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光仪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云岩是景德镇名胜之一。地处市区西北,从中渡口沿昌江支流西河西行约2公里,山石突兀,削壁如屏,绿树丛中山色璀璨似紫云,故名紫云岩。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曾两次游紫云岩圆通庵题壁。晚清民国时,庵中仍香烟缭绕,此后曾一度冷落颓败,近年又修葺一新,为优游之处。
  
  ·十八罗汉瓷雕简介·
  
  20世纪前期,紫云岩圆通庵内曾供奉有十八罗汉瓷雕,50年代移交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罗汉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行的最高果位。唐代《法住记》载有十六罗汉译名。传统的十八罗汉并没有佛学典籍的依据,其形象都是各个时期艺术家根据世俗化的审美标准不拘法度而创作的。“紫云岩”十八罗汉为一组成套瓷器圆雕。高低不等,约在50厘米上下。胎质细腻、致密。人物用青花彩绘,青花料色沉着青葱,通体施透明釉,釉色洁白莹润。呈岩石状的底座施紫金釉。每尊雕塑底座的前方均有阳文楷书“紫云岩”印章(图1),座一侧均有阳文楷书“魏洪泰造”印章(图2),另一侧用青花楷书书有每尊雕像的捐者姓名,如“程银珍助”、“孙金钗助”等。
  
  图1“紫云岩”印章
  
  图2“魏洪泰造”印章
  
  这组圆雕的制作工艺:先创作圆雕母模,再翻模印坯,模分前后,将泥块置入模中,印成坯件,前后粘合为圆雕的坯器。然后青花彩绘装饰,分别施透明釉和紫金釉烧成。
  十八罗汉瓷雕的民间称谓和形态特征。
  
  布袋罗汉(图3):光头圆脸,胸阔肩宽;右手执布袋,左手拿念珠,笑口常开,表现了罗汉无量胸襟。
  
  长眉罗汉(图4):右手托起下垂而纠缠的长眉,显得无可奈何,大胆夸张地流露出佛门内的幽默感。
  
  赤膊罗汉(图5):袒胸露肩,瘦骨嶙峋,无名烦恼已断,而处之泰然。
  
  摇铃罗汉(图6):右手持铃于胸前,左手拿念珠搁于膝上,双目微张。
  
  铙钹罗汉(图7):双眉上扬,笑容可掬;双手执铙钹,相击以和乐。
  
  如意罗汉(图8):头戴莲冠,手持如意,神情恭顺温善。
  
  合掌罗汉(图9):身躯微微前倾,合掌以表虔诚之意。
  
  诵经罗汉(图10):手持经卷,静心默诵,身心六根清静。
  
  沉思罗汉(图11):左手支头,闭目养神,已了脱生死,证入涅。
  
  持杖罗汉(图12):手握锡杖,暂住闲坐,惬意舒坦。
  
  达摩罗汉(图13):传说为天竺人,披发卷须,悠闲抱膝而坐。
  
  开心罗汉(图14):双手拨开衣襟,袒露心胸,使人觉知佛在心中。
  
  挖耳罗汉(图15):以挖耳的动态和相应的神情证论“耳根清静”。
  
  木鱼罗汉(图16):眉清目秀,微露笑容,手敲法器木鱼,神情自若。
  
  敲钵罗汉(图17):双眉微蹙,紧抿两唇,手敲小钵,庄严肃穆。
  
  托狮罗汉(图18):左手托狮,右手持念珠,达到一切无争境界。
  
  降龙罗汉(图19):右手与右脚配合降住蛟龙,左手执珠相呼应,身体呈弓形的紧张姿态,充满了急速的运动感。
  
  伏虎罗汉(图20):扬眉瞪眼,右手握拳,凝固了制服猛虎时最有力的动态瞬间。
  
  ·十八罗汉瓷雕的艺术特色·
  
  十八罗汉瓷雕具有丰富的瓷雕艺术语言和鲜明的现代瓷雕风貌。
  一、整体统一,各具个性。据《法住记》载佛陀临涅时,嘱咐十六罗汉常住世间,随缘教化,济渡众生。据此创作的瓷雕十八罗汉都披袈裟、着云屐。青花彩绘,描画眉目,坐于岩石上。每尊罗汉个性鲜明,神情各异。或喜或怒,或远思,或养颐,动静对比,慈悲相映。以世俗礼佛的观念刻画典型性格和形象。
  二、造型准确,体面分明。人物形体比例恰当,形象栩栩如生。五官各部位雕塑细腻逼真,随神情而变化。衣褶顺肢体动态而起伏。体面凹凸层次清晰,线条流畅而飘逸。
  三、彩釉装饰,内涵丰富。用青花料色点睛、描眉、添须,妆点服饰。用笔精细,使形象更为逼真传神。此外青花的色彩烘托了瓷雕的静穆幽雅,而紫金釉增添了岩石(底座)的厚重感。从釉的色调联想到紫云岩,使进香者心灵中产生十八罗汉常住紫云岩的意念,体现了世俗的审美情趣,含蓄地表达了主题内容。
  总之,十八罗汉瓷雕以写实手法、世俗观念,再现供养罗汉的形象和睿智观照的德行。
  ·十八罗汉瓷雕的艺术渊源与成就·
  宋代以来,景德镇传统瓷雕为适应本地区制瓷原料特性,借鉴并吸收江南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的技法和风格,以捏形、刻线、塑面相结合,辅以釉色和彩绘手段,形成雕塑简朴、彩绘装饰的独特风格。如南宋的青白釉瓷俑(图21)、元代的青白釉观音(图22)、明正德年间的青花玄武塑像(图23)等。
  清代晚期,景德镇加彩瓷雕与福建德化白釉瓷雕、广东石湾陶雕鼎足于中国陶瓷艺苑。赣、闽、粤三地瓷雕艺术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德化瓷雕艺术自明代瓷雕名家何朝宗、张寿山开创新风,形成造型准确,体面清晰,衣纹深凹、圆转、飘逸流畅的特色。如白釉观音(图24)、白釉罗汉等(图25)。福建人游泽长(又名长子)继承了何朝宗技艺,民国初年来景德镇卖艺,他运用景德镇制瓷原料和制作工艺表现闽派瓷雕风格,创作出一批面貌新颖的作品,震撼了当时低落萧条的瓷雕界。据传他在景德镇福建会馆曾留有作品,可惜在传世的民国瓷雕中无法鉴识出游泽长的真品。
  
  图21 南宋·青白釉瓷俑
  
  图22 元·青白釉观音
  
  图23 明正德·青花玄武塑像
  
  图24 白釉观音
  
  图25 白釉罗汉
  
  景德镇与石湾两地陶瓷雕塑艺术家早在清初就开始交流。当时有广东商人请石湾艺人用景德镇泥料捏塑人像,施釉后烧成瓷雕。其中有一布袋和尚款云:“集两地之精华,庶几成全其美。”1900年石湾陶雕名艺人陈渭岩、潘玉书和陈赤等应邀来景德镇,以瓷土雕塑人像。陈渭岩创作的坐鹿寿星(图26)、铁拐李(图27)(注1),功底扎实,人物形态生动。潘玉书是陈渭岩的入室弟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往欧洲学习雕塑艺术,其后在广东陶业公司工作,跟随一位从意大利回国的艺术家学习西洋雕塑技法,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的陶塑作品风格形神兼备,严谨精致,巧用釉色,如宝珠罗汉(图28)(注2)。粤派名匠都在自己的陶塑作品上钤姓名印章,成为模式和风气。以上几位广东陶塑家来景活动,起到了艺术传播的作用,对景德镇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26 坐鹿寿星
  
  图27 铁拐李
  
  图28 宝珠罗汉
  
  “紫云岩”十八罗汉瓷雕的作者在运用景德镇陶瓷材质和烧造工艺的基本条件下,以传统瓷雕风格为基础,兼收并蓄闽粤两地现代陶瓷雕塑特色,从而在工艺和艺术上有新的突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工艺精湛,巧夺天工。20世纪以前景德镇瓷雕因受到制瓷材质和烧制工艺的限制,大多不超过30厘米。人物造型简单,动作幅度极小,依托釉上彩绘描画人物五官。乾隆年间制瓷工艺虽然达到历史高峰,但人物瓷雕成就并不高,且屡屡烧造失败。据《乾隆纪事》载,十三年(1748年)“五月初一日,太监张玉传旨问烧造的观音如何还不得?于本日司库白世秀,将十一尊烧造未成之因交太监张玉口奏。太监张玉传旨:想是唐英不至诚,着他至诚烧造。”人物瓷雕难于精工,可见一斑。这组瓷雕硕大宏伟,烧制完美,无变形,克服了景德镇瓷雕泥胎在烧造时极易塌挫的缺陷。塑造的人物动作幅度大,举手扬袖,不受烧制工艺约束。景德镇传统人物瓷雕中通体施透明釉的作品,在烧制过程中因釉汁流动和釉层的厚度,会使形体棱角模糊,块面不清晰,缺乏感人的神情。但这组瓷雕釉层的厚度恰到好处,釉质莹润光洁,棱角分明,即使在眼眶、鼻孔、口腔、牙齿等细微凹凸处釉面也很均匀平整,达到人物传神的艺术效果。二、瓷雕艺术更具时代感。与历代瓷雕的工艺性相比,这组瓷雕更具创作艺术性,更具时代感。人物造型、动态和神情方面,显示作者具有较扎实的人体解剖知识和造型能力。开始注重雕塑体积感和空间变化,展示出雕塑语言的魅力,这是外来新鲜艺术活力的体现。高温紫金釉装饰雕座及雕座上钤作者(或作坊)印章款识,主要受石湾陶塑风格影响(清道光咸丰年间,景德镇雕瓷名匠陈国治、王炳荣在自己雕刻的笔筒、水盂作品上刻姓名印章款。闽派何、张的作品上也印有姓名款),体现了作者创作与经营的新观念。据前文简述,瓷雕的大型化、翻模印坯的制作工艺,胎釉及青花彩绘等都达到民国时期现代瓷雕艺术的巅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组瓷雕应是20世纪10—20年代,在闽粤两地陶瓷雕塑艺人来景交流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是诸位名师名匠(雕塑、翻模、印坯、彩绘、施釉、烧制)艺术和技能的结晶。瓷雕的烧制成功为景德镇现代瓷雕艺术开创了新天地。在中国陶瓷雕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令人困惑的是,时光流逝仅仅几十年,瓷雕上赫然醒目的印章“魏洪泰造”,却在人们脑海里迷雾重重。他究竟是瓷雕作者,还是烧制作坊主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笔者曾走访过瓷雕行业老艺人,翻阅近现代景德镇相关文史资料,却找不到蛛丝马迹。如今,在千年窑火不熄的瓷都,独立薪传的瓷雕行业,“魏洪泰”早已湮没无闻!为了探明“紫云岩”十八罗汉瓷雕作者及相关背景文化,愿借《收藏界》一块“福田”,交流信息,传递佳音。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老照片”作为近代史中的形象资料和文献,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为文物收藏界所青睐。  本文记述的两位已故的现代艺苑前辈邓季超、胡佩先夫妇,早年分别求学于我国最早的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他们从此寄情艺事,勤奋创作,组织艺术社团,举办画展,还曾两次办学,从事教育事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从艺、办学经历和画迹,至今已鲜为人知。但是,从他们留下的一些遗物——“老照片”、
期刊
香港佳士得于2007年5月27日至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亚洲艺术、珠宝及名表春季拍卖会,经过5天的紧张竞拍,31日晚11时才结束。这次春拍总成交额高达十五亿两千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取得十分喜人的成绩。据统计数字显示,佳士得在亚洲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8%,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拍卖会场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分会场大型电视屏幕即时播放拍品的图像及主会
期刊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五鼎四簋墓,被确认为西周晚期的贵族夫人墓。此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距现地表0.7米。墓口长5.3米,东西宽3.74米,墓深10.93米。此墓采用一椁两棺葬式,墓主人头北脚南,仰身直肢。墓中出土文物有铜、玉、石、陶、骨、蚌六大类共计1506件。而她的丈夫虢季墓为七鼎六簋墓,正好合乎“夫人礼降一等”的体制。因此考古学家认为五鼎四簋墓的主人为虢季夫人。在这
期刊
在二网上进行钱币学术交流讨论是现代科技所赐予的福音,使一项学识的传播超越了时空与地域的限制。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史长达数千年,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经济活动,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历代古钱蕴藏着大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的资料与信息,中国古钱的诞生、沿革涉及到五千年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习俗。泉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仅是收藏方面的得益,更主要的是使我们对过去的世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期刊
中国玉器博大精深,历来受国人所喜爱。一件有代表性的玉器,有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总是传递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笔者收藏到一块削地平雕喜鹊梅花玉牌,每当把玩欣赏,总会令我怦然心动。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它苍劲古朴,雅丽清润,象征着吉祥、喜庆、和谐、繁荣和幸福。从古至今梅花都是文人墨客、工匠艺人手下的重要题材。宋代诗人陆游写下了“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梅花的一往情深;元代诗
期刊
2004年春夏之交,我们从湖南株洲市民间偶然购得几尊石质佛像和几枚石质印章。其中最大的立式滴水观音重17.5千克,高59.5厘米。最小的印章重0.9千克,高11.8厘米。去除尘土并擦洗干净后请几位朋友观赏。大家对其艺术造型和雕琢工艺都很称赞,但对材质的看法分歧颇大。为了弄清真相,我们决定取粉末样送中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作X射线衍射分析(XRD),再视分析结果作化学分析,以确定其矿物成分,进而对它
期刊
一个老人的连环画情结  雷睛波    我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在70年前的孩提时,就喜欢上了连环画。  最近,我在一位好友处,看到了一册民国时期上海南市露香园路185号宏泰书局出版的严绍唐绘制的《薛刚反唐》的连环画(见图),心情特别激动,一下子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解放前,我家就住在现在的西安市解放路(原先叫尚仁路)的民乐园。我家邻居就在民乐园开设了一家租书店,当时大人们租看的书多为言情和剑侠小
期刊
岫岩软玉:岫岩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分为蛇纹石和透闪石两个品种。其中透闪石矿位于岫岩县偏山岭镇与海城县交界的细玉沟,所采玉料称“岫岩软玉”。岫岩软玉的透闪石含量达95%以上,杂质很少。硬度为摩氏6~6.5度,比重2.91~3.02。颜色主要有黄白色、浅绿色、青色和黑色。岫岩软玉根据地质产状的不同,可分为原生矿和砂矿两类。原生矿即开采的山料,俗称“老玉”,块度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为棱角状,有的有白色
期刊
历代衲子中,不少能手都将艺术视为文人隐士遣兴之余事,但因其学识宏富、见闻广博,梵修之隙即迁性于文艺圣域。因此,即便自认是诗文余事,然每每援笔挥毫,便落墨超逸、浑然天成,其意趣飘渺空灵、清逸出尘,反而斩去了诸多世俗中的羁绊,凸显出卓尔不凡的艺术风貌。大须便是一位艺术佛子中的佼佼者。  大须的诗书画俱佳,但遗世作品稀罕,纵有藏者亦多秘不示人。加之其史实著录典籍均已成为文物珍本,为海内外藏家或大型图书馆
期刊
郑爕(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中期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成就的文人画家。郑板桥早年在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30岁后弃官至扬州卖画达十年之久。后有机会至山东当县令,但始终与官场格格不入,终因私开国库赈济灾民,触犯了一些贪官污吏的既得利益遭人诬陷而被罢官,再次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对于郑板桥的生平
期刊