舞台。其中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教材倍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因为从身边的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但是,乡土教材的开发也有其随意的因素,如何让几十篇文章的组合反映一个地域的文化,并让学生们从中受益,这不单单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工作,更是教材使用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能够利用好丰富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积极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还应溯其“本”,追其“源”。这里所谓的“本”、“源”,离不开语文学科之本、乡土文化之源以及认知规律之源。
一、乡土语文教学要以语文学科为本
乡土语文学习首先是语文的学习。如果单纯地强调乡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而疏离了语文的文本阅读、语言实践、情感体验,那就偏离了课标的初衷,舍本逐末了。
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言语实践过程。乡土语文的学习也应该重视对各种文本材料的阅读,在语言中学习语言,犹如在江河中学游泳,顺理成章。乡土语文为言语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言语实践中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特有的地域文化人格。
语文学习还具有联想性的特点。乡土语文学习应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讲解讨论式学习和综合活动性学习等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比如,我们备课组在乡土语文中进行了“杭州的水文化”的专题学习,那么,通过相似性联想,也可以将教材中的“桥文化”、“莲文化”等与之组成一个系列,开展乡土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广义地看,语文还是很现实的学问,它最终是运用在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
比如《杭州乡土语文》中的问题设计里包含了大量的本土语文活动,去浙江博物馆、龚自珍纪念馆了解人物,让学生进行介绍本地人物、丝绸文化点滴谈的写作等,意在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敏感性。了解本地作家、艺术家、戏剧表演家,调查本地优秀电视台名牌节目,进行家庭餐桌对话的写作,调查一个电脑市场里的数码产品,了解地方剧种、歌曲的产生等,这些都是让学生注重生活实体,促进语文学习。
二、乡土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之源
关注文本,进行言语实践,并不意味着远离人文性。新课程注重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乡土语文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杭州乡土语文》中的“风物人情”、“岁月沧桑”、“纷纭人物”等几个单元,都具有浓郁的杭州地域文化特色,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特有的文化人格。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和《钱塘湖春行》,学生早已可以熟背,但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对写景诗的欣赏上,若能结合白居易的人生历程及与杭州的独特际遇来看这两首诗,学生就可以站在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文人性格角度来欣赏,再加上学生固有的对杭州白堤的历史的了解,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那么,寄情山水不再是单纯的文人的消极与落寞,“绿杨阴里白沙堤”也不再是一般的视觉美景了。这样,语文的学习与文化的熏陶感染是水乳交融、互有促进的。
在进行语文活动时,考虑到本土文化特色,对形成学生的文化人格、特有的个性品质十分重要。比如,对一个阶段以来杭州歌剧院的演出进行调查,对西博会当年展览项目进行分析,调查省城的几大平面媒体,对浙江大学各学院设置进行了解,并对各学院科系的设置作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推荐一个好的语文读物或材料供大家学习,去了解一个与杭州有关的文化名人,了解杭州为什么堪称佛地,分析拱宸桥旧地以前为什么是杭州商业中心、英日租界。学生学习语文大多处于一种语感状态,无意识和潜意识起着很大的作用,使得偶然学习和有意学习同时交错进行,这既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又随时会产生意外发现和收获。本土文化的渗透往往是在无意中达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珍视学生的这种发现与感受,及时进行引导并将这些散乱的无序的思维和成果系统化,成为真正的学习成果,巩固在个性品格之中。
三、乡土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认为,在乡土语文教学中,面对已经开发成功的教材,教师也要有再度开发的意识。同时,也应把再度开发的权利大胆地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和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自主寻找和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多篇单一的文章构成组块,形成一个话题,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而决定其内在需要的不同,进行话题的延伸。这种话题式的学习能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个体得以充分发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习者要学习的新知识只有与旧观念结合起来,构成观念团,才能被理解和习得。可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对组织新的教学的重要性。而对于语文乡土教材的教学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为学生已有的乡土文化知识大多是在家庭社会生活中习得的,且伴随着漫长的成长过程,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那么,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比如,在学习《杭州乡土语文》时,先让学生选择最能代表杭州特色的事物,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选西湖。教材中直接写西湖的有两篇:艾青的《西湖》和张岱的《西湖寻梦》,接下来对西湖这个话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纵向的可以找到古典诗歌和当代的散文小说都有许多写西湖的作品,根据各自的爱好进行补充。横向方面,学生联想到现在的杭州已经从西湖时代步入钱塘江时代,所以,应该再将钱塘江也列入学习范围。最后,将主题定为“杭州的水文化”,阅读篇目又增加了白居易的《忆江南》、吴儆的《钱塘观潮记》、林纾的《游西溪记》、白居易的《游钱塘湖石记》等。程度好些的学生还可以再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相关文章和查找资料,进行专题式的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只学习了教材中的几篇文章也可以。这样,就可以做到阅读经验不同,学习任务也不同,而且完全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而广之,在乡土语文学习中的这种学习经验,也可以运用到一切的语文学习中,这才是乡土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程新探》 赵志伟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戴维·H·乔纳森主编 郑太年 任友群译
4.《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 华东师大出版社
5.《杭州乡土语文》 徐社东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但是,乡土教材的开发也有其随意的因素,如何让几十篇文章的组合反映一个地域的文化,并让学生们从中受益,这不单单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工作,更是教材使用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能够利用好丰富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积极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还应溯其“本”,追其“源”。这里所谓的“本”、“源”,离不开语文学科之本、乡土文化之源以及认知规律之源。
一、乡土语文教学要以语文学科为本
乡土语文学习首先是语文的学习。如果单纯地强调乡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而疏离了语文的文本阅读、语言实践、情感体验,那就偏离了课标的初衷,舍本逐末了。
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言语实践过程。乡土语文的学习也应该重视对各种文本材料的阅读,在语言中学习语言,犹如在江河中学游泳,顺理成章。乡土语文为言语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言语实践中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特有的地域文化人格。
语文学习还具有联想性的特点。乡土语文学习应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讲解讨论式学习和综合活动性学习等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比如,我们备课组在乡土语文中进行了“杭州的水文化”的专题学习,那么,通过相似性联想,也可以将教材中的“桥文化”、“莲文化”等与之组成一个系列,开展乡土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广义地看,语文还是很现实的学问,它最终是运用在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
比如《杭州乡土语文》中的问题设计里包含了大量的本土语文活动,去浙江博物馆、龚自珍纪念馆了解人物,让学生进行介绍本地人物、丝绸文化点滴谈的写作等,意在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敏感性。了解本地作家、艺术家、戏剧表演家,调查本地优秀电视台名牌节目,进行家庭餐桌对话的写作,调查一个电脑市场里的数码产品,了解地方剧种、歌曲的产生等,这些都是让学生注重生活实体,促进语文学习。
二、乡土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之源
关注文本,进行言语实践,并不意味着远离人文性。新课程注重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乡土语文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杭州乡土语文》中的“风物人情”、“岁月沧桑”、“纷纭人物”等几个单元,都具有浓郁的杭州地域文化特色,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特有的文化人格。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和《钱塘湖春行》,学生早已可以熟背,但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对写景诗的欣赏上,若能结合白居易的人生历程及与杭州的独特际遇来看这两首诗,学生就可以站在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文人性格角度来欣赏,再加上学生固有的对杭州白堤的历史的了解,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那么,寄情山水不再是单纯的文人的消极与落寞,“绿杨阴里白沙堤”也不再是一般的视觉美景了。这样,语文的学习与文化的熏陶感染是水乳交融、互有促进的。
在进行语文活动时,考虑到本土文化特色,对形成学生的文化人格、特有的个性品质十分重要。比如,对一个阶段以来杭州歌剧院的演出进行调查,对西博会当年展览项目进行分析,调查省城的几大平面媒体,对浙江大学各学院设置进行了解,并对各学院科系的设置作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推荐一个好的语文读物或材料供大家学习,去了解一个与杭州有关的文化名人,了解杭州为什么堪称佛地,分析拱宸桥旧地以前为什么是杭州商业中心、英日租界。学生学习语文大多处于一种语感状态,无意识和潜意识起着很大的作用,使得偶然学习和有意学习同时交错进行,这既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又随时会产生意外发现和收获。本土文化的渗透往往是在无意中达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珍视学生的这种发现与感受,及时进行引导并将这些散乱的无序的思维和成果系统化,成为真正的学习成果,巩固在个性品格之中。
三、乡土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认为,在乡土语文教学中,面对已经开发成功的教材,教师也要有再度开发的意识。同时,也应把再度开发的权利大胆地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和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自主寻找和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多篇单一的文章构成组块,形成一个话题,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而决定其内在需要的不同,进行话题的延伸。这种话题式的学习能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个体得以充分发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习者要学习的新知识只有与旧观念结合起来,构成观念团,才能被理解和习得。可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对组织新的教学的重要性。而对于语文乡土教材的教学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为学生已有的乡土文化知识大多是在家庭社会生活中习得的,且伴随着漫长的成长过程,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那么,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比如,在学习《杭州乡土语文》时,先让学生选择最能代表杭州特色的事物,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选西湖。教材中直接写西湖的有两篇:艾青的《西湖》和张岱的《西湖寻梦》,接下来对西湖这个话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纵向的可以找到古典诗歌和当代的散文小说都有许多写西湖的作品,根据各自的爱好进行补充。横向方面,学生联想到现在的杭州已经从西湖时代步入钱塘江时代,所以,应该再将钱塘江也列入学习范围。最后,将主题定为“杭州的水文化”,阅读篇目又增加了白居易的《忆江南》、吴儆的《钱塘观潮记》、林纾的《游西溪记》、白居易的《游钱塘湖石记》等。程度好些的学生还可以再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相关文章和查找资料,进行专题式的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只学习了教材中的几篇文章也可以。这样,就可以做到阅读经验不同,学习任务也不同,而且完全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而广之,在乡土语文学习中的这种学习经验,也可以运用到一切的语文学习中,这才是乡土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程新探》 赵志伟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戴维·H·乔纳森主编 郑太年 任友群译
4.《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 华东师大出版社
5.《杭州乡土语文》 徐社东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